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366发布日期:2019-11-15 20:5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空铁系统,即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列车以悬挂的方式在空中轨道下方运行。空铁能够将地面的交通移至空中,具有无需扩展城市现有的公路设施即可缓解城市交通难题的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来,空铁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投入使用。

现有的空铁列车均是依靠电能在轨道梁上行走,在轨道梁上安装有授电轨,空铁列车上安装有受电靴,受电靴与授电轨滑动接触受流(接受电流),空铁列车运行中受电靴快速滑过授电轨,授电轨可以连续的向受电靴提供电流。授电轨是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呈长条形,长度方向较长,金属材料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为了解决授电轨热胀冷缩的问题,需要给授电轨设置伸缩缝,通过伸缩缝的自由温差变化,授电轨可以自由的随着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然而,伸缩缝位置是断开的授电轨,不能连续地为空铁列车的受电靴授流,即,授电轨中间的伸缩缝部位客观造成授电轨上间断的“无电区”,当受电靴进入无电区,离开一条授电轨端头的瞬间或接触下一条授电轨的瞬间,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存在较高的电压差,该电压差使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该电弧会灼伤授电轨和受电靴,长时间的灼伤,会使授电轨和受电靴出现损坏,从而影响空铁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铁列车的受电靴在通过相邻授电轨之间的接缝时,因授电轨不能连续地为受电靴授流,从而导致在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该电弧会灼伤授电轨和受电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所述授电轨包括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所述第一授电轨和所述第二授电轨之间具有缝隙,所述接缝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轨、第二对接轨和连接轨,所述第一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授电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授电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之间,所述连接轨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对接轨通过第一滑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对接轨通过第二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和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相交。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结构相同。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一滑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一滑动构件,所述第一滑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二滑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二滑动构件,所述第二滑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二滑道内滑动。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轨上设置有防脱构件,所述防脱构件设置为能够防止所述连接轨从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或所述第二对接轨上脱离。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脱构件为防脱板,在组装好的情形下,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或所述第二对接轨能够被夹持在所述防脱板与所述连接轨之间。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接缝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对接轨与所述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一对接轨与所述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所述最大极限值内。

在上述的接缝连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轨上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接缝连接装置将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连接,当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连接轨能够在垂直于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使得连接轨与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之间始终处于无缝连接状态,从而在受电靴通过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之间的间隙时,连接轨仍能够作为授电轨为受电靴授流,保证授电轨可以连续地为受电靴授流,从而能够避免在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

进一步地,连接轨上设置有防脱构件,能够防止连接轨从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上脱离。通过这样的设置,提高了接缝连接装置的可靠性。

再进一步地,接缝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构件,限位构件设置为能够将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具体而言,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越大,连接轨移动的位移越大,为了保证连接轨始终处在受电靴的滑动区域(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带状区域)内,需要对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进行限制,使其缝隙处在最大极限值内,当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达到最大极限值时,连接轨的上部正好处在受电靴的滑动区域的临界线上,通过限位构件将第一对接轨与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能够保证连接轨始终处于受电靴的滑动区域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接缝连接装置的可靠性。

方案1、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所述授电轨包括相邻的第一授电轨和第二授电轨,所述第一授电轨和所述第二授电轨之间具有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轨、第二对接轨和连接轨,所述第一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授电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对接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授电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之间,所述连接轨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对接轨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对接轨通过第一滑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对接轨通过第二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和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相交。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结构相同。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一滑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一滑动构件,所述第一滑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轨上的第二滑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第二滑动构件,所述第二滑动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二滑道内滑动。

方案6、根据方案1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轨上设置有防脱构件,所述防脱构件设置为能够防止所述连接轨从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或所述第二对接轨上脱离。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构件为防脱板,在组装好的情形下,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或所述第二对接轨能够被夹持在所述防脱板与所述连接轨之间。

方案8、根据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对接轨与所述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将所述第一对接轨与所述第二对接轨的缝隙限制在所述最大极限值内。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轨上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轨上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对接轨和所述第二对接轨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

