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7967发布日期:2018-12-28 18:5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释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开采及储运场所,属于静电危险区域,因为静电释放所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爆周围的易燃气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规定,在例如天然气的采输现场和输配气站,均必须安装相关的静电释放装置,对于进入静电危险区域的人和车辆进行静电释放操作。

目前,还没有专用的用于车辆静电释放的装置,一般仅采用夹钳或其他金属块与车辆车身接触,通过导线与大地之间连接,将车辆上静电对地释放,但是,仅通过接地导线进行静电的释放,容易在夹钳或其他金属块接触车辆车身时产生静电打火火花,增加静电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且由于夹钳或金属块与车辆车身接触并不稳定,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车辆静电并未释放完全就进入静电危险区域,进一步增加静电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上述结构的用于车辆静电释放的装置并未设置专用的盛放箱体或安装支架,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该结构的静电释放装置使用不方便,不能稳定的将车辆车身的静电对地释放。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目前还没有专用的用于车辆静电释放的装置,导致带静电车辆进入静电危险区域,增加静电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还没有专用的用于车辆静电释放的装置,导致带静电车辆进入静电危险区域,增加静电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静电释放夹,所述静电释放夹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车辆的夹持间隙,在所述夹持间隙内相对设置有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所述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分别通过导电线连接接地电路,所述接地电路与大地连接,当所述静电释放夹夹持在车辆导电部位时,所述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分别与车辆接触,在车辆和大地之间形成静电释放通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通过设置带有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的静电释放夹夹持车辆,在车辆和大地之间建立静电释放通路,较方便的将车辆上的静电对地释放,由于通过了接地电路进行静电释放,避免了车辆与大地之间的直接连接,有利于静电被快速稳定的对地释放,而不容易产生火花,减少静电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使用时,将支撑机构设置在静电危险区域外,将静电释放夹夹持到待进入静电危险区域的车辆上,较快捷的进行静电释放,使用结束后,将静电释放夹夹持到支撑机构上,使用较方便,提高了静电危险区域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导杆和安装箱,所述接地电路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内,所述导杆由金属材料制得,所述导杆上设置有与大地连接的接地机构,所述接地电路与所述导杆连接,使所述接地电路与大地连接。通过设置导杆和安装箱组成的支撑机构,将接地电路设置在安装箱内,利用金属导杆及设置在金属导杆上的接地机构,实现接地电路与大地的连接,使较容易的在车辆和大地之间建立静电释放通路,方便快速稳定的将车辆上的静电对地释放,有效避免静电释放过程产生火花。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导电线的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绕线机构转动,控制所述静电释放夹与安装箱之间的距离。在安装箱内设置绕线机构,通过绕线机构缠绕连接静电释放夹的导电线,使得导电线收纳较容易,同时,可根据车辆距离支撑机构的距离,改变导电线的长度,方便对不同类型停放在静电危险区域不同位置的车辆进行静电释放,进一步方便该结构的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箱内还设置有收线盒,所述绕线机构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收线盒内,所述收线盒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箱内。在安装箱内设置收线盒用于收纳绕线机构,使得绕线机构上导电线缠绕稳定,不容易松散,方便绕线机构上导电线的使用。

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安装箱上。设置防护罩套设在安装箱上,避免外界雨水等对安装箱内接地电路的影响,保证该结构的车辆静电释放装置适用于户外无遮挡环境下,扩大静电释放装置的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线包括至少两根导线节段,相邻两导线节段之间通过快速连接头连接。采用导线节段通过快速连接头进行连接的方式组成长导电线,使得可根据实际情况,方便对导电线不同节段进行更换,进一步方便静电释放装置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接地电路包括控制单元、报警单元和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采集所述静电释放通路的通断信号,所述储电单元为各电气元件提供工作电压,当静电释放通路上出现断点未导通时,通断信号发送至报警单元,激活报警单元的警报,实现报警,避免静电释放通路未导通导致的静电释放失败的情况,最大程度的保证进入静电危险区域的车辆静电被释放完全。

