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5551发布日期:2018-09-04 23: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还涉及一种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二次电池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使用量也在迅猛增加。一般来说,电动汽车中通常设置有电池箱和配电箱,电池箱用于容纳二次电池,而配电箱则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开关对二次电池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还可以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当二次电池偏离正常工作状态时,配电箱还可以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由于配电箱的重量较小,因而在配电箱的四角部设置安装底脚,再借助螺栓将配电箱安装至车架上,但是,由于整车的空间有限,工作人员拆装螺栓时的效率较低,尤其是对于安装在车架内侧的螺栓,因可视范围的限制,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自身工作经验以及触摸的方式进行安装,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容易出现螺栓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箱及电动汽车,以解决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工作难度大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

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在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插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插接件与所述待安装部插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待安装部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车架和如上所述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通过所述插接件与所述车架插接,且所述配电箱还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接件为插接头,所述车架上对应设置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具有插接间隙,所述插接头通过所述插接间隙与所述插接座插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插接头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插接头为条形板状结构,所述插接头沿所述配电箱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动汽车还包括弹性涨紧层,所述插接头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侧中,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弹性涨紧层。

优选地,所述插接头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弹性涨紧层;

所述插接头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连接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厚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表面通过所述连接侧面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

所述弹性涨紧层为一体式结构,且包覆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连接侧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优选地,所述插接座包括顶壁、底壁和两个限位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形成有所述插接间隙,所述顶壁通过两个所述限位侧壁与所述底壁连接,两个所述限位侧壁分别位于所述插接头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侧壁与所述插接头限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插接座具有导向扩口,所述导向扩口与所述插接间隙连通。

优选地,所述插接座包括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底壁具有第二导向面,沿所述插接头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分别位于所述插接头的两侧,以形成导向扩口。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动汽车中,配电箱可以先通过插接件与车架插接,相比于螺栓连接,插接的安装过程对可视范围的依赖更小,因此此种安装方式更简单方便,以提升安装效率,还可以防止安装过程中螺栓掉落,同时借助固定件不仅可以防止插接件从车架中脱出,还可以将整个配电箱固定连接在车架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箱在另一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I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汽车中插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汽车中插接座的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汽车中弹性涨紧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体;

2-插接头;

21-第一表面;

22-连接侧面;

3-固定件;

4-插接座;

40-插接间隙;

41-顶壁;

411-第一导向面;

42-底壁;

421-第二导向面;

43-限位侧壁;

44-导向扩口;

5-弹性涨紧层。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箱,以解决电动汽车中配电箱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该配电箱包括箱体1、插接件和固定件3,箱体1具有容纳腔,以容纳电气元件和控制装置等,箱体1可以通过金属板材经焊接等方式成型;插接件可以为插接头,也可以为插接座,插接件可以连接在配电箱上,且插接件位于配电箱中背离安装方向的那一侧,也就是说,在配电箱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箱体1和插接件沿安装方向依次排布,如图2所示,安装方向可以为图2中示出的方向A;相应的,待安装部,如电动汽车的车架上可以对应设置有适配的插接座或插接头,以在工作人员安装配电箱的过程中,可以沿前述安装方向使配电箱运动,进而使插接头与插接座插接,以使配电箱与车架连接;然后,可以通过与箱体1连接的固定件3,将配电箱固定在车架上,以防止插接件从车架上脱出,固定件3可以包括螺纹连接套件等,可以在箱体1上设置安装孔,且在车架上设置通孔,或者如图1所示,在箱体1上设置安装底脚,即为固定件3,前述安装底脚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在安装过程中,可以使螺栓穿过箱体1上的安装底脚和车架上对应的通孔,再借助螺母与螺栓配合,实现配电箱与车架固定连接的目的。

上述可知,配电箱可以先通过插接件与车架插接,相比于螺栓连接,插接的安装过程对可视范围的依赖更小,因此此种安装方式更简单方便,以提升安装效率,还可以防止安装过程中螺栓掉落,同时借助固定件3不仅可以防止插接件从车架中脱出,还可以将整个配电箱固定连接在车架上,保证配电箱在电动汽车中的位置精度。

如图1-6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图1-6仅示出了电动汽车中的部分结构,该电动汽车包括车架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箱,配电箱设置有插接件,相应的,车架上也对应设置有与插接件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配电箱中的固定件3可以固定连接配电箱与车架,以保证配电箱的位置基本不发生移动而能正常工作。当然,电动汽车中还包括其他结构,如驱动机构、转向机构,以及轮胎和车体等,由于这类结构与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关性较弱,因而不再详细描述。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插接件可以单独加工,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箱体1上,因而可以尽量减小焊接面积以防止箱体1变形量过大,优选地,插接件可以为插接头2,相应的,可以在车架上安装插接座4,相比于插接座4,插接头2的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因而在通过焊接连接插接头2与箱体1的过程中,可以尽量降低焊接工作对箱体1造成的变形影响;插接座4可以设置有插接间隙40,插接头2可以通过插接间隙40与插接座4插接;同时,将插接座4安装在车架上,还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安装配电箱的过程中,可以沿前述安装方向更轻易地看到插接座4的插接间隙40,从而进一步降低配电箱安装工作的难度。

