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能绕唯一摆动轴线摆动的座椅部分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4671发布日期:2020-04-21 22:1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具有能绕唯一摆动轴线摆动的座椅部分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部分、布置在座椅部分上的能调节的靠背部分和底部结构组件,该底部结构组件承载座椅部分并且能经由该底部结构组件使座椅部分布置在车辆底部上。

这样的车辆座椅可以例如构造为车辆中的第二排或第三排中的后座。

在新颖的内室概念的范围内,在未来的车辆中可能期望有不同的车辆座椅的可调性。尤其地,结合所谓的自动驾驶,能更大程度地调节车辆前座,并且可以占据其他定位(超越当今车辆座椅已知的定位)。因此,车辆前座例如可以在相对较大的调节路径上能向后移动,并且因此可以靠近位于车辆前座后方的后座,并且此外,可以被置入到接近躺卧定位的位置(所谓的放松定位)中,以便使车辆乘员能够实现舒适、松弛的驾驶。

这种车辆前座在更大范围内的可调性要求车辆前座后方具有充足的空间。尤其地,布置在车辆前座后方的后座不应妨碍车辆前座的可调性,这可能需要依赖于车辆前座的位置和定位地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收起后座。在此要注意的是,后座后方通常没有很大的存放空间可供使用,例如车辆内室通过舱壁与车辆货舱分开,因此使得后座不能轻易向后移动。

在由de19960396c1公知的车辆座椅中,座椅槽底布置在具有翘板的调节装置上,以便能够以很小的角度步长实现斜度调整。

在由ep0481292b1公知的车辆座椅中,座椅部分绕摆动轴线的斜度调节导致所耦接的靠背的斜度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具有例如在后座中有利于将车辆座椅转移到收起位置中并且能够以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实现车辆座椅收起的调节运动学。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解决。

据此,座椅部分以能绕第一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与底部结构组件连接,并且靠背部分以能绕第二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与座椅部分连接。车辆座椅具有用于使座椅部分绕第一摆动轴线地相对底部结构组件摆转的电动的第一调节装置以及用于使靠背部分绕第二摆动轴线相对座椅部分摆转的电动的第二调节装置。

据此,座椅部分以能绕(唯一)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与底部结构组件连接,并能够经由所配属的电动的第一调节装置在其摆动定位方面相对底部结构组件调配。与之相对,靠背部分以能绕(唯一)第二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布置在座椅部分上,并且能够经由电动的第二调节装置相对座椅部分摆转。由此获得一种运动学,在其中,座椅部分绕第一摆动轴线(由第一调节装置驱动地)相对底部结构组件摆转,并且因此可以在其位置方面相对底部结构组件调配。如果座椅部分绕第一摆动轴线相对底部结构组件摆转,则因此与座椅部分连接的并且由座椅部分承载的靠背部分也摆转,其中,由第二调节装置驱动地,可以使靠背部分的摆动定位相对座椅部分调配。

优选地,座椅部分仅能绕第一摆动轴线地相对底部结构组件摆动。因此仅通过绕第一摆动轴线进行的摆转就实现了座椅部分相对底部结构组件的调节。

在设计方案中,经由将座椅部分的框架部分与底部结构组件的侧边部分连接起来的一个或多个转动配件实现了座椅部分与底部结构组件的耦接。

在本文的范围中,转动配件被理解为能被电动驱动的配件,该配件具有能够以能电动驱动的方式来彼此摆转的配件部分。这样的转动配件可以例如具有偏心传动装置(摆动传动装置),在此范围内,配件部分彼此间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偏心地支承,即,第一配件部分经由外齿部与另一个第二配件部分的内齿部啮合并相对于第二配件部分偏心地绕转,以便以此方式使配件部分彼此摆转。

转动配件可以例如根据在de102010038795a1、de102010038797a1或de102008028102a1中所述的类型构造,它们的内容应并入本文。

