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1384发布日期:2019-07-06 12: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7501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肩带上设置护胸部件,并设有使该护胸部件的与乘员胸部对应的部分的刚性根据乘员胸部的刚性分布而变化的衬垫材料的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衬垫材料,在正面碰撞引起的胸部约束时使相对于护胸部件的身体变形大致均匀地分布而进一步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23915号公报)记载了如下的气带装置:在紧急时使搭载于肩带内的气囊(例如,气带)膨胀来扩大乘员的胸部的约束范围,通过人体的骨骼之中的强度比较高的肩部来承受对乘员产生的压力,由此缓和对乘员产生的冲击。另外,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42303号公报)记载了在位于乘员头部的车室外侧的肩带部设有相对于座椅安全带为分体且配置成能够相对移动的气囊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75015号公报)记载的结构中,通过预定长度的作为定位手段的柔软臂将护胸部件悬挂于肩固定器的安装部而使护胸部件位于乘员的胸部。然而,由于乘员的体格差异或就座姿势的差异,护胸部件向各种位置移动而有可能护胸部件相对于乘员的胸部无法安设在适当位置。另外,在正面碰撞时,护胸部件无法追随乘员的前方移动,有可能停止在初始位置而从乘员的胸部脱离,护胸部件无法在适当位置承受载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事实,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正面碰撞时能够从肩带侧向乘员的锁骨传递输入载荷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第一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具有: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包含从构成乘员就座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上方向座椅宽度方向另一端侧下部的带扣延伸的肩带;导带器,设于上述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上部侧,被上述肩带插通,并且沿着就座于上述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约束面配置;固定部,将上述导带器的长度方向后端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的上部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的肩口;及前侧部,设于上述导带器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在通常状态下配置于比就座于上述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锁骨靠车辆前方处,并且比长度方向上的后侧部难以弯曲。

根据第一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肩带从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上方向座椅宽度方向另一端侧下部的带扣延伸。在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上部侧设有插通肩带的导带器,导带器的长度方向后端部通过固定部而连接并固定于座椅靠背的上部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的肩口。由此,当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佩戴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座椅安全带时,根据座椅安全带的穿脱操作和乘员的姿势变化而肩带沿着导带器进行相对移动。导带器构成为长度方向的前侧部比后侧部难以弯曲,在通常状态(即,非正面碰撞时的状态)下,导带器的前侧部配置在比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锁骨靠车辆前方处。由此,在通常状态下,比导带器的前侧部容易弯曲的后侧部配置在与乘员的锁骨相向的位置。

在正面碰撞时当乘员相对于座椅靠背向车辆前方侧移动时,导带器相对于乘员向上方及后方偏移。此时,导带器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部比后侧部难以弯曲,因此难以弯曲的前侧部无法进一步顺沿着肩带(即,无法通过乘员的肩部的弯曲部分),而停止在乘员的肩部的前侧。因此,无论乘员的体格和就座姿势如何,导带器都能自适应于乘员的适当的位置,能够利用导带器的前侧部按压乘员的锁骨。因此,能够将从肩带向乘员输入的载荷传递给耐性更高的锁骨。

第二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一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固定部构成为在作用有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解除上述导带器的长度方向后端部与上述肩口的固定。

根据第二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在由于正面碰撞而对固定部作用了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解除固定部对导带器的长度方向后端部与肩口的固定。由此,能够使导带器相对于座椅靠背的肩口向车辆前方侧移动,即使在碰撞过程的后半期,也能够将导带器配置在乘员的适当的位置。

第三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一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固定部构成为在作用有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根据上述导带器的长度方向后端部与上述肩口之间的距离而伸长。

根据第三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在由于正面碰撞而对固定部作用了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根据导带器的长度方向后端部与肩口之间的距离而固定部伸长。由此,能够使导带器相对于座椅靠背的肩口向车辆前方侧移动,即使在碰撞过程的后半期,也能够将导带器配置在乘员的适当的位置。

