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1906发布日期:2019-03-13 23:3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是一种接触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供电模式大多都采用第三轨侧部接触供电,其中接触轨或“T”型刚性接触网均是通过绝缘支撑装置安装在接触轨的两侧,通过列车上的受流器与接触轨之间的接触将电能传递到列车上。

而现有的侧部受流接触均是处于露天状态下,在恶劣天气时,接触轨与受流器的接触处在雨水冰雪等环境中,其中下雨天受流器碳滑板在雨水环境中与接触轨摩擦会严重加剧碳滑板的磨损,雪天和冻雨等天气下接触轨的结冰现象会直接导致受流器无法取电,对线路的正常供电存在很大威胁。在轨道交通运输过程中,因天气原因且缺乏接触轨防护装置导致列车无法顺利供电,出现列车停运的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避免接触轨与受流器的接触受恶劣天气影响导致列车无法顺利供电,而出现列车停运事故的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侧部受流方式的接触轨起保护作用的接触轨防护装置,避免因恶劣天气对轨道交通车辆的供电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触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和安装组件,所述防护罩用于接触轨的防护,所述安装组件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防护罩,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接触轨组件上,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防护罩底部。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采用钣金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在沿着所述接触轨的轨道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座平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座平板两侧的支座支耳,所述支座支耳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支座平板;其中,所述支座平板与所述防护罩连接,所述支座支耳与所述接触轨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座平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座平板两侧的支座支耳,所述支座支耳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支座平板。

优选地,所述支座平板与所述支座支耳一体成型,且所述支座平板与所述支座支耳形成倒U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支撑和固定所述防护罩具体为:

在所述防护罩两端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安装组件连接的第一安装孔;在所述支座平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护罩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支座支耳上设置有减重腔。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在接触轨组件上具体为:

在所述支座支耳设置有第三安装孔;

在所述接触轨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

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通过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轨防护装置,由于接触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和安装组件,防护罩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接触轨组件上,从而使得防护罩处于接触轨的上方,如此设置,当在雨水冰雪等环境中时,防护罩能够有效阻隔/阻挡雨水冰雪与接触轨和/或受流器接触,对接触轨起防护作用,能有效的保护接触轨,避免因恶劣天气对轨道交通车辆的供电系统的影响,进而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防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防护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接触轨防护装置;2、接触轨组件;3、接触轨;4、受流器金属罩;11、安装组件;12、防护罩;21绝缘支撑装置;111、支座支耳;112、支座平板;113、减重腔;114、第二安装孔;115、第三安装孔;121、第一安装孔;122、加强筋;221、第四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请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触轨防护装置1,包括接触轨组件2,接触轨组件2安装在接触轨3一侧,接触轨防护装置1安装在接触轨组件2顶部,接触轨防护装置1包括防护罩12和安装组件11,防护罩12用于接触的防护,安装组件11用于支撑和固定防护罩12,安装组件11固定在接触轨组件2顶部,安装组件11安装在防护罩12底部。

由于防护罩12由安装组件11支撑,防护罩12罩在接触轨3上方,因此,接触轨防护装置1能有效的保护接触轨3,避免因恶劣天气对轨道交通车辆的供电系统的影响,进而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护罩12采用钣金结构,防护罩12重量轻。防护罩12主要是在接触轨3系统顶部对其实施保护,因此除了要考虑正上方雨雪对轨道的影响以外,还应考虑雨雪在风力的横向作用下对接触轨3造成的来自斜上方可能的影响。另外,根据已有的科学结论以及速度的矢量特性,将极限情况下雨滴的下落速度和风速进行矢量合成,得到防护罩12远离接触轨3的端面与接触轨3的夹角达到40°时,所述防滑罩的遮挡区域就可避免极端天气下接触系统受雨雪天气的影响。一般采用细长条形的曲面钣金结构,由直面段和曲面段相切组成。采用曲面段是因为在雨水冰雪天气时,曲面段的曲率影响,加快了雨水冰雪的移动速度,从而减小接触轨防护装置1的承重压力;而在曲面段上设置了横向延伸的平面段,是为了防止来自上方或斜上方的雨雪直接侵蚀接触轨3轨道。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护罩12在沿着接触轨3的轨道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加强筋122,其目的是为了增加防护罩12的强度和刚性,加强防护罩12的抗风载及抗弯能力,进而增强防护罩12的受载能力。

具体地,防护罩12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安装组件11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21。第一安装孔121设置在防护罩12的平面段,加强了防护罩12安装的稳固性。

进一步具体地,第一安装孔121为腰形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防护罩12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方便在防护罩12安装的过程中,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增强接触轨防护装置1的适配性。

更具体地,第一安装孔121为4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组件11包括支座平板112,以及设置于支座平板112两侧的支座支耳111,支座支耳111用于支撑和固定支座平板112。

具体地,支座平板112与支座支耳111一体成型,且所述支座平板112与所述支座支耳111形成倒U型结构。支座平板112和支座支耳111的连接,还可采用其他工艺方法,例如:焊接。支座平板112和其两侧的支座支耳111所形成的倒U型结构,是为了将防护罩12设置合适的高度,以在铅垂方向上将防护罩12与受流器金属罩4完全避开,避免了受流器在工作过程中受流器金属罩4与接触轨防护装置1之间产生碰撞,提高了接触轨防护装置1的工作可靠性。

具体地,支座平板112上设置有与防护罩12连接的第二安装孔114,第二安装孔114通过螺栓螺母或其他紧固件与第一安装孔121配合安装,使防护罩12稳固安装在支座平板112上。

进一步具体地,第二安装孔114为通孔。

更具体地,第二安装孔114为4组。

在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支座吊耳上设置有减重腔113,减重腔113可以是两个带圆角的方形孔,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减轻整个接触轨防护装置1的重量,提高整个接触轨防护装置1的结构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支座支耳111口部设置有与接触轨组件连接的第三安装孔115。将螺栓穿过支座支耳111上的第三安装孔115,再穿过接触轨组件2中的绝缘支撑装置21上的第四安装孔211,最后将螺母拧紧固定。

具体地,第三安装孔115、第四安装孔211都为通孔

更具体地,第三安装孔115、第四安装孔211为4组。

当需要安装接触轨防护装置1时,采用4组螺栓依次穿过为腰形孔的第一安装孔121、防护罩12平面段以及设置有4组通孔的第二安装孔114的支座平板112,在支座平板112的底部用螺母拧紧螺栓固定。

由于接触轨组件2中的绝缘支撑装置21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轨道梁的侧部,绝缘支撑装置21的两个横向肋板为支座平板112两侧的支座支耳111的下端面提供辅助支撑。支座支耳111上的第三安装孔115和绝缘支撑装置21的第四安装孔211同轴,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进行连接。

完成了以上两个步骤就完成了接触轨防护装置1的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轨防护装置1除了可针对C型接触轨3进行安装外,还可用于工字型接触轨3以及“T”型刚性悬挂接触系统的安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