例如,在设计方案中,座椅部分的第一框架部分可以与底部结构组件的第一侧边部分连接,并且座椅部分的沿第一摆动轴线与第一框架部分间隔开的第二框架部分可以与底部结构组件的第二侧边部分连接,其中,转动配件分别作用于框架部分与所配属的侧边部分之间,从而使座椅部分经由其框架部分以能两侧摆动的方式与底部结构组件连接。

为了确保转动配件的同步调节,使座椅部分与底部结构组件耦接的转动配件例如经由沿第一摆动轴线延伸的第一轴相互连接。尤其地,转动配件的驱动结构组件经由轴来同步驱动,从而共同地调节座椅部分的在两侧的转动配件,以用于使座椅部分相对于底部结构组件摆转。

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电动的驱动设备来驱动第一调节装置。例如,在设计方案中,在每个转动配件的区域中可以布置有电动的驱动设备,其中,各自的电动的驱动设备经由适当的传动装置作用于轴上,并且因此驱动该轴用于旋转。总而言之,因此在设计方案中,设置有两个电动的驱动设备来调节第一调节装置的转动配件,这样可以有利的是,即使在有负载情况下,例如在乘员坐在座椅部分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提供足够的转矩用于将座椅部分相对底部结构组件进行调节。

由于设置有两个电动的驱动设备来调节第一调节装置的转动配件,使得每个电动的驱动设备能够以一半的功率来构成,从而能够使用结构形式相对较小的驱动设备。

原则上也能想到但也可能的是,仅使用一个电动的驱动设备或两个以上的电动的驱动设备来驱动第一调节装置的转动配件。

用于驱动第一调节装置的转动配件的一个或多个电动的驱动设备例如可以方位固定地布置在底部结构组件上,从而在座椅部分摆转时,使驱动设备不会随之摆转,而是方位固定地逗留在底部结构组件上,例如逗留在底部结构组件的侧边部分上。

在设计方案中,使靠背部分以能摆动的方式与座椅部分连接的第二调节装置也具有一个或多个转动配件,靠背部分经由该转动配件以能绕第二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与座椅部分的框架部分连接。如果设置两个转动配件以用于将靠背部分在两侧与座椅部分耦接,则它们可以例如经由沿第二摆动轴线延伸的轴相互耦接,从而经由电动的驱动设备驱动地可以共同且同步地操纵转动配件以用于使靠背部分相对座椅部分摆转。

在此,例如可以仅使用一个电动的驱动设备来驱动第二调节装置,靠背部分经由该第二调节装置以能摆动的方式与座椅部分耦接。也能想到并也可能的是,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动的驱动设备。

将靠背部分与座椅部分耦接的用于驱动转动配件的一个或多个电动的驱动设备可以例如方位固定地布置在靠背部分上,从而在靠背部分相对座椅部分摆转时,使驱动设备随着靠背部分摆转。

在设计方案中,车辆座椅具有控制装置,经由该控制装置能够以相互协调的方式驱控用于使座椅部分相对于底部结构组件摆转的第一调节装置和用于使靠背部分相对于座椅部分摆转的第二调节装置。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的是,使车辆座椅在例如使用位置与收起位置的限定的位置之间运动。在使用位置中,座椅部分例如至少近似水平取向,并且靠背部分相对座椅部分竖立,但例如稍微向后倾斜,以便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乘坐定位。与之相对,在收起位置中,座椅部分可以近似竖直取向,而靠背部分靠近座椅部分并近似平行于座椅部分延伸。因此,车辆座椅在收起位置中所占据的空间就小于使用位置中所占据的空间。

经由控制装置,也可以将车辆座椅的调节例如与其他车辆座椅的调节过程相协调。因此,当布置在车辆座椅前方的前座靠近该车辆座椅以便为前座提供更多空间时,例如可以将该车辆座椅转移到其收起位置中。在此,可以在前座的调节过程中并依赖于前座的调节定位地来自动进行车辆座椅的调节。

