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1641发布日期:2019-09-24 23:47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移动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共享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移动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截至2017年底,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近160万辆,位居世界首位,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在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也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站,决定了电动汽车电能补给的时间与质量,一般来说,充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俗称“快充”,一般充电时间为1至2小时,多应用于城市公共充电设施以及城际间高速服务区充电设施的建设;交流充电桩俗称“慢充”,一般充电时间为5至8小时,多应用于单位、居民小区等充电设施的建设。

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充电基础设施仍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动汽车的使用和推广,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明显落后于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相比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充电网建设滞后,充电桩远远低于实际需求,难以有效满足电动汽车日常运行要求,另一方面,众多公共充电停车位被非电动汽车所占据,充电位被当作普通停车位来对待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充电设施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限于大部分充电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的维护以及对充电设施的有效管护机制,综合导致低下的利用率,增加了电动汽车消费者的使用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具有充电移动桩利用效率高,可根据充电车流量及停车位置,智能分配充电装置,实现“桩找车”模式,改变以往的“车找桩”,最高效率的利用现有充电桩源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充电移动桩,所述充电移动桩通过支撑机构墙面的一侧,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导轨、底架、传动轮、走向电机和齿轮组,所述连接架的上端通过膨胀螺栓与墙面固定,所述支撑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架的下端,所述底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移动桩的下表面,所述传动轮中部的连杆通过轴承安装在底架的内部,且传动轮与支撑导轨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走向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移动桩的内部,所述走向电机通过齿轮组与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充电移动桩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导轨、定向导杆和导轮,所述定位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架的表面,所述定向导杆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移动桩的上表面,所述导轮转动安装在定向导杆的上端,所述导轮与定位导轨的侧表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链条,所述主动齿轮卡接在走向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套接在传动轮中部连杆上,所述链条环绕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移动桩的上方设置有滑线槽,所述滑线槽通过膨胀螺栓与墙面固定,所述滑线槽的内表面粘合有铜导片,所述滑线槽的内部卡合有滑线触杆,所述滑线触杆与铜导片接触,所述滑线触杆的下端与充电移动桩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底架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绕线盒,所述绕线盒通过导线连接有充电枪,所述绕线盒的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充电移动桩的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接线盒。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导轨和定位导轨均为方形柱状结构,支撑导轨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定位导轨的侧表面设置有凹槽,且支撑导轨和定位导轨均设置有两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滑线槽内部设置铜导片设置有五个,所述滑线触杆的上端设置有五个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电移动桩通过连接架、支撑导轨、底架、传动轮、走向电机和齿轮组进行支撑,使得充电移动桩下表面的底架通过传动轮安装在支撑导轨的上方,同时传动轮下端放置在支撑导轨上表面槽的内部,增加了充电移动桩悬挂放置的稳定性;

2、充电移动桩内部的处理器通过走向电机控制器使走向电机转动,同时走向电机通过齿轮组使得传动轮在支撑导轨表面移动,增加了充电移动桩移动的稳定性,使得充电汽车可任意停放,减少用户需要在车库停车时寻找充电位的时间,提高充电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充电车位和燃油车位之间的挤占,增加了车位空间的灵活应用;

3、通过充电移动桩上方的定位导轨,使得充电移动桩在移动时通过定位导轨对导轮进行限位,同时导轮的侧边在定位导轨一侧槽的表面移动,增加充电移动桩进行悬挂移动的稳定性,增加汽车充电的安全性,同时滑线触杆上端的五个支脚与滑线槽内部的铜导片接触,增加滑线触杆在滑线槽内部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充电移动桩进行电力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导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齿轮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系统流程图;

