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3844发布日期:2018-09-28 20:2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气调节装置(air conditioning device)简称汽车空调。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

汽车空调內都设置有空调风道,空调风道作用是传递空调主机产生的制冷或者制热气流,实现对车内温度进行调节,实现气流的流通;空调风道一般通过螺栓固定在顶棚上,装配不方便。传统风道材料使用高密度PE材料,通过吹塑工艺进行成型;因吹塑工艺限制,尺寸较大风道需要分为几个零件单独吹塑;并且风道分为几个单独零件单独吹塑后,需要将零件装配在一起,增加了装配时的工序。此外,风道材料采用的高密度PE,密度较大,导致产品重量较重,增加了整车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与风道之间装配工序多而复杂的问题,以及目前使用的材料密度大,重量较重,增加整车的重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道与风道之间装配工序多而复杂的问题,以及目前使用的材料密度大,重量较重,增加整车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所述空调风道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空调风道本体,所述空调风道本体的中部形成有用于气流流动的空腔,所述空调风道本体的边缘形成有压板,所述空调风道本体通过压板粘贴在顶棚上;所述空调风道本体包括左风道、右风道和中风道,所述中风道一端与所述左风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风道连接,实现气流的流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风道本体的材质与所述顶棚的材质相同。

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风道本体和所述顶棚均通过无纺布-PU玻纤板-无纺布的积层复合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风道本体采用模压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所述顶棚之间通过热熔胶进行粘贴。

进一步的,所述左风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中风道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右风道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依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左风道包括第一封闭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中风道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右风道包括第四连接端和第二封闭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结束于所述左风道的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三空腔结束于所述右风道的第二封闭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厚度为3-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空调风道本体采用无纺布-PU玻纤板-无纺布的层积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的优势,减轻了空调风道结构的重量;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一体成型,简化了风道分件吹塑后再将零件依次进行装配的过程,使制造简单化;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一体成型,对空调风道本体的边缘进行压板,形成压板,并将压板与顶棚粘贴在一起,实现顶棚与空调风道本体的集成供货,即将顶棚与空调本体粘贴在一起后仅需要将顶棚装配到车身上,不需要空调风道与车身的固定,减少了装配工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风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风道本体与顶棚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沿C-C线的剖视图;

图中,1-空调风道本体,2-左风道,3-中风道,4-右风道,5-空腔,51-第一空腔,52-第二空腔,53-第三空腔,7-压板,8-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一: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与风道之间装配工序多而复杂的问题,以及目前使用的材料密度大,重量较重,增加整车的的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如图1和图2所述,所述空调风道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空调风道本体1,所述空调风道本体1的材质与所述顶棚8的材质相同,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本体1和顶棚8均采用无纺布-PU玻纤板-无纺布的积层复合材料模压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PU玻纤板为玻璃纤维板-PU板-玻璃纤维板的复合板材,即通过两侧的玻璃纤维板夹层中间的PU板制成。所述无纺布-PU玻纤板-无纺布的积层复合材料,重量较轻,重量大约为600g/m2具有轻量化优势,能够有效的减轻空调风道结构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风道本体1的中部形成有用于气流流动的空腔5,所述空调风道本体的边缘进行压边,形成压板7,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厚度为3mm。进一步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空调风道本1通过压板7粘贴在顶棚8上,具体的,所述压板7与顶棚8之间通过热熔胶粘贴,作为优选的,采用EVA热熔胶。具体的,所述空调风道本体1与所述顶棚8通过热熔胶粘结为一体后,可以实现所述顶棚8与空调风道本体1的集成供货,即将顶棚8与空调本体1粘贴在一起后仅需要将顶棚8装配到车身上,无需其它固定,减少了装配工序。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空调风道本体包括左风道2、右风道4和中风道3,所中风道3一端与所述左风道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风道4连接,实现气流的流通。所述左风道2内设置有第一空腔51,所述中风道3内设置有第二空腔52,所述右风道4内设置有第三空腔53,所述第一空腔51、第二空腔52和第三空腔53依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左风道2包括第一封闭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中风道3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右风道4包括第四连接端和第二封闭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51结束于所述左风道2的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三空腔53结束于所述右风道4的第二封闭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顶棚空调风道结构,如图1和图2所述,所述空调风道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空调风道本体1,所述空调风道本体1的材质与所述顶棚8的材质相同,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调本体1和顶棚8均采用无纺布-PU玻纤板-无纺布的积层复合材料模压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PU玻纤板为玻璃纤维板-PU板-玻璃纤维板的复合板材,即通过两侧的玻璃纤维板夹层中间的PU板制成。所述无纺布-PU玻纤板-无纺布的积层复合材料,重量较轻,重量大约为600g/m2具有轻量化优势,能够有效的减轻空调风道结构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风道本体1的中部形成有用于气流流动的空腔5,所述空调风道本体的边缘进行压边,形成压板7,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厚度为5mm。进一步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空调风道本1通过压板7粘贴在顶棚8上,具体的,所述压板7与顶棚8之间通过热熔胶粘贴,作为优选的,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具体的,所述空调风道本体1与所述顶棚8通过热熔胶粘结为一体后,可以实现所述顶棚8与空调风道本体1的集成供货,即将顶棚8与空调本体1粘贴在一起后仅需要将顶棚8装配到车身上,无需其它固定,减少了装配工序。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空调风道本体包括左风道2、右风道4和中风道3,所中风道3一端与所述左风道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风道4连接,实现气流的流通。所述左风道2内设置有第一空腔51,所述中风道3内设置有第二空腔52,所述右风道4内设置有第三空腔53,所述第一空腔51、第二空腔52和第三空腔53依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左风道2包括第一封闭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中风道3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右风道4包括第四连接端和第二封闭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51结束于所述左风道2的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三空腔53结束于所述右风道4的第二封闭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