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7777发布日期:2020-07-17 16:0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座椅的座椅扶手作为其重要部件之一,可以对乘坐人员的手肘起到一个支撑力,可以防松手部。在此基础上,人们更进一步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因此,对于通过高度的人群对汽车座椅的座椅扶手的高度提出了可以调整高度的要求。

然而,在目前汽车座椅的领域中,还没有出现上下电动调节的侧扶手产品。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扶手无法调整高度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包括:

底座和扶手骨架;

左侧导向柱和右侧导向柱,所述左侧导向柱和所述右侧导向柱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驱动模块支架组件,所述驱动模块支架组件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左侧导向柱和所述右侧导向柱之间,且所述驱动模块支架组件的顶部与所述扶手骨架连接;

丝杆电机和驱动模块,所述丝杆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模块安装在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上,且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支架组件连接;

通过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转动,使得所述驱动模块上下升降,所述驱动模块支架组件连动,从而带动所述扶手骨架上下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侧导向柱和所述右侧导向柱焊接在所述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支架组件包括左侧导向管、右侧导向管、左侧驱动模块支架、右侧驱动模块支架和中间驱动模块支架,所述左侧导向管和所述右侧导向管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左侧导向柱和所述右侧导向柱上;

所述左侧驱动模块支架与所述左侧导向管连接,所述右侧驱动模块支架与所述右侧导向管连接,所述中间驱动模块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驱动模块支架、所述右侧驱动模块支架连接,且所述中间驱动模块支架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左侧驱动模块支架的顶端和所述右侧驱动模块支架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扶手骨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侧导向管和所述右侧导向管内嵌设有衬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侧驱动模块支架的内侧面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左侧导向管的外表面焊接;

所述右侧驱动模块支架的内侧面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右侧导向管的外表面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驱动模块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左侧驱动模块支架、所述右侧驱动模块支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驱动模块支架两端的所述第三折弯部分别朝向所述中间驱动模块支架的前后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还包括马达固定支架,所述马达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丝杆电机安装在所述马达固定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丝杆电机的电机横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沿所述电机垂直向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具有如下优势:

一、增加汽车座椅侧扶手功能的多变性,提高座椅的市场竞争力;

二、适应各种体型或者人体坐姿所需的相应的支撑性,提高乘坐的舒适感;

三、可以为后续扶手功能扩展提供新的基础。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

底座10

扶手骨架20

左侧导向柱30

右侧导向柱40

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

丝杆电机60

丝杆61

驱动模块70

左侧导向管51

右侧导向管52

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

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

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

衬套56

第一折弯部531

第二折弯部541

第三折弯部551

马达固定支架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的后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其包括:底座10、扶手骨架20、左侧导向柱30、右侧导向柱40、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丝杆电机60和驱动模块70。其中,左侧导向柱30和右侧导向柱40竖直安装在底座10上。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滑动地安装在左侧导向柱30和右侧导向柱40之间,且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的顶部与扶手骨架20连接。丝杆电机60固定在底座10上,驱动模块70安装在丝杆电机60的丝杆61上,且驱动模块70与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连接。这样通过丝杆电机60的丝杆61转动,使得驱动模块70上下升降,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连动,从而带动扶手骨架20上下升降。

优选地,左侧导向柱30和右侧导向柱40焊接在底座10上。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包括左侧导向管51、右侧导向管52、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和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将左侧导向管51和右侧导向管52分别套设在对应的左侧导向柱30和右侧导向柱40上。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与左侧导向管51连接,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与右侧导向管52连接,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的两端分别与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连接,且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与驱动模块70连接。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的顶端和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的顶端分别与扶手骨架20连接。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左侧导向管51和右侧导向管52内嵌设有衬套56。

更优选地,在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的内侧面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一折弯部531,第一折弯部531与左侧导向管51的外表面焊接。例如,第一折弯部531套设在左侧导向管51的外部,第一折弯部531的内表面与左侧导向管51的外表面焊接。同理,在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的内侧面设置有向内折弯的第二折弯部541,第二折弯部541与右侧导向管52的外表面焊接。例如,第二折弯部541套设在右侧导向管52的外部,第一折弯部541的内表面与右侧导向管52的外表面焊接。

另外,在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三折弯部551,将第三折弯部551分别与对应的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连接。优选地将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两端的第三折弯部551设置为分别朝向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的前后方向延伸。

此外,所述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还包括马达固定支架80,将马达固定支架80安装在底座10上,丝杆电机60安装在马达固定支架80上。丝杆电机60的电机横向固定在底座10上,丝杆电机60的丝杆61沿所述电机垂直向上。

优选地,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优选为一体成型,或者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和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之间焊接形成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

进一步优选地,驱动模块70可以优选为丝杆螺母,驱动模块支架组件50可以优选为丝杆螺母组件,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和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分别优选为左侧丝杆螺母支架、中间丝杆螺母支架和右侧丝杆螺母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描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实现,当然其他方式也可以,此处仅为举例。例如,马达固定支架80焊接于底座10上。右侧导向柱40和左侧导向柱30分别焊接于底座10上。左侧导向管51和右侧导向管52与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例如中间丝杆螺母支架)采用焊接连接。衬套56(例如塑料衬套)卡接在左侧导向管51和右侧导向管52内。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例如左侧丝杆螺母支架)和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例如右侧丝杆螺母支架)与扶手骨架20采用焊接连接。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例如中间丝杆螺母支架)分别与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例如左侧丝杆螺母支架)和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例如右侧丝杆螺母支架)采用螺钉连接。丝杆电机60和马达固定支架80采用螺钉连接。驱动模块70(例如丝杆螺母)通过螺纹固定于丝杆电机60上。驱动模块70(例如丝杆螺母)与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例如中间丝杆螺母支架)采用螺钉连接。

当所述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工作时,丝杆电机60通电后,丝杆电机60的丝杆61转动,驱动模块70(例如丝杆螺母)带动中间驱动模块支架55、左侧驱动模块支架53、右侧驱动模块支架54通过左侧导向管51和右侧导向管52沿着右侧导向柱40和左侧导向柱30构成的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扶手骨架20的上下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扶手的升降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具有如下优势:

一、增加汽车座椅侧扶手功能的多变性,提高座椅的市场竞争力;

二、适应各种体型或者人体坐姿所需的相应的支撑性,提高乘坐的舒适感;

三、可以为后续扶手功能扩展提供新的基础。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