第四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一形态至第三形态的任一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导带器具备被上述肩带插通的带插通部及相对于上述带插通部而配置在就座于上述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侧的衬垫。

根据第四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在导带器中,相对于被肩带插通的带插通部,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侧配置有衬垫。由此,通过在带插通部与乘员之间夹有衬垫,而使乘员佩戴座椅安全带时的舒适性提高。

第五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四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衬垫被设定为,该衬垫的易弯曲度根据在上述衬垫的厚度方向上的就座于上述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侧形成的多个狭缝的有无或多个狭缝的大小而不同。

根据第五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上述衬垫被设定为,该衬垫的易弯曲度根据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侧形成的多个狭缝的有无或狭缝的大小而不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导带器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的易弯曲度的调整。

第六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四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衬垫的上述前侧部由比上述后侧部硬的材料形成。

根据第六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衬垫的前侧部由比后侧部硬的材料形成,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导带器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的易弯曲度的调整。

第七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四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衬垫的上述前侧部比上述后侧部形成得厚。

根据第七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衬垫的前侧部形成得比后侧部厚,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导带器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的易弯曲度的调整。

第八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四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衬垫被设定为,该衬垫的易弯曲度根据沿着上述衬垫的厚度方向形成的多个孔部的有无或多个孔部的大小而不同。

根据第八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上述衬垫被设定为,该衬垫的易弯曲度根据沿着厚度方向形成的多个孔部的有无或孔部的大小而不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导带器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的易弯曲度的调整。

第九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四形态至第八形态的任一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在覆盖上述带插通部及上述衬垫的表皮中,就座于上述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侧的下表面表皮由双层布构成,且上述双层布中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下表面表皮由摩擦系数比构成上述表皮的其他部分的普通部的摩擦系数小的布形成。

例如,在乘员穿戴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的衣服的情况下,衣服与导带器不发生滑动,导带器停止在就座乘员的胸部,在正面碰撞时有可能伴随着乘员前倒的动作而导带器按压乘员的胸部。

与此相对,在第九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侧的下表面表皮由双层布构成,且双层布中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下表面表皮与表皮的普通部相比由低摩擦系数的布形成,因此在正面碰撞中的乘员的前倒时,导带器不会停止在与乘员接触的初始位置,而移动至与乘员的锁骨相向的位置。因此,能够减少导带器对乘员的胸部的压迫。

第十形态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四形态至第八形态中的任一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在覆盖上述带插通部及上述衬垫的表皮中,就座于上述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侧的下表面表皮由双层布构成,且上述双层布中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下表面表皮由比构成上述表皮的其他部分的普通部容易伸长的布形成。

在第十形态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侧的下表面表皮由双层布构成,且双层布中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下表面表皮由比表皮的普通部容易伸长的布形成,因此与乘员接触的下表面表皮伸长而导带器向乘员的锁骨侧移动。因此,能够减少导带器对乘员的胸部的压迫。

并且,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能够在正面碰撞时从肩带侧向乘员的锁骨传递输入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被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约束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导带器以笔直的状态表示的沿着导带器的长度方向的放大剖视图。

图4a是沿着图3中的4a-4a线的导带器的剖视图。

图4b是沿着图3中的4b-4b线的导带器的剖视图。

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正面碰撞初期,乘员与导带器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偏移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正面碰撞过程的后半期,固定部被切断的导带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正面碰撞过程的后半期,固定部伸长的导带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导带器以笔直的状态表示的沿着导带器的长度方向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对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导带器以笔直的状态表示的沿着导带器的长度方向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导带器的衬垫单体的放大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多个不同体格的乘员被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约束了的状态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12是在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正面碰撞时导带器向乘员的肩部的后侧偏移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导带器的与图4a对应的剖视图。

图14是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正面碰撞过程的后半期的导带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a是表示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被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约束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b是对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导带器以笔直的状态表示的沿着导带器的长度方向的放大剖视图。

