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9706发布日期:2020-09-29 09:36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网络趋于完善,公路长距离运输需求增长,商用车对于油箱的容积需求正在不断增大。然而受整车布置空间的限制,增大单个油箱的容积面临较多困难;因此,商用车采用双油箱方案成为提升油箱容积的有效方案之一。

现有技术中,商用车双油箱方案主要为两个油箱并联的方案。具体为发动机燃油管路分别与两个油箱进行连接,利用阀门进行油箱切换,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油箱向发动机供给燃油。

但是,对于上述两个油箱并联的方案,因两个油箱间无连接关系,必须分别加注两个油箱。此时,若两个油箱分别布置在车架两侧时,因加油枪长度有限,往往需要驾驶员转换车头朝向才能完成双油箱加注,过程繁琐不便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能够实现单侧加注双油箱,提高了向油箱加注油的效率。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包括:

主油箱,其上端具有第一开口;

副油箱,其上端具有第二开口;

连通油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副油箱连通,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存在高度差;

连通气管,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油箱的上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副油箱的上端,且用于连通所述主油箱和所述副油箱;

进油三通,包括第一入口端、第二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一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入口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端与车辆的发动机连通;

回油三通,包括第三入口端、第二出口端和第三出口端,所述第三入口端与所述发动机连通,所述第二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三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油箱的侧壁的中部,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副油箱的侧壁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副油箱的连接点高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油箱的连接点。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快插接头公头、第二快插接头公头、能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公头固定连接的第一快插接头母头及能与所述第二快插接头公头固定连接的第二快插接头母头;

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公头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快插接头母头与所述主油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快插接头公头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快插接头母头与所述副油箱的侧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公头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公头和所述第一快插接头母头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二快插接头公头的外壁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快插接头公头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头母头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快插接头公头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头母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快插接头公头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快插接头母头固定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支撑主油箱的主油箱托架,用于支撑副油箱的副油箱托架,固定于所述主油箱托架且用于支撑所述连通油管的第一支架和固定于所述副油箱托架且用于支撑所述连通油管的第二支架。

可选地,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连通油管外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入口端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主油箱与所述第一入口端的第一出油管,用于连通所述副油箱与所述第二入口端的第二出油管,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端和所述发动机的入口端的第三出油管,用于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入口端的第一回油管,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出口端和所述主油箱的第二回油管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三出口端和所述副油箱的第三回油管;

所述第一出油管和所述第二回油管延伸至所述主油箱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油管和所述第三回油管延伸至所述副油箱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油箱供油系统中,主油箱和副油箱通过连通油管实现串联,通过一个油箱的注油口即可对主油箱和副油箱同时注油,也即是能够实现单侧加注双油箱,提高了向油箱加注油的效率,还使得在使用主油箱和副油箱为发动机供油时无需切换,进一步提高了双油箱供油系统的供油效率。

并且,主油箱和副油箱的顶端通过连通气管连通,保证了在加注油的过程中,主油箱和副油箱内部压力的平衡,同时避免了主油箱或副油箱上与外界大气通气的独立通气口被堵塞后导致主油箱和副油箱内部出现压力差的风险,提高了双油箱供油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快插接头公头和第一快插接头母头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

1、主油箱;11、第一开口;12、第一注油口;2、副油箱;21、第二开口;22、第二注油口;3、连通油管;31、第一端;32、第二端;4、连通气管;5、进油三通;6、回油三通;7、第一快插接头公头;8、第一快插接头母头;9、第一密封圈;20、第一螺栓;30、主油箱托架;40、副油箱托架;50、第一支架;60、第二支架;70、第三支架;80、过滤器;90、发动机;1a、第一出油管;1b、第二出油管;1c、第三出油管;1d、第一回油管;1e、第二回油管;1f、第三回油管;101、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能够实现单侧加注双油箱,提高了向油箱加注油的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双油箱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1、副油箱2、连通油管3、连通气管4、进油三通5和回油三通6。

