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288发布日期:2020-04-24 22:12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车卸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拖拉机或货车为了实现卸料,通常会设计一个自卸料机构,非常常见的是利用液压顶杆将整个货箱顶起进行卸料,但这种货箱通常是前端被顶起卸料,由于货箱的前后的长度较长,因此总有部分料仍停留在货箱内。同时,由于车厢举升过程中,整体重心会发生偏移,极易造成重心偏移超过极限值,而使车辆发生倾翻,造成车毁人亡的安全事故。

考虑到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前后长度的距离短,若从两侧卸料,则更为容易。为此,本公司研发了一种货箱,使其从两侧卸料。研发之初,有多种设计构思,宽泛地将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侧设置液压顶杆,但及其导致货车倾翻,必须另加平衡增重机构,容易造成整个货车的重量变大,因此不是特别理想;另一种是在货箱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机构。最后采用了第二种构思进行设计生产,并且考虑到侧向卸料,在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液压顶杆。

生产完成后,经客户反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货箱内空间很小,装的料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卸料方便的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包括车厢,车厢两侧设置有开关侧门,所述车厢内设置有两对称的l型卸料板,l型卸料板能向两侧倾翻;

所述l型卸料板下部棱边处铰接在车厢底板上;

所述l型卸料板的背部铰接有液压缸a,液压缸a的底座铰接在车厢底板上。

所述的车厢的前壁和后壁设置有空腔,液压缸a设置在空腔内;

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开有弧形槽孔,弧形槽孔与空腔相连通;

所述l型卸料板的两侧设置有受力耳,受力耳穿过弧形槽孔伸入空腔内与液压缸a相连;

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开有两个弧形槽孔,一个弧形槽孔对应一个l型卸料板的受力耳。

所述的液压缸a设置在车厢内,且靠近车厢的前壁和后壁位置。

所述的车厢的两车铰接有液压缸b,开关侧门的外侧面固定有支座,液压缸b的一端与支座铰接而另一端铰接在车厢本体上。

所述的开关侧门的宽度与车厢侧壁的宽度保持一致。

所述的液压缸a4与l型卸料板的铰接处,可以位于l型卸料板的背部中部位置,也可以位于l型卸料板的背部的底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车厢内空间大、结构简单、卸料方便,卸料过程车辆左右两侧重心不发生偏移,保证车辆不发生倾翻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个l型卸料板在车厢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货车车厢后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货车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厢,2-开关侧门,3-l型卸料板,4-液压缸a,5-弧形槽孔,6-受力耳,7-液压缸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包括车厢1,车厢1两侧设置有开关侧门2,所述车厢1内设置有两对称的l型卸料板3,l型卸料板3能向两侧倾翻;

所述l型卸料板3下部棱边处铰接在车厢1底板上;

所述l型卸料板3的背部铰接有液压缸a4,液压缸a4的底座铰接在车厢1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液压缸a4与l型卸料板3的铰接处,可以位于l型卸料板3的背部中部位置,也可以位于l型卸料板3的背部的底部位置。

本方案中,液压有两种设计方式。

一种是:所述的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设置有空腔,液压缸a4设置在空腔内;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开有弧形槽孔5,弧形槽孔5与空腔相连通;l型卸料板3的两侧设置有受力耳6,受力耳6穿过弧形槽孔5伸入空腔内与液压缸a4相连;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开有两个弧形槽孔5,一个弧形槽孔5对应一个l型卸料板3的受力耳。

另一种是:所述的液压缸a4设置在车厢1内,且靠近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车厢1的两车铰接有液压缸b7,开关侧门2的外侧面固定有支座,液压缸b7的一端与支座铰接而另一端铰接在车厢1本体上。

为了卸料干净,开关侧门2的宽度与车厢1侧壁的宽度保持一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包括车厢(1),车厢(1)两侧设置有开关侧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内设置有两对称的l型卸料板(3),l型卸料板(3)能向两侧倾翻;

所述l型卸料板(3)下部棱边处铰接在车厢(1)底板上;

所述l型卸料板(3)的背部铰接有液压缸a(4),液压缸a(4)的底座铰接在车厢(1)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设置有空腔,液压缸a(4)设置在空腔内;

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开有弧形槽孔(5),弧形槽孔(5)与空腔相连通;

所述l型卸料板(3)的两侧设置有受力耳(6),受力耳(6)穿过弧形槽孔(5)伸入空腔内与液压缸a(4)相连;

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开有两个弧形槽孔(5),一个弧形槽孔(5)对应一个l型卸料板(3)的受力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a(4)设置在车厢(1)内,且靠近车厢(1)的前壁和后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1)的两车铰接有液压缸b(7),开关侧门(2)的外侧面固定有支座,液压缸b(7)的一端与支座铰接而另一端铰接在车厢(1)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侧门(2)的宽度与车厢(1)侧壁的宽度保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a(4)与l型卸料板(3)的铰接处,位于l型卸料板(3)的背部中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a(4)与l型卸料板(3)的铰接处,位于l型卸料板(3)的背部的底部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货车两侧开启料门的货箱空间大卸料结构,包括车厢,车厢两侧设置有开关侧门,所述车厢内设置有两对称的L型卸料板,L型卸料板能向两侧倾翻;L型卸料板下部棱边处铰接在车厢底板上;所述L型卸料板的背部铰接有液压缸A,液压缸A的底座铰接在车厢底板上。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车厢内空间大、结构简单、卸料方便,卸料过程车辆左右两侧重心不发生偏移,保证车辆不发生倾翻的危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福;邹仁松;童治群;杜华强;张许东;王家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