方案11、根据方案1所述的接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轨、所述第二对接轨和所述连接轨上均设置有接电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授电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缝连接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缝连接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缝连接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缝连接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缝连接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对接轨和第二对接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对接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缝连接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竖直”、“水平”、“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空铁列车的受电靴在通过相邻授电轨之间的接缝时,因授电轨不能连续地为受电靴授流,从而导致在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该电弧会灼伤授电轨和受电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授电轨的接缝连接装置,旨在保证授电轨能够连续地为受电靴授流,从而能够避免在受电靴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授电轨包括相邻的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考虑到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热胀冷缩,为避免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因热胀冷缩而发生挤压现象,在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之间设置有缝隙。然而,受电靴3在通过设置在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之间的缝隙时,由于授电轨不能连续地为受电靴3授流,在授电轨和受电靴3之间会产生电弧,该电弧会灼伤受电靴3和授电轨。为此,可以通过接缝连接装置将相邻的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连接。具体而言,该接缝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轨4、第二对接轨5和连接轨6,第一对接轨4设置在第一授电轨1的第一端部11,第二对接轨5设置在第二授电轨2的第二端部21,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21为相互靠近的两个端部,连接轨6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之间,连接轨6设置为在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垂直于第一对接轨4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即当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发生热胀冷缩时,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会带动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沿着水平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的x方向)移动,此时,连接轨6能够沿着竖直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的y方向)移动。其中,第一对接轨4与第一授电轨1可以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为便于第一对接轨4与连接轨6的装配以及对第一对接轨4进行维修或更换,优选将第一对接轨4与第一授电轨1固定连接,同理,第二对接轨5与第二授电轨2可以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优选将第二对接轨5与第二授电轨2固定连接。在组装好的情形下,如图2所示,在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的具体数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设置,当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冷缩时,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会相向移动,如图3所示,该间隙变小,在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的挤压作用下,连接轨6会竖直向上移动。相反地,当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热胀时,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会相背移动,该间隙变大,在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的拉伸作用下,连接轨6会竖直向下移动。通过接缝连接装置将相邻的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连接,当相邻的第一授电轨1和第二授电轨2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连接轨6能够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连接轨6上下移动时,连接轨6与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之间始终处于无缝连接状态,从而在受电靴3通过第一对接轨4与第二对接轨5之间的间隙时,连接轨6仍能够作为授电轨为受电靴3授流,保证授电轨可以连续地为受电靴3授流,从而能够避免在受电靴3与授电轨之间产生电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组装好的情形下,第一授电轨1、第一对接轨4、连接轨6、第二对接轨5以及第二授电轨2的内平面(与受电靴3相接处的面)应该处在同一个平面内。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连接轨6的第一端61与第一对接轨4通过第一滑动组件连接,连接轨6的第二端62与第二对接轨5通过第二滑动组件连接,第一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和第二滑动组件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相交。其中,第一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对接轨4上的第一滑道41和设置在连接轨6上的第一滑动构件63,第一滑动构件63设置为能够在第一滑道41内滑动,第二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对接轨5上的第三滑道51和设置在连接轨6上的第三滑动构件65,第三滑动构件65设置为能够在第三滑道51内滑动,第一滑道41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和第三滑道51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相交。当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相向或相背移动时,第一滑动构件63能够在第一滑道41内滑动,同时,第三滑动构件65能够在第三滑道51内滑动,从而使得连接轨6能够在垂直于第一对接轨4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道41也可以设置在连接轨6上,相应地,第一滑动构件63设置在第一对接轨4上。同理,第三滑道51也可以设置在连接轨6上,相应地,第三滑动构件65设置在第二对接轨5上,这种对第一滑道41和第一滑动构件63以及第三滑道51和第三滑动构件65的具体设置位置调整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为了提高接缝连接装置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对其设计加工,第一滑道41的结构与第三滑道51的结构相同,第一滑动构件63的结构与第三滑动构件65的结构相同,并且第一滑动构件63和第二滑动构件沿着连接轨6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对接轨4上的第二滑动构件42和设置在连接轨6上的第二滑道64,第二滑动构件42设置为能够在第二滑道64内滑动,第二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对接轨5上的第四滑动构件52和设置在连接轨6上的第四滑道66,第四滑动构件52设置为能够在第四滑道66内滑动,第二滑道64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和第四滑道66的设置方向所在的直线相交。当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相向或相背移动时,第二滑动构件42能够在第二滑道64内滑动,同时,第四滑动构件52能够在第四滑道66内滑动,从而使得连接轨6能够在垂直于第一对接轨4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接缝连接装置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对其设计加工,第二滑动构件42的结构与第四滑动构件52的结构相同,第二滑道64的结构与第四滑道66的结构相同,并且第二滑道64和第四滑道66沿着连接轨6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如图6所示,在第一滑动构件63和第三滑动构件65上设置孔洞,在孔洞内安装橡胶弹性体67,该橡胶弹性体67可起到减震作用,橡胶弹性体67受压变形但是体积不变,橡胶弹性体67的直径略小于孔洞直径,橡胶弹性体67长度略大于孔洞深度。