车辆座椅能经由底部结构组件布置在车辆底部上。在此,底部结构组件可以能够实现对座椅部分的高度可调性。还可以设置的是,底部结构组件经由纵向调节装置与车辆底部连接,以便能纵向调节车辆座椅。

所述类型的车辆座椅可以实施于车辆中的第二排或第三排中的后座。在此所述类型的运动学例如也可以应用于第一排车辆前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其中:

图1示出处于使用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实施例的视图,其具有以能绕第一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与底部结构组件连接的座椅部分和以能绕第二摆动轴线摆动的方式与座椅部分的靠背部分;

图2示出处于收起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视图;

图3示出处于使用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4示出处于收起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5示出处于使用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视图;

图6示出处于舒适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7示出处于下车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8a示出车辆座椅与前座的视图;

图8b示出车辆座椅的视图,其中,前座靠近车辆座椅;以及

图8c示出处于收起位置中的车辆座椅的视图,其中,靠近车辆座椅的前座处于放松定位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7示出了车辆座椅1的实施例,该车辆座椅具有座椅部分10和布置在座椅部分10上的靠背部分11。座椅部分10以座椅槽底方式为乘员提供乘坐面,并通过底部结构组件12与车辆底部14连接。

座椅部分10经由第一调节装置15能绕第一摆动轴线100相对底部结构组件12的侧边部分121、122摆转。为此,底部结构组件12的侧边部分121、122分别经由转动配件151、152与座椅部分10的侧向的框架部分101、102连接,使得通过操纵转动配件151、152让座椅部分10能够绕摆动轴线100相对底部结构组件12摆转。

例如从图2中可以看出,转动配件151、152经由轴150相互连接。尤其是转动配件151、152的驱动结构组件经由轴150以如下方式相互耦合,即,使得通过轴150的旋转让转动配件151、152的驱动结构组件同步被操纵,并且由此使转动配件151、152的配件部分彼此间共同地旋转,以用于使座椅部分10绕摆动轴线100摆转。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底部结构组件12的每个侧边部分121、122的区域中布置有电动的驱动设备153、154,该电动的驱动设备用于电动地驱动轴150进而是转动配件151、152。调节装置15因此具有两个电动的驱动设备153、154,经由这两个电动驱动设备能驱动转动配件151、152,以便以此方式使座椅部分10摆转。

由于使用两个电动的驱动设备153、154,这两个电动的驱动设备例如分别经由适当的传动装置与轴150处于作用连接中,使得驱动设备153、154可以(与仅用唯一的驱动设备来调节座椅部分10的实施方式相比)分别以一半功率构成,这就能够实现使用结构形式相对较小的驱动设备153、15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设备153、154方位固定地布置在底部结构组件12的侧边部分121、122上,并且因此当座椅部分10摆转时,驱动设备153、154不会随座椅部分摆转,而是方位固定地保留在底部结构组件12的侧边部分121、122上。

靠背部分11绕摆动轴线110支承在座椅部分10的侧向的框架部分101、102上。为此,靠背部分11两侧的调节装置16的转动配件161、162将靠背部分11的适配器部分111、112与座椅部分10的侧向的框架部分101、102耦接,从而通过转动配件161、162的旋转可以使靠背部分11相对座椅部分10摆转。

例如从图1中可以看出,调节装置16的转动配件161、162经由轴160相互连接,该轴穿引过靠背部分11的表面区段113、114。

调节装置16具有电动的驱动设备163,该电动的驱动设备方位固定地布置在靠背部分11上并经由适当的传动装置与轴160处于作用连接中,从而通过驱动设备163的驱动可以操纵转动配件161、162,以便使靠背部分11绕摆动轴线110相对座椅部分10摆转。