图16a是在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正面碰撞初期,乘员与导带器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偏移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b是对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正面碰撞初期的导带器以笔直的状态表示的沿着导带器的长度方向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在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正面碰撞过程的后半期的导带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8是在另一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正面碰撞时导带器停止在乘员的胸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12车辆用座椅

16座椅靠背

20座椅安全带装置(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22座椅安全带

22a肩带部(肩带)

32带扣

34端框(肩口)

36连接部件(固定部)

40导带器

40a后端部(长度方向后端部)

42前侧部

44后侧部

46筒状部(带插通部)

48衬垫

54狭缝

7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72伸长性部件(固定部)

92锁骨

10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102导带器

104衬垫

106硬质衬垫(硬的材料)

12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122导带器

124衬垫

130孔部

p乘员

s肩部

14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142导带器

146表皮

146a普通部

148下表面表皮

148b第二下表面表皮(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下表面表皮)

16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162导带器

166表皮

166a普通部

168下表面表皮

168b第二下表面表皮(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下表面表皮)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在这些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另外,在表示导带器的附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l表示导带器的长度方向。另外,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座椅前方、座椅安全带宽度方向、座椅上方分别与车辆前方、车辆宽度方向、车辆上方大致一致,因此统一记载为车辆前方、车辆宽度方向、车辆上方。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来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另外,各图是示意性的图,与本公开的关联性较低的结构省略图示。此外,在图1中,省略后述的乘员p的图示。

(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设于驾驶室中的车辆前座右侧的驾驶员座椅侧的车辆用座椅(以下,简称为“座椅”)12。

座椅12具备:座椅座垫14,供乘员就座;座椅靠背16,在座椅座垫14的后端部对就座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撑;及头枕18,通过配置在座椅靠背16的上端部而对就座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撑。在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有供后述的座椅安全带(织带)22插通而进行引导的作为肩口的端框34。

对座椅12设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20是所谓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一例,具备座椅安全带22和将座椅安全带22的一端卡定的固定板24。另外,座椅安全带装置20具备:带有预张紧功能的卷收器26,将座椅安全带22的另一端卡定并向座椅安全带22施加预定的张力;及肩固定器28,在座椅1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部(例如,支柱)使座椅安全带22向卷收器26侧折回。此外,座椅安全带装置20具备通过嵌合插通于座椅安全带22的锁舌板30而固定的带扣32。

将座椅安全带22中的从肩固定器28至带扣32的部分称为肩带部22a,将从带扣32至固定板24的部分称为腰带部22b。肩带部22a是肩带的一例。

肩带部22a是从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部的肩部s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下部的腰部l倾斜地且从前方约束乘员p的部分。在此,座椅1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是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一例。座椅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是座椅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一例。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在座椅靠背1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部侧设有导带器40。导带器40被肩带部22a插通并沿着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约束面配置(参照图2)。即,导带器40从座椅靠背1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方向座椅靠背1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斜下方侧延伸。导带器40在座椅靠背16的主视观察下设为沿着肩带部22a插通的方向的细长的形状。另外,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具备作为将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即,导带器4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端部)连接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框34而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连接部件36。

端框34具备被肩带部22a插通的插通孔34a(参照图1)。连接部件36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36a固定于端框34的插通孔34a的壁部(例如,上侧的壁部)。另外,连接部件36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36b固定于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参照图3)。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相对于座椅靠背16向车辆前方侧移动(参照图5)。由此,成为在预定值以上的张力作用于连接部件36时,连接部件36对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与端框34的固定被解除的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36设为带状,通过切断连接部件36的与端框34结合的结合部分而解除连接部件36对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的后端部40a与端框34的固定(参照图6)。

另外,如图2所示,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40b(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下端部)位于比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锁骨92靠车辆前侧(即,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侧)的位置。导带器40具备构成长度方向上的前侧部分的前侧部42及配置在前侧部42的后侧并构成长度方向上的后侧部分的后侧部44。前侧部42在通常状态下配置于比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锁骨92靠车辆前方处,设为比后侧部44难以弯曲的结构。换言之,后侧部44设为比前侧部42容易弯曲的结构,在通常状态(即非正面碰撞时的状态)下配置在与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区域。

