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装配式建筑材料的物流车

文档序号:24982021发布日期:2021-05-07 22:5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装配式建筑材料的物流车

本方案属于物流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装配式建筑材料的物流车。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建筑而言,装配建筑采用的方式是在工厂生产预制出包括梁、板、柱和外墙等建筑构件,经过养护并验收合格后运输至现场安装施工完成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预制外墙板、预制内墙板、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叠合梁等。在工厂加工好的建筑材料通过物流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再通过组装等工序进行施工。

物流车是安装有四只脚轮的运送与储存物料的单元移动集装设备。常用于大型超市的物流配送或工厂工序间的物流周转。现如今的物流车,侧壁两边可以旋转打开放置材料,其余两面固定设置。在运输装配式建筑材料时,由于有些预制材料是较长的墙体或者管材,对于一般物流车的车厢相对较长,只能先通过打开车厢侧壁,再斜着放进物流车内,斜放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底部无辅助支撑,在运输货物时经常会由于碰撞、急刹车或启动的瞬间造成货物之间的碰撞,容易造成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震动,导致对货物造成损坏。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对于建材并无固定,若物流车转弯,建筑材料会向一遍倾斜,建材的重量容易导致物流车一遍过重,从而导致翻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装配式建筑材料的物流车,以解决较长建筑材料不容易放入车厢内,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装配式建筑材料的物流车,包括:车体、车厢;所述车厢由前板、后板、底板和其他的固定板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齿轮和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转动安装在车厢底部;所述后板滑动设置车厢上;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底板内中部;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齿条一端;所述车体内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活塞杆,且第一活塞杆自由端与底板接触;所述第一气缸旁设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活塞杆,且与后板底部固定连接。

本方案有益效果:针对传统物流车,本方案利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以及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使底板内向外延伸第一支撑板,从而推动后板向外移动,而利用后板的移动,带动第二活塞杆向外移动,使气缸内压强变化,使第一活塞杆向下,使底板旋转至水平,从而使建材水平放置在车厢内。本方案针对不同尺寸较长的建筑材料,均可以使建筑材料水平放进车厢内部,进而减小建材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同时利用气缸支撑的作用,使斜放的建材能够得到辅助支撑。

进一步,所述车厢底部设有转轴,后板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车厢底部;所述转轴上设有同轴连接的槽轮;所述后板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底板内设有用于支撑建材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端均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支撑杆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上。齿条移动推动滑块,使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上滑动,故而使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由于第二支撑杆与滑槽固定连接,进而第二支撑杆顶部只能转动,不能移动,所以第一支撑杆在转轴与第二滑块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支撑板一端翘起,形成坡度,从而使建材滑落,方便卸下。

进一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推板。推动推板,带动第三支撑板移动,使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上滑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由于第二支撑杆与滑槽固定连接,进而第二支撑杆顶部只能转动,不能移动,所以第一支撑杆在转轴与第二滑块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支撑板一端翘起,形成坡度,设置推杆与推板的目的是使齿条更方便接支撑组件,而且无需严格设定齿条的具体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侧壁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后板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为圆弧形。电机启动,带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齿条移动以及第一支撑板移动时,第一支撑板向外移动推动后板向外移动,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配合使底板向下移动时,后板可以与第一支撑板配合连接,在底板向下旋转至车厢底部时,第一支撑板的第一滑块落入第一滑槽内,使后板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更加稳固,防止后板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底部设有第一滑块锁紧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所述第一气囊顶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第一气囊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三气囊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两边,且第二气囊与第三气囊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气囊通过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三气囊的顶部均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内设有第三活塞杆。当第一滑块滑动至第一滑块锁紧组件时,第一滑块向下挤压活动板,从而挤压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内部气体通过两端气管分别向第二气囊与第三气囊输送,第二气囊与第三气囊内部气体体积增加,分别推动第三活塞杆向外移动,从而锁紧第一滑块,目的用于防止后板移动时,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从而缩短移动距离。

进一步,所述齿条长度小于电机输出轴到推板的距离,目的是保证电机启动带动齿条14移动至推板位置时,不会使推板推动,进而保证在未卸载建材时,支撑组件不会翘起,防止建材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板向外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板向旋转至水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板向内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底板的俯视图。

图7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车体1、车厢2、前板3、后板4、建材5、底板6、车轮7、第一气缸801、第二气缸802、第一活塞杆9、顶块10、第二活塞杆11、电机12、齿轮13、齿条14、第一支撑板15、第一滑块16、第一滑槽17、第一气囊1801、第二气囊1802、第三气囊1803、槽轮19、第三滑槽20、连通管21、活动板22、弹簧23、第三活塞杆24、第二支撑板25、第一支撑杆2601、第二支撑杆2602、推杆2603、转轴27、第二滑块28、第二滑槽29、推板3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车体1底部设有车轮7,用于运输,车体1上设有车厢2,内部用于放置建筑材料。车厢2侧壁设有固定连接的前板3,用于抵住建材5,前板3相对设有活动链接的后板4,后板4底部通过转轴27转动连接在车厢2上,后板4上设有槽轮19和槽轮19对应的第三滑槽20,槽轮19与转轴27同轴连接,当后板4旋转至水平时,推动后板4,可使后板4在槽轮19上移动。

