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公交车的后围、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及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2266发布日期:2020-03-31 16: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用于公交车的后围、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及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附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公交车的后围、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及公交车。



背景技术:

现有机动车,尤其是公交车或大巴,其为保障驾驶人员的安全,会在驾驶区与乘客区域之间设置防护隔离装置。

但是,现有的防护隔离装置设计不合理。首先,现有的防护隔离装置没有设置照明系统,夜间行车时,光线不足容易被乘客忽视而造成磕绊。此外,现有后围功能单一,没有设计相应的结构安装广告灯箱或电气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公交车的后围、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及公交车,其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用于公交车的后围,安装于车辆的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的后部,其包括:后围框架,由多个型材相互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后围;表面覆材,设置在后围框架的外表面,所述表面覆材至少部分采用透光材料。

可选的,上述用于公交车的后围,其中,还包括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透光材料与所述后围框架之间,其所产生的光亮能够透过所述透光材料提供照明和/或进行提示;所述后围框架中接近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侧部的型材设置有向所述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侧部弯曲的弧度;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为贴合所述弯曲的弧度表面;所述表面覆材贴合所述型材的弧度覆盖所述发光元件,供所述发光元件的光亮射出以提供照明和/或进行提示。

可选的,上述用于公交车的后围,其中,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型材弯曲的弧度表面的上部接近乘客视线的高度,和/或设置在所述型材弯曲的弧度表面的下部接近所述车辆的车厢地面。

可选的,上述用于公交车的后围,其中,还设置有广告位,所述广告位包括:灯箱,嵌入所述后围框架中各型材之间,其外壁与所述各型材连接固定;广告,设置在所述灯箱的开口面;灯管,设置于所述灯箱的内部,所述灯管产生光线照亮所述广告;灯箱罩,封闭所述灯箱的开口,将所述广告封闭在所述开口以内。

可选的,上述用于公交车的后围,其中,所述广告位设置于所述后围框架的中部或偏上位置。

可选的,上述用于公交车的后围,其中,所述广告位的下侧,还设置有缓冲结构。

可选的,上述用于公交车的后围,其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围框架外表面的软胶式包覆物和/或发泡的软材料,以对后围外部的碰撞提供缓冲。

可选的,上述用于公交车的后围,其中,还包括电气箱,所述电气箱包括:电气箱支架,连接在所述广告位下方的后围框架的内侧;箱体结构,其外壁由所述电气箱支架支撑以固定,用于容纳车辆内部电气元件、线路。

本实用新型还同时提供一种用于公交车的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其包括有上述任一的后围。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公交车,其包括上述的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后围,其用于公交车,包括后围框架、包裹于所述后围框架外表面的表面覆材,以及设置在所述表面覆材中透光部位与所述后围框架之间的发光元件。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亮透过所述透光材料,为车厢内部提供照明和/或进行提示。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在其后围还可进一步利用后围自身结构而设置广告位、缓冲结构和电气箱,实现对后围结构上的复用。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及车辆,其内部结构更为紧凑,并且能满足车内安全照明和广告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中后围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围挡玻璃连接结构的弧度的示意图。

图中,1表示后围;11表示广告位;12表示围挡玻璃连接结构;13表示多媒体安装支架;121表示发光元件;14表示缓冲结构;15表示电气箱;2表示侧边围;21表示l型连接件;3表示门;4表示l型底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本身而言,指向驾驶区域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坐在驾驶区域面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时,使用者的左边即为左,使用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后”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坐在驾驶区域面向车辆的前进方向时,使用者的前边即为前,使用者的后边即为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时,由车辆底部指向车顶的方向即为上,反之即为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公交车等车辆的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包括从后向前顺次连接以包围在驾驶区域周围的:后围1、侧边围2和门3。后围1、侧边围2和门3的垂直边缘分别连接有不同的型材作为边框以实现部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参考图2,后围1、侧边围2和/或门3的底部连接有l型底部支架4,l型底部支架的一边可连接上述各种垂直设置的型材的下部,其另一边连接在驾驶区域内的驾驶位平台上表面,用于固定所述的后围1、侧边围2和门3的边框型材。

所述的门3的后边连接所述侧边围2。侧边围2的两侧同样由边框型材连接固定,其后侧的型材于图2中的围挡玻璃连接结构12连接以实现相对后围1的固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的后围的主体结构可具体通过后围框架以及设置在其表面的表面覆材实现。其中,所述的后围框架,由多个型材相互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后围;所述的表面覆材,包裹于所述后围框架的外表面,所述表面覆材中至少部分采用透光材料。所述后围,考虑到对乘客的指引作用和车厢内部的安全照明需求,还可设置发光元件121。通常,可以将所述的发光元件121设置在所述透光材料与所述后围框架之间,其所产生的光亮能够透过所述透光材料提供照明和/或进行提示。

