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中央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037发布日期:2019-06-19 00:2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中央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中央空调出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中央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驾驶室内多设置行车空调以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因此多在汽车驾驶室的顶部、方向盘侧边设置有空调出风口,将行车空调的气流输出。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3745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中央出风口总成,包括弧形主面板单元,主面板待遇按上设置有带调节风叶组件的左出风口单元和右出风口单元,左右出风口单元之间设置有设备安装口。通常的出风位置处采用多片垂直风叶辅助出风,在风叶的中间部分设置一处突出风叶表面的旋钮装饰条,用于方便拨动出风的风向是风叶的指向。如果需要改变出风方向,则拨动旋钮装饰条,即能够改变风向。

但这种调节方法缺少限位,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尤其是手动挡的车辆,在换挡时手部动作幅度较大,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手部触碰到风叶或风叶上的旋钮装饰条,则容易带动风叶发生位移,使出风方向偏离预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中央出风口结构,该结构能够在驾驶员或副驾驶乘客触碰到风叶时,风叶、旋钮装饰条处设置的限位结构能够降低风叶被带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空调中央出风口结构,包括面板、位于面板上的出风口口部,所述出风口口部设有若干片风叶,所述风叶上设有旋钮装饰条,所述旋钮装饰条和风叶上设有用于将风叶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贯穿风叶后抵触至出风口口部处的限位杆、滑移连接于旋钮装饰条上且与限位杆靠近旋钮装饰条一端固连的推钮,所述出风口口部的边缘位置设有用于容纳限位杆端部的容纳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风叶拨动到预期位置后,由于拨动风叶是通过拨动旋钮装饰条来实现带动风叶的目的,因此调整风叶位置时,就处于手部动作作用在旋钮装饰条上的状态,此时顺带推动位于旋钮装饰条上的推钮,推动推钮只需将手指抵触在推钮上移动推钮即可,操作方便,推钮将与之相连的限位杆推动,直至限位杆背离旋钮装饰条上的一端伸入容纳孔中,因此在限位杆不被从容纳孔中抽回的前提下,风叶被其自身的转动位置和容纳孔位置进行限定,即便受到外力,也不容易再发生风叶转动、改变风向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装饰条上设有贯穿旋钮装饰条、平行于风叶的第一推孔,在风叶上设有用于容纳限位杆的第二推孔,所述限位杆贯穿第一推孔和第二推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钮装饰条处推动推钮,能够同时使限位杆与第一推孔、第二推孔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第一推孔和第二推孔相当于被限位杆连起来,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孔的作用,减少推动时发生的卡滞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装饰条上还设有用于容纳推钮运动的推槽,所述推槽与第一推孔连通,且推槽的长度大于推钮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钮从限位杆上引出,并且从推槽处伸出旋钮装饰条之外;推钮的运动范围就是推槽的长度,若推槽长度等于甚至小于推钮长度,则难以达到推动推钮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推钮背离限位杆一侧设有便于增大与手指之间摩擦力的磨砂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指推动推钮时,由于推钮自身的体积很小,所以在推钮表面设置磨砂面后,手指与推钮之间的摩擦阻力加大,不易造成推动推钮时,手指与推钮之间打滑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槽内设有抵触于限位杆上的阻尼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层用于增大限位杆与第一推孔之间的摩擦阻力,用以降低限位杆滑回原位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大于旋钮装饰条与容纳孔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限位杆的长度小于旋钮装饰条与容纳孔之间的距离,则难以将限位杆推入容纳孔中,因此将限位杆的长度设置为大于旋钮装饰条与容纳孔之间的距离,能够给出充足的推动余量。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内设有磁性块,所述限位杆靠近容纳孔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磁性块相吸的金属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杆的端部伸入容纳孔后,限位杆端部和容纳孔之间被磁力吸住,降低限位杆进入容纳孔后,阻尼层和磁性块均对限位杆进行限位,阻碍限位杆滑脱至从容纳孔中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出风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出风口结构中限位组件位置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限位组件的结构。

图中,1、面板;2、出风口口部;3、风叶;31、第二推孔;4、旋钮装饰条;41、第一推孔;411、阻尼层;42、推槽;5、限位组件;51、限位杆;52、推钮;521、磨砂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汽车空调中央出风口结构,包括面板1,在面板1上设有至少三处出风口口部2,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和中间位置。出风口口部2即空白的用于输出空调风的位置,每一个出风口口部2上都排列有若干风叶3,相邻两风叶3之间的间距相同,在最中间的风叶3的中段位置设有旋钮装饰条4,需要调节风向时,拨动旋钮装饰条4即相当于拨动了风叶3,改变风叶3角度和风向。

在旋钮装饰条4和风叶3上设有用于将风叶3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的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分别设置在旋钮装饰条4和风叶3上的第一推孔41、第二推孔31,以及穿在第一推孔41、第二推孔31内的一根软质限位杆51,限位杆51采用尼龙材质制成,能够适应一定弧度的弯折。

旋钮装饰条4设置为立方体的块状,在旋钮装饰条4的棱边处均进行倒圆角设置,在旋钮装饰条4的第一推孔41的轴线与旋钮装饰条4所在的风叶3平行,在风叶3上挖出的第二推孔31的轴线与第一推孔41的轴线重合,以便限位杆51在第一推孔41、第二推孔31内往复推动。

限位杆51贯穿风叶3后抵触至出风口口部2的边缘位置,在限位杆51靠近旋钮装饰条4一端处设有固连于限位杆51上的推钮52。出风口口部2的边缘位置设有用于容纳限位杆51端部的容纳孔。容纳孔内设有磁性块,限位杆51靠近容纳孔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磁性块相吸的金属头,金属头的材质采用不锈钢。

在旋钮装饰条4与驾驶员手部接触的一侧上挖有推槽42,推钮52从推槽42中伸出,以便驾驶员推动推钮52、带动限位杆51运动;为了使限位杆51能够在推动过程中足以伸入容纳孔中,限位杆51的长度大于旋钮装饰条4与容纳孔之间的距离。

推槽42与第一推孔41连通,推槽42的长度大于推钮52的长度,推钮52设置为立方体块,在推钮52面向驾驶员手部操作一侧的面上设有便于增大与手指之间摩擦力的磨砂面521,也就是推钮52背离限位杆51一侧设置磨砂面521。

为了使限位杆51在不受外力时,能够保持其相对位置,因此在第一推槽42内设有抵触于限位杆51上的阻尼层411,如此在限位杆51被推出后,阻尼层411将限位杆51卡住,降低限位杆51滑回原位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阻尼层411采用泡沫塑料或棉等软质材料均可,本实施例采用棉布作为阻尼层411。

使用过程如下:

驾驶员或乘客将风叶3拨动至预期位置,顺势用拨动旋钮装饰条4的手的手指推动推钮52,推钮52带动限位杆51贯穿旋钮装饰条4和风叶3,顶入容纳孔中,容纳孔中的磁性块与限位杆51上的金属头相吸,阻碍限位杆51滑回原位,此时风叶3的位置被固定,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相对位移的可能性降低,保持固定风向。若需要更坏风向,则将推钮52拨回原位,即能够转动风叶3,操作简单可靠。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