车厢2底部设有转动连接的底板6,底板6靠近前板3的位置上设有转轴27,车体1内设有第一气缸801,第一气缸801内设有第一活塞杆9,第一活塞杆9自由端设有圆形顶块10,顶块10与底板6底部接触,第一气缸801旁设有第二气缸802,第一气缸801底部与第二气缸802连通。第二气缸802水平放置,且内部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塞杆11,第二活塞杆11自由端与后板4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气缸801侧壁设有溢流阀。当后板4向车厢2外移动时,带动第二活塞杆11向外移动,由于第一气缸801内部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减小,故而带动第一活塞杆9向下移动,从而使底板6向下转动至车厢2底部。

如图2所示:

底板6内中部设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有转动连接的齿轮13,齿轮13一侧设有与齿轮13啮合的齿条14,齿条14端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5,第一支撑板15侧壁设有第一滑块16,后板4内设有与第一滑块16配合的第一滑槽17,第一滑槽17为圆弧形。

如图7所示:

第一滑槽17底部设有第一滑块16锁紧组件,该第一滑块16锁紧装置包括第一气囊1801、第二气囊1802和第三气囊1803,第一气囊1801顶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活动板22,活动板22与第一气囊1801之间设有弹簧23,第二气囊1802与第三气囊1803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囊1801两边,且第二气囊1802与第三气囊1803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气囊1801通过气管连通,第二气囊1802与第三气囊1803的顶部均设有连通管21,连通管21内设有第三活塞杆24。当第一滑块16滑动至第一滑块16锁紧组件时,第一滑块16向下挤压活动板22,从而挤压第一气囊1801,第一气囊1801内部气体通过两端气管分别向第二气囊1802与第三气囊1803输送,第二气囊1802与第三气囊1803内部气体体积增加,分别推动第三活塞杆24向外移动,从而锁紧第一滑块16。

如图5和图6所示:

底板6内设有建材5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25、第一支撑杆2601、第二支撑杆2602和推杆2603,第二支撑板25两端均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601和第二支撑杆2602,第一支撑杆2601与第二支撑杆2602中部通过转轴27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2601自由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滑块28,第二滑块28底部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滑槽29,第二支撑杆2602自由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29上,第二滑块28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推杆2603,推杆2603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推板30。推动推板30,带动第三支撑板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28在第二滑槽29上滑动,故而使第一支撑杆2601与第二支撑杆2602相互靠近,由于第二支撑杆2602与滑槽固定连接,进而第二支撑杆2602顶部只能转动,不能移动,所以第一支撑杆2601在转轴27与第二滑块28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支撑板25一端翘起,形成坡度,从而使建材5滑落,方便卸下。齿条14长度小于电机12输出轴到推板30的距离,目的是保证电机12启动带动齿条14移动至推板30位置时,不会使推板30推动。

具体操作时,放置建材5,由于建材5过长,只能斜着放进车厢2内(如图1所示),启动第一气缸801,推动第一活塞杆9向上移动,从而推动底板6旋转,从而使底板6抵住建材5。启动电机12,带动齿轮13旋转,进而带动齿条14向外移动,推动第一支撑板15向外移动,由于第一滑块16在第一滑槽17内滑动,固定第一支撑板15推动后板4向外移动,后板4向外移动,带动第二活塞杆11向外移动,由于第一气缸801内部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减小,故而带动第一活塞杆9向下移动,从而使底板6向下转动至车厢2底部(如图2所示)。第二气囊1802与第三气囊1803内部气体体积增加,分别推动第三活塞杆24向外移动,从而锁紧第一滑块16,此时建材5平放至车厢2内部。旋转后板4使后板4至水平(如图3所示),反向启动电机12,齿轮13带动齿条14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板15移动,由于第一滑块16锁紧机构,故而带动后板4移动至底板6内部,停止电机12,继续向内推动后板4,使齿条14向内移动与推板30接触,带动推板30移动,带动第三支撑板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28在第二滑槽29上滑动,故而使第一支撑杆2601与第二支撑杆2602相互靠近,由于第二支撑杆2602与滑槽固定连接,进而第二支撑杆2602顶部只能转动,不能移动,所以第一支撑杆2601在转轴27与第二滑块28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支撑板25一端翘起,形成坡度,从而使建材5滑落(如图4所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