在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导带器40的结构而对导带器40以笔直的状态表示。如图3、图4a及图4b所示,在导带器40的内部设有作为被肩带部22a插通的带插通部的筒状部46及配置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与肩带部22a(即,筒状部46)之间的衬垫48。换言之,衬垫48配置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与筒状部46之间。在导带器40的表面设有覆盖筒状部46和衬垫48的袋状的表皮50。

如图3所示,筒状部46沿着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即,图3中所示的箭头l方向)配置。筒状部46在与肩带部22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观察下形成为大致矩形筒状(参照图4a及图4b)。在筒状部46形成有沿着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贯通的插通孔47,在插通孔47中插通肩带部22a。即,筒状部46以包围肩带部22a的方式配置,肩带部22a沿着筒状部46的长度方向滑动。筒状部46例如由低摩擦性的树脂形成,为了顺畅地进行肩带部22a的拉出或卷绕而降低筒状部46的滑动阻力。筒状部46能够沿着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即,筒状部46的厚度方向)弯曲变形。

衬垫48沿着导带器40的筒状部46延伸。衬垫48具备与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对应的前侧部48b及与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对应的后侧部48a。衬垫48的前侧部48b中的后侧部48a侧的厚度(即,与肩带部22a的厚度方向对应的厚度)比后侧部48a中的前侧部48b侧的厚度厚。换言之,衬垫48构成为前侧部48b的厚度的平均值比后侧部48a的厚度的平均值厚。衬垫48的前侧部48b的厚度以从长度方向的中间部朝着前侧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衬垫48的后侧部48a的厚度以朝着长度方向的后侧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衬垫48由例如发泡树脂等具有柔软性的树脂形成。衬垫48以避免在导带器40的内部发生位置偏移的方式通过例如粘接等而接合于筒状部46。

在衬垫48的后侧部48a,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侧(参照图2),即与表皮50相向的一侧形成有沿着衬垫48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狭缝54。换言之,多个狭缝54形成在衬垫48的后侧部48a中的与筒状部46相反的一侧。狭缝54形成于衬垫48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狭缝54例如以与表皮50相向的一侧的宽度(即,沿着肩带部22a的长度方向的宽度)与筒状部46侧的宽度相比逐渐增大的方式形成为倒v字状。多个狭缝54的深度形成为例如衬垫48的后侧部48a的厚度的约1/2~1/3的范围。在衬垫48的前侧部48b未形成多个狭缝。

衬垫48的后侧部48a设有多个狭缝54,由此容易向作为狭缝54的间隔缩窄的方向的表皮50侧,即筒状部46的相反侧弯曲。因此,衬垫48的后侧部48a比衬垫48的前侧部48b容易向筒状部46的相反侧弯曲。由此,与衬垫48的后侧部48a对应的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容易沿着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的约束面弯曲。例如,即使在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移动到与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的肩部s的弯曲部分相向的位置的情况下,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即衬垫48的后侧部48a)也以沿着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的肩部s的方式弯曲(参照图6)。

衬垫48的前侧部48b未设置多个狭缝,由此与衬垫48的后侧部48a相比,不容易向表皮50侧、即筒状部46的相反侧弯曲。例如,衬垫48的前侧部48b不容易沿着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的肩部s的弯曲部分弯曲,成为与衬垫48的前侧部48b对应的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不容易向乘员p(参照图2)的肩部s侧移动的结构。

表皮50在导带器40的后端部40a侧和前端部40b侧具备被肩带部22a插通的开口部56(参照图3)。表皮50由例如编织纤维而成的布或柔软的树脂形成,从而防止或抑制与乘员p(参照图2)的摩擦。

连接部件36的另一端部36b固定于导带器40的后端部40a(参照图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36的另一端部36b安装于导带器40的后端部40a的表皮50,但也可以安装于导带器40的筒状部46。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的作用及效果。

