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点式安全带的四点悬浮升降调整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6919发布日期:2019-05-15 22:4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带三点式安全带的四点悬浮升降调整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门适用于车辆的座椅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三点式安全带的四点悬浮升降调整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汽车座椅主要包括座椅、靠背骨架、头枕和安全带结构四个部分,座椅通常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正底座、支架和托盘,支架和托盘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座椅高度的升降结构,托盘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升降结构的顶部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的横截面呈倒L形,支撑杆包括横杆以及位于横杆下方的竖板,竖板和横杆一体成型。安全带结构是汽车座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固定在靠背骨架一侧底部的收卷器、安装在收卷器上方的固定扣和固定在靠背骨架另一侧底部的锁紧扣,安全带缠绕在收卷器上,并且自由端与固定扣固定;还包括用于安装收卷器的耳板,耳板为L形,耳板包括竖直段和位于竖直段下侧的水平段,收卷器固定在耳板的竖直段上,竖直段朝向靠背骨架的一侧还固定有核心件,耳板与靠背骨架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拉动固定扣,并将利用锁紧扣将固定扣固定,从而实现对乘客的保护。

但是汽车座椅在使用的过程中,若升降结构带动托盘上升,会导致托盘悬浮,与托盘直接贴合在支架上相比,稳定性较差,因此降低使用的安全性。并且在使用时,安全带的固定扣过于靠近头枕部分,在拉动安全带时,安全带易勒住乘客的脖子,导致舒适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带三点式安全带的四点悬浮升降调整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当托盘上升后处于悬浮状态时,稳定性变差,导致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三点式安全带的四点悬浮升降调整座椅,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正底座、支架和托盘,正底座的后侧固定有靠背骨架,支架和托盘之间设有升降结构,靠背骨架的顶部设有头枕,还包括安全带结构,安全带结构包括设置在靠背骨架一侧底部的收卷器、位于收卷器上方的固定扣和固定在靠背骨架另一侧底部的锁紧扣,收卷器上缠绕有安全带,固定扣固定在安全带的自由端,靠背骨架上设有用于安装收卷器的耳板,托盘靠近靠背骨架的一侧上固定有横梁,横梁上设有稳定带,稳定带的底部固定在正底座上;靠背骨架后侧的上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中空的导向板,导向板的下部设置有入口,导向板上部朝向靠背骨架前侧的出口,安全带穿过入口和出口,且固定扣位于出口处,固定扣的尺寸大于出口的尺寸。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横梁,并在横梁与底座之间设置稳定带,能使得座椅骨架与底座相抵时,稳定带松弛,此时座椅骨架通过底座进行支撑并保持稳定。当升降结构带动座椅骨架上升时,座椅骨架形成四点悬浮,其稳定效果降低,在汽车行驶时会发生晃动;座椅骨架上移时,使得稳定带逐渐变紧绷,因此能够给予座椅骨架一个拉力,使得座椅骨架保持稳定。同时乘客在使用座椅时,通常作用力集中在远离靠背骨架的一侧,而座椅骨架处于四点悬浮状态时,会使得座椅骨架靠近靠背骨架的一侧具有一个向上移动的趋势,通过稳定带能够给予座椅骨架靠近靠背骨架的一侧一个向下的拉力,使得座椅骨架保持平衡,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过程中座椅的安全性能。

安全带结构,通过收卷器、固定扣和锁紧扣构成三点式安全带,同时通过设置导向板,使得安全带穿过入口和出口,使得安全为位于中空的导向板内,利用导向板进行防护,同时避免安全带与外界物体接触导致的缠绕、打结等情况的发生。并且支架伸出座椅骨架,能够使得支架安全带远离头枕部分,避免安全带使用时勒住乘客。

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还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与出口相对的导向口。

有益效果:安全带穿过导向口能够实现对安全带的进一步导向,并且能够对安全带的横向移动位移进行限制,进一步避免安全带勒住乘客。

进一步,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下端与耳板的水平段固定,加强板上端与耳板的竖直段固定。

有益效果:加强板固定在耳板上可增强耳板的强度,耳板可以承受更大的弯矩而不容易损坏,保证安全带将乘客固定在座椅上,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加强板直接固定在耳板上,可以在目前已经制造出的座椅上添加加强板,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座椅强度、提高座椅安全性的作用,且不需要将已经制造出的座椅拆解重新制造,有效降低座椅的成本。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加强板分别位于核心件前后两侧。

有益效果:耳板位于座椅的侧边,以座椅前方为前侧,两块加强板分别位于核心件左右两侧。当耳板受到作用力时,位于后侧的加强板可以承受拉力作用,位于前侧的加强板可以承受弯矩,两块加强板配合可以使耳板的强度更大。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呈下端远离耳板竖直段、上端靠近耳板竖直段的倾斜设置。