其中,主油箱1的上端(即主油箱1的顶端)具有第一开口11;该第一开口11上可以设有堵塞,且该堵塞上可以设有供油管或连通气管4穿过的通孔,且主油箱1上还具有第一注油口12。副油箱2的上端(即副油箱2的顶端)具有第二开口21;该第二开口21上也可以设有具有通孔的堵塞,且该副油箱3上还具有第二注油口22。连通油管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该第一端31与主油箱1连通,该第二端32与副油箱2连通,且该第一端31与该第二端32之间存在高度差;也即是该第一端31和该第二端32与同一水平面的距离不同。上述连通气管4的一端固定于主油箱1的上端,连通气管4的另一端固定于副油箱2的上端,且用于连通主油箱1和副油箱2。

上述进油三通5包括第一入口端、第二入口端和及分别与第一入口端和第二入口端连通的第一出口端。该第一入口端与主油箱1的第一开口11连通,使得主油箱1中的油能够由第一开口11进入第一入口端,该第二入口端与副油箱2的第二开口21连通,使得副油箱2中的油能够由第二开口21进入第二入口端,该第一出口端与车辆的发动机90连通,使得由第一入口端和第二入口端进入的油能够从该第一出口端进入发动机90。上述回油三通6包括第三入口端、与第三入口端连通的第二出口端和与第三入口端连通的第三出口端,该第三入口端与发动机90连通,第二出口端与第一开口11连通,第三出口端与第二开口21连通,使得发动机90中的油能够进入第三入口端,进而能够从第二出口端进入主油箱1,或者从第三出口端进入副油箱2。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油箱供油系统中,主油箱1和副油箱2通过连通油管3实现串联,通过一个油箱的注油口即可对主油箱1和副油箱2同时注油,也即是能够实现单侧加注双油箱,提高了向油箱加注油的效率,还使得在使用主油箱1和副油箱2为发动机90供油时无需切换,进一步提高了双油箱供油系统的供油效率。

并且,主油箱1和副油箱2的顶端通过连通气管4连通,保证了在加注油的过程中,主油箱1和副油箱2内部压力的平衡,同时避免了主油箱1或副油箱2上与外界大气通气的独立通气口被堵塞后导致主油箱1和副油箱2内部出现压力差的风险,提高了双油箱供油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连通油管3的第一端31固定于主油箱1的侧壁的中部,连通油管3的第二端32固定于副油箱2的侧壁的中部,提高主油箱1与副油箱2连通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主油箱1侧壁的中部可以为主油箱1的侧壁中与其底面的距离位于预设距离范围的部分,该预设距离范围可以为主油箱1高度的10~60%。类似的,副油箱2的侧壁的中部可以为副油箱2的侧壁中与其底面的距离位于预设距离范围的部分。

进一步地,连通油管3的第二端32与副油箱2的连接点高于连通油管3的第一端31与主油箱1的连接点。可选地,当主油箱1的底面与副油箱2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时,连通油管3的第二端32与副油箱2的连接点与副油箱2底面的距离大于连通油管3的第一端31与主油箱1的连接点与主油箱1底面的距离。此时,在向其中一个油箱加注油的过程中,当该油箱内的液面高于上述连接点时,由于压差的存在,燃油便会通过连通油管3进入另一个油箱中。

示例地,目前加油站的柴油加注枪流量为50l/min(升/分钟)左右,当连通油管3的内径大于40mm(毫米)时,使得管路流量与加注流量相等所需的压差值较小,根据管路阻力不同,其对应的液位差值一般在50mm左右。当非加注测的油箱液位完全没过上述连接点后,两侧油箱的液位将同步上升,此时连通油管3的流量会进一步减小,对应液位差降低,具体流量与主油箱1和副油箱2的尺寸相关,在两侧油箱截面尺寸相同的条件下,这一液位差将缩小至25mm之内,当加注侧油箱加满后,加注过程停止后,非加注侧油箱上有与液位差相同的空隙,这一空隙值可以通过增大连通油管的管径,以减小管路阻力等手段进一步缩小,可以将容积浪费率降低至1%以下。因此,本方案可以满足司机单侧加注双油箱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双油箱供油系统还包括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第二快插接头公头、能与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固定连接的第一快插接头母头8及能与第二快插接头公头固定连接的第二快插接头母头。