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通过连接部件36而固定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框34。当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佩戴了座椅安全带装置20的座椅安全带22时,根据座椅安全带22的穿脱操作或乘员p的姿势变化而肩带部22a沿着导带器40进行相对移动。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部42构成为比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侧部44难以弯曲,如图2所示,在通常状态(即,非正面碰撞时的状态)下,前侧部42配置于比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锁骨92靠车辆前方处。由此,比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容易弯曲的后侧部44配置在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正面碰撞时,当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相对于座椅靠背16向车辆前方侧移动时,导带器40相对于乘员p向车辆上方及车辆后方偏移。即,导带器40由连接部件36固定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端框34,因此由于乘员p向车辆前方侧的移动而导带器40相对于乘员p向车辆上方及车辆后方偏移。此时,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比前侧部42容易弯曲,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沿着乘员p的肩部s的弯曲部分弯曲。另一方面,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比后侧部44难以弯曲,因此前侧部42难以通过乘员p的肩部s的弯曲部分。

如图6所示,在正面碰撞过程的后半期,在乘员p相对于座椅靠背16进一步向车辆前方侧移动而对连接部件36作用了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连接部件36的一端部36a被切断,导带器40的后端部40a与端框34之间的固定被解除。此时,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难以通过乘员p的肩部s的弯曲部分,无法进一步沿着肩带部22a移动,而停止在乘员p的肩部s的前侧。因此,无论乘员p的体格和就座姿势如何,导带器40都自适应于乘员p的适当的位置,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配置在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区域,由此能够利用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按压乘员p的锁骨92。因此,能够在正面碰撞时将从肩带部22a向乘员p输入的输入载荷传递给耐性比肋骨94高的锁骨92。

另外,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配置在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区域,由此能够减少对于与锁骨92相比耐性相对低的肋骨94的负担。因此,能抑制或防止乘员p的肋骨94附近变形的胸部变形(即,肋骨变形)的发生。

另外,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在对连接部件36作用了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连接部件36对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与端框34的固定被解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连接部件36的一端部36a与端框34之间的结合部分切断,来解除连接部件36对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的后端部40a与端框34的固定。由此,能够使导带器40相对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端框34向车辆前方侧移动。因此,在碰撞过程的后半期,也能够将导带器40配置在乘员p的适当的位置,即,将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配置在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区域。

另外,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在导带器40上相对于被肩带部22a插通的筒状部46而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侧配置有衬垫48。由此,通过在筒状部46与乘员p之间夹有衬垫48而乘员p佩戴座椅安全带22时的舒适性提高。

另外,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衬垫48被设定为其易弯曲度根据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侧形成的多个狭缝54的有无而后侧部48a与前侧部48b而不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衬垫48的后侧部48a设置多个狭缝54,在前侧部48b未设置狭缝,由此将衬垫48的前侧部48b构成为比后侧部48a难以弯曲。另外,通过使衬垫48的前侧部48b的厚度的平均值比衬垫48的后侧部48a的厚度的平均值厚,而将衬垫48的前侧部48b构成为比后侧部48a难以弯曲。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进行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和后侧部44的易弯曲度的调整。

图11及图12以概略结构图示出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如图11及图12所示,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在肩带部22a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侧设有被肩带部22a插通的导带器202。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导带器202的内部设有沿着长度方向为均匀的结构的衬垫。另外,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具备将导带器202的长度方向的后端部202a固定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的端框34的带状的固定部件204。固定部件204设为即使作用有预定值以上的张力也不会被切断的结构。因此,在正面碰撞时不解除固定部件204对导带器202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202a与端框34的固定。