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连接轨6上设置有防脱构件,防脱构件设置为能够防止连接轨6从第一对接轨4和/或第二对接轨5上脱离。其中,防脱构件为防脱板7,在组装好的情形下,第一对接轨4和/或第二对接轨5能够被夹持在防脱板7与连接轨6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防脱板7呈通长设置,其第一端71与连接轨6的第一端61配合夹持在第一对接轨4上,以防连接轨6从第一对接轨4上脱离,其第二端72与连接轨6的第二端62配合夹持在第二对接轨5上,以防连接轨6从第一对接轨4上脱离,当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相向或相背移动时,防脱板7随着连接轨6一起上下移动。当然,也可以仅在连接轨6的第一端61设置防脱板7,防脱板7与连接轨6配合夹持在第一对接轨4上,以防连接轨6从第一对接轨4上脱离,在组装好的情形下,只要保证连接轨6与第一对接轨4不发生脱离,连接轨6也不会从第二对接轨5上脱离,同理,也可以仅在连接轨6的第二端62设置防脱板7,防脱板7与连接轨6配合夹持在第二对接轨5上,以防连接轨6从第二对接轨5上脱离。此外,防脱构件也可以设置为挡块、挡筋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防脱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防脱构件能够防止连接轨6从第一对接轨4和/或第二对接轨5上脱离即可。

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接缝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构件,限位构件设置为能够将第一对接轨4与第二对接轨5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接轨4与第二对接轨5的缝隙越大,连接轨6向下移动的位移越大,为了保证连接轨6始终处在受电靴3的滑动区域(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带状区域)内,需要对第一对接轨4与第二对接轨5的缝隙进行限制,使其缝隙处在最大极限值内,该最大极限值的具体数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当第一对接轨4与第二对接轨5的缝隙达到最大极限值时,连接轨6的上部正好处在受电靴3的滑动区域的临界线上。其中,限位构件可以仅设置在第一对接轨4上,或者仅设置在第二对接轨5上,再或者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对接轨4上,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对接轨5上。此外,限位构件可以为滑块和滑槽相配合的结构,或者为限位条和限位槽相配合的结构,再或者为限位柱和限位孔相配合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限位构件的具体设置位置和具体结构,只要通过限位构件能够将第一对接轨4与第二对接轨5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即可。

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将第一对接轨4与第二对接轨5的缝隙限制在最大极限值内。其中,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第二对接轨5上限位滑槽9,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第一对接轨4上的限位条8,限位条8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起81,限位凸起81设置为在第一对接轨4和第二对接轨5相向或相背移动时能够在限位滑槽9内滑动。当限位凸起81滑动到限位滑槽9的最右端时,第一对接轨4与第二对接轨5的缝隙达到最大极限值。其中,限位条8与第一对接轨4可以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由于限位条8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以出现损伤,优选将限位条8与第一对接轨4固定连接,同理,限位凸起81与限位条8可以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

优选地,如图12所示,在接缝连接装置背面设置有3个接电耳10,3个接电耳10分别设置在第一对接轨4、第二对接轨5和连接轨6上,使用同一根电缆(图中未示出)将3个接电耳10连接,以保证接缝连接装置为等电位体。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授电轨一般使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铝制作,但是为了提高接缝连接装置与受电靴3接触表面的耐磨性能,在第一对接轨4、第二对接轨5以及连接轨6的表面使用一层钢材与铝材复合热契合在一起,为了防止表面钢材脱落,使用若干沉头螺栓将其加固。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