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2284发布日期:2019-01-18 19:3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的交通工具多样化,新能源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为了这些电动车充电的方便,在公共场所辉设置安装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停车场、商场或公共写字楼的停车位等公共区域,而现今对充电桩的需求是要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车充电,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但现今的充电桩设备的建设并不完善,无法预知充电状态,集中充电功率表易过载,插座24小时带电极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包括接线板、控制主板和电源,接线板和控制主板均与电源相连接,控制主板和所述接线板连接,接线板上设有多个接线口,多个接线口分别与充电桩的插座对应连接,控制主板上设有控制芯片,控制主板能够检测并控制接线板上充电线路状态。

上述的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其有益效果是,电源为整个充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主板能够检测和控制接线板上的接线口的通电情况,能够通过接线口检测到充电桩上的插座对电动车的充电状态,若产生电流过大或电压不稳及过载的情况,会及时通过控制主板反馈到后台程序,再通过控制主板通过接线口实现对充电桩上的插座的断电功能,具有能够及时检测和控制充电桩上的插座的充电状态,实现控制充电桩安全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和壳盖,底壳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边,底壳的内部靠近下方第一凸边处设有档杆,第一凸边一端与底面之间设有缝隙,第一凸边一端的长度长于底壳底面的长度,壳盖的两侧设有第二凸边,第二凸边设有与第一凸边相对应的凹部及凹槽,下方的第二凸边插入到第一凸边和档杆之间的空隙内,将第一凸边的一段插进到凹槽中,壳盖顶部的第二凸边插入到缝隙中。其有益效果是,以上方式安装的壳体能够将底壳安装在墙壁上,然后方便对壳盖的安装和拆卸,相比以往的常规的箱体的盖子和底壳的铰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拿掉壳盖,便于维修操作,且壳盖侧面的凹部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进入到壳体内部,更加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零排,零排与电源和接线板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零排实现了零线在电源、接线板及充电桩的插座之间的形成回路,电路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空开,空开位于壳体的内部。其有益效果是,空开在内部,防止雨天接触雨水发生漏电现象,且在壳体的内部不易收外部环境和人为影响而损坏,有效实现防漏电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地线,地线的一端连接在电源上,地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壳体上。其有益效果是,壳体安装在墙壁上,壳体和墙壁能够实现导通的效果,因此地线连接在壳体上即可以实现接地的效果,避免了壳体外接线容易受外部环境和人而损坏,更加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主板上设有计量板通讯接口、SIM卡、天线接口和指示灯接口,接线板上设有主控板接口,主控板接口与计量板通讯接口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主控板接口与计量板通讯接口相连接,使得控制主板能够及时获取接线板的信息,外接后台程序,SIM卡收集到充电桩充电状态,将整个装置的信息反馈到后台程序,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该充电桩的充电状态及时做出反馈操作,能够及时将检测的充电状态及时反馈,指示灯显示充电状态,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能够及时断电及通过指示灯显示或报警,以上实现了该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线板上设有电路输入接口,电路输入接口与零排和空开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电路输入接口对接线板进行电路输入到各接线口,通过接线口再实现对充电桩上的插座进行通电或断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的部分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的部分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接线板1、控制主板2和电源3,接线板1和控制主板2均与电源3相连接,控制主板2和所述接线板1连接,接线板1上设有多个接线口11,多个接线口11分别与充电桩的插座8 对应连接,控制主板2上设有控制芯片21,控制主板2能够检测并控制接线板1上充电线路状态。

上述的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电源3为整个充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主板2能够检测和控制接线板1上的接线口11的通电情况,能够通过接线口11检测到充电桩上的插座8对电动车的充电状态,若产生电流过大或电压不稳及过载的情况,会及时通过控制主板2反馈到后台程序,再通过控制主板2通过接线口11实现对充电桩上的插座8的断电功能。

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壳体7,壳体7包括底壳71和壳盖72,底壳7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边712,底壳71的内部靠近下方第一凸边712 处设有档杆711,第一凸边712一端与底面714之间设有缝隙713,第一凸边712一端的长度长于底壳71底面714的长度,壳盖72的两侧设有第二凸边721,第二凸边721设有与第一凸边712相对应的凹部722及凹槽723,下方的第二凸边721插入到第一凸边712和档杆711之间的空隙内,将第一凸边712的一段插进到凹槽723中,壳盖72顶部的第二凸边721插入到缝隙713中。以上方式安装的壳体7能够将底壳71安装在墙壁上,然后方便对壳盖72的安装和拆卸,相比以往的常规的箱体的盖子和底壳71的铰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拿掉壳盖72,便于维修操作,且壳盖72侧面的凹部72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进入到壳体7内部,更加安全。

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零排4,零排4与电源3和接线板1相连接。零排4实现了零线在电源3、接线板1及充电桩的插座8之间的形成回路,电路安全。

充电桩充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空开5,空开5位于壳体7的内部。空开5 在内部,防止雨天接触雨水发生漏电现象,且在壳体7的内部不易收外部环境和人为影响而损坏,有效实现防漏电效果。

还包括地线6,地线6的一端连接在电源3上,地线6的另一端连接在壳体7上。壳体7安装在墙壁上,壳体7和墙壁能够实现导通的效果,因此地线6连接在壳体7上即可以实现接地的效果,避免了壳体7外接线容易受外部环境和人而损坏,更加安全。

控制主板2上设有计量板通讯接口22、SIM卡25、天线接口23和指示灯接口24,接线板1上设有主控板接口12,主控板接口12与计量板通讯接口22相连接。主控板接口12与计量板通讯接口22相连接,使得控制主板2能够及时获取接线板1的信息,外接后台程序,SIM卡25收集到充电桩充电状态,将整个装置的信息反馈到后台程序,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该充电桩的充电状态及时做出反馈操作,能够及时将检测的充电状态及时反馈,指示灯显示充电状态,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能够及时断电及通过指示灯显示或报警,以上实现了该控制装置的无线通讯控制。

接线板1上设有电路输入接口13,电路输入接口13与零排4和空开5 相连接。电路输入接口13对接线板1进行电路输入到各接线口11,通过接线口11再实现对充电桩上的插座8进行通电或断电。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