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6177发布日期:2019-03-02 02:0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座椅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调节,人们驾驶车辆时都按照自己不同的身高体型对座椅进行调节到自己感觉舒适的位置。大部分汽车座椅手动调节,前后或靠背。当然高端轿车一般也是自动调节的,但是加工制造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结构,能实现多项自动调节功能,结构简单,加工工序简化,制造成本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结构,所述座椅结构包括坐垫本体和靠背本体,坐垫本体靠近底部处设有控制坐垫本体前后位移的位移驱动机构,坐垫本体内设有坐垫升降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坐垫本体斜向升降驱动,坐垫本体内设有俯仰角度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坐垫本体前端俯仰角度,坐垫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移动模块,该前端移动模块在第四电机驱动下伸缩位移,靠背本体内设有靠背俯仰角度驱动机构,用于控制靠背本体的俯仰角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结构,其具有以下优点:产品设计合理,采用五台独立的电机,能自动调节多个位置,并且结构简单实用,工作状态稳定,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加工工序简化,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结构,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座椅结构包括坐垫本体23和靠背本体14,坐垫本体23靠近底部处设有控制坐垫本体23前后位移的位移驱动机构,坐垫本体23内设有坐垫升降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坐垫本体23斜向升降驱动,坐垫本体23内设有俯仰角度驱动机构,用于控制坐垫本体23前端俯仰角度,坐垫本体23的前端设置有前端移动模块15,该前端移动模块15在第四电机4驱动下伸缩位移,靠背本体14内设有靠背俯仰角度驱动机构,用于控制靠背本体14的俯仰角度。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位移驱动机构由第一电机1和导轨6构成,第一电机1设置于导轨6上,导轨6设置于坐垫本体23的底部。第一电机1驱动座椅前后移动。行车人坐到座椅上,按住前后移动的按钮,第一电机1驱动座椅自动往前或向后移动。当到了行车人想要的位置时,手松开按钮,座椅停止移动,此时前后移动完成。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由第二电机2、第二导杆8、第二连接板16构成,所述第二连接板16设置于坐垫本体23后端靠下部,第二导杆8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6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导杆8靠近另一端的杆体上分布有第二导杆齿牙,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该齿轮的齿牙与上述第二导杆齿牙啮合。第二电机2驱动座椅的坐垫上升或下降。行车人需要座椅上下移动时,按住上下调节按钮,第二电机2驱动座椅自动上升或下降。当自己感觉座椅上升或下降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时,松开按钮,座椅停止上或下的移动。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俯仰角度驱动机构由第三电机3、第三固定板10、第三导杆7、第三安装块11构成,其中,第三安装块11设置于坐垫本体23 内,并且靠近上述第二电机2设置,第三固定板10设置于坐垫本体23内,并且靠近坐垫本体23前端设置,第三电机3安装于上述第三固定板10上,第三导杆7的一端与上述第三安装块11处的第三转轴24活动连接,第三导杆7靠近另一端的杆体上分布有第三导杆齿牙,第三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该齿轮的齿牙与第三导杆7的第三导杆齿牙相互啮合。第三电机3驱动座椅的坐垫前部分倾斜或上升。行车人觉得大腿部分需要上升或下降时,按住倾斜按钮。第三电机3驱动座椅的坐垫前部分倾斜或上升,当倾斜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时,松开按钮,倾斜动作停止。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前端移动模块15安装于移动模块导轨上,前端移动模块15通过移动模块导轨与第四固定板17连接,第四固定板17上还设置有第四电机4,第四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该齿轮的齿牙与第四导杆9一端的齿牙啮合,第四导杆9靠近一端的杆体上分布有齿牙,第四导杆9另一端与上述第三固定板10活动连接。第四电机4驱动坐骑的坐垫前端倾斜及向前延伸或向后缩短。行车人腿过长或过短时,按住前端调节按钮,第四电机4驱动坐骑的坐垫前端倾斜及向前延伸或向后缩短,当调节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时,松开按钮,动作停止。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靠背俯仰角度驱动机构由第五电机5、第五连接板18构成,其中,第五电机5设置于靠背本体14内,第五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第五连接板18处设有第五齿轮,第五电机5输出轴上的齿轮与第五齿轮的齿牙相互啮合,靠背本体14的下端与第五连接板18固定连接,坐垫本体23上部设有一座椅板13,第五连接板18通过两处螺栓孔21和螺栓与座椅板13后端固定连接,座椅板13的下方设有第六连接板12,第五连接板18下部与第六连接板12的后端、以及座椅板13、以及第二连接板16另一端通过转轴孔22和转轴活动连接,第六连接板12的前端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上述导轨6处板齿轮啮合。第五电机5驱动座椅的靠背角度倾斜。按住靠背调节按钮,靠背往前或后倾斜角度,当靠背旋转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时,松开按钮,靠背调节动作停止。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四固定板17与座椅板13前端活动连接。靠背本体14与座椅板13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10与座椅板13固定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