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038发布日期:2019-03-19 21:0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胎压开阀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胎压开阀部件领域,因过去的胎压开阀部件多种多样,个别部件安装流程繁琐,无形当中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操作和麻烦,且有些部件会损坏车轮毂气嘴,导致其寿命降低,增加车主在车上的成本的同时,也增加车辆因轮胎问题出现意外的风险,所以需要一种胎压开阀部件,既便于安装使用,又能减少车轮毂气嘴由于接口处使用不恰当而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胎压开阀部件,能安装方便的同时,提高车轮毂气嘴的接口处使用寿命,现在提供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包括外壳柱体、气孔、顶塞结构、内置螺环和底座,外壳柱体固定在底座上,内置螺环位于外壳柱体内侧,顶塞结构固定在在底座上且位于外壳柱体内中心位置,顶塞结构为圆柱型,气孔位于顶塞结构内且穿透底座,顶塞结构上导气孔,导气孔与气孔相连通。

优选的,导气孔位于顶塞结构侧面,当气门塞被开启后,轮胎的气体就可以通过该导气孔到气孔导出。

优选的,顶塞结构的顶部为内凹陷的光滑曲面,因此更加容易与气门塞对应的同时减少转动对气门塞的损耗。

优选的,顶塞结构的导气孔有2个,并对称设置在侧面,这样设计使其结构更加稳固的,支持力足够大,同时能够维持导气。

优选的,顶塞结构的导气孔有3个,并三等分设置在侧面,这样的设计较为稳固的同时,增加其导气能力。

优选的,顶塞结构的导气孔有4个,并四等分设置在侧面,这样的设计导气能力明显提升。

优选的,底座边缘设置有卡定结构,便于转动的时候,利用其设计的着力点进行转动,也便于在上面安装其他传感器等设备。

本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因外置胎压开阀部件核心结构为顶塞结构,其余的结构与安装通过螺环与车轮毂气嘴上的螺纹相对转动便完成安装,减少由于结构复杂而导致安装繁琐。

2.减少对车轮毂气嘴的损坏。由于顶塞结构为凹型类圆柱,车轮毂气嘴的气门塞顶部与该凹型类圆柱镶嵌,转动过程不会造成磨损,导致车轮毂气嘴的寿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的主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的后视图。

附图说明:1为外壳柱体,2为气孔,3为顶塞结构,4为内置螺环,5为底座,6为导气孔,7为卡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置胎压开阀部件,包括外壳柱体1、气孔2、顶塞结构3、内置螺环4和底座5,外壳柱体1固定在底座5上,内置螺环4位于外壳柱体1内侧,顶塞结构4固定在在底座5上且位于外壳柱体1内中心位置,顶塞结构1为圆柱型,气孔2位于顶塞结构3内且穿透底座5,顶塞结构3上导气孔6,导气孔6与气孔2相连通。

导气孔6位于顶塞结构3侧面,当气门塞被开启后,轮胎的气体就可以通过该导气孔6到气孔2导出。

顶塞结构3的顶部为内凹陷的光滑曲面,因此更加容易与气门塞对应的同时减少转动对气门塞的损耗。

顶塞结构3的导气孔有2个,并对称设置在侧面,这样设计使其结构更加稳固的,支持力足够大,同时能够维持导气。

底座5边缘设置有卡定结构7,便于转动的时候,利用其设计的着力点进行转动,也便于在上面安装其他传感器等设备。

安装时,将该外置胎压开阀部件的内置螺环4对着车轮毂气嘴的螺纹进行转动即可。安装完成后,因顶塞结构3触发气门塞,气门塞打开而放出气体,气体从气孔2出来,就可以通过该气孔2进行一系列操作,如气压检测,气压控制等操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顶塞结构3的导气孔有3个,并三等分设置在侧面,这样的设计较为稳固的同时,增加其导气能力。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顶塞结构3的导气孔有4个,并四等分设置在侧面,这样的设计导气能力明显提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