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杯托的汽车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7780发布日期:2020-07-17 16:0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具有杯托的汽车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杯托的汽车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座椅扶手很多都带有杯托,以便于司乘人员放置水杯或水平。但是,受限于工艺和结构问题,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泡沫制造公差大,行业平均水平为±5mm,导致杯托周圈区域缝隙较大,且不均匀,常出现匹配不均匀的外观缺陷;

2、由于泡沫的硬度较低,面套包覆后受力会被压塌,如果是带拐角的杯托,在拐角处常出现较大缝洞的外观缺陷;

3、泡沫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局部区域长期被用户按压,会产生永久变形而导致局部塌陷,并且,按压杯托周围的泡沫时,杯托周围容易漏缝,现在很多汽车生产厂商已不允许该情况出现。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有的座椅厂商尝试增加epp材质的内衬件,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现,epp作为一种发泡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上述问题,但是仍然难以克服以下几个问题:

1、epp的密度只有普通塑料密度的1/30-1/50,硬度也远不及普通塑料,故根本无法实现完美的支撑效果;

2、epp由于其发泡成型的特性,其公差相对于普通塑料件要大至少10倍,因而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上述匹配问题,只是比没有使用epp内衬件略好;

3、由于epp硬度不足和发泡成型的特性,epp内衬件不可能稳固的安装在扶手骨架上,也就是说,epp内衬件受力还是会相对于扶手骨架及杯托发生位移,不能满足汽车生产厂商的要求;

4、如果是带拐角的杯托,epp内衬件在拐角处的支撑效果是极不稳定的,效果不佳。

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杯托的汽车座椅扶手。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杯托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

扶手骨架,其上设置有至少一根钢丝;

发泡层,其发泡在扶手骨架上,并成型有向内凹陷的杯托安装槽;

面套,其包覆在发泡层的外部;

杯托,其嵌入杯托安装槽中,并与各根钢丝连接;

其要点在于,还包括:

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内衬件,其安装在钢丝上,用于支撑杯托安装槽周围的发泡层和面套,使杯托的翻边与其内侧的面套紧密贴合。

采用以上结构,硬质材料制成的内衬件制造公差小,能够使杯托周圈与面套完美匹配;并且,由于内衬件的硬度大,即使杯托是拐角式杯托,在拐角处也能够完美匹配,不会留有缝洞,更不会出现塌陷;同时,在人正常按压的情况下,硬质材料制成的内衬件几乎不会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是完全不会产生的,因此按压后不会塌陷、不会漏缝,长期使用也不会发生塌陷情况,能够满足汽车生产厂商的要求;由于内衬件为非外观件,也非特别强度件,能够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因而不会增加太多成本,经济效益好。

作为优选:所述内衬件包括呈环形围绕在杯托安装槽周围的内衬件主体以及若干设置在内衬件主体上的内衬件卡子,各个内衬件卡子分别与对应的钢丝卡接配合。采用以上结构,装配简单,稳定可靠,无需新增其他的配合零件。

作为优选:所述内衬件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其中一根所述钢丝上具有与限位凸起相适应的限位折弯部,所述限位凸起插入该限位折弯部中。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对内衬件进行可靠地横向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内衬件主体的外缘倒有圆边。采用以上结构,避免伤人,安全性高,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圆边的半径大于3.2mm,能够满足法规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内衬件主体和面套之间具有发泡层。采用以上结构,在具有良好支撑作用的同时,触感较软,乘客的使用感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面套紧贴地包覆在内衬件主体上。采用以上结构,具有更加良好的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内衬件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采用以上结构,塑料材质能够选择价格低廉、强度高的产品,综合性价比高,同时制造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骨架上安装有转轴和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一端缩径形成转动配合部,该转动配合部的外端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限位部。采用以上结构,由于限位部的存在,在受到行李箱冲击时,转轴和限位轴不会从安装支架上脱出,从而保证了座椅扶手安装的可靠性,避免座椅扶手功能失效以及伤害乘客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符合强制法规的要求;并且,转动配合部缩径形成,使其两侧的结构都能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为条形结构,该限位部或与转动配合部共同构成“7”字形结构,或与转动配合部共同构成“t”字形结构。采用以上结构,“7”字形结构简单、可靠、用料少,而“t”字形结构则强度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为圆盘形结构,其直径大于转动配合部的直径。采用以上结构,强度更高,可靠性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具有杯托的汽车座椅扶手,设计巧妙,硬质材料制成的内衬件制造公差小,能够使杯托周圈与面套完美匹配;并且,由于内衬件的硬度大,即使杯托是拐角式杯托,在拐角处也能够完美匹配,不会留有缝洞,更不会出现塌陷;同时,在人正常按压的情况下,硬质材料制成的内衬件几乎不会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是完全不会产生的,因此按压后不会塌陷、不会漏缝,长期使用也不会发生塌陷情况,能够满足汽车生产厂商的要求;由于内衬件为非外观件,也非特别强度件,能够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因而不会增加太多成本,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3为杯托和内衬件与钢丝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内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杯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扶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杯托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扶手骨架1、发泡层3、面套4、杯托2和内衬件6。

