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4312发布日期:2020-01-07 07: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包括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组成的回路中串联变速装置(1),所述变速装置(1)的输入端由汽车动力踏板进行控制,所述负载电机以固定齿轮比与汽车车轮传动连接;

所述变速装置(1)包括驱动盘(101)、转动轮(102)以及压力调速机构(103),其中

转动轮(102)呈空心的圆环状,且在转动轮(102)的侧壁上固定有弧形磁铁(2),所述转动轮(102)的外侧设置有线圈(3),所述转动轮(102)穿过线圈(3)并不与线圈(3)的内壁接触,所述线圈(3)的两端通过导线接入到车载蓄电池组、负载电机以及汽车启动开关组成的回路中,在转动轮(102)的曲面外侧呈卡齿装设置;

驱动盘(101)的曲面与转动轮(102)的曲面外侧啮合,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驱动盘(101)的圆心处并与驱动盘(101)固定,且伺服电机(4)由汽车启动开关控制开启关闭,同时伺服电机(4)由车载蓄电池组进行供电;

压力调速机构(103)包括活动安装在驱动盘(101)一侧圆心处的外壳(1031)以及套接在伺服电机(4)输出轴外表面的旋转元件(1032),旋转元件(1032)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且旋转元件(1032)的曲面上设置有突出部(1033),外壳(1031)上设置有滑行部(1034),在滑行部(103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1035),滑块(1035)的一侧与压杆(1036)的一端连接,压杆(1036)的另一端与汽车的动力踏板连接,滑块(1035)的另一侧通过弹性元件(1037)与压块(1038)连接,压块(1038)的一侧设置有挤压部件(10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1039)与突出部(1033)均呈半球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102)的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固定部(501),固定部(501)上固定有两个支脚(502),支脚(502)的自由端与转动轮(102)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50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滚轮(503)滚轮(503)的曲面上开设有凹槽,转动轮(102)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缘,凸缘卡入滚轮(503)的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磁铁(2)的数量至少不少于四个,并呈圆环形等距离排列在弧形磁铁(2)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磁铁(2)n极位于s极的逆时针方向,且伺服电机(4)为正时针旋转方向,同时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与车载蓄电池组的正极方向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一体化电驱动系统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1)与放大电路电线连接,且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的电流最大值与车载蓄电池组的电流相等方向相反,且电压值互为相反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