作为优选,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与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设置太阳能供电装置为储电单元提供电能,使不需要外加供电装置,节约资源。

作为优选,还包括底座,所述导杆底端与所述底座可拆卸的连接,顶端与所述安装箱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底座支撑所述支撑机构,并将太阳能供电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凹槽内,使形成一体化并方便移动的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带有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的静电释放夹夹持车辆,在车辆和大地之间建立静电释放通路,较方便的将车辆上的静电对地释放;

2、由于通过了接地电路进行静电释放,有利于静电被快速稳定的对地释放,而不容易产生火花,减少静电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快捷的进行静电释放,使用较方便,提高了静电危险区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附图标记

1-支撑机构,11-导杆,12-安装箱,13-防护罩,2-静电释放夹,3-接地机构,4-导电线,5-绕线机构,6-收线盒,7-快速连接头,8-太阳能供电装置,9-底座,9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上设置有静电释放夹2,所述静电释放夹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车辆的夹持间隙,在所述夹持间隙内相对设置有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所述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分别通过导电线4连接接地电路,所述接地电路与大地连接,当所述静电释放夹2夹持在车辆导电部位时,所述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分别与车辆接触,在车辆和大地之间形成静电释放通路。

本实施例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通过设置带有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的静电释放夹2夹持车辆,在车辆和大地之间建立静电释放通路,较方便的将车辆上的静电对地释放,由于通过了接地电路进行静电释放,避免了车辆与大地的之间接触,有利于静电被快速稳定的对地释放,而不容易产生火花,减少静电释放造成的安全隐患,使用时,将支撑机构1设置在静电危险区域外,将静电释放夹2夹持到待进入静电危险区域的车辆上,较快捷的进行静电释放,使用结束后,将静电释放夹2夹持到支撑机构1上,维持静电释放通路的常通待机状态,使用较方便,提高了静电危险区域的安全性,本实施例采用夹钳结构的静电释放夹2,将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设置在夹钳的夹持口内,将两根导电线4分别从夹钳的两个手柄穿出,连接安装箱12内的接地电路,结构较简单,手握夹钳手柄,即可改变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之间距离,使用较方便。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导杆11和安装箱12,所述接地电路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2内,所述导杆11由金属材料制得,所述导杆11上设置有与大地连接的接地机构3,所述接地电路与所述导杆11连接,实现接地电路与大地的连接。通过设置导杆11和安装箱12组成的支撑机构1,将接地电路设置在安装箱12内,使形成一体化的支撑机构1,利用金属导杆11将车辆上的静电对地释放,释放较平稳快捷,有效避免静电释放过程产生火花,本实施例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箱体和箱盖组装成防爆箱作为安装箱12,将导杆11顶部与安装箱12底部连接,导杆11采用空心结构,使在空心导杆11内实现接地电路与大地的连接,避免接地电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静电释放过程的顺利进行。

