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车电动天窗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3760发布日期:2020-11-25 17:4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厢式车电动天窗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天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厢式车电动天窗总成。



背景技术:

厢体式改装车体顶部天窗目前多为手动开关形式,而作为大型厢体式汽车特别内部装载仪器设备车辆,顶部较高,无法手动进行操作,而目前乘用轿车顶部自动天窗等结构,由于尺寸相对小,结构复杂,不适宜应用于厢体式改装专用汽车之中;如中国专利201621125159.7所公开的汽车天窗和顶盖的连接框、天窗总成及汽车和中国专利200810130583.4所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天窗,结构复杂,均不适用厢体式汽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厢式车电动天窗总成,其结构简单,并能实现厢体顶部天窗自动开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厢式车电动天窗总成,包括顶盖连接框和可移动打开的天窗顶盖,所述顶盖连接框设在厢式车的厢体顶板上,顶盖连接框与设在厢体顶板上的天窗开口相对设置,还包括升降结构和用于驱动天窗顶盖移动的滑轨机构,所述升降结构设在厢体顶板上,所述滑轨机构包括滑轨和设在滑轨上的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结构,滑轨设在升降结构上,滑块与天窗顶盖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连接框的侧面设有导向槽,天窗顶盖的一端设有位于导向槽内的导向轮,滑块与天窗顶盖的另一端相连。

还包括用于滑轨机构复位的导向复位机构,所述导向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块和复位弹簧以及导柱,所述复位块和复位弹簧均活动设在导柱上,复位弹簧位于复位块的下方,滑轨设在复位块上。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在滑轨上相连的电机和丝杆,滑块为套设在丝杆上的滑动螺母。

所述顶盖连接框的上边缘处设有密封垫。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剪叉和用于驱动升降剪叉升降的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设在厢体顶板上,升降剪叉顶部与滑轨铰接相连。

所述顶盖连接框的导向槽包括直行段和升降段,直行段靠滑轨机构设置,升降段的高度低于直行段的高度。

所述天窗顶盖处于关闭状态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应滑轨的两端均设有导向复位机构,滑轨端部与对应的导向复位机构的复位块相连。

所述顶盖连接框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槽,滑轨与两个导向槽的中间位置处对齐,并且滑轨与导向槽的直行段相平行设置。

所述导向槽的升降段设在导向槽远离滑轨机构端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厢式车电动天窗总成结构设计合理,能实现厢体顶部天窗自动开闭,独特结构较大程度上缩短了驱动结构的长度,整个设计结构简单,极大的提升了传动效率,由于安装关联件少,使得集成部件的安装和拆卸变得简单易行,后期保养极其方便,适用厢体式汽车天窗。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天窗总成打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天窗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向复位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顶盖闭合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天窗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

1.天窗顶盖、2.滑动螺母、3.电机、4.导向复位机构、5.滑轨、6.丝杆、7.升降结构、8.驱动缸、9.导向轮、10.导向槽、11.防尘罩壳、12.顶盖连接框、13.密封垫、14.厢体顶板、15.导套、16.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厢式车电动天窗总成,包括顶盖连接框12、可移动打开的天窗顶盖1、升降结构7、用于驱动天窗顶盖移动的滑轨机构以及用于滑轨机构复位的导向复位机构4。

顶盖连接框12设在厢式车的厢体顶板14上,顶盖连接框与设在厢体顶板上的天窗开口相对设置,升降结构设在厢体顶板上,滑轨机构包括滑轨5和设在滑轨上的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结构,滑轨设在升降结构上,滑块与天窗顶盖相连。

顶盖连接框的侧面设有导向槽10,天窗顶盖的一端设有位于导向槽内的导向轮9,滑块与天窗顶盖的另一端相连;优选的,顶盖连接框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槽,天窗顶盖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向轮。

顶盖连接框的导向槽包括直行段和升降段,直行段靠滑轨机构设置,升降段的高度低于直行段的高度;导向槽的升降段设在导向槽远离滑轨机构端部,便于天窗关闭时天窗顶盖下降压紧。