如图11所示,在体格不同的乘员p1、p2、p3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16的情况下,对应于体格不同的乘员p1、p2、p3而导带器202的位置变化。例如,乘员p1是以身材高大的体格的男性乘员为模型的am95假人,乘员p2是以标准的体格的男性乘员为模型的am50假人,乘员p3是以身材矮小的体格的女性乘员为模型的af05假人。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中,导带器202的后端部202a通过固定部件204而固定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的端框34。因此,根据乘员p1、p2、p3的体格差异或就座姿势差异,相对于乘员p1、p2、p3而导带器202移动至各种位置,无法在对于谁都适当的位置佩戴导带器202。

图12示出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的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16的乘员p2的状态。如图12所示,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当乘员p2相对于座椅靠背16向车辆前方侧移动时,导带器202无法追随乘员p2的移动,导带器202配置在乘员p的肩部s的后侧。因此,导带器202脱离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区域,导带器202无法按压乘员p的锁骨92。因此,在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中,难以通过导带器202向乘员p的锁骨92稳定地传递载荷。另外,在图12中,为了便于理解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的结构而仅图示出乘员p2。

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比后侧部44难以弯曲,因此前侧部42难以通过乘员p的肩部s的弯曲部分,不会沿着肩带部22a移动,而前侧部42停止在乘员p的肩部s的前侧。因此,无论乘员p的体格和就座姿势如何,导带器40都自适应于乘员p的适当的位置,能够通过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向乘员p的锁骨92稳定地传递载荷。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7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70。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图7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70的正面碰撞过程的后半期的状态。如图7所示,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70具备作为将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连接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端框34而进行固定的固定部的伸长性部件72。伸长性部件7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72a安装于端框34,伸长性部件7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72b安装于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伸长性部件72由比肩带部22a容易伸长的布形成,设为在作用有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根据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与端框34之间的距离而伸长的结构。

如图7所示,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70中,在正面碰撞的过程的后半期,在预定值以上的张力作用于伸长性部件72时,根据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与端框34之间的距离而伸长性部件72伸长。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难以通过乘员p的肩部s的弯曲部分,无法进一步沿着肩带部22a移动,而停止在乘员p的肩部s的前侧。因此,无论乘员p的体格和就座姿势如何,导带器40都自适应于乘员p的适当的位置,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配置在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区域。因此,能够在正面碰撞时将从肩带部22a向乘员p输入的输入载荷传递给耐性比肋骨94高的锁骨92。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8,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0。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0中设有导带器102。在导带器102的内部,沿着插通肩带部22a的筒状部46设有衬垫104。虽然省略图示,但是衬垫104配置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员侧。衬垫104具备在与导带器102的前侧部42对应的位置配置的硬质衬垫106及在与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对应的位置配置且比硬质衬垫106柔软的软质衬垫108。换言之,衬垫104的前部侧的硬质衬垫106由比衬垫104的后部侧的软质衬垫108硬的材料形成。例如,硬质衬垫106由发泡倍率低的发泡树脂构成,软质衬垫108由发泡倍率比硬质衬垫106高的发泡树脂构成。在此,发泡倍率是指发泡前的材料树脂的密度除以发泡后的泡沫(例如衬垫)的表观密度而得到的值。

硬质衬垫106由比软质衬垫108硬的材料形成,由此比软质衬垫108难以弯曲。因此,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比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难以弯曲。硬质衬垫106及软质衬垫108可以以避免在导带器102的内部发生位置偏离的方式例如,通过粘接等而接合于筒状部46。

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0中,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导带器102的前侧部42比后侧部44难以弯曲,因此在正面碰撞时难以弯曲的前侧部42无法通过就座于座椅的乘员p的肩部s(参照图5及图6)的弯曲部分,而停止在乘员p的肩部s的前侧。因此,无论乘员p的体格和就座姿势如何,导带器102都能自适应于乘员的适当的位置,能够通过导带器102的前侧部42按压乘员的锁骨。因此,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0中,能够将从肩带部22a向乘员p输入的载荷传递给耐性较高的锁骨。

