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0839发布日期:2019-11-15 20:5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具体说,涉及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壳。



背景技术:

电动轮矿用自卸车是露天采矿的大型运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后桥壳承受很大的载荷;并且矿山路况恶劣,路面的凸起物常对后桥壳底部造成损坏。

电动轮矿用自卸车的后桥壳由钢板卷制而成,为了控制整车的重量,钢板的厚度不能太大。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增加后桥壳钢板的厚度,以及在后桥壳内部增加加强筋的方法提高后桥壳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但是这种设计的缺点是,不能有效地保护后桥壳的底部及放油口,并且增加了后桥壳的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壳,能够有效提高后桥壳的强度,防止后桥壳底部和放油口因路面碰撞而损坏。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壳,包括:后桥壳,后桥壳的底部设置有防撞梁、支撑座、支撑座,支撑座位于防撞梁的前部;后桥壳的后部设置有防撞管,后桥壳的放油口位于防撞管内。

进一步,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位于防撞梁的前部;防撞管包括:第一防撞管、第二防撞管,后桥壳的两个放油口分别位于第一防撞管和第二防撞管内。

进一步,防撞梁为条形,侧部设置有防撞梁斜面,防撞梁斜面与后桥壳底面的圆弧面相贴合。

进一步,支撑座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斜面与后桥壳底面的圆弧面相贴合。

进一步,防撞管为圆筒形,一端为马鞍形端面,马鞍形端面与后桥壳底面的圆弧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能够有效地提高后桥壳的整体强度,防止后桥壳受力过载变形损坏,防止后桥壳底部和放油口因路面碰撞而损坏,明显提高后桥壳寿命。并且在车辆维护时,可利用支撑座安全可靠地支撑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后桥壳的结构包括:后桥壳1、防撞梁2、撑座(第一支撑座3、第二支撑座4)、防撞管(第一防撞管5,第二防撞管6),防撞梁2焊接在后桥壳1的底部,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焊接在后桥壳1的底部,并位于防撞梁2的前部,第一防撞管5和第二防撞管6焊接在后桥壳1的后部,后桥壳1的放油口分别位于第一防撞管5和第二防撞管6内。

防撞梁2为条形,并且侧部设置有防撞梁斜面,防撞梁斜面与后桥壳1的底面的圆弧面相贴合。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截面加工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第一支撑座斜面和第二支撑座斜面与后桥壳1的底面的圆弧面相贴合。第一防撞管5和第二防撞管6为圆筒形,一端加工为马鞍形端面,与后桥壳1的底面的圆弧面相贴合。

当路面的凸起物常对后桥壳底部有碰撞时,防撞梁2可以有效地保护后桥壳1,并且能同时提高后桥壳1的整体强度。第一防撞管5和第二防撞管6可以对放油口形成有效保护。当车辆维护需要将车辆支撑起来时,可以将支撑点置于第一支撑座3和第二支撑座4下,可靠安全地支撑车辆。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