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二级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6224发布日期:2020-05-12 19:4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二级卡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饰a柱饰板固定卡扣。



背景技术:

目前,侧气帘已经广泛被乘用车(汽车)采用,但之前的所谓侧气帘,其实打开的长度是有限的,侧气帘实际并没有伸入a柱内部,只是固定和引导侧气帘的绳子进入了a柱饰板内。所以当侧气帘爆破时,对a柱的冲击力并不是很大;因此,之前用塑料的或者是塑料加金属的卡扣来固定a柱就足够了。

但现在为了更好的保护司机和乘客,对侧气帘提出了更大的覆盖面积的要求,所以侧气帘会进入a柱,与a柱直接连接。那么,如果出现事故造成侧气帘爆破,则侧气帘的爆破对a柱的冲击力会非常大,而之前所用的塑料卡扣就会无法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而被拉开,这样就会导致a柱飞出,对司机或乘客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二级卡扣,用以承受更大的气帘爆破冲击力,避免a立柱飞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二级卡扣,其与a柱内饰板的卡扣座卡接,所述卡扣座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凸舌,所述安装槽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筋,所述金属二级卡扣还可与车身钣金卡接,所述金属二级卡扣包括:

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可固定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底座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可与定位筋相配合固定;所述凸舌可卡住所述底板边缘;所述底板前端的边缘分别向内并向上延伸形成两个平行的竖折结构,且两个竖折结构部分相连;所述底板后端的边缘同样对称设置有两个竖折结构;

四个滑槽,所述四个滑槽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竖折结构的竖直部位上;

所述金属二级卡扣还包括:

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可与第一底座扣合连接,所述第一卡扣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四条支臂,所述四条支臂对称设置,且前端两条支臂之间通过第一横梁连接,后端两条支臂之间通过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通过两个平行的并向上凸起的拱形结构固定连接;

四个倒钩,所述四个倒钩分别设置于每条支臂下端,并两两相对设置;当第一卡扣和第一底座扣合时,所述倒钩可卡在滑槽内;

两个第二卡爪,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下方和第二横梁下方,所述两个第二卡爪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前端边缘和后端边缘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弹舌,所述弹舌为从所述底板边缘的中间部位起始,朝向外并向上形成的弹性舌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还包括两个第一卡爪,所述两个第一卡爪分别设置于所述前端两个竖折结构之间,以及所述后端两个竖折结构之间;

所述第一卡爪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向外向下设置,且所述第二卡板为从第一卡板的一端起始,向内并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圆弧形板,且所述圆弧形板的圆心在第一卡爪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爪包括竖直段和抓手段,所述抓手段为从竖直段一端起始,朝向下向外并向两侧延伸的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底部向内延伸设置有“j”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竖折结构的顶端均设置有支点,所述支点均向内倾斜,并两两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每条支臂上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凸点,所述四个凸点对称设置,当第一卡扣和第一底座扣合后,所述凸点可卡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宽度与所述两个第一卡爪之间的长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为达克罗涂层的金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二级卡扣,可以承受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保证a柱不会飞出,将a柱固定在离车身钣金设定距离的位置,并确保侧气帘充分展开;可承受大于1000n的冲击力;在高低温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二级卡扣有相比塑料卡扣更容易实现侧气帘的充分展开,即有更稳当的打开力,可以满足高温90℃和低温-40℃环境下的侧气帘爆破试验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金属二级卡扣的第一底座和第一卡扣未完全扣合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底座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扣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柱卡扣座以及金属二级卡扣与a柱卡扣座扣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柱卡扣座以及金属二级卡扣与车身钣金卡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中当侧气帘爆破后,a柱卡扣座带着第一底座与第一卡扣分离,且车身钣金与第一卡爪分离被第二卡爪阻挡住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卡爪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卡扣座,1-11-凸舌,1-12-定位筋,2-车身钣金,3-第一底座,3-11-定位槽,3-2-竖折结构,3-3-滑槽,3-4-第一卡爪,3-41-第一卡板,3-42-第二卡板,3-5-弹舌,3-6-支点,4-第一卡扣,4-1-主体,4-11-支臂,4-12-第一横梁,4-13-第二横梁,4-2-倒钩,4-3-第二卡爪,4-31-竖直段,4-32-抓手段,4-4-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参照图1~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二级卡扣,其与a柱内饰板的卡扣座1卡接,所述卡扣座包括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一端设置有凸舌1-11,所述安装槽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定位筋1-12,所述金属二级卡扣还可与车身钣金2卡接,所述金属二级卡扣包括:

第一底座3,所述第一底座3可固定于安装槽1-1内,所述第一底座3包括:

底板3-1,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槽3-11,所述定位槽3-11可与定位筋1-12相匹配;所述凸舌1-11可卡住底板边缘;

所述底板3-1前端的边缘分别向内并向上延伸形成两个平行的竖折结构3-2,且两个竖折结构3-2部分相连;所述底板3-1后端的边缘同样对称设置有两个竖折结构3-2;

四个滑槽3-3,所述四个滑槽3-3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竖折结构3-2的竖直部位上;

所述金属二级卡扣还包括:

第一卡扣4,所述第一卡扣4可与第一底座3扣合连接,所述第一卡扣4包括:

主体4-1,所述主体包括四条支臂4-11,所述四条支臂4-11对称设置,且前端两条支臂4-11之间通过第一横梁4-12连接,后端两条支臂4-11之间通过第二横梁4-13连接,所述第一横梁4-12和第二横梁4-13之间通过两个平行的并向上凸起的拱形结构固定连接;

四个倒钩4-2,所述四个倒钩4-2分别设置于每条支臂4-11下端,当第一卡扣4和第一底座3扣合时,所述倒钩4-2可卡在滑槽3-3内;

两个第二卡爪4-3,所述两个第二卡爪4-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4-12下方和第二横梁4-13下方,所述两个第二卡爪4-3对称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第一底座3可与a柱卡扣座匹配,所述第一底座3的底板3-1插入到a柱卡扣座的安装槽1-1内,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定位筋1-12,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筋可卡住定位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凸舌1-11,所述凸舌1-11可卡住底板3-1,从而实现金属二级卡扣与a柱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底座3上设置有滑槽3-3,所述第一卡扣4上设置有倒钩4-2,当所述第一卡扣4与第一底座3扣合时,所述倒钩4-2卡到滑槽3-3里。

所述车身钣金2上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包括宽孔和窄孔,所述宽孔和窄孔相连通,所述宽孔为了维修拆卸方便,所述窄孔是用来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二级卡扣产品配合的。装配时,金属二级卡扣的第一底座3和第一卡扣4扣合后,卡入至车身钣金2窄孔,其中,第一卡扣4的主体的支臂4-11之间与车身钣金2窄孔内壁接触,使得金属二级卡扣与车身钣金之间相对不会移动。

通过位于第一底座3上的定位槽3-11与卡扣座1上的定位筋1-12配合,防止金属二级卡扣在卡扣座1中滑动。第一底座3上的底板3-1与卡扣座上的凸舌1-11配合,即凸舌压住底板3-1边缘,防止金属二级卡扣从卡扣座1脱出。

第一底座3上的滑槽3-3,与第一卡扣4部分的倒钩4-2配合,即倒钩4-2可卡入滑槽3-3内,使两部分不开分离,而且保证了两部分打开的方向。

当所述侧气帘爆破并展开时,瞬间的爆破力打在a柱饰板上,当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与车身钣金孔脱开。卡扣座1带着金属二级卡扣的第一底座3部分向远离车身钣金2的方向移动;此时位于金属二级卡扣上的第二卡爪4-3与车身钣金2的窄孔的边缘接触,像抓住车身钣金2,确保金属二级卡扣的第一卡扣4部分与车身钣金2不脱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金属二级卡扣不从a柱卡扣座1脱出;第一底座上的滑槽3-3,与第一卡扣4部分的倒钩4-2配合,使金属二级卡扣的两部分不会分离,而且保证了两部分打开的方向,确保侧气帘能够充分展开;当侧气帘爆破时,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确保金属二级卡扣与车身钣金2不脱离,从而保证了当侧气帘爆破时,a柱不会飞出,避免了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3-1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定位槽3-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1的前端边缘和后端边缘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弹舌3-5,所述弹舌3-5为从所述底板3-1的边缘中间部位起始,朝向外并向上形成的弹性舌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第一底座3安装入a柱卡扣座1时,所述弹舌3-5与卡扣座1安装槽1-1的内壁干涉,即所述弹舌3-5能够给安装槽1-1内壁施以一定压力,防止第一底座3(即金属二级卡扣)在卡扣座1中震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3还包括两个第一卡爪3-4,所述两个第一卡爪3-4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3-1前端两个竖折结构3-2之间,以及所述底板3-1后端两个竖折结构之间;

