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悬架轮边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6802发布日期:2019-09-06 19:43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独立悬架轮边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纯电动类公交车的驱动装置,特别是用于纯电动类公交车的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汽车驱动装置是由一套中央电机或中央电机加减速箱通过传动轴连接一个传统桥进行的传动,这样的传动方式,效率差,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的空间大,难以实现城市公交低地板的布置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车辆驱动装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它包括:轮毂、第一行星装置、第二行星装置、支撑臂、驱动电机、减速箱、上A型臂和下A 型臂,驱动电机依次驱动第一行星装置、第二行星装置和轮毂,支撑臂的上端与上A型臂铰接,下端与下A 型臂铰接,其中:在减速箱内沿着轴向并列地装有第一行星装置和第二行星装置,在减速箱的一端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行星装置旋转,减速箱的另一端装有支撑臂,第二行星装置从支撑臂伸出带动轮毂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轴、第一行星系齿轮和第一齿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到减速箱内,并且输出轴装在第一太阳轮的中心带动其旋转,在第一太阳轮外圆周的两个对称位置处分别与一个第一行星系齿轮啮合,在两个第一行星系齿轮的中心分别装有第一行星轴,两个第一行星系齿轮的外圆周与固定在减速箱内的第一齿圈啮合,第一行星架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行星轴固定连接,另一侧带动第二行星装置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行星装置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轴、第二行星系齿轮和第二齿圈,第一行星架的另一侧装在第二太阳轮的中心带动其旋转,在第二太阳轮外圆周的两个对称位置处分别与一个第二行星系齿轮啮合,在两个第二行星系齿轮的中心分别装有第二行星轴,两个第二行星系齿轮的外圆周与固定在减速箱内的第二齿圈啮合,第二行星架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行星轴固定连接,另一侧穿过带动轮毂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其中: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还包括:转接法兰,第二行星架的另一侧装在转接法兰的中心并带动其旋转,轮毂套装在转接法兰和支撑臂上,并固定在转接法兰的外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输出轴的中心线与轮毂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其中:在支撑臂和轮毂之间的圆环空间内,沿着轮毂轴向方向装有两个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轴承为锥形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其中: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还包括:制动器,该制动器套装在轮毂和支撑臂轴向之间的轮毂外圆周上,用于对轮毂进行制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与现有的汽车驱动装置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将减速箱放置在电机和支撑臂之间的方式,使得结构变得紧凑,双排行星系结构使得车辆取得了较大的速比,满足了车辆的驱动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将电机的前端盖作为减速箱的端盖进行密封,用支撑臂作为减速箱的后端盖进行密封,有效的缩短了整套装置的轴向尺寸并有效减轻了整套装置的重量。由于电机输出轴与减速箱的输出轴在同一中心线,合理避让了车轮周围零部件的空间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的正向剖面示意图。

在图1中,标号1为轮毂;标号2为制动器;标号3为第二行星系齿轮;标号4为支撑臂;标号5为上A型臂;标号6为第一太阳轮;标号7为第一行星架;标号8为驱动电机;标号9为输出轴;标号10为第一行星系齿轮;标号11为下A 型臂;标号12为第二行星架;标号13为第一行星轴;标号14为第二行星轴;标号15为第一齿圈;标号16为第二齿圈;标号17为转接法兰;标号18为轴承;标号19为减速箱;标号20为第二太阳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立悬架轮边驱动装置包括:轮毂1、第一行星装置、第二行星装置、支撑臂4、驱动电机8、制动器2、转接法兰17、上A型臂5和下A 型臂11,驱动电机8依次驱动第一行星装置、第二行星装置和轮毂1,支撑臂4的上端与上A型臂5铰接,下端与下A 型臂11铰接,上A型臂5和下A 型臂11分别与车辆的上下车梁相连。在减速箱(19)内沿着轴向并列地装有第一行星装置和第二行星装置,在减速箱19的一端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9带动第一行星装置旋转,减速箱19的另一端装有支撑臂4,第二行星装置从支撑臂4伸出带动轮毂1旋转,该制动器2套装在轮毂1和轴向之间的轮毂1外圆周上,用于对轮毂1进行制动。

第一行星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轮6、第一行星架7、第一行星轴13、第一行星系齿轮10和第一齿圈15,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9伸入到减速箱19内,并且输出轴9装在第一太阳轮6的中心带动其旋转,在第一太阳轮6外圆周的两个对称位置处分别与一个第一行星系齿轮10啮合,在两个第一行星系齿轮10的中心分别装有第一行星轴13,两个第一行星系齿轮10的外圆周与固定在减速箱19内的第一齿圈15啮合,第一行星架7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行星轴13固定连接,另一侧带动第二行星装置旋转。

第二行星装置包括:第二太阳轮20、第二行星架12、第二行星轴14、第二行星系齿轮3和第二齿圈16,第一行星架7的另一侧装在第二太阳轮20的中心带动其旋转,在第二太阳轮20外圆周的两个对称位置处分别与一个第二行星系齿轮3啮合,在两个第二行星系齿轮3的中心分别装有第二行星轴14,两个第二行星系齿轮3的外圆周与固定在减速箱19内的第二齿圈16啮合,第二行星架12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行星轴14固定连接,另一侧穿过支撑臂4装在转接法兰17的中心,并带动转接法兰17旋转,轮毂1套装在转接法兰17和支撑臂4上,并固定在转接法兰17的外圆周上,在支撑臂4和轮毂1之间的圆环空间内,沿着轮毂1轴向方向装有两个轴承18,轴承18为锥形轴承,输出轴9的中心线与轮毂1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驱动电机8带动输出轴9旋转,输出轴9的转速通过第一行星装置和第二行星装置的减速后,再通过转接法兰17带动轮毂1旋转,支撑臂4的上端与上A型臂5铰接,下端与下A 型臂11铰接,上A型臂5和下A 型臂11分别与车辆的上下车梁相连,实现了车辆的悬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