参考图2以及图3所示,为实现后围1与侧边围2之间的平滑过渡,所述的后围框架中接近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侧部的型材设置有向所述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侧部弯曲的弧度。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发光元件121可设置为贴合所述弯曲的弧度表面;所述表面覆材贴合所述型材的弧度覆盖所述发光元件121,供所述发光元件121的光亮射出以提供照明和/或进行提示。

参考图2中部,所述的后围在边框型材的表面至少能够部分的拼接有玻璃或有机玻璃的板材以实现透光、照明或灯光提示。其所采用的各类用作边框的型材之间通过l型连接件21。其中的型材包括有两边的垂直设置的固定型材,还包括有连接在垂直的型材之间的横梁结构。横梁的上下表面、边框两侧型材垂直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l型连接件21能够卡接在凹槽中实现隐藏式的固定。凹槽的厚度至少能够达到所述l型连接件21的厚度,以隐藏所述的l型连接件21。所述的l型连接件21具体可通过螺栓、插接件或粘接材料固定连接与对应的凹槽的底部实现固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所述侧边围2的后部通过铰链连接至后围1的右侧。后围1的右侧通过特殊的型材结构固定,该型材结构的右侧端面,参考图3的局部图,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弧度与侧边围2后部所连接的型材的弧度相匹配,后者可设置在弧形槽的弧度内旋转并实现隐藏式的连接。

其中,所述的隐藏式是指,连接件被全部安装在安装槽内,从型材的外侧看不到连接件这种连接方式。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下,所述的隐藏式具体可通过连接件21与型材、型材侧部的安装槽之间的尺寸结构的配合实现。例如,在两个方向的型材之间设置连接件的位置设置安装槽,设置安装槽的宽度能够容纳连接件进入,设置安装槽的深度能够包裹或至少达到所述连接件的厚度。这样,连接件的两端被分别设置在两个型材的安装槽内,安装槽的侧壁遮挡住连接件的侧面,使得无法从型材外部观察到所述连接件,如同连接件被隐藏。

在一种更为具体的实现方式下,参考图2所示,所述的后围1包括设置在两边的垂直方向的型材,型材之间连接有若干横梁,其右侧的型材通过设置为弧度的围挡玻璃连接结构12连接至所述的侧边围2。所述的围挡玻璃连接结构12包裹在后围1右侧的型材与侧边围2后侧的型材之间,形成整体平滑的过渡结构。围挡玻璃连接结构12的边缘还可以进一步设置突出于其平面向后弯折的扶手,避免乘客上车时碰撞,同时又能够提供握持部位。

在这种方式下,用于安全照明或灯光提示的发光元件121可设置在所述型材弯曲的弧度表面的上部接近乘客视线的高度,和/或设置在所述型材弯曲的弧度表面的下部接近所述车辆的车厢地面。

具体而言,所述后围1或所述围挡玻璃连接结构12的下部可采用玻璃、有机玻璃或其他透光的板材。透光材料内部设置灯光,可在夜间行驶时为车内乘客提供照明。灯光外部的面板还可进一步的设置为“注意安全”等提示语。灯光外部的面板可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

后围1中部的横梁结构之间还可设置广告位11。广告位内侧设置灯光以在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保持其能够被看清。其结构具体包括:灯箱,嵌入所述后围框架中各型材之间,其外壁与所述各型材连接固定;广告,设置在所述灯箱的开口面;灯管,设置于所述灯箱的内部,所述灯管产生光线照亮所述广告;灯箱罩,封闭所述灯箱的开口,将所述广告封闭在所述开口以内。

为实现更好的广告效果,所述广告位11设置于所述后围框架的中部或偏上位置,刚好落入乘客的视线区域。并且,由于此处的广告位的灯光向后射出,因此不会对驾驶人员的视线造成干扰,较其他布置方式更为安全。

广告位11下侧的面板采用软胶材质包覆在后围框架外表面实现一个缓冲结构14。该缓冲结构14还可利用发泡的软材质实现包覆,以在后围收到外部的碰撞时提供缓冲。

可选的,后围1中部的横梁结构之间还可设置多媒体安装支架13。多媒体安装支架13包括有由横梁结构平面向司机方向设置的横档以供支撑多媒体设备,其内部或者表面还可进一步的提供对电线的收纳。其与型材之间通过组装而非焊接的结构,采用通用件连接,以可拆卸的方式调节长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其可设置为卡扣式的连接。

为实现对车内电气连线的收纳,所述后围1还能够进一步在其适当位置设置电气箱。电气箱可通过支架连接在广告位11下方内侧,用于容纳车辆can总线等。其结构可包括:电气箱支架,连接在所述广告位下方的后围框架的内侧;箱体结构,其外壁由所述电气箱支架支撑以固定,用于容纳车辆内部电气元件、线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