所述第一卡爪3-4包括第一卡板3-41和第二卡板3-42,所述第一卡板3-41向外向下设置,且所述第二卡板3-42为从第一卡板的一端起始,向内并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圆弧形板,且所述圆弧形板的圆心在第一卡爪3-4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装配时,金属二级卡扣的第一底座3和第一卡扣4扣合后,卡入至车身钣金2窄孔,其中,第一卡扣4的主体的支臂4-11之间与车身钣金2窄孔内壁接触,且第一卡爪3-4与车身钣金窄孔内壁接触并给予一定的压力,使得金属二级卡扣与车身钣金之间相对不会移动;

当金属二级卡扣通过车身钣金的装配孔与车身钣金固定装配时,第一卡爪3-4的第一卡板3-41和第二卡板3-42可对车身钣金的窄孔内壁施以一定的压力,使得金属二级卡扣与车身钣金之间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得二者相对固定。而当气帘爆破时,瞬间的爆破力打在a柱饰板上,当力达到一定数值后,第一卡爪3-4向内变形,可与车身钣金孔2脱开,从而卡扣座1带着本产品的第一底座3部分向远离车身钣金2的方向移动,从而确保侧气帘充分展开。

即通过该种结构的设计,在侧气帘正常时,所述第一卡爪3-4可对车身钣金窄孔2内壁施以一定的压力,使得金属二级卡扣与车身钣金相对固定;而当侧气帘爆破时,第一卡爪3-4又可以向内发生形变,保证第一卡爪3-4与车身钣金孔2脱开,使得侧气帘充分展开,保护司机或乘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爪3-4与竖折结构3-2的连接处的厚度和结构(凹槽),可以用来调节第一卡爪3-4的强度和力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爪4-3包括竖直段4-31和抓手段4-32,所述抓手段4-32为从竖直段4-31一端起始,朝向下向外并向两侧延伸的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底部向内延伸设置有“j”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第二卡爪4-3的抓手段4-32为带有一定夹角的弧形结构;当气帘爆破时,瞬间的爆破力打在a柱饰板上,当力达到一定数值后,第一卡爪3-4向内变形,可与车身钣金孔2脱开,从而卡扣座1带着本产品的第一底座3向远离车身钣金的方向移动,而第二卡爪4-3可抓住车身钣金窄孔2的边缘,就顶住了车身钣金,使其不能继续滑脱,从而保证了金属二级卡扣与车身钣金的不脱离,进而避免了a柱的飞出。

第二卡爪4-3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强度,确保车身钣金2与金属二级卡扣的不分离;同时,保证金属二级卡扣插入(安装)方便;第二卡爪4-3的“j”形结构设计,确保冲击力大的情况下,第二卡爪4-3不向外变形,确保是直线受力,第二卡爪4-3不容易被折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个竖折结构3-2的顶端均设置有支点3-5,所述支点3-5均向内倾斜,并两两相对设置;当第一卡扣4和第一底座3扣合时,所述弧形段位于所述支点3-5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第一底座3上设有支点3-5,前端的支点和后端的支点之间为“头顶头”设计,防止第一底座3向内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条支臂上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凸点4-4,所述四个凸点对称设置,当第一卡扣4和第一底座3扣合后,所述凸点4-4可卡到滑槽3-3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第一卡扣4和第一底座3扣合后,第一卡扣上的凸点4-4在滑槽3-3里,正常情况下第一卡扣4和第一底座3不会分离,即凸点4-4不会离开滑槽3-3。只有当受到足够大的力以后,第一卡扣4才会和第一底座3分离。所述凸点4-4起到一定的阻力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3的宽度与所述两个第一卡爪3-4之间的长度相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第一底座3的宽度与两个第一卡爪3-4之间的距离长度需要干涉,即两个第一卡爪3-4的内侧宽度不能小于第一底座3的宽度,防止这两部分有松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为达克罗涂层的金属,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为达克罗涂层钢。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以锌粉、铝粉、铬酸和去离子水为主要成分的新型的防腐涂料。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防止金属二级卡扣的生锈,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3和所述第一卡扣4均为对称式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对称式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加工制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4的四条支臂4-11下端均向外向上延伸有凸起;当所述扣合好的金属二级卡扣与a柱卡扣座1卡接后,所述凸起可与安装槽1-1的内壁接触,即当侧气帘爆破a柱受到巨大的力时,四个凸起也可给予一定的阻力,在a柱卡扣座带着第一底座3与第一卡扣4分离时给予一定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卡扣4的四条支臂4-11的形状与结构一方面需要和第一底座3的形状和结构相匹配,而且满足不容易变形,另一方面,前端两条支臂4-11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设置第二卡爪4-3,同样地,后端两条支臂4-11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设置第二卡爪4-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