具体地,插接座4中的插接间隙40和插接头2的形状及对应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大致相同,如二者均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等,插接头2与插接座4可以均为金属材料制成,以提高二者的结构强度,继而,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插接座4和插接头2,分别连接在车架和配电箱的箱体1上。

为了基本避免在配电箱的形成过程中箱体1出现变形,可选地,插接头2与箱体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如插接头2与箱体1可以通过压铸的方式一体成型,这还可以提升插接头2与箱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防止因二者断裂导致配电箱损坏。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安装空间,配电箱的外形一般较为规则,如配电箱通常为立方体结构,为了便于插接头2的成型或安装,插接头2可以为条形板状结构,且插接头2可以沿配电箱的长度方向延伸,这还可以使配电箱在自重的作用下,施加于插接头2上各处的力更均匀,以进一步防止配电箱与插接头2之间出现断裂的情况。其中,配电箱的长度方向可以为图2中所示的方向B。

具体地,条形板状的插接头2可以通过压铸或挤出成型的方式与箱体1的至少一部分一体成型,插接头2也可以为合适长度的板材,再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箱体1连接到一起;当然,插接头2与箱体1的形成方式以及连接方式还有很多,考虑文本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保证插接头2与插接座4插接的可靠性,前述二者均可以为刚性结构,因而在电动汽车的工作过程中,由于路况颠簸等原因,插接头2与插接座4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刚性碰撞,进而会降低二者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电动汽车中还可以设置有弹性涨紧层5,插接头2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侧中,至少一侧可以设置有弹性涨紧层5,该弹性涨紧层5可以被压设在插接座4与插接头2之间,从而使插接头2与插接座4之间的配合间隙更小,甚至消失,以防止电动汽车工作过程中插接头2与插接座4之间存在间隙而发生碰撞。

具体地,弹性涨紧层5可以由泡棉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还可以在弹性涨紧层5的一侧表面粘接双面胶,使弹性涨紧层5可以被固定连接在插接头2上,而防止在插接工作过程中,弹性涨紧层5与插接头2之间出现相对滑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插接头2的厚度,以及插接间隙40在插接头2厚度方向上的尺寸,选择合适厚度的弹性涨紧层5,并借助双面胶纸将弹性涨紧层5粘贴连接到插接头2的表面;更具体地,插接头2与弹性涨紧层5的厚度之和,可以大于插接间隙40在插接头2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在插接完成之后,弹性涨紧层5为了恢复形变,可以填满插接头2与插接座4之间的间隙,这可以更好地防止插接头2与插接座4之间出现相对运动,以保证插接头2与插接座4具有满足需求的使用寿命,工作人员在安装插接头2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双面胶纸将弹性涨紧层5粘接到插接头2的表面上,然后可以向弹性涨紧层5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插接头2与弹性涨紧层5形成的组合结构,可以通过插接间隙40插接至插接座4内。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插接头2具有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图中未示出)和连接侧面22,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沿插接头2的厚度方向相对,第一表面21通过连接侧面22与第二表面连接;为了进一步提升弹性涨紧层5所带来的填充减震效果,一种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是,如图6所示,可以在插接头2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置弹性涨紧层5,且可以使位于插接头2不同位置处的所有弹性涨紧层5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如图6所示,此种结构的弹性涨紧层5可以同时将插接头2的第一表面21、连接侧面22和第二表面包覆起来,且可以在插接头2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置双面胶,以使弹性涨紧层5粘接固定在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上。在插接过程中,借助包覆在插接头2外面的弹性涨紧层5,可以使插接头2和弹性涨紧层5更容易地插入至插接间隙40中,优选地,为了使插接工作更容易完成,可以设置插接座4的内表面尽量光滑。

进一步的,插接座4可以包括顶壁41、底壁42和两个限位侧壁43,顶壁41和底壁42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40,顶壁41通过两个限位侧壁43与底壁42连接,两个限位侧壁43分别位于插接头2的相对两侧,即限位侧壁43沿图2中所示的方向B位于插接头2的相对两侧,从而使限位侧壁43与插接头2限位配合,以防止在电动汽车工作的过程中,插接头2与插接座4在前述方向B上发生相对运动。

具体地,插接座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顶壁41与底壁42和限位侧壁43三者可以单独加工形成,且顶壁41与底壁42和限位侧壁43之间均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一起,以形成插接间隙40;当然,还可以采用块状结构经钻加工或铣削加工,直接形成具有插接间隙40的插接座4。

为了进一步提升插接过程的便利性,插接座4上可以设置有导向扩口44,导向扩口44与插接间隙40连通,在导向扩口44的导向作用下,可以使插接工作更容易完成。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插接座4可以包括顶壁41和底壁42,顶壁4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导向面411,底壁4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导向面421,沿插接头2的厚度方向,第一导向面411和第二导向面421可以分别位于插接头2的两侧,以形成导向扩口44。

具体地,可以通过磨削或铣削等方式分别在顶壁41和底壁42靠近箱体1的一侧上形成第一导向面411和第二导向面421,两者均可以为平面,更具体地,第一导向面411和第二导向面421与插接头2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可以相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第一导向面411和第二导向面421在前述安装方向上的长度,以防止因导向扩口44的存在,而影响插接头2与插接座4在前述厚度方向上的紧密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