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前稳定杆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1568发布日期:2019-03-13 23:3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前稳定杆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用于稳定杆与车架的连接限位,具体是一种汽车用前稳定杆衬套。



背景技术:

汽车稳定杆衬套及支架一起为稳定杆提供支撑、缓冲、隔振、降噪及提供部分扭转刚度的作用,并提升车辆转弯行驶过程中的操控稳定性。

目前前稳定杆衬套为纯橡胶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与稳定杆直接接触,因受力不均,造成局部受力严重,并因摩擦造成表面黏磨,从而导致前稳定杆衬套磨损严重,产生异响,影响车辆舒适性,引起顾客抱怨,增加售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解决纯橡胶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与稳定杆直接接触,因受力不均,造成局部受力严重,并因摩擦造成表面黏磨,从而导致前稳定杆衬套磨损严重,产生异响,影响车辆舒适性,引起顾客抱怨,增加售后维修成本的问题,特提出一种汽车用前稳定杆衬套。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前稳定杆衬套,包括橡胶衬套,橡胶衬套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内孔内增设一层特氟龙材料PTFE衬套,其中橡胶衬套和氟龙材料PTFE衬套通过硫化粘接而成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特氟龙材料PTFE层厚度为2±0.2m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其中“∩”结构橡胶衬套的圆弧形上部还间隔设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形成双驼峰状。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橡胶衬套和特氟龙材料PTFE衬套的中心向外设有开口,其中开口尺寸为1-1.3m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两个凸起弧度为R5,在两个凸起的根部R4过渡延伸。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橡胶衬套和氟龙材料PTFE衬套整体长度为45±0.5mm;两个双驼峰状凸起中心距为24±0.5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于由之前的纯橡胶衬套结构更改为在橡胶衬套内孔内增加新增PTFE材料,能有效解决橡胶衬套和稳定杆接触时出现的因受力不均而引起的磨损和异响,提高产品可靠性。

PTFE织物层粘接牢靠无起层、脱落,衬套本体材料硬度:HA77±5;拉伸强度≥14Mpa,扯断伸长率≥400%。

耐臭氧性:按GB/T 7762-2014《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标准进行试验,臭氧浓度(50±5)pphm,温度(40±2)℃,相对湿度小于65%,流速14mm/s,伸长率20%,时间70h后无龟裂。

耐候性:按照GB/T7759.1-201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在常温及高温室温23℃±2℃,时间24h;高温70℃±2℃,时间24h;低温-40℃±2℃,时间24h;压缩25%试验后,材料永久性压缩变形量在40%以下。

耐老化性:经70℃下24h热空气老化试验后,硬度变化±15%,拉伸强度变化±30%;最大延伸率变化<50%。

耐低温性:经-40℃环境下放置3min后取出,将试片折弯90°无断裂。

阿克隆磨耗:负荷26.7N,角度15°,78r/min下进行3416次,磨耗量<0.6cm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是橡胶衬套,2是特氟龙材料PTFE衬套,3是凸起,4是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

一种汽车用前稳定杆衬套,包括橡胶衬套1,橡胶衬套1为“∩”结构,所述橡胶衬套1内孔内增设一层特氟龙材料PTFE衬套2,其中橡胶衬套1和氟龙材料PTFE衬套2通过硫化粘接而成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特氟龙材料PTFE层2厚度为2±0.2mm。

所述的其中“∩”结构橡胶衬套1的圆弧形上部还间隔设有两个凸起3,两个凸起3形成双驼峰状,方便卡箍的捆绑固定。

在橡胶衬套1和特氟龙材料PTFE衬套2的中心向外设有开口4,其中开口4尺寸为1-1.3mm。

两个凸起3弧度为R5,在两个凸起3的根部R4过渡延伸。

橡胶衬套1和氟龙材料PTFE衬套2的整体长度45±0.5mm;氟龙材料PTFE衬套2内孔直径为22±0.2mm 、两个双驼峰状凸起3中心距为24±0.5mm。

橡胶衬套宽度为44±0.5mm,总高度为48±1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