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9895发布日期:2020-06-02 20:3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保护乘客的气囊设备,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



背景技术:

本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且可不构成现有技术。

自主车辆是一种使用自主技术的智能车辆,该自主技术用于在驾驶员不直接操纵手柄、油门踏板、制动器等的情况下自主到达目的地,并且自主车辆最近得到了迅速发展。

当自主车辆中的自主系统总体上被激活时,能够切换放松模式、旋转模式等(在这些模式中,驾驶员进行休息而不进行直接驾),并且能够根据乘客的要求将座椅移动到各种位置。

当在自主驾驶条件下改变座椅位置时,我们已经发现,不能够通过使用传统的帘式气囊来安全地保护乘客。

在此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甚至在座椅的位置改变的情况和布置各种坐姿模式的自主驾驶条件下也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式,一种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包括:气囊罩,该气囊罩固定地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上端处;以及气囊垫,该气囊垫以折叠状态安装在气囊罩中,在从充气机供应气囊气体期间在破坏气囊罩的同时展开,并且朝着座椅上的乘客的一侧展开以在展开期间保护乘客的头部。

气囊设备还可包括导带器,该导带器可拆卸地耦接到气囊罩,不可拆卸地耦接到气囊垫,并且被构造为座椅安全带的运动路径以用于允许座椅安全带通过导带器。

气囊罩可固定地安装到座椅靠背的上端的右边缘部分和左边缘部分中的车门侧边缘部分,并且气囊垫可在展开到车门与乘客的头部之间的空间的同时保护乘客的头部。

在气囊罩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上可形成有撕开线,并且折叠在气囊罩中的气囊垫可破坏撕开线并且向上和向前展开。

当气囊垫未展开时,气囊罩和导带器可保持在耦接状态,并且当气囊垫展开时,气囊罩和导带器通过展开压力而彼此分离,甚至当气囊垫展开时,气囊垫和导带器也可保持在耦接状态。

当气囊垫通过破坏撕开线而向上和向前展开时,导带器可在从气囊罩分离的同时向上移动,然后,导带器可在沿着座椅安全带向前移动的同时引导气囊垫的展开路线。

导带器可定位并耦接到气囊罩的前表面的下侧的边缘部分,气囊垫可耦接到导带器的上表面,并且座椅安全带可被安装为通过气囊罩的下表面和导带器向前伸出。

气囊罩和导带器可经由钩子而彼此耦接,以通过气囊垫的展开压力而彼此分离。

气囊垫和导带器可与带有环和挂钩的耦接结构、缝合耦接结构、螺栓耦接结构以及系绳和螺栓耦接结构中的任一种耦接结构耦接,并且被构造为甚至当气囊垫展开时彼此也彼此不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形式,一种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包括:气囊垫,该气囊垫被构造为定位在座椅靠背的上端的车门侧边缘部分处;以及导带器,该导带器耦接到气囊垫并被构造用于允许座椅安全带通过,其中,当气囊垫展开时,导带器在沿着座椅安全带向前移动的同时引导展开路线,并且气囊垫朝着座椅上的乘客的一侧展开,以在展开路线被导带器引导的状态中保护乘客的头部。

气囊垫可在沿座椅靠背的向上和向前方向展开的同时朝着座椅上的乘客的一侧展开。

从本文提供的描述中,其他的适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该描述和具体实例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可很好地理解本公开,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通过实例给出的其各种形式,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上端的车门侧边缘部分处的情况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的图示;

图3是示出了图2中的气囊垫展开的状态的图示;

图4是从前面看的处于图3的状态的坐在座椅上的乘客的图示;以及图5a至图5d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气囊罩和导带器的耦接结构以及气囊垫和导带器的耦接结构的图示。

本文描述的图仅是用于说明目的,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质上仅是示意性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使用。应理解,在这些图中,对应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的或对应的零件和特征。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形式的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

如图1至图5d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可包括:气囊罩10,该气囊罩固定地安装在座椅靠背1的上端处;气囊垫30,该气囊垫以折叠状态安装在气囊罩10中,该气囊垫在从充气机20供应气囊气体期间在破坏气囊罩10的同时展开,并且朝着座椅上的乘客的一侧展开以在展开期间保护乘客的头部2;以及导带器40,该导带器可拆卸地耦接到气囊罩10,不可拆卸地耦接到气囊垫30,并且被构造为座椅安全带3的运动路径以用于允许座椅安全带3通过导带器40。

气囊罩10可以是固定地安装到座椅靠背1的上端的右边缘部分和左边缘部分中的车门4附近的车门侧边缘部分的部件,并且气囊垫30可以是在展开到车门4与乘客头部2之间的空间的同时保护乘客的头部2的部件。

