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头托调节的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6256发布日期:2019-03-02 02:0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头托调节的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座椅,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头托调节的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座椅主要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上供儿童乘车时使用,以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目前,儿童座椅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市场上销售有各种各样的儿童座椅。为使儿童座椅能够适应不同身高儿童的使用,目前儿童座椅上头托的高度通常是可上下调节的,但是现有儿童座椅的头托调节结构复杂,安装难度高,而且头托的调节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头托调节的儿童座椅,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头托位置调节的便利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头托调节的儿童座椅,包括底座、提篮及头托,所述提篮的底部卡接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提篮与底座为可分离结构,所述头托经一调节装置滑动安装于所述提篮内,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定位件、连接件及锁杆,所述定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提篮上,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头托的底部,所述连接件的底面上设有一半圆形结构的卡接槽,所述锁杆的中部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且所述锁杆的底部外缘面外露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所述定位件为U型结构,包括底板及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安装于所述提篮上,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两侧所述侧板上分别设有一条形限位槽,所述锁杆的两端滑动设置于两侧所述侧板的条形限位槽内;所述底板上设有复数组弹性限位件,复数组所述弹性限位件由下至上均匀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相邻弹性限位件之间构成限位空腔,所述锁杆设置于所述限位空腔内,推动所述头托,所述头托带动所述连接件及所述锁杆在所述条形限位槽内移动,所述锁杆能够压缩所述弹性限位件,使所述锁杆移动于相邻限位空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弹簧及限位滚球,所述底板上设有复数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顶部开口直径为所述限位滚球直径的1/2~4/5,所述限位孔内部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滚球的直径,所述弹簧及所述限位滚球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弹簧的底部抵于所述限位孔的底部,所述弹簧的顶部抵于所述限位滚球的底部外缘面上,所述限位滚球的顶部外缘面外露于所述限位孔的顶部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孔为阶梯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包括同轴设置的上孔及下孔,所述上孔与所述底板的顶面相连通,所述上孔的直径为所述限位滚球直径的1/2~4/5,所述下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滚球的直径,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下孔内,所述弹簧的底部抵于所述下孔的底面上,所述弹簧的顶面抵于所述限位滚球底部外缘面上,所述弹簧使所述限位滚球设置于所述上孔与下孔的相接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孔的深度为所述限位滚球直径的1/6~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孔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底面相连通,每个所述限位孔的内缘面上设有内螺纹,每个所述限位孔的底部螺接有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经所述内螺纹螺接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弹簧的底部抵于所述定位柱的顶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柱的顶部设有一凸起,所述定位柱的底面上设有十字锁槽,所述弹簧的底部套设有所述凸起上,所述弹簧的顶部抵于所述限位滚球底部外缘面上,所述弹簧的直径为所述限位滚球直径的1/2~3/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条形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锁杆的直径相匹配,所述锁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直径大于所述条形限位槽的宽度,所述限位螺母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杆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锁杆的底部外缘面抵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能够通过锁杆在定位件上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在定位件的底板上设置多组弹性限位件,这样在头托调节的时候,用力推动头托,锁杆既能够压缩弹性限位件,使锁杆经过弹性限位件移动到相邻的限位空腔内,能够实现头托快速且方便的调节,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更加方便,成本更加低廉;