另外,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0中,衬垫104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部的硬质衬垫106由比衬垫104的长度方向上的后侧部的软质衬垫108硬的材料形成。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进行导带器102的前侧部和后侧部的易弯曲度的调整。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9及图10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20。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20中设有导带器122。在导带器122的内部沿着被肩带部22a插通的筒状部46设有衬垫124。虽然省略图示,但衬垫124配置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员侧。衬垫124具备与导带器122的前侧部42对应的前侧部124b及与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对应的后侧部124a。如图9及图10所示,在衬垫124的后侧部124a形成有沿着后侧部124a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孔部130。孔部130例如沿着与衬垫124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有多个。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多个孔部130沿着与衬垫12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成两列。在衬垫124的前侧部124b未设置多个孔部。

通过仅在衬垫124的后侧部124a形成多个孔部130而使衬垫124的前侧部124b比衬垫124的后侧部124a难以弯曲。因此,导带器40的前侧部42比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难以弯曲。衬垫124可以以避免在导带器122的内部发生位置偏离的方式例如,通过粘接等而接合于筒状部46。

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20中,导带器122的前侧部42比导带器122的后侧部44难以弯曲,因此具有与第一及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100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另外,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20中,衬垫124被设定为其前侧部124b和后侧部124a的易弯曲度根据沿着厚度方向形成的多个孔部130的有无而不同。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进行导带器122的前侧部124b和后侧部124a的易弯曲度的调整。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3及图14来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40。另外,关于与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3及图14所示,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40具备导带器142。在导带器142的内部,作为一例,沿着被肩带部22a插通的筒状部46设有衬垫104(参照图8)。在导带器142的表面设有将筒状部46及衬垫104覆盖的表皮146。在表皮146中设有配置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侧(参照图14)的下表面表皮148。下表面表皮148由双层布构成,具备将衬垫104侧覆盖的第一下表面表皮148a和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参照图14)的第二下表面表皮148b。即,第二下表面表皮148b是双层布中的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的下表面表皮的一例。表皮146的其他部分,即构成除了下表面表皮148以外的部分的普通部146a由一张表皮构成。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普通部146a与第一下表面表皮148a由连续的相同的材料的布形成。

与乘员p(参照图14)接触的第二下表面表皮148b由摩擦系数比普通部146a的摩擦系数小的布形成。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普通部146a与第一下表面表皮148a由连续的相同的材料的布形成,因此第二下表面表皮148b由摩擦系数比第一下表面表皮148a的摩擦系数小的布形成。

在此,使用图18,说明另一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300的正面碰撞时的状态。如图18所示,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300具备被肩带部22a插通的导带器302。导带器302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302a通过带状的固定部件304而固定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端框34。固定部件304由例如具有伸长性的部件构成。导带器302的摩擦系数与图13所示的普通部146a的摩擦系数大致相同,或者比图13所示的普通部146a的摩擦系数大。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穿戴摩擦系数大的材料的衣服的情况下,在正面碰撞时,乘员p的衣服与导带器302不产生滑动,导带器302停止在乘员p的胸部。因此,在正面碰撞时有可能伴随着乘员p前倒的动作而导带器302按压乘员p的胸部。

与此相对,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40中,除了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作用及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40中,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侧的下表面表皮148由双层布构成,且双层布中的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的第二下表面表皮148b由比表皮146的普通部146a的摩擦系数小的摩擦系数的布形成。由此,如图14所示,在正面碰撞中的乘员p的前倒时,导带器142不会停止在与乘员p接触的初始位置(例如,胸部),而移动至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导带器142的前侧部42向乘员p的锁骨92稳定地传递载荷,能够减少导带器142对乘员p的胸部的压迫。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5a~图17来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另外,关于与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5a、图15b所示,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具备导带器162。在导带器162的内部,作为一例,沿着被肩带部22a插通的筒状部46设有衬垫104。在导带器162的表面设有覆盖筒状部46及衬垫104的表皮166。在表皮166中设有配置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侧的下表面表皮168。下表面表皮168由双层布构成,具备将衬垫104侧覆盖的第一下表面表皮168a和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的第二下表面表皮168b。即,第二下表面表皮168b是双层布中的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的下表面表皮的一例。表皮166的其他部分,即构成除了下表面表皮168以外的部分的普通部166a由一张表皮构成,普通部166a与第一下表面表皮168a由连续的相同的材料的布形成。