由此获得如下运动学,即,座椅部分10能绕第一摆动轴线100相对底部结构组件12摆转,并且靠背部分11能绕与第一摆动轴线100间隔平行的第二摆动轴线110相对座椅部分10摆转。在此,底部结构组件12承载座椅部分10。座椅部分10仅能绕第一摆动轴线100相对底部结构组件12摆转,而不能以其他方式相对底部结构组件12运动。尤其地,座椅部分10相对底部结构组件12的摆动运动并不通过座椅部分10相对底部结构组件12的其他运动分量叠加。

车辆座椅1可以由调节装置15、16驱动地在不同的位置之间摆转。在此优选地,座椅部分10和靠背部分11的摆动运动通过如下方式相互协调,即,由共同的控制装置17(参见图3)驱控调节装置15、16,以便使车辆座椅1在限定的位置、例如使用位置(图3)与收起位置(图4)之间调节。

在使用位置中(图3),座椅部分10近似水平地延伸,并且因此为用户提供乘坐面。与之相对,靠背部分11相对于座椅部分10竖立,并且在此稍微向后倾斜,从而为用户得到舒适的乘坐定位。

如图4所示,通过使座椅部分10沿摆动方向s1摆转并通过协调地使靠背部分11相对于座椅部分10沿摆动方向s2摆转,使得车辆座椅1可以转移到其收起位置中。在收起位置中,座椅部分10近似垂直向上指向,并且靠背部分11靠近座椅部分10并近似平行于座椅部分10延伸。

其他位置也是能想到的并是可能的,如图6所示地,车辆座椅1可以例如摆转到舒适位置中,在此时,座椅部分10倾斜并且靠背部分11相对于使用位置(图5)进一步向后倾斜。或者,如图7所示,可以将车辆座椅1置于下车定位中,在该下车定位中,座椅部分10稍微向前倾斜并且靠背部分11近似处于垂直的定位中,以便让使用者更容易下车。

所述类型的车辆座椅1尤其可以用作车辆中的第二排或第三排中的后座。将车辆座椅1尤其调节到其收起位置在此可以与另一个车辆座椅2的调节运动相协调,这方面如图8a至8c所示。

因此,车辆座椅1可以布置在车辆前座2后方,该车辆前座向后调节相对较大的行程并在后部的定位中被置于放松位置中,这方面如图8c所示。在此,为了扩大车辆前座2向后的可用空间,如图8c所示,可以将车辆座椅1置入到其收起位置中,从而当车辆前座2向后移动时,车辆座椅1可以被折叠起来。

这样的场景尤其是在新颖的内室概念中,尤其是结合未来的自动运行的车辆中是有用的,以便使使用者在自动行驶运行中能够实现在车辆中的车辆前座2上的放松的乘坐定位。

如从图1中可以看出,底部结构组件12承载座椅部分10并布置在车辆底部14上。在此,底部结构组件12可以能经由纵向调节装置13纵向移动的方式布置在车辆底部14上,并且为此以能移动的方式在纵向调节装置13的导轨131、132上引导,从而可以调配车辆座椅1的纵向定位。

也能想到并且也可能的是,车辆座椅1经由底部结构组件12方位固定地且不能移动地定固在车辆底部14上。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也能以完全另一种方式实现。

在此所述类型的运动学尤其是也能够用于车辆前座。

由于电动的调节装置一方面被用于使座椅部分相对底部结构组件摆转并且另一方面被用于使靠背部分相对座椅部分摆转,使得得到了车辆座椅在不同位置之间的灵活可调性。尤其是获得一种双轴线的摆动运动学,在其中,座椅部分能以纯摆动运动的方式相对底部结构组件调节,并能摆动地承载靠背部分。

附图标记列表

1车辆座椅

10座椅部分

100摆动轴线

101、102框架部分

11靠背部分

110摆动轴线

111、112适配器部分

113、114表面区段

12底部结构组件

121、122侧边部分

13纵向调节装置

131、132导轨

14车辆底部

15调节装置

150轴

151、152转动配件

153、154驱动设备(电动马达)

16调节装置

160轴

161、162转动配件

163驱动设备(电动马达)

17控制装置

2车辆前座

s1、s2摆动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