2.本实用新型中弹性限位件由限位滚球及弹簧制成,在锁杆移动的时候,锁杆挤压限位滚球,限位滚球能够挤压弹簧,这样锁杆就能够快速的经过限位滚球移动,移动完成之后,弹簧恢复,能够带动限位滚球上升,这样限位滚球就能够实现对锁杆的限位,保证调节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件与锁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提篮;2、头托;3、定位件;4、连接件;5、锁杆;6、卡接槽;7、底板;8、侧板;9、条形限位槽;10、弹性限位件;11、限位空腔;12、弹簧;13、限位滚球;14、限位孔;15、上孔;16、下孔;17、定位柱;18、凸起;19、十字锁槽;20、通孔;21、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4所示,一种便于头托调节的儿童座椅,包括底座、提篮1及头托2(底座未画出),所述提篮1的底部卡接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提篮1与底座为可分离结构,所述头托2经一调节装置滑动安装于所述提篮1内,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定位件3、连接件4及锁杆5,所述定位件3固定安装于所述提篮1上,所述连接件4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头托2的底部,所述连接件4的底面上设有一半圆形结构的卡接槽6,所述锁杆5的中部卡设于所述卡接槽6内,且所述锁杆5的底部外缘面外露于所述连接件4的底部;所述定位件为U型结构,包括底板7及设置于底板7两侧的侧板8,所述底板7安装于所述提篮1上,所述侧板8垂直于所述底板7设置,两侧所述侧板8上分别设有一条形限位槽9,所述锁杆5的两端滑动设置于两侧所述侧板8的条形限位槽9内;所述底板7上设有复数组弹性限位件10,复数组所述弹性限位件10由下至上均匀安装于所述底板7上,相邻弹性限位件10之间构成限位空腔11,所述锁杆5设置于所述限位空腔11内,推动所述头托2,所述头托2带动所述连接件4及所述锁杆5在所述条形限位槽9内移动,所述锁杆5能够压缩所述弹性限位件10,使所述锁杆5移动于相邻限位空腔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头托需要调节的使用,用力推动头托,由于连接件与头托连接,也就是用力推动连接件移动,由于锁杆插设在连接件的卡接槽内,这样连接件同时带动锁杆移动,锁杆碰触到弹性限位件的时候由于推力的存在,锁杆会挤压弹性限位件,将弹性限位件下压,使锁杆能够顺利的通过弹性限位件,通过之后,由于失去锁杆的挤压力,这样弹性限位件恢复原状,继续对限位杆起到限位作用。这种方式中,如果不用力推动头托,则弹性限位件会对锁杆进行限位,也就是对头托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头托的调节方式方便快捷,而且结构简单。

参见图1、2所示,所述弹性限位件10包括弹簧12及限位滚球13,所述底板7上设有复数个限位孔14,所述限位孔14的顶部开口直径为所述限位滚球13直径的1/2~4/5,所述限位孔14内部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滚球13的直径,所述弹簧12及所述限位滚球13设置于所述限位孔14内,所述弹簧12的底部抵于所述限位孔14的底部,所述弹簧12的顶部抵于所述限位滚球13的底部外缘面上,所述限位滚球13的顶部外缘面外露于所述限位孔的顶部外侧。

所述限位孔14为阶梯限位孔,所述限位孔14包括同轴设置的上孔15及下孔16,所述上孔15与所述底板7的顶面相连通,所述上孔15的直径为所述限位滚球13直径的1/2~4/5,所述下孔16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滚球13的直径,所述弹簧12设置于所述下孔16内,所述弹簧12的底部抵于所述下孔16的底面上,所述弹簧12的顶面抵于所述限位滚球13底部外缘面上,所述弹簧12使所述限位滚球13设置于所述上孔15与下孔16的相接处。

所述上孔的深度为所述限位滚球直径的1/6~1/2。

在本实施例中,锁杆为圆柱形结构,在头托不移动的时候,也就是正常使用状态下,锁杆处于相邻限位滚球之间,由于弹簧的存在,弹簧会将限位滚球向上顶起,使限位滚球的顶部外露在底板的顶面上,也就是相邻限位滚球之间构成限位空腔,可以对锁杆进行限位。当头托需要移动时,推动头托,也就是用力推动锁杆,以锁杆向上移动为例,锁杆向上移动,当锁杆碰触到限位滚球时,由于锁杆具有向上的力度,锁杆会挤压限位滚球,在挤压限位滚球的同时,限位滚球挤压弹簧,将弹簧下压,在这个过程中锁杆将限位滚球下压至限位孔内,直至锁杆顺利通过限位滚球之后,限位滚球不再收到锁杆的挤压力,这样弹簧恢复原状,将限位滚球顶起,使其外露在底板的顶面上,起到对锁杆的限位作用。其中,由于上孔的直径为限位滚球直径的1/2~4/5,这样限位滚球的顶部能够外露在底板的顶面上,但是又不能滚出限位孔,有效实现了对锁杆的限位效果。

