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2487发布日期:2020-10-30 21:0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动脚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轮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脚轮。



背景技术:

脚轮作为工业活动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主要起承担移动物件的作用。但在移动物件的过程中,脚轮会经常转向,这时候因轴套与插杆顶部都是平面与平面接触,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导致转向效果不佳,经常出现卡顿现象,从而影响物件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转动脚轮,解决转动卡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转动脚轮,包括:轴套、插杆、脚轮支架和轮子;轮子设置在脚轮支架上,所述轴套内部中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轴套通过开口套设于插杆上,所述插杆与脚轮支架连接;所述插杆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轴套内底部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台,凸台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凹槽深度使得轴套内底部平面与插杆顶部平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凸台置于凹槽中的部分为弧形结构,凹槽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表面积小于插杆顶部所在平面的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设置于插杆上,且于所述轴套内侧侧壁还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于卡簧下方,用于防止轴套脱落。

进一步地,还包括:铆钉;所述轮子通过铆钉与所述脚轮支架相连。

进一步地,在所述插杆顶部内的凹槽中还设置有润滑剂。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为黄油。

进一步地,轴套外侧设置有倒刺。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动脚轮,通过减小所述轴套与插杆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具体的,凸台通过分离插杆与轴套,从而减小二者的接触面积。使凸台与凹槽间的接触面积小于背景技术中嵌套与插杆顶端的接触面积,达到减小二者摩擦力的目的,同时避免了转动时出现卡顿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转动脚轮;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台结构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转动脚轮结构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轴套结构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插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轴套;2、插杆;3、脚轮支架;4、轮子;5、铆钉;

11、凸台;21、凹槽;22、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动脚轮,包括:轴套1、插杆2、脚轮支架3;所述轴套1套设于插杆2上,所述插杆2与脚轮支架3连接;所述插杆2顶部设置有凹槽21,所述轴套1上设置有与凹槽21相匹配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的高度大于凹槽21深度,使凸台两侧的平面不与所述凹槽两侧的平面接触,且所述凸台11置于凹槽21中的部分为弧形结构,当然在所有实施例中凹槽21均为弧形结构。在某些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轮子4、铆钉5;所述轮子4通过铆钉5与所述脚轮支架3相连。所述轴套1开口套接于所述插杆2上,另一端可以嵌设于需要移动的物体中,如:家居、购物车等,同时进一步的,所述轴套外侧设置有倒刺,倒刺的设置将防止脚轮从移动物内脱落。所述插杆2一端设置于所述轴套1中,另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脚轮支架3上。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1通过将所述轴套1举离插杆2,使轴套1、插杆2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背景技术中轴套1、插杆2的接触面积,即,所述凸台11与凹槽21间的接触面积小于背景技术中轴套1、插杆2面与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卡顿现象。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11在置于凹槽21内的部分为弧形结构,至于弧形结构外的部分仅起到连接作用,即,将弧形结构与所述轴套1相连。该连接部可单为一根连接杆,亦或者方形连接块,但起到连接作用的结构不与所述插杆2接触,避免增大接触面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动脚轮,通过减小所述轴套1与插杆2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具体的,凸台11通过分离插杆2与轴套1,从而减小二者的接触面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凹槽的表面积小于插杆顶部所在平面的面积,使凸台与凹槽接触的面积必定小于插杆顶部所在平面的面积。使凸台11与凹槽21间的接触面积小于背景技术中嵌套与插杆2顶端的接触面积,达到减小二者摩擦力的目的,同时避免了转动时出现卡顿的现象。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施例,所述凸台11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凸台11将大幅提凸台11与轴套1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高脚轮的稳定性,避免因连接部的断裂使脚轮不能转向。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11优选的为半球体,半球体的设置可使二者的接触面仅为一个点。从而达到减小二者摩擦力的目的,同时避免了转动时出现卡顿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减少摩擦力,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杆2顶部内的凹槽21中还设置有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黄油等其他润滑物质。润滑剂的设置可提高脚轮的转向效果,同时增加脚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将润滑剂注入凹槽21中,避免了黄油滴落污染地面情况的发生。

为了防止轴套的脱落,本实施提供了一个防脱落装置,请参阅图4至图5,一种转动脚轮还包括:卡簧22;所述卡簧22设置于插杆2上,且于所述轴套侧壁还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于卡簧22下方。卡簧22、凸块的设置将便于轴套的安装与使用,同时防止轴套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动脚轮,包括:轴套、插杆、脚轮支架和轮子;轮子设置在脚轮支架上,所述轴套内部中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轴套通过开口套设于插杆上,所述插杆与脚轮支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轴套内底部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台,凸台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凹槽深度使得轴套内底部平面与插杆顶部平面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凸台置于凹槽中的部分为弧形结构,凹槽为弧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动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转动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表面积小于插杆顶部所在平面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动脚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设置于插杆上,且于所述轴套内侧侧壁还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于卡簧下方,用于防止轴套脱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动脚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铆钉;所述轮子通过铆钉与所述脚轮支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动脚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杆顶部内的凹槽中还设置有润滑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转动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黄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动脚轮,其特征在于,轴套外侧设置有倒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脚轮,包括:轴套、插杆、脚轮支架;所述轴套套设于插杆上,所述插杆与脚轮支架连接;所述插杆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轴套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凹槽深度,且所述凸台置于凹槽中的部分为弧形结构。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动脚轮,通过减小所述轴套与插杆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具体的,凸台通过分离插杆与轴套,从而减小二者的接触面积。使凸台与凹槽间的接触面积小于背景技术中嵌套与插杆顶端的接触面积,达到减小二者摩擦力的目的,同时避免了转动时出现卡顿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雷;赵彦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品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5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