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运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252发布日期:2019-05-21 21:5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运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运输车辆。



背景技术:

井下运输车辆是煤矿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无轨胶轮运输车。无轨胶轮车的动力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防爆柴油发动机,一种是电动机。

但是使用防爆柴油发动机的无轨胶轮车,在井下使用时油耗高,排放的尾气CO含量高,造成井下有害气体超标,安全隐患和职业健康危害较大,而且治理困难。使用电动机的无轨胶轮车,车上需携带大量的蓄电池来供电,蓄电池重量浪费了车辆很大一部分有效载荷,且蓄电池需按时充电导致使用不便,而且报废后的蓄电池处理也是难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矿井下运输车辆,解决了使用防爆柴油发动机带来的油耗高,造成煤矿井下有害气体超标的问题,也解决了采用电动机带来的需要携带大量蓄电池造成的浪费车辆有效荷载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矿井下运输车辆,包括:

车头、前车轮、车厢、后车轮、控制系统、蓄能器组、转向气动装置、气动行走马达、气管卷盘和气管;

在所述车头上安装有为所述车辆供气的蓄能器组,所述控制系统安装在所述车头的内部,所述控制系统采用防爆气动电磁阀,所述转向气动装置连接所述车头和所述车厢,所述气动行走马达安装在所述后车轮上,所述气管卷盘安装在所述车厢的后部,所述气管存储在所述气管卷盘上,所述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气动装置和气动行走马达,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的气体管路。

此外,所述气管卷盘具有充气点自动识别系统,所述充气点自动识别系统能够自动寻找车辆所行驶路线上的气源点。

此外,所述气管卷盘具有恒张力控制系统,所述恒张力控制系统能控制气管的自动铺放和回收。

此外,当所述气管卷盘的长度不足时,所述气管卷盘自动与外部的接口脱开并回卷。

此外,所述车辆包括两个所述转向气动装置,通过所述转向气动装置的伸缩实现转向。

此外,所述转向气动装置包括转向气缸或气动摆动马达。

此外,所述车头内部还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车辆各个工作单元的工作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使用防爆柴油发动机带来的油耗高,造成煤矿井下有害气体超标的问题,也解决了采用电动机带来的需要携带大量蓄电池造成的浪费车辆有效荷载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井下运输车辆能够有效利用煤矿井下的压缩空气,实现车辆的清洁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运输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只意在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产生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煤矿井下运输车辆,包括:

车头1、前车轮2、车厢5、后车轮6、控制系统、蓄能器组3、转向气动装置4、气动行走马达7、气管卷盘8和气管;

在车头1上安装有为车辆供气的蓄能器组3,控制系统安装在车头1的内部,控制系统采用防爆气动电磁阀,转向气动装置4连接车头1和车厢5,气动行走马达7安装在后车轮6上,气管卷盘8安装在车厢5的后部,气管存储在气管卷盘8上,所述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气动装置4和气动行走马达7,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的气体管路。

随着煤矿井下各系统的完善,各煤矿井下已经布置了压缩空气管路,压缩空气成为取用方便的动力源,为气动元器件的使用提供了更多可选择途径。

本实施例中的煤矿井下运输车辆采用了转向气动装置4和气动行走马达7,转向气动装置4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通过转向气动装置4的伸缩或收回实现转向;气动行走马达7用于提供给车辆驱动力,通过从煤矿井下已经布置了的压缩空气管路中获取压缩气体。气管卷盘8用于为蓄能器组3和/或车辆的转向气动装置4和气动行走马达7供应气体。

当车辆在行驶中,当无法获取压缩气体供应时,车辆此时会切换到蓄能器组3供电,通过蓄能器组3供电给车辆以驱动力,使车辆能够照常正常行驶和转向。本实施例提供了动力的备用和应急方式。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转向气动装置4和气动行走马达7,使煤矿井下运输车辆代替了传统的动力源为防爆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煤矿井下运输车辆,解决了使用防爆柴油发动机带来的油耗高,造成煤矿井下有害气体超标的问题,也解决了采用电动机带来的需要携带大量蓄电池造成的浪费车辆有效荷载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煤矿井下运输车辆能够有效利用煤矿井下的压缩空气,实现车辆的清洁运行。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气管卷盘8具有充气点自动识别系统,充气点自动识别系统能够自动寻找车辆所行驶路线上的气源点。通过气管卷盘8自动识别气源点,使车辆驾驶员能专注驾驶,同时使车辆能够及时的得到供气。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气管卷盘8具有恒张力控制系统,恒张力控制系统能控制气管的自动铺放和回收。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当一个气源点与气管卷盘8的距离越来越远时,此时气管的长度不够,恒张力控制系统控制气管回收。当重新找到气源点时,恒张力控制系统控制气管自动铺放,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干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气管卷盘8的长度不足时,气管卷盘8自动与外部的接口脱开并回卷。优选采用气管先为车辆供气,同时为蓄能器组3补充气体,这样当处于无气源点的位置时,蓄能器组3有足够的气体为车辆提供动能。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包括两个转向气动装置4,通过转向气动装置4的伸缩实现转向。通过两个转向气动装置4,能够更好的控制车辆的转向。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向气动装置4包括转向气缸或气动摆动马达。气动的转向气缸或气动摆动马达都可以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优选采用转向气缸。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车头1内部还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车辆各个工作单元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