导向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块和复位弹簧以及导柱16,复位块和复位弹簧均活动设在导柱上,复位块中设有套在导柱上的导套15,复位弹簧位于复位块的下方,滑轨5设在复位块上;天窗顶盖处于关闭状态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应滑轨的两端均设有导向复位机构,滑轨端部与对应的导向复位机构的复位块相连。

顶盖连接框的上边缘处设有密封垫13,保证关闭时天窗密封性能。驱动结构包括设在滑轨上相连的电机3和丝杆6,电机通过支架设在滑轨的端部,滑块为套设在丝杆上的滑动螺母2,滑动螺母2的下部与滑轨配合,通过电机驱动丝杆旋转,带动滑动螺母沿滑轨方向移动,通过滑动螺母带动天窗顶盖移动。

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剪叉和用于驱动升降剪叉升降的驱动缸8,驱动缸优选油缸;驱动缸设在厢体顶板上,升降剪叉顶部与滑轨铰接相连,通过升降结构控制滑轨升降,从而实现天窗顶盖移动同时升降。

滑轨与两个导向槽的中间位置处对齐,并且滑轨与导向槽的直行段相平行设置,结构紧凑。

本发明主要解决大型厢式改装专用汽车顶部安装口型尺寸较大的天窗总成,可实现天窗顶盖自动开闭,保证关闭后的天窗有防水、防尘的功能。

优选具体实例及开闭控制:

电机3驱动丝杆6、滑动螺母2推拉天窗顶盖1,天窗顶盖1沿燕尾型滑轨5前后滑动保证天窗顶盖前后直线滑行,当导向轮9离开导向槽10直行段进入z型升降段后,滑轨5与电机3、滑动螺母2、丝杆6等组成的滑轨机构(以下简称“滑轨机构”)与“滑轨机构”两侧的驱动缸8驱动菱形升降结构,使得“滑轨机构”下降;“滑轨机构”两侧四个弹簧导向复位机构4通过导套15沿导柱16滑动,使“滑轨机构”及顶盖垂直运动。以上过程即顶盖与“滑轨机构”联动的过程,实现顶盖升降。

当顶盖闭合时,导向复位机构4中的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油缸拉动升降结构7后至某位置定位,此时导向轮9已从导向槽10直行段到行至z型段降至槽底部,顶盖1内部上平面与连接框12上的密封垫13贴合,实现天窗闭合。升降结构定位,丝杆螺母通过自锁性能共同作用锁定天窗顶盖。敞开式l型高翻边的连接框12使天窗洞口周边区域形成围堰(可参考图1所示),有效地阻止雨水、污物进入厢体内部。防尘罩壳11遮盖导向槽,并对连接框周围起到阻挡扬尘作用。

打开天窗时,电机反向驱动丝杆6、滑动螺母2拉动天窗顶盖1,顶盖1由导向轮9控制沿导向槽10的z型段升起,同时油缸推动菱形升降结构7向上与弹簧导向复位机构4共同作用,这时复位机构中的弹簧辅助升降结构沿导柱垂直顶起“滑轨机构”、顶盖1;导向轮9滑升至导向槽10直行段时,升降结构7和导向复位机械4全部定位,不再上升;电机继续驱动丝杆螺母,顶盖继续直线滑行打开,直到天窗洞口到达要求的敞开程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这种厢体车顶部天窗,解决了不适宜应用手动开闭天窗的汽车,及天窗口型敞开尺寸要求较大的专用改装汽车应用自动开闭的天窗的问题,以遥控方式实现厢体顶部天窗自动开闭。本发明结构简单,升降结构、导向复位机构、“滑轨机构”联动的创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机构运行可靠,电机驱动“滑轨机构”随动天窗顶盖升降,保证了厢体式专用汽车的天窗实现了自动关闭功能,并有效地解决了天窗密封防水的难题,在改装专用车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特点和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在专用汽车,特别是大型厢式专用改装汽车领域尚属首创。

这种独特的安装结构设计,最大限度上缩短了驱动链的长度,由于整个设计结构简单,使得传动效率提升显著。且由于安装关联件少,使得集成部件的安装和拆卸变得简单易行,后期保养也变得极其方便。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