优选的,还包括防护罩13,所述防护罩13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安装箱12上。设置防护罩13套设在安装箱12上,避免外界雨水等对安装箱12内接地电路的影响,保证该结构的车辆静电释放装置适用于户外无遮挡环境下,扩大静电释放装置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优选将防护罩13套设在安装箱12外表面,将防护罩13边缘超过安装箱12一定距离,方便在静电释放夹2在未夹持车辆时,可夹持在防护罩13上,使接地电路处于正常的待机状态,方便静电释放夹的收纳。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9,所述导杆11底端与所述底座9可拆卸的连接,顶端与所述安装箱12可拆卸的连接,使得底座9、导杆11、安装箱12组成一个方便移动的整体,扩大静电释放装置的使用范围。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安装箱12内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导电线4的绕线机构5,所述绕线机构5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绕线机构5转动,控制所述静电释放夹2与安装箱12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通过在安装箱12内设置绕线机构5,通过绕线机构5缠绕连接静电释放夹2的导电线4,使得导电线4收纳较容易,同时,可根据车辆与支撑机构1的距离,调整车辆与支撑机构1之间的导电线4的长度,方便对不同类型停放在静电危险区域不同位置的车辆进行静电释放,进一步方便该结构的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的使用,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具有转轴的支架作为绕线机构5缠绕导电线4,将导电线4缠绕在转轴上,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机构,优选所述动力机构与接地电路信号连接,使在静电释放过程中,导电线4能够顺利拉出安装箱12,静电释放结束后,导电线4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自动回收到安装箱12内,进一步方便该结构的静电释放装置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12内还设置有收线盒6,所述绕线机构5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收线盒6内,所述收线盒6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箱12内。在安装箱12内设置收线盒6用于收纳绕线机构5,使得绕线机构5上导电线4缠绕稳定,不容易松散,方便绕线机构5上导电线5顺利从安装箱12内拉扯出,并顺畅的自动收纳到收线盒6内,本实施例优选的将收线盒6的一侧板面作为支撑面,在支撑面上相对设置两立板,在立板之间设置转轴,将导电线4的尾端锡焊在支撑面上,避免导电线4拉出和回收过程中导电线4与接地电路的连接点受影响,导致导电线4与接地电路之间脱离连接,保证所述导电通路的畅通。

优选的,所述导电线4包括至少两根导线节段,相邻两导线节段之间通过快速连接头7连接。采用导线节段通过快速连接头7进行连接的方式组成长导电线4,使得可根据实际情况,方便对导电线4不同节段进行更换,进一步方便静电释放装置的使用,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两根导线节段,在静电释放夹2和安装箱12之间的导电线4上设置快速连接头7,使得方便将静电释放夹2与安装箱12内的导电线4进行连接,也通过快速连接头7的限制,避免在静电释放夹2与安装箱12脱离连接的时候导电线4自由端进入安装箱12内,进一步方便静电释放夹2与导电线4的连接,方便装置的使用。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接地电路包括控制单元、报警单元和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输配气站用车辆静电释放装置,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采集所述静电释放通路的通断信号,所述储电单元为各电气元件提供工作电压,当静电释放通路上出现断点未导通时,通断信号发送至报警单元,激活报警单元的警报,实现报警,使静电释放通路未导通导致的静电释放失败的情况被及时发现,最大成本的保证进入静电危险区域的车辆静电被释放完全,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为逻辑芯片,所述报警单元为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设置在安装箱12的箱门上,使通过听觉和视觉对静电释放通路的导通情况进行警报处理。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逻辑芯片IC1、逻辑芯片IC2,优选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TWH8778,所述芯片IC2的型号为L9561PY,所述报警单元为扬声器,所述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配合附属常规电气元件电容、电阻、三极管和电气开关,组成接地电路,其中,在待机状态下,静电释放夹2夹持在防护罩上,静电释放通路处于可靠的连通状态,芯片IC1的第5引脚呈低电位“0”状态,与扬声器连接的第3引脚无电源输出,当静电释放通路出现故障或静电释放夹的输入电机和输出电机未接触,即静电释放通路出现断开点时,电源E通过电阻R1为芯片IC1第5引脚供电,使芯片IC1呈高电位“1”状态,芯片IC1第3引脚输出电压至芯片IC2的第2引脚上,使扬声器工作,产生报警声,完成静电释放通路的通断报警,避免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未良好接触造成的车辆静电未良好释放的问题,最大程度的保证静电危险区域的安全。

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8,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8与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设置太阳能供电装置8为储电单元提供电能,使不需要外加供电装置,节约资源。

优选的,所述底座9上设置有凹槽91,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8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凹槽91内。将太阳能供电装置8设置在底座9的凹槽91内,使形成一体化并方便移动的车辆静电释放装置,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