请参见图3和图6,所述扶手骨架1采用扁管或矩管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扶手骨架1的厚度大于宽度,从而能够实现垂向抗弯性能强于侧向抗弯性能,符合扶手实际使用的受力情况,符合行业标准对于扶手强度的要求,可以使性能不溢出、不浪费。

具体地说,所述扶手骨架1包括呈“u”字形结构的u型管部11以及分别自u型管部11两端向外延伸的轴安装管部12,即扶手骨架1整体也呈“u”字形结构。

所述扶手骨架1上安装有转轴7和限位轴8,该扶手骨架1上开设有与转轴7相适应的转轴卡口以及与限位轴8相适应的限位轴卡口,所述转轴7通过转轴卡口固定在扶手骨架1上,所述限位轴8通过限位轴卡口固定在扶手骨架1上。具体地说,所述转轴卡口和限位轴卡口均开设在轴安装管部12上,并且,相邻所述转轴卡口和限位轴卡口分别位于对应轴安装管部12相对的两侧缘上,保证了扶手骨架1的结构强度。

请参见图6,所述转轴7为传统的杆状结构,其通过焊接工艺固定在两个转轴卡口中。

所述限位轴8也同样为杆状结构,但是,该限位轴8的一端缩径形成转动配合部82,该转动配合部82的外端具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限位部81。由于限位部81的存在,在受到行李箱冲击时,转轴7和限位轴8都不会从扶手安装支架上脱出,避免后排座椅扶手功能失效以及伤害乘客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符合强制法规的要求。

具体地说,所述限位部81或为条形,或为圆盘形,其中,当限位部81为圆盘形时,其整体均凸出于转动配合部82,即限位部81的直径大于转动配合部82的直径,强度更高,可靠性更高。当限位部81为条形时,限位部81或与转动配合部82共同构成“7”字形结构(朝一侧延伸),或与转动配合部82共同构成“t”字形结构(朝两侧延伸),其中“7”字形结构简单、可靠、用料少,而“t”字形结构则强度更高。

所述扶手骨架1上设置有至少一根钢丝5,钢丝5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次弯折后形成钢丝固定臂41,该钢丝5通过钢丝固定臂41固定在扶手骨架1上,具体地说,所述钢丝固定臂41均通过焊接工艺固定在u型管部11上。另外,至少一根所述钢丝5上具有“n”字形的限位折弯部51,用于定位杯托2。

请参见图2-图4,所述内衬件6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该内衬件6安装在钢丝5上,用于支撑杯托安装槽31周围的发泡层3和面套4,使杯托2的翻边21与其内侧的面套4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件6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塑料材质能够选择价格低廉、强度高的产品,综合性价比高,同时制造简单。

具体地说,所述内衬件6包括呈环形围绕在杯托安装槽31周围的内衬件主体61以及若干设置在内衬件主体61上的内衬件卡子62,各个内衬件卡子62分别与对应的钢丝5卡接配合。

并且,请参见图3和图6,所述内衬件主体61上设置有与限位折弯部51相适应的限位凸起63,该限位凸起63插入限位折弯部51中,以对内衬件6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件主体61的外缘倒有圆边61a,既能够避免伤人,安全性高,并且,本实施例中,圆边半径为3.5mm,大于法规要求的3.2mm,安全性更佳。

请参见图2,所述发泡层3发泡在扶手骨架1上,并成型有向内凹陷的杯托安装槽31。所述面套4包覆在发泡层3的外部。本实施例中,发泡层3采用灌泡工艺发泡成型。具体地说,先将面套4固定在扶手骨架1上(可以带杯托2,也可以不带杯托2),然后向面套4内部灌泡聚氨酯,形成发泡层3。相对于传统先在扶手骨架1上发泡形成发泡层3,再包覆面套4的工艺,采用灌泡工艺的扶手外观具有显著提升,更加紧实。

需要指出的是,杯托2周围内衬件6到面套4距离可不留或者留较小的间隙以填充发泡层3,以实现良好撑型作用。即所述面套4可以是紧贴地包覆在内衬件主体61上,具有更加良好的支撑作用;还可以是内衬件主体61和面套4之间具有发泡层3,在具有良好支撑作用的同时,触感较软,乘客的使用感更加舒适。

请参见图1-图3以及图5,所述杯托2嵌入杯托安装槽31中,并与各根钢丝5连接。具体地说,杯托2具有能够与钢丝5卡接配合的杯托卡子22,当杯托2嵌入杯托安装槽31中时,各个杯托卡子22与钢丝5连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