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用后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332发布日期:2019-08-13 20:5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用后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用后保险杠。



背景技术:

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当车辆均匀受载时)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和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联结装置的挂车。半挂车一般是三轴半挂车,其种类分为十一米仓栏半挂车,十三米仓栏,低平板半挂车等好多种类。是通过牵引销与半挂车头相连接的一种重型的运输交通工具。

半挂车是主要运输体积大,且不易拆分的大件货物,比如挖掘机等等,栅栏式比较适合拉鲜活类的货物,比如蔬菜,水果等等。厢式比较适合拉散货及防湿较贵重货物,与“单体式”汽车相比,半挂车更能够提高公路运输的综合经济效益。运输效率可提高30-5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更重要的是,半挂车的使用,还能对我国物流的组织形式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是针对大批量粉尘物料(散装水泥)运输的专用车辆,一般适用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计重收费的区域,容积一般在35-45方之间。

目前市场上用于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的后保险杠往往使用价值不高,防撞效果差,不具备多层防撞功用,不能保证半挂车的安全以及车上人员安全,不能够减少事故发生,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低下且推广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用后保险杠,使用价值高,防撞效果优良,具备多层防撞功用,能保证半挂车的安全以及车上人员安全,能够减少事故发生,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且推广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杠板1、斜筋板2、副挡板3、圈环4、挂件5、挂件槽6,所述主杠板1下端中间位置前方设置有副挡板3,主杠板1与副挡板3通过斜筋板2连接,副挡板3上方中左侧设置有圈环4,副挡板3上方左右侧均设置有挂件5,挂件5上设置有挂件槽6;

所述主杠板1包含第二挡板部11、过渡部12、第一挡部13,第二挡板部11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过渡部12,过渡部12上设置有第一挡部13;

所述斜筋板2后端面与副挡板3上端面的夹角角度为0-90°。

所述主杠板1与副挡板3之间设置有筋板21,且筋板21设置在斜筋板2与挂件5之间。

所述斜筋板2后端面与副挡板3上端面的夹角角度为80°。

所述副挡板3左右端均设置有切削部31。

所述副挡板3与圈环4通过连接板4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斜筋板2后端面与副挡板3上端面的夹角角度为0-90°,当发生追尾事故时,副挡板3起到第一层防撞效果,当较为严重时,主杠板1起到第二层防撞效果,主杠板1与副挡板3通过斜筋板2连接提高之间的稳定牢固性,第一挡部13在第二层防撞中起到第一阻挡作用,第二挡板部11起到第二层防撞中起到第二阻挡作用,过渡部12起到连接第二挡板部11与第一挡部13的作用,圈环4上可以安装照明件等设备,连接板41提高副挡板3与圈环4的连接关系,挂件5上设置的挂件槽6可以安装反光板等设备,筋板21的设置能够大大提高主杠板1与副挡板3的连接关系,提高之间的稳定牢固性,切削部31的设置减少了副挡板3左右端的浪费,且起到美观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使用价值高,防撞效果优良,具备多层防撞功用,能保证半挂车的安全以及车上人员安全,能够减少事故发生,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且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对应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杠板1、斜筋板2、副挡板3、圈环4、挂件5、挂件槽6、第二挡板部11、过渡部12、第一挡部13、筋板21、切削部31、连接板4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杠板1、斜筋板2、副挡板3、圈环4、挂件5、挂件槽6,所述主杠板1下端中间位置前方设置有副挡板3,主杠板1与副挡板3通过斜筋板2连接,副挡板3上方中左侧设置有圈环4,副挡板3上方左右侧均设置有挂件5,挂件5上设置有挂件槽6;

所述主杠板1包含第二挡板部11、过渡部12、第一挡部13,第二挡板部11上下端面均设置有过渡部12,过渡部12上设置有第一挡部13;

所述斜筋板2后端面与副挡板3上端面的夹角角度为0-90°。

所述主杠板1与副挡板3之间设置有筋板21,且筋板21设置在斜筋板2与挂件5之间。筋板21的设置能够大大提高主杠板1与副挡板3的连接关系,提高之间的稳定牢固性。

所述斜筋板2后端面与副挡板3上端面的夹角角度为80°。斜筋板2后端面与副挡板3上端面的夹角角度为80°,合理的角度设置能够让副挡板3起到第一层防撞效果。

所述副挡板3左右端均设置有切削部31。切削部31的设置减少了副挡板3左右端的浪费,且起到美观效果。

所述副挡板3与圈环4通过连接板41连接。副挡板3与圈环4通过连接板41连接,提高副挡板3与圈环4的连接关系,提高之间的稳定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斜筋板2后端面与副挡板3上端面的夹角角度为0-90°,当发生追尾事故时,副挡板3起到第一层防撞效果,当较为严重时,主杠板1起到第二层防撞效果,主杠板1与副挡板3通过斜筋板2连接提高之间的稳定牢固性,第一挡部13在第二层防撞中起到第一阻挡作用,第二挡板部11起到第二层防撞中起到第二阻挡作用,过渡部12起到连接第二挡板部11与第一挡部13的作用,圈环4上可以安装照明件等设备,连接板41提高副挡板3与圈环4的连接关系,挂件5上设置的挂件槽6可以安装反光板等设备,筋板21的设置能够大大提高主杠板1与副挡板3的连接关系,提高之间的稳定牢固性,切削部31的设置减少了副挡板3左右端的浪费,且起到美观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使用价值高,防撞效果优良,具备多层防撞功用,能保证半挂车的安全以及车上人员安全,能够减少事故发生,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且推广性强。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