参见图1、2所示,所述限位孔14的底部与所述底板7的底面相连通,每个所述限位孔14的内缘面上设有内螺纹,每个所述限位孔14的底部螺接有一定位柱17,所述定位柱17经所述内螺纹螺接于所述限位孔14内,所述弹簧12的底部抵于所述定位柱17的顶面上。

所述定位柱17的顶部设有一凸起18,所述定位柱17的底面上设有十字锁槽19,所述弹簧12的底部套设有所述凸起18上,所述弹簧12的顶部抵于所述限位滚球13底部外缘面上,所述弹簧12的直径为所述限位滚球13直径的1/2~3/4。

在本实施例中,内螺纹设置在下孔内,通过限位孔的设置,这样便于限位滚球的安装,再通过定位柱的设置,这样便于对弹簧的限位及安装,通过凸起的设置,便于对弹簧进行限位。对限位滚球及弹簧安装时。先将限位滚球放入到下孔内,然后将弹簧套在凸起上,然后将定位柱螺接到限位孔内,使弹簧抵住限位滚球,对限位滚球进行支撑及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在提篮1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20,每个通孔正对一限位孔设置,也就是每个通孔正对定位柱设置。由于弹簧的顶部抵在限位滚球底部的外缘面上,底部抵在定位柱的顶面上,这样定位柱顶面与限位滚球底部之间的距离越大,也就是弹簧弹性变形的余量大,也就是对锁杆的限位力度更小,而定位柱顶面与限位滚球底部之间的距离越小,爷就是弹性的弹性变形余量小,则弹簧的弹力越大,也就是限位滚球对锁杆的限位力度更大。这样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通孔内插入螺丝刀,利用螺丝刀插在十字锁槽内,转动定位柱,调节定位柱顶面与限位滚球底面之间的距离,这样来调节弹簧的变形余量,也就是调节头托移动需要的力度,以调节到使用者最合适的力度。这种方式中,使用者的体验更好,而且便于调节。同时,正常情况下,一定年龄的儿童较长一段时间的身高变化不大,可以将头托调节到设定位置之后,对锁钩相邻的定位柱进行调节,也就是对弹簧进一步压缩,使得弹簧没有再次压缩变形的余量,这样头托不管用多大的力度都无法挤压限位滚球,也就是无法挤压弹簧,这样就能够对头托进行锁紧,如果需要调节的话,将定位柱拧松一点即可使弹簧的变形余量增大,这样就能够对头托进行移动调节。

参见图1~4所示,所述条形限位槽9的宽度与所述锁杆5的直径相匹配,所述锁杆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螺母21,所述限位螺母的直径大于所述条形限位槽的宽度,所述限位螺母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外侧。

所述锁杆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锁杆的底部外缘面抵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连接块,连接件能够在定位件的U型槽内移动,连接件的底部采用半圆形结构的卡接槽,这样锁杆的一部分能够被连接件进行限位,也就是锁杆无法在连接件上进行上下移动,锁杆只能够随着连接件进行上下移动。在安装过程中,连接块直接利用螺钉与头托连接,定位件也利用螺栓与提篮连接,头托与提篮组装时,直接将连接件插到定位件的U型槽内,然后将锁杆从一块侧板的条形限位槽内插入,然后插入到卡接槽内,再插入到另一块侧板的条形限位槽内,最后用限位螺母对锁杆的两端进行限位,防止锁杆从卡接槽及条形限位槽内掉出。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定位块、弹性限位件及锁杆的制作方式简单,成本低廉,而且组装简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