与乘员p接触的第二下表面表皮168b由比普通部166a容易伸长的布形成。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普通部166a与第一下表面表皮168a由连续的相同的材料的布形成,因此第二下表面表皮168b由比第一下表面表皮168a容易伸长的布形成。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中,除了与第一~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作用及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中,如图15a所示,在通常状态(即,非正面碰撞时的状态)下,导带器162的前侧部42配置在比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锁骨92靠车辆前方处。即,导带器40的后侧部44配置在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位置。

例如,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穿戴的衣服与表皮166的摩擦较大的情况下,如图16a所示,在正面碰撞时,当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相对于座椅靠背16向车辆前方侧移动(即,成为前倾姿势)时,第二下表面表皮168b伸长,导带器162相对于乘员p向车辆上方及车辆后方移动。即,在导带器162的前侧部42,第二下表面表皮168b停留,在导带器162的后侧部44,第二下表面表皮168b伸长(参照图16b),由此,导带器162相对于乘员p而向车辆上方及车辆后方移动。

如图17所示,在正面碰撞过程的后半期,当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相对于座椅靠背16进一步向车辆前方侧移动时,第二下表面表皮168b进一步伸长,导带器162相对于乘员p向车辆上方及车辆后方进一步移动。由此,导带器162的前侧部42配置在与乘员p的锁骨92相向的区域,从而能够利用导带器162的前侧部42按压乘员p的锁骨92。因此,在正面碰撞时,能够将从肩带部22a向乘员p输入的输入载荷传递给耐性比肋骨94高的锁骨92,能够减少导带器142对乘员p的胸部的压迫。

〔补充说明〕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连接部件36的一端部36a与端框34的结合部分切断来解除连接部件36对导带器40的长度方向上的后端部40a与端框34的固定,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连接部件作用有预定值以上的张力时在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被切断。

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衬垫48的后侧部48a具备多个狭缝54,但是狭缝54的形状和个数能够变更。另外,在衬垫48的前侧部48b未形成多个狭缝,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在衬垫的前侧部也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狭缝,且衬垫的后侧部的多个狭缝的大小(例如深度)比衬垫的前侧部的多个狭缝的大小(例如深度)大的结构。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衬垫124的后侧部124a具备多个孔部130,但是孔部130的大小和个数能够变更。另外,在衬垫124的前侧部124b未形成多个孔部,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可以设为在衬垫的前侧部也形成多个孔部,且衬垫的后侧部的多个孔部的大小比衬垫的前侧部的多个孔部的大小大的结构。

另外,在第五及第六实施方式中,设有衬垫104和伸长性部件72,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可以取代衬垫104而设置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衬垫48或衬垫124,也可以取代伸长性部件72而设置连接部件36。

另外,在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衬垫48、104、124的外形形状能够变更。在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衬垫48、104、124的前侧部的厚度的平均值比衬垫48、104、124的后侧部的厚度的平均值厚,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在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的衬垫的结构中,可以变更为在衬垫的前侧部与后侧部使厚度均匀。另外,衬垫可以设为仅通过使长度方向上的前侧部比后侧部厚而使前侧部比后侧部难以弯曲的结构。

另外,在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设有被肩带部22a插通的筒状部46,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该结构。只要是肩带部22a沿着长度方向滑动的结构即可,也可以是筒状部以外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在肩带部22a的上侧和下侧配置有低摩擦性的片状部件的结构。另外,可以设为将带有预张紧功能的卷收器26搭载于座椅靠背16的结构。

另外,关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而详细地说明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能够为其他各种实施方式,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言自明。

在2017年12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2017-251756及在2018年10月3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2018-204387的公开内容整体通过参照而援引于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记载的全部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规格与具体分别记载通过参照而引用各个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规格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照而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