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3942发布日期:2018-12-18 20:5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汽车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汽车种类较多,按照用途进行分类,汽车包括轿车、客车和货车,汽车在很多行业中都被广泛的进行应用,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安全带是为了在碰撞时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避免碰撞时乘员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二次碰撞或避免碰撞时冲出车外导致死伤的安全装置,汽车安全带又可以称为座椅安全带,是乘员约束装置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是公认的最有效的安全装置,在车辆的装备中很多国家是强制装备安全带的。乘客在乘坐汽车的过程中,对于不同身高的人体,对于安全带上固定点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但考虑到驾驶员的乘坐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乘客的情况及降低汽车生产成本的目的,现有车辆上只有对前排安全带上固定点有调节结构。目前安全带上部导向器一般有四个安装位置:座椅上、侧围B柱、侧围C柱和汽车顶棚上,在上导向器的设计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汽车的款式规格具体安排上导向器的安装位置,针对汽车型号及空间的限制,在把汽车的安全带上部导向器安装在汽车顶棚上后,由于上导向器固定点较高,且上导向器未设置平移调节机构,导致乘客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根据乘客的身高和体型便捷的调节上导向器的水平位置并固定,不能高质量的将乘客进行保护,难以确保乘客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由于安全带的上导向器无法调节,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带容易存在勒脖子现象,降低乘客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难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根据使用的需要将安全带上导向器平稳准确的进行平移调节并锁紧固定,使能提高乘客在使用安全带过程中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包括外顶盖、内顶棚、滑轨底座、平移滑轨、调节支架、上导向器和安全带,所述外顶盖和内顶棚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外顶盖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滑轨底座,平移滑轨水平固定设置于滑轨底座下侧,调节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所述内顶棚上设置有与调节支架相适配的平移调节槽,所述调节支架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导向底座,导向底座下侧设置有连接支座,上导向器水平设置在导向底座下侧,上导向器上端两侧分别铰连接于连接支座,上导向器上设置有导带卡槽,所述安全带滑动设置于导带卡槽,所述平移滑轨内侧水平设置有调节通道,平移滑轨两侧沿水平方向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调节圆孔,所述调节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调节支架上部与调节通道的形状相适配,调节支架两侧中部分别设置有与调节圆孔相适配的导向圆孔,所述调节支架内部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导向连板,调节支架下侧两端分别水平对称设置有按压平移杆,按压平移杆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调节支架,所述按压平移杆外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按压块,调节支架内侧的按压平移杆上设置有压簧挡板,按压平移杆内端水平滑动设置于导向连板,按压平移杆内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连板,压簧挡板与导向连板之间的按压平移杆上设置有调节压簧,所述平移连板上端一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平移导杆,平移导杆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导向连板,所述平移导杆外端水平固定设置有调节导杆,调节导杆上水平滑动设置有与导向圆孔相适配的限位挡杆,限位挡杆外端为半球形结构,所述限位挡杆内部与调节导杆端部之间水平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导杆外端设置有拉杆挡板,限位挡杆内部设置有与拉杆挡板相适配的阶梯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滑轨内部的调节通道两侧为半圆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外顶盖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滑轨底座,平移滑轨水平横向固定设置于滑轨底座下侧(以车辆前进方向为纵向),调节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上导向器水平设置在导向底座下侧,上导向器上端两侧分别铰连接于连接支座,安全带滑动设置于导带卡槽,使得上导向器能够根据乘客的身高和身型横向进行平移调节,使能提高乘客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调节支架下侧两端分别水平对称设置有按压平移杆,按压平移杆外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按压块,按压平移杆内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连板,压簧挡板与导向连板之间的按压平移杆上设置有调节压簧,平移连板上端一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平移导杆,利用乘客在乘坐过程中,两个手指同时按压调节支架两侧的调节按压块,使得调节支架上侧的两根平移导杆能够同步向内进行平移,通过平移导杆外端水平固定设置有调节导杆,调节导杆上水平滑动设置有与导向圆孔相适配的限位挡杆,限位挡杆外端为半球形结构,限位挡杆内部与调节导杆端部之间水平设置有复位弹簧,调节导杆外端设置有拉杆挡板,限位挡杆内部设置有与拉杆挡板相适配的阶梯状结构,在利用平移导杆带动调节导杆平移的过程中,限位挡杆能够在调节导杆的拉杆挡板的拉动下同步进行平移,当调节按压块被按压到位,则限位挡杆半球形结构的外端与调节圆孔接触,调节支架即可沿着平移滑轨水平进行移动,在调节支架的平移过程中,限位挡杆外侧端部会由于平移滑轨的挤压而再次向内挤压平移,当限位挡杆平移至相邻的调节圆孔处时,限位挡杆会由于复位弹簧的驱动而向外侧平移,可以实现上导向器沿着平移滑轨两侧的调节圆孔逐个进行调节,在将上导向器调节至所需位置后,放松调节支架两侧的调节按压块,则按压平移杆在调节压簧的驱动下向外弹出,限位挡杆在调节导杆的驱动下平移至调节圆孔内,使得上导向器能够被锁紧固定至所需位置,实现上导向器准确的平移调节和锁紧固定,满足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按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挡杆和调节导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顶盖,2.