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333发布日期:2019-04-03 00:3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



背景技术:

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

现今的后保险杠都是通过在本体焊接加强筋的方式对其进行轻量化处理,加强筋都是和保险杠为一体结构,但是现今轻量化后保险杠都是一体结构,当保险杠一侧发生损坏时需要整体进行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结构的轻量化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包括主体、加强筋、后尾灯预留孔、车牌安装凹槽、车牌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分为左侧主体、右侧主体、中间主体,所述左侧主体和中间主体的左侧通过螺纹方式链接,所述中间主体的右侧通过螺纹方式和右侧主体连接,所述左侧主体和右侧主体上分别开设有后尾灯预留孔,所述中间主体中间位置开设有车牌安装凹槽,所述车牌安装凹槽内开设有车牌安装孔;

所述左侧主体、右侧主体、中间主体均由本体、盖板、加强筋、安装槽、连接结构组成,所述左侧主体的本体右侧设有连接结构,所述右侧主体的左侧设有连接结构,所述中间主体的两侧设有连接结构;

所述本体和连接结构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厚度为本体一半,所述本体上侧螺纹固定有盖板,所述本体和盖板成凹形结构,所述凹形结构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横向安装槽和纵向安装槽组成,所述横向安装槽和纵向安装槽交叉处为连通结构,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为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安装槽内安装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安装槽和纵向安装槽交叉处,所述纵向安装槽内安装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穿过通孔和述横向加强筋固定在一起,所述纵向加强筋上侧和盖板接触。

所述横向安装槽为上侧空结构,所述纵向安装槽为四包围结构。

所述盖板下侧设有缓冲层。

所述本体由消失模铸造工艺制成,所述安装槽和本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主体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后尾灯预留孔、车牌安装凹槽四周安装槽、加强筋为分段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轻量化保险杠进行改进,将原有的主体改进为左侧主体、右侧主体、中间主体三部分,当其中一部分发生损坏无法修复时只需将其中一部分进行更换,大大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一体式加强筋由安装槽、拆卸式加强筋组替换,不会改变加强筋加强作用,当保险杠发生发生损坏无法修复时可以将为损坏的加强筋进行回收利用,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主体、右侧主体、中间主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间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安装槽和纵向安装槽交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安装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沿A-A剖视图。

如图,主体-1、后尾灯预留孔-2、车牌安装凹槽-3、车牌安装孔-4、左侧主体1-1、右侧主体1-2、中间主体1-3、本体1-11、盖板1-12、连接结构1-13、横向安装槽1-14、纵向安装槽1-15、横向加强筋1-16、纵向加强筋1-17、通孔1-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结构的轻量化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包括主体1、加强筋、后尾灯预留孔、车牌安装凹槽3、车牌安装孔4,其特征在于本体1-11分为左侧主体1-11、右侧主体1-21、中间主体1-31,左侧主体1-11和中间主体1-31的左侧通过螺纹方式链接,中间主体1-31的右侧通过螺纹方式和右侧主体1-21连接,左侧主体1-11和右侧主体1-21上分别开设有后尾灯预留孔,中间主体1-31中间位置开设有车牌安装凹槽3,车牌安装凹槽3内开设有车牌安装孔4;左侧主体1-11、右侧主体1-21、中间主体1-31均由本体1-11、盖板1-12、加强筋、安装槽、连接结构1-13组成,左侧主体1-11的本体1-11右侧设有连接结构1-13,右侧主体1-21的左侧设有连接结构1-13,中间主体1-31的两侧设有连接结构1-13;本体1-11和连接结构1-13为一体结构,连接结构1-13厚度为本体1-11一半,本体1-11上侧螺纹固定有盖板1-12,本体1-11和盖板1-12成凹形结构,凹形结构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由横向安装槽1-14和纵向安装槽1-15组成,横向安装槽1-14和纵向安装槽1-15交叉处为连通结构,安装槽内安装有加强筋,加强筋分为横向加强筋1-16、纵向加强筋1-17,横向安装槽1-14内安装有横向加强筋1-16,横向加强筋1-16上设有通孔1-18,通孔1-18位于安装槽和纵向安装槽1-15交叉处,纵向安装槽1-15内安装有纵向加强筋1-17,纵向加强筋1-17穿过通孔1-18和述横向加强筋1-16固定在一起,纵向加强筋1-17上侧和盖板1-12接触。横向安装槽1-14为上侧空结构,纵向安装槽1-15为四包围结构。盖板1-12下侧设有缓冲层。本体1-11由消失模铸造工艺制成,安装槽和本体1-11为一体结构。

实施例2

安装时,首先将横向加强筋1-16放置在横向安装槽1-14内,然后将横向安装槽1-14由上侧插入纵向安装槽1-15内且穿过通孔1-18,安装完毕后再将盖板1-12通过螺栓固定在本体1-11上,进而将加强筋和本体1-11牢固的固定在一起。按照此方式分别将左侧主体1-11、右侧主体1-21、中间主体1-31组装完毕,然后通过螺栓将左侧主体1-11、右侧主体1-21、中间主体1-31固定在一起,左侧主体1-11和中间主体1-31的左侧通过螺纹方式链接,中间主体1-31的右侧通过螺纹方式和右侧主体1-21连接,安装完毕后通过主体上的安装孔将本实用新型按照现今传统方式安装在汽车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