其中,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与连通油管3的第一端31连接,第一快插接头母头8与主油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快插接头公头与连通油管3的第二端32连接,第二快插接头母头与副油箱2的侧壁固定连接。为了提高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与连通油管3的第一端31的连接强度,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可以通过竹节结构与连通油管3的第一端31连接。类似的,第二快插接头公头也可以通过竹节结构与连通油管3的第二端32连接。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2,双油箱供油系统还包括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上述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密封圈9位于第一凹槽内,并用于密封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和第一快插接头母头8之间的间隙。上述第二快插接头公头的外壁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凹槽内,并用于密封第二快插接头公头和第二快插接头母头之间的间隙。

再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通过第一螺栓20与第一快插接头母头8固定连接,以提高第一快插接头公头7与第一快插接头母头8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快插接头公头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快插接头母头固定连接,以提高第二快插接头公头与第二快插接头母头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双油箱供油系统还包括用于支撑主油箱1的主油箱托架30,用于支撑副油箱2的副油箱托架40,固定于主油箱托架30且用于支撑固定连通油管3的第一支架50和固定于副油箱托架40且用于支撑固定连通油管3的第二支架60。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主油箱托架30和该副油箱托架40可以固定在车辆的车架101上。

进一步地,上述双油箱供油系统还包括套设于连通油管3外的第三支架70,该第三支架70的一端与第一支架50连接,第三支架70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60连接。可选地,该第三支架70可以呈圆筒状,以对连通油管3进行固定保护。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双油箱供油系统还包括过滤器80,该过滤器80位于进油三通5的第一出口端与发动机90的入口端之间,且该过滤器80用于过滤粗油。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双油箱供油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主油箱1与进油三通5的第一入口端的第一出油管1a,用于连通副油箱2与进油三通5的第二入口端的第二出油管1b,用于连通进油三通5的第一出口端和发动机90的入口端的第三出油管1c,用于连通发动机90的出口端与回油三通6的第三入口端的第一回油管1d,用于连通回油三通6的第二出口端和主油箱1的第二回油管1e及用于连通回油三通6的第三出口端和副油箱2的第三回油管1f。

其中,第一出油管1a和第二回油管1b延伸至主油箱1的底部,第二出油管1e和第三回油管1f延伸至副油箱2底部。

本实施例中,由于发动机90从油箱(主油箱1或副油箱2)内的吸油量与油箱内液面高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若主油箱1或副油箱2内存在柴油高度差,液面高的油箱将被吸走较多的柴油,反之,液面低的油箱将被吸走较少的柴油,使得主油箱1和副油箱2内液面会保持动态持平。车辆熄火后,如果主油箱1和副油箱2内存在液面差,此时,第一出油管1a和第二出油管1b会在主油箱1和副油箱2之间产生虹吸效应,将液面高的油箱内柴油吸到液面低的油箱内,直至主油箱1和副油箱2内液面持平。

发动机90回油通过回油三通6后分别回到主油箱1和副油箱2内。由于主油箱1和副油箱2的回油均回到油箱底部且两个油箱内压力始终一致,因此主油箱1和副油箱2的回油背压仅与两个油箱的液面高度相关。当一个油箱液面高时,此油箱回油口压力将大于另一个油箱,因此液面高的油箱回油量会小于液面低的油箱的回油量,直至两个油箱液面持平,回油量也将相同。从而实现两个油箱内燃油同时消耗完毕。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