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底盘的悬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075发布日期:2019-03-19 21:0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底盘的悬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车辆底盘领域,特指一种车辆底盘的悬架结构,尤其适用于无人车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其舒适性和安全性被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悬架总成是连接车身和底盘的关键部件,悬架总成在行驶过程中,频繁的发生上下位移,载荷都由悬架弹簧传递到车身的相应部件上。但现有悬架总成中悬架弹簧的支撑结构的强度较低,难以满足人们对汽车越来越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有从业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用新型了一种悬架总成,包括固定在车身底座的后悬架弹簧和安装底座与底座之间的悬架弹簧,悬架总成连接在车身与底盘之间。该结构加强了悬架总成的缓冲性能和强度提高了底盘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汽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但是弹簧的弹性结构不牢固,当压力过大时容易导致断裂,从而满足不了提高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无人车辆而言,由于载重或者其他功能的需求,基于现有的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以及无人化操作模式的需求,对于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车辆稳定性更好的车辆底盘的悬架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底盘的悬架结构,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前悬架通过前悬架横向推力杆一端连接于车架上,另一端连接于车桥上;所述后悬架通过后悬架横向推力杆一端连接于车架,另一端连接于后悬架摆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悬架摆臂的一端连接于车架上,另一端连接于车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悬架横向推力杆、后悬架横向推力杆均采用关节轴承组合拉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悬架横向推力杆、后悬架横向推力杆用来起到连接车架、车桥,导向、传递力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悬架与车架之间以及后悬架与车架之间均设置有摆臂减震器,所述摆臂减震器用来起到连接车桥、车架,支撑减震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盘的悬架结构,整个悬架结构可对整车起到导向、传递力和减震作用,保证车的稳定性更好。此外,具有占用的横向和纵向空间小、轮距不随车轮跳动而变化、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以此达到解决现有的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提高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

2.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底盘的悬架结构,横向推力杆上关节轴承组合拉杆的使用可有效消除轴间存在的间隙,从而保证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俯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侧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底盘上应用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采用关节轴承组合拉杆的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采用关节轴承组合拉杆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前悬架横向推力杆;2、前悬架;3、后悬架;4、摆臂减震器;5、车架;6、车桥;7、后悬架横向推力杆;8、后悬架摆臂;9、前悬架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底盘的悬架结构,包括前悬架横向推力杆1、后悬架横向推力杆7、前悬架2及后悬架3,前悬架2通过前悬架横向推力杆1一端连接于车架5上,另一端连接于车桥6上,后悬架3通过后悬架横向推力杆7一端连接于车架5,另一端连接于后悬架摆臂8上,前悬架摆臂9的一端连接于车架5上,另一端连接于车桥6上。整个悬架结构可对整车起到导向、传递力和减震作用,保证车的稳定性更好。前悬架摆臂9和后悬架摆臂8用来起到连接车桥6、车架5,导向、传递力的作用。

参见图5和图6,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前悬架横向推力杆1、后悬架横向推力杆7均采用关节轴承组合拉杆。传统的推力杆结构,容易造成悬架的轴间存在间隙,对车辆的控制产生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对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产生巨大影响,难以确保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而关节轴承组合拉杆的使用可有效消除轴间存在的间隙,从而保证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方案中,前悬架横向推力杆1、后悬架横向推力杆7用来起到连接车架5、车桥6,导向、传递力的作用。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前悬架2与车架5之间以及后悬架3与车架5之间均设置有摆臂减震器4,摆臂减震器4用来起到连接车桥6、车架5,支撑减震的作用。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整个悬架结构可对整车起到导向、传递力和减震作用,保证车的稳定性更好。此外,具有占用的横向和纵向空间小、轮距不随车轮跳动而变化、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以此达到解决现有的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提高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