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232发布日期:2019-09-13 22:3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

实心橡胶轮胎较传统的橡胶轮胎在许多应用工况下有许多明显优势,但也具体重量大、弹性差导致舒适度差、容易与轮毂脱离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免充气轮胎,在胎体内部设置不同形状的环状通孔,既可以减轻免充气橡胶轮胎的重量,又可以提高轮胎的弹性,提升乘用舒适度;通过在胎趾内部设置环状钢圈,提高胎趾的整体强度,防止出现因载荷变化导致胎趾变形过大从轮毂中脱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胎冠、多通道胎体和复合胎趾;所述胎冠位于多通道胎体的上侧,复合胎趾位于多通道胎体的下侧;所述多通道胎体包括上排环状通道和下排环状通道,其中下排环状通道的数量大于上排环状通道的数量;所述上排环状通道和下排环状通道间隔设置。

所述上排环状通道包括梨形通道和倒元宝形通道,其中梨形通道位于倒元宝形通道的两侧。

所述下排环状通道包括梨形通道和土豆形通道,所述梨形通道设置在土豆形通道的两侧。

所述上排环状通道的梨形通道相位与下排环状通道的梨形通道相位相反。

所述复合胎趾的内部封入环状钢圈,该环状钢圈外侧为凸弧面;所述复合胎趾的橡胶层厚度不小于10mm~15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在胎体内部设置不同形状的环状通孔,既可以减轻免充气橡胶轮胎的重量,又可以提高轮胎的弹性,提升乘用舒适度;通过在胎趾内部设置环状钢圈,提高胎趾的整体强度,防止出现因载荷变化导致胎趾变形过大从轮毂中脱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胎冠;2、多通道胎体;3、梨形通道;4、土豆形通道;5、环状钢圈;6、复合胎趾;7、倒元宝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胎冠1、多通道胎体2和复合胎趾6;胎冠1为轮胎提供着地接触面;多通道胎体2无内胎、免充气,其多通道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原免充气橡胶轮胎的重量,同时增强其弹性,从而改善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效果,提高舒适度。

胎冠1位于多通道胎体2的上侧,复合胎趾6位于多通道胎体2的下侧;多通道胎体2包括上排环状通道和下排环状通道,其中下排环状通的数量大于上排环状通道的数量;上排环状通道和下排环状通道间隔设置。

上排环状通道包括梨形通道3和倒元宝形通道7,其中梨形通道3位于倒元宝形通道7的两侧,梨形通道3上端相向设置。

下排环状通道包括梨形通道3和土豆形通道4,梨形通道3设置在土豆形通道4的两侧,该梨形通道3的上端相北设置。

上排环状通道的梨形通道3相位与下排环状通道的梨形通道3相位相反,以增强多通道2各部分相互牵拉的性能,提高其强度。

复合胎趾6的内部封入环状钢圈5,该环状钢圈5外侧为凸弧面;复合胎趾6的橡胶层厚度不小于10mm~15mm。

土豆形通道4至少设置2条,倒元宝形通道7至少设置1条;利用梨形通道3、土豆形通道4和倒元宝形通道7之间的的相互牵拉左右,保证免充气橡胶轮胎的强度不降低,充分发挥橡胶体本身的机械性能,提高橡胶的利用效能,节约橡胶资源。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