有益效果:加强板对耳板成三角支撑,与加强板完全与耳板的竖直段相贴相比,本方案中的加强板能更好的承受扭矩,耳板更不容易损坏。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上端与耳板固定,所述加强板靠近核心件一端的尺寸比另一端小。

有益效果:加强板靠近核心件的一端位于核心件下方,加强板该端的尺寸较小,加强板不会对核心件造成阻挡,方便核心件的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杆的中部的承重板,支撑杆与托盘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托盘与座椅靠背连接的一端。

有益效果:设置承重板,增大支撑杆中部的横截面积,同时增大支撑杆的厚度,从而增大支撑杆中部的承重能力以及抗弯强度,尽可能的避免支撑杆中部受力变形。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位于托盘框架与座椅靠背连接的一端,一方面由于人坐在座椅上时,绝大多数背部会靠在座椅靠背上,因此托盘框架和座椅靠背的连接处承受的重力较大,且安全带等结构均设置在该处,导致该处受力较多,容易变形,设置连接板可以加强该处的抗弯强度;另一方面,紧急制动情况发生时,支撑杆变形是由于托盘框架的后部容易向前翻转,因此在托盘框架的后部增加其和支撑杆的连接强度,在根源上减小支撑杆变形的可能,增加支撑杆的着力点,使得托盘框架分担一部分支撑杆的受力,进一步避免支撑杆中部受力变形。

进一步,所述承重板包括固定在支撑杆的横杆上方的横向板,横向板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条边固定有竖向板,横向板的宽度等于支撑杆横梁的宽度与竖向板厚度之和。

有益效果:设置竖向板,用于增加承重板的承重面,相比只有横向板一个承重面,在支撑杆受到扭矩时,竖向板可以承担一部分扭矩,增加其抗弯强度。

进一步,横向板和竖向板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相比焊接在一起,一体成型的连接强度更高。

进一步,所述承重板焊接在支撑杆上,焊点位于横向板远离竖向板的一端。

有益效果:焊接的连接强度更高,能够进一步增加支撑杆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横杆与连接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限位板与加强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正底座1、支架2、安装架21、固定槽211、限位带22、托盘3、横梁31、安装槽311、稳定带32、锁紧片4、限位块41、支撑杆5、连接板51、承重板52、横杆53、竖板54、横向板55、竖向板56、耳板6、核心件61、加强板62、挡板63、支撑板7、导向板8、出口81、限位板9、导向口9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图4、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

带三点式安全带的四点悬浮升降调整座椅,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正底座1、支架2和托盘3,正底座1的后侧连接有靠背骨架,还包括安全带结构(图中未画出)。托盘3的两侧均固定有L形的支撑杆5,支撑杆5包括横杆53和竖板54,支架2的顶部固定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为现有的汽车座椅常用的),升降结构的顶部固定在托盘3上。支撑杆5的中部固定有承重板52,托盘3与支撑杆5之间设有连接板51,连接板51位于托盘3的右侧,连接板51位于托盘3和座椅靠背的连接处。

连接板51的横截面呈U形,制作时,连接板51选用槽钢制作,连接板51设置有至少一块,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1设置有一块,且连接板51的左端位于承重板52右端的下方,连接板51的右端位于托盘3的右端。连接板51包括两块纵向板以及设置在两块纵向板下端之间的水平板,水平板和纵向板一体成型,两块纵向板上端分别和支撑杆5、托盘3框架完全重合且焊接在一起。

承重板52包括固定在支撑杆5横杆53上方的横向板55,横向板55左端一体成型有竖向板56,竖向板56的横截面呈矩形,竖向板56的上端设有可供支撑杆5的横杆53卡入的沉孔,横梁31左端卡入沉孔内后,在沉孔和横梁3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横向板55和支撑杆5的横杆53通过销钉连接,横向板5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一销钉孔,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杆5的上端且与第一销钉孔相配合的第二销钉孔。承重板52焊接在支撑杆5上,承重板52上的焊点位于第一销钉孔处,安装时,将销钉通过第一销钉孔、第二销钉孔实现对横板和支撑杆5的固定,在销钉连接后,将销钉焊接在横向板55上,进一步增加横向板55和支撑杆5的连接强度。

横向板55右端和支撑杆5的横杆53的右端焊接在一起,且通过横向板55、竖向板56和支撑杆5的横杆53的分别固定后再进行焊接,增加承重板52和支撑杆5的连接强度,以取得更好的抗弯效果。