内顶棚,3.滑轨底座,4.平移滑轨,5.调节支架,6.上导向器,7.安全带,8.平移调节槽,9.导向底座,10.连接支座,11.导带卡槽,12.调节通道,13.调节圆孔,14.导向圆孔,15.导向连板,16.按压平移杆,17.调节按压块,18.压簧挡板,19.平移连板,20.调节压簧,21.平移导杆,22.调节导杆,23.限位挡杆,24.复位弹簧,25.拉杆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包括外顶盖1、内顶棚2、滑轨底座3、平移滑轨4、调节支架5、上导向器6和安全带7,外顶盖1和内顶棚2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外顶盖1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滑轨底座3,平移滑轨4水平固定设置于滑轨底座3下侧,调节支架5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4,内顶棚2上设置有与调节支架5相适配的平移调节槽8,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支架5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导向底座9,导向底座9下侧设置有连接支座10,上导向器6水平设置在导向底座9下侧,上导向器6上端两侧分别铰连接于连接支座10,上导向器6上设置有导带卡槽11,安全带7滑动设置于导带卡槽11。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轨4内侧水平设置有调节通道12,平移滑轨4两侧沿水平方向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调节圆孔13,调节支架5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4,调节支架5上部与调节通道12的形状相适配,调节支架5两侧中部分别设置有与调节圆孔13相适配的导向圆孔14,调节支架5内部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导向连板15,调节支架5下侧两端分别水平对称设置有按压平移杆16,按压平移杆16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调节支架5,按压平移杆16外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按压块17,调节支架5内侧的按压平移杆16上设置有压簧挡板18,按压平移杆16内端水平滑动设置于导向连板15,按压平移杆16内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连板19,压簧挡板18与导向连板15之间的按压平移杆16上设置有调节压簧20,本实用新型的平移连板19上端一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平移导杆21,平移导杆21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导向连板15。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移导杆21外端水平固定设置有调节导杆22,调节导杆22上水平滑动设置有与导向圆孔14相适配的限位挡杆23,限位挡杆23外端为半球形结构,限位挡杆23内部与调节导杆22端部之间水平设置有复位弹簧24。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导杆22外端设置有拉杆挡板25,限位挡杆23内部设置有与拉杆挡板25相适配的阶梯状结构,在利用平移导杆21带动调节导杆22平移的过程中,限位挡杆23能够在调节导杆22的拉杆挡板25的拉动下同步进行平移。本实用新型的平移滑轨4内部的调节通道12两侧为半圆弧形结构,使得调节支架5能够沿着平移滑轨4高效准确且顺畅的水平进行滑动平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上导向器调节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外顶盖1下侧水平固定设置有滑轨底座3,平移滑轨4水平横向固定设置于滑轨底座3下侧(以车辆前进方向为纵向),调节支架5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平移滑轨4,上导向器6水平设置在导向底座9下侧,上导向器6上端两侧分别铰连接于连接支座10,安全带7滑动设置于导带卡槽11,使得上导向器6能够根据乘客的身高和身型横向进行平移调节,使能提高乘客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调节支架5下侧两端分别水平对称设置有按压平移杆16,按压平移杆16外端固定设置有调节按压块17,按压平移杆16内端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连板19,压簧挡板18与导向连板15之间的按压平移杆16上设置有调节压簧20,平移连板19上端一侧水平固定设置有平移导杆21,利用乘客在乘坐过程中,两个手指同时按压调节支架5两侧的调节按压块17,使得调节支架5上侧的两根平移导杆21能够同步向内进行平移,通过平移导杆21外端水平固定设置有调节导杆22,调节导杆22上水平滑动设置有与导向圆孔14相适配的限位挡杆23,限位挡杆23外端为半球形结构,限位挡杆23内部与调节导杆22端部之间水平设置有复位弹簧24,调节导杆22外端设置有拉杆挡板25,限位挡杆23内部设置有与拉杆挡板25相适配的阶梯状结构,在利用平移导杆21带动调节导杆22平移的过程中,限位挡杆23能够在调节导杆22的拉杆挡板25的拉动下同步进行平移,当调节按压块17被按压到位,则限位挡杆23半球形结构的外端与调节圆孔13接触,调节支架5即可沿着平移滑轨4水平进行移动,在调节支架5的平移过程中,限位挡杆23外侧端部会由于平移滑轨4的挤压而再次向内挤压平移,当限位挡杆23平移至相邻的调节圆孔13处时,限位挡杆23会由于复位弹簧24的驱动而向外侧平移,可以实现上导向器6沿着平移滑轨4两侧的调节圆孔13逐个进行调节,在将上导向器6调节至所需位置后,放松调节支架5两侧的调节按压块17,则按压平移杆16在调节压簧20的驱动下向外弹出,限位挡杆23在调节导杆22的驱动下平移至调节圆孔13内,使得上导向器6能够被锁紧固定至所需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根据使用的需要将安全带7上导向器6平稳准确的进行调节并锁紧固定,使能提高乘客在使用安全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满足使用的需要。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