根据本公开,气囊罩10可固定地安装在座椅靠背1的上端的车门侧边缘部分处,并且座椅安全带3被从气囊罩10抽出以在对角线方向上从肩部越过胸部延伸到乘客的主体部分。

座椅安全带3的一端可连接为缠绕在牵引器周围,该牵引器安装在座椅靠背1的后表面的下部部分处,并且在座椅安全带3的另一端可包括可拆卸地耦接到扣环5的舌部,该扣环安装在座椅靠背1的前表面的下部部分处,并因此,可将座椅上的乘客经由座椅安全带3保持在约束状态。

充气机20可固定地安装到座椅靠背框架以定位在座椅靠背1的后表面上,并且充气机20和气囊垫30可通过导气器50连接,该导气器包括管道或软管。

充气机20可布置在气囊罩10中,但在此情况中,气囊罩10的全尺寸可增加以提供充气机20的安装空间。因此,充气机20可安装为定位在座椅靠背1的后表面上,以用于避免气囊罩10的尺寸增加。可将在充气机20的扩张过程中产生的气囊气体通过导气器50转移到气囊垫30,并且气囊垫30可接收气囊气体以扩张地展开。

根据本公开,可在气囊罩10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上形成撕开线11,并且折叠在气囊罩10中的气囊垫30可破坏撕开线11,并且可在接收气囊气体时展开的同时在气囊罩10的向上和向前的方向上展开。

当气囊垫30未展开时,气囊罩10和导带器40可保持在耦接状态,但当气囊垫30展开时,它们可通过展开压力而彼此分离。另外,当气囊垫30展开时,气囊罩30和导带器40可保持在耦接状态。

因此,当气囊垫30在接收气囊气体时展开时,气囊垫30可破坏气囊罩10的撕开线11,并且可向上(箭头m1)和向前(箭头m2)展开。当破坏撕开线11并向上(箭头m1)移动时,耦接到气囊垫30的导带器40可向上移动,并且连续地,当破坏撕开线11并向前(箭头m2)移动时,气囊垫30可沿着座椅安全带3向前(箭头m3)移动以引导气囊垫30的展开路线。

当气囊垫30展开时,气囊垫30可破坏撕开线11并且可向上(箭头m1)移动,耦接到气囊垫30的导带器40也可一起向上移动,并因此,导带器40可在乘客的肩部的向上方向上移动以移动远离肩部。因此,可避免导带器40与乘客的肩部之间的接触,从而乘客的肩部不受到导带器40伤害。

气囊垫30可同时向上和向前移动,并因此,导带器40可在沿着座椅安全带3向前移动的同时引导气囊垫30的展开路线,并因此,气囊垫30可在展开到车门4与乘客之间的乘客的一侧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乘客的头部2。

根据本公开,导带器40可定位并耦接到气囊罩10的前表面的下侧的边缘部分。另外,气囊垫30可耦接到导带器40的上表面,并且座椅安全带3可安装为通过气囊罩10的下表面和导带器40向前伸出。

当气囊垫30未展开时,气囊罩10和导带器40可保持在耦接状态,并且当气囊垫30展开时,气囊罩10和导带器40可通过展开压力而轻松地分离,并且为此,如图5a所示,导带器40可包括钩子61,并且气囊罩10可包括钩孔62,并因此,钩子61可插入钩孔62中以与其耦接。

另一方面,导带器40可包括钩孔,并且气囊罩10可包括钩子。

另外,气囊垫30和导带器40可总是彼此耦接,以当气囊垫30未展开时不可拆卸地耦接,并且为此,如图5a所示,气囊垫30可包括环71,并且导带器40可包括挂钩72。因此,气囊垫30和导带器40可通过使用环71和挂钩72而彼此耦接。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形式,如图5b所示,气囊垫30和导带器40可通过缝合其之间的接触部分73而构造为具有缝合耦接结构。另外,如图5c所示,气囊垫30和导带器40可通过使用螺栓74作为媒介耦接其之间的接触部分而构造为具有螺栓耦接结构,或者如图5d所示,气囊垫30可包括系绳75以及耦接到系绳75的支架76。支架76和导带器40可构造为具有系绳和螺栓耦接结构,其中,支架76和导带器40通过使用螺栓77而耦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形式的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备可以被构造为使得气囊罩10安装在座椅靠背1的上端的车门侧边缘部分的位置处,气囊罩10包括气囊垫30,并且导带器40可拆卸地耦接到气囊罩10并且不可拆卸地耦接到气囊垫30。因此,当气囊垫30展开时,导带器40可在沿着座椅安全带3向前移动的同时引导气囊垫30的展开路线,并且气囊垫30可在由导带器40引导展开路线时在朝着座椅上的乘客的一侧展开的同时有利地且更安全地保护乘客的头部2。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气囊设备可通过从座椅靠背1的上端展开的气囊垫30而有利地、更有效地且安全地保护乘客的头部2,甚至在座椅的位置改变的情况以及可布置各种坐姿模式的自主驾驶条件中也是如此。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认为是实际示意性形式的形式描述了本公开,但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形式,而是相反,其旨在覆盖包含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