托盘3、支架2和正底座1靠近靠背骨架的一侧为后侧,托盘3的后侧固定有横梁31,支架2的后侧固定有安装架21。横梁3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311,安装槽311内套设有稳定带324,稳定带32的底部固定在正底座1上,安装槽311的宽度比稳定带32的宽度大6mm。稳定带32上部位于安装槽311下方的部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利用胶水粘结、一体成型或者利用束封带固定中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使用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稳定带32的强度更大,且不易松脱。

安装架2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槽211,固定槽211上套设有限位带22,限位带22的底部固定在正底座1上,且固定槽211的宽度比限位带22的宽度大6mm。限位带22上部位于安装槽311下方的部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也为利用胶水粘结、一体成型或者利用束封带固定中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也使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使得限位带22的强度更大。限位带22和稳定带32的宽度均为7cm。

还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正底座1后端的锁紧片4,锁紧片4的中部与正底座1之间构成固定空间,限位带22和稳定带32的底部重叠设置,且贯穿固定空间并延伸至固定空间的下方,限位带22和稳定带32的下方均固定有用于避免限位带22和稳定带32滑出固定空间的限位块415。

正底座1的后侧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锁紧片4,锁紧片4的中部与正底座1之间构成固定空间,限位带22和稳定带32的底部重叠设置,且贯穿固定空间并延伸至固定空间的下方,限位带22和稳定带32的下方均固定有用于避免限位带22和稳定带32滑出固定空间的限位块41。

靠背骨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耳板6,耳板6为L形,耳板6包括竖直段和位于竖直段下侧的水平段。安全带结构包括固定在竖直段上的收卷器、缠绕在收卷器上的安全带和固定在安全带的自由端上的固定扣,靠背骨架前侧的下部远离收卷器的一侧上还固定有与固定扣配合的锁定扣。

还包括下端焊接在水平段远离竖直段一端上的加强板62,加强板62上端焊接在耳板6的竖直段上,即耳板6倾斜设置,加强板62使耳板6的强度增大。两个加强板62分别位于核心件61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中的加强板62为直角三角形板,两个加强板62的斜边朝向核心件61,核心件61固定在耳板6上时,加强板62不会造成阻挡。

右侧的加强板62右侧还设有挡板63,本实施例中的挡板63展平后为直角三角形板,挡板63的一个直角边焊接在托盘3支架2上,另一直角边靠近耳板6,且靠近耳板6的直角边与耳板6靠近挡板63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5mm,焊接在托盘3支架2上的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挡板63上端向右侧弯曲,弯曲后的挡板63呈倒L形。

靠背骨架后侧上部位于收卷器的上部固定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上安装有支架2,支架2上固定有中空的导向板8,导向板8的下部设置有入口,导向板8上部朝向靠背骨架前侧的出口81,安全带穿过入口和出口81,且固定扣位于出口81处,固定扣的尺寸大于出口81的尺寸。支架2上还固定有限位板9,限位板9上设有与出口81相对的导向口91。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座椅时,握住固定扣,拉动安全带,并将固定扣固定在锁紧扣内,从而实现对乘客进行保护。在拉动安全带时,通过支架2、导向板8和限位板9将安全带与乘客的颈部隔开,能够避免因距离较近导致的乘客被安全带勒住。

在托盘3未上升时,托盘3的底部与支架2的底部接触,托盘3与支架2的接触面较大,从而使得托盘3的稳定性更高,而此时稳定带32保持松弛。当托盘3在升降结构的作用下上升时,托盘3通过升降结构对其四个顶角进行支撑,此时托盘3处于悬浮状态,导致托盘3的稳定性较差。而通过设置稳定带32,在托盘3上移时,稳定带32逐渐处于紧绷的状态,将托盘3与正底座1固定,实现对托盘3的稳定。

同时,当托盘3上升后,乘客乘坐座椅时,通常是坐立在托盘3的前侧,而托盘3处于四点悬浮状态,会使得托盘3的后侧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而设置稳定带32,给予托盘3一个向下的拉力,能够避免托盘3翘起。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急停的情况,乘客会在惯性作用下向前移动,从而拉动安全带,而安全带会给予托盘3和支架2一个拉力,使得座椅受损,导致乘客受伤,通过设置限位带22和稳定带32,通过限位带22给予支架2一个向后的拉力,稳定带32给予托盘3一个向后的拉力,能够避免使得支架2和托盘3保持稳定,从而避免座椅受损,避免乘客受伤。

同时通过设置限位带22,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震动,使得支架2震动上移时,通过限位带22给予支架2一个拉力,能够对支架2进行限位,避免支架2上移。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