图中:1、充电移动桩;2、连接架;3、支撑导轨;4、底架;5、传动轮;6、走向电机;7、齿轮组;71、主动齿轮;72、从动齿轮;73、链条;8、定位导轨;9、定向导杆;10、导轮;11、滑线槽;12、滑线触杆;13、铜导片;14、绕线盒;15、充电枪;16、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移动共享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充电移动桩1,充电移动桩1通过支撑机构墙面的一侧,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架2、支撑导轨3、底架4、传动轮5、走向电机6和齿轮组7,连接架2的上端通过膨胀螺栓与墙面固定,支撑导轨3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架2的下端,底架4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移动桩1的下表面,传动轮5中部的连杆通过轴承安装在底架4的内部,且传动轮5与支撑导轨3的上表面接触,走向电机6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移动桩1的内部,走向电机6通过齿轮组7与传动轮5传动连接,充电移动桩1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机构,通过连接架2、支撑导轨3、底架4、传动轮5、走向电机6和齿轮组7进行支撑充电移动桩1,使得充电移动桩1下表面的底架4通过传动轮5安装在支撑导轨3的上方,同时传动轮5下端放置在支撑导轨3上表面槽的内部,增加了充电移动桩1悬挂放置的稳定性,同时充电移动桩1内部的走向电机6转动通过转动,走向电机6通过齿轮组7使得传动轮5在支撑导轨3表面移动,增加了充电移动桩1移动的稳定性,使得充电汽车可任意停放,减少用户需要在车库停车时寻找充电位的时间,提高充电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充电车位和燃油车位之间的挤占,增加了车位空间的灵活应用。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导轨8、定向导杆9和导轮10,定位导轨8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架2的表面,定向导杆9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移动桩1的上表面,导轮10转动安装在定向导杆9的上端,导轮10与定位导轨8的侧表面接触,通过充电移动桩1上方的定位导轨8,使得充电移动桩1在移动时通过定位导轨8对导轮10进行限位,同时导轮10的侧边在定位导轨8一侧槽的表面移动,增加充电移动桩1进行悬挂移动的稳定性,增加汽车充电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齿轮组7包括主动齿轮71、从动齿轮72和链条73,主动齿轮71卡接在走向电机6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72套接在传动轮5中部连杆上,链条73环绕在主动齿轮71和从动齿轮72的外部,通过主动齿轮71、从动齿轮72和链条73使得走向电机6带着传动轮5转动,增加充电移动桩1移动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充电移动桩1的上方设置有滑线槽11,滑线槽11通过膨胀螺栓与墙面固定,滑线槽11的内表面粘合有铜导片13,滑线槽11的内部卡合有滑线触杆12,滑线触杆12与铜导片13接触,滑线触杆12的下端与充电移动桩1固定连接,通过滑线触杆12在滑线槽11的内部与铜导片13接触,增加充电移动桩1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电性传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底架4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绕线盒14,绕线盒14通过导线连接有充电枪15,绕线盒14的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充电移动桩1的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接线盒16,通过绕线盒14使得充电枪15进行伸缩,增加充电枪15移动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支撑导轨3和定位导轨8均为方形柱状结构,支撑导轨3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定位导轨8的侧表面设置有凹槽,且支撑导轨3和定位导轨8均设置有两条,通过两条支撑导轨3和定位导轨8,增加充电移动桩1在支撑导轨3和定位导轨8之间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滑线槽11内部设置铜导片13设置有五个,滑线触杆12的上端设置有五个支脚,通过滑线触杆12上端的五个支脚与滑线槽11内部的铜导片13接触,增加滑线触杆12在滑线槽11内部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充电移动桩1进行电力传输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走向电机6选用台州郎博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XY3-80M2-4型电机;处理器选用深圳市麦特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MICTOD型号为A20处理器;信号接收模块选用安阳通宇电子研究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X24D-TX/RX型接收模块;定位模块选用深圳市瑞杰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EPP06型定位模块;走向电机控制器和绕线控制器均选用豪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W-16011型控制器;视觉检测模块选用深圳市万科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C-SP50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使用时,用户把车开到带有共享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停车场,此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扫描车位后方的二维码,此时移动设备通过发送信号通过充电移动桩1内部的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同时定位模块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同时信号接收模块和定位模块把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通过接收到的信息分析,对车辆停放的位置进行定位,此时处理器通过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命令发送给走向电机控制器,此时走向电机控制器控制走向电机6,使得走向电机6转动,同时走向电机6通过输出端连接的主动齿轮71,同时主动齿轮71通过外部套接的链条73使得从动齿轮72带着传动轮5转动,在移动过程中,充电移动桩1通过定向导杆9带着导轮10在定位导轨8的表面移动,使得定位导轨8通过定向导杆9和导轮10对充电移动桩1进行定位,同时滑线触杆12在滑线槽11的内部移动,并使得滑线触杆12在铜导片13的表面滑动,充电移动桩1移动到固定位置,此时处理器停止向走向电机6下发命令,处理器向绕线控制器下发命令,使得绕线盒14内部的转动电机转动,使得充电枪15缓缓下降,同时充电枪15内部安装的视觉检测模块,使得充电枪15在下降的过程中判断障碍物,下降好后,用户通过充电枪15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通过处理器计算充电时间和用电量进行对用户扣除费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