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528发布日期:2018-12-07 22:1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阀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阀体。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器主要包括真空室、控制阀体、推杆、皮膜、皮膜托板、皮膜回味弹簧以及接中空源,是利用真空(负压)来增加驾驶员施加于踏板上力的部件,真空助力器一般位于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之间,为便于安装,通常与主缸合成一个组件,主缸的一部分深入到真空助力器壳体内。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10647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阀体,由T形外壳和内盘组成,内盘位于外壳内部,并通过四块连接块连接在外壳的缩颈处;连接块位于前腔的那一端设置有一圈安装橡胶膜片的凹槽;内盘将外壳的腔室隔分成前腔和后腔;相邻的两块连接块之间具有让位槽,该让位槽为连通前腔和控制阀的第一通道,外壳对应连接块处设置有连通后腔和控制阀的第二通道。

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外壳的强度会在其内壁固设有加强筋,但是加强筋仅仅是间歇设于外壳上,导致外壳的壳体厚度仍然比较薄,强度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其外壳的强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阀体,具有提高阀体外壳的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阀体,包括T形的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内盘,所述外壳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壳体、直径较小的第二壳体以及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缩颈板,第二壳体靠近缩颈板处固设于多个连接块,所述内盘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设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空腔,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于空腔的通气槽。

为了增加外壳的强度,可以在其内壁固设有加强筋,但是加强筋仅仅是间歇设于外壳上,导致外壳的壳体厚度仍然比较薄,也可以采用增加外壳的壁厚的方式,但是厚度过厚的阀体在成型时容易产生缩痕,影响阀体的整体性能,并且增加厚度会增加材料的用量,增加阀体重量并且增加生产成本;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壳体的内壁固设的弧形板能够增加外壳的厚度,增加阀体强度与韧性,并且由于弧形板上开设有空腔,能够减轻阀体的整体重量,节约成本,而第一壳体上设有连通于空腔的通气槽,便于气体的连通。

较佳的,所述弧形板沿第一壳体轴线方向垂直固设有多个加强板,加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缩颈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弧形板上设有的加强板能够增强弧形板的强度,并且加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缩颈板,加强其与外壳的连接。

较佳的,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一弧形板以及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靠近第二壳体设置,第二弧形板的厚度大于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连接处为斜面结构,加强板的一侧与斜面结构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弧形板的厚度大于第一弧形板的厚度,可以增加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处的强度,其连接处为斜面结构,增大了加强板与弧形板的接触面积,增强二者的连接强度。

较佳的,所述第一壳体上固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弧形板之间的承接板,承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缩颈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壳体上设有两个位于弧形板之间的承接板,能增加外壳上没有弧形板的部分的强度,从而增强第一壳体的整体强度。

较佳的,所述承接板远离缩颈板的一端固设有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内壁的固定板,位于弧形板两侧的加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承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板加强了承接板与第一壳体的连接强度,承接板与弧形板之间通过加强板固定连接,加强了承接板与弧形板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第一壳体、弧形板、加强板、承接板以及固定板之间彼此连接,增强了各部分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加强板远离缩颈板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弧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安装在阀体内的零部件的表面为弧形结构,在将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时,两个弧形面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因此需要在加强板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块,使零部件上设有凹槽与限位块相配合以限制其与环形板的相对转动。

较佳的,所述弧形板的两侧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板的两侧与第一壳体之间留有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弧形板两侧的弧形结构与第一壳体之间留有的让位槽,在阀体内安装零部件时,弧形板与第一壳体之间留有的让位槽起到让位的作用,便于零部件的快速安装。

较佳的,所述第一壳体上沿其轴线方向均匀固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强筋能够在降低外壳重量的同时提高外壳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壳体的内壁设有的弧形板能够增加外壳的厚度,增加阀体强度与韧性,并且由于弧形板上开设有空腔,能够减轻阀体的整体重量,节约成本,而第一壳体上卡设有连通于空腔的通气槽,便于气体的连通;

2.弧形板上设有的加强板能够增强弧形板的强度,并且加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缩颈板,加强其与外壳的连接;

3.承接板远离缩颈板的一端固设有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内壁的固定板,位于弧形板两侧的加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承接板;

4.固定板加强了承接板与第一壳体的连接强度,承接板与弧形板之间通过加强板固定连接,加强了承接板与弧形板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第一壳体、弧形板、加强板、承接板以及固定板之间彼此连接,增强了各部分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披露的一种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阀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内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弧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通气槽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第一壳体;111、通气槽;12、第二壳体;13、缩颈板;2、内盘;21、通孔;3、连接块;4、弧形板;41、空腔;42、让位槽;43、连接板;44、第一弧形板;45、第二弧形板;46、斜面结构;5、加强筋;6、承接板;7、加强板;71、限位块;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汽车制动真空助力器阀体,参见图1和图2,包括T形的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内盘2以及开设于内盘2上的通孔21,外壳1包括直径较大的第一壳体11、直径较小的第二壳体12以及设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缩颈板13,第二壳体12靠近缩颈板13处固设于多个连接块3,内盘2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

参见图2,第一壳体11内壁设有两个弧形板4、四个(但不局限于四个)沿第一壳体11上的轴线方向固设的加强筋5、两个承接板6、六个(但不局限于六个)加强板7以及两个固定板8。

参见图3和图4,两个弧形板4分别设于第一壳体11内壁上的两个位置相对处,弧形板4上开设有空腔41,第一壳体11远离缩颈板13的一端开设有连通于空腔41的通气槽111,弧形板4能够增加第一壳体11的厚度,增加阀体强度与韧性,并且由于弧形板4上开设有空腔41,能够减轻阀体的整体重量,节约成本,而第一壳体11上设有连通于空腔41的通气槽111,便于气体的连通。

参见图3,弧形板4的两侧设置为弧形结构,弧形板4的两侧与第一壳体11之间留有让位槽42,在阀体内安装零部件时,弧形板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留有的让位槽42起到让位的作用,便于零部件的快速安装;弧形板4远离缩颈板13的一侧固设有四个(但不局限于四个)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1的连接板43,连接板43增强弧形板4与第一壳体11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可以加强第一壳体11的强度。

参见图3和图4,弧形板4包括第一弧形板44以及第二弧形板45,第一弧形板44靠近第一壳体11设置,第二弧形板45的厚度大于第一弧形板44,第一弧形板44与第二弧形板45的连接处为斜面结构46,加强板7沿第一壳体11轴线方向垂直固设于弧形板45上,加强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缩颈板13,每一个弧形板4上设有三个加强板7,加强板7的一侧与弧形板4的斜面结构46相配合,增大了加强板7与弧形板4的接触面积,增加二者的连接强度;加强板7远离缩颈板13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块71,限位块7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弧形板4,由于安装在阀体内的零部件的表面为弧形结构,在将其安装在第一壳体11内时,两个弧形面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因此需要在加强板7的一端设有限位块71,使零部件上设有凹槽与限位块71相配合以限制其与弧形板4的相对转动。

参见图3和图4,两个承接板6分别位于两个弧形板4之间,承接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缩颈板13,固定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承接板6远离缩颈板13的一端且其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1内壁,位于弧形板4两侧的加强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承接板6,固定板8位于两个加强板7之间,固定板8加强了承接板6与第一壳体11的连接强度,承接板6与弧形板4之间通过加强板7固定连接,加强了承接板6与弧形板4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弧形板4、加强板7、承接板6以及固定板8之间彼此连接,增强了各部分连接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