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4026发布日期:2021-01-08 11:0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深入发展,企业只有提供更高性能的汽车,来全方位满足驾驶员的驾驶需求,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以立于不败之地。

当汽车内部湿度和温度较高时,在汽车内外存在一定温差的条件下,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容易形成一层雾水,进而降低前挡风玻璃的透明度,影响驾驶员的前方视线及正常驾驶。市场上,针对前挡风玻璃的防雾设计较多,比如在玻璃中添加加热丝,通过手动调控加热丝加热前挡风玻璃来达到防雾的功能,但加热丝一方面容易形成加热烙印,另一方面其容易形成可见丝线,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观感,且加热丝加热不均匀,使用导致前挡风玻璃局部加热,而无法实现前挡玻璃不同位置的全面防雾效果;也有一些设计中采用除雾电暖风扇,通过向前挡风玻璃内表面吹热风的方式来加热玻璃,避免起雾,但是电暖风扇噪音大、体积大、能耗高、占用空间大,因此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且浪费车内有限空间;此外,为了实现对于防止起雾的自动控制,目前市场中的前挡风玻璃也有采用温度湿度传感器进行探测的方式来实现加热控制。整个防雾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串行接口和校验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与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当汽车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达到起雾条件时,防雾控制系统会控制加热丝、电暖风扇或者空调运行,来加热前挡风玻璃,进而达到除雾的目的。但是,传感器直接安装在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需要安装支架,其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影响驾驶体验的问题。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其能够实现均匀加热,且能够解决直接将传感器安装在玻璃内表面上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影响驾驶体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其能够实现均匀加热,且能够解决直接将传感器安装在玻璃内表面上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影响驾驶体验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包括:

外层玻璃;

内层玻璃,通过粘结层粘接于所述外层玻璃的内侧面;

透明加热膜,镀膜覆盖于所述内层玻璃的外侧面的中部区域,且夹设于所述粘结层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所述透明加热膜与加热电源电连接,以用于加热所述内层玻璃;

透明膜电容,镀膜于所述内层玻璃的外侧面上,且夹设于所述粘结层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所述透明加热膜与所述透明膜电容间隔设置,所述透明膜电容与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信号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内层玻璃的内侧面湿度。

可选地,所述透明膜电容包括第一电极和若干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呈u形,若干个所述第二电极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凹口内,所述第一电极和各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相互间隔对应,以形成湿度感应电容。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共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电极并排间隔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凹口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各所述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金属箔。

可选地,所述透明膜电容镀膜于所述内层玻璃的外侧面的角部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透明加热膜的覆盖面积占所述内层玻璃的外侧面面积的80%-90%。

可选地,所述透明加热膜的覆盖面积占所述内层玻璃的外侧面面积的80%。

可选地,所述透明加热膜的厚度为10um-20um。

可选地,所述透明加热膜的厚度为15um。

可选地,所述透明加热膜的材质为氧化铟锡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加热膜镀膜覆盖于内层玻璃的外侧面中部区域,进而实现对内层玻璃的不同位置的均匀加热;而在内层玻璃的外侧面镀膜设置透明膜电容,通过透明膜电容检测内层玻璃内表面的介电常数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实现对内层玻璃是否起雾的实时检测,并最终通过透明加热膜加热达到防雾的效果;而且,由于透明膜电容镀膜在内层玻璃的外侧面,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通过导线与透明膜电容信号连接即可实现信号传输,相比现有设计,其无需再将湿度传感器直接安装在内层玻璃的内表面上,进而解决了直接将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内层玻璃的内表面上而会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影响驾驶体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

1-外层玻璃;2-内层玻璃;3-粘结层;4-透明加热膜;5-透明膜电容;51-第一电极;52-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其作为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具有防雾、结构简单的优点。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包括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2、粘结层3、透明加热膜4和透明膜电容5,透明加热膜4的材质为氧化铟锡薄膜,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良好的透明度。其中,内层玻璃2通过粘结层3粘接于外层玻璃1的内侧面,进而形成夹层玻璃;而在内层玻璃2和外层玻璃1相互粘接之前,透明加热膜4则通过镀膜的方式覆盖于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的中部区域;最终,透明加热膜4夹设于粘结层3和内层玻璃2之间,透明加热膜4与加热电源(图中未示出)电连接,以用于加热内层玻璃2。相比现有的加热丝加热内层玻璃2的设计结构,本实施例采用透明加热膜4的优点在于透明加热膜4能够实现对内层玻璃2的各个位置的均匀加热,且透明加热膜4不存在丝状结构,不会在内层玻璃2上形成一条条丝线痕迹,进而提高了驾驶员的观感体验,不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观察。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在透明加热膜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电连接加热电源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图中未示出),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为透明铜箔,其厚度为5um,通过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可以将透明加热膜4串接在加热电源上,进而实现电连接。而透明膜电容5则镀膜于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上,且透明膜电容5夹设于粘结层3和内层玻璃2之间,透明加热膜4与透明膜电容5间隔设置,进而避免和透明加热膜4之间发生干扰,透明膜电容5与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图中未示出)信号连接,以用于检测内层玻璃2的内侧面湿度。

实际防雾工作时,当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通过透明膜电容5接收到的内层玻璃2的内侧面上的介电常数达到出现雾水的临界值时,加热电源则会处于开启状态,此时透明加热膜4开始对内层玻璃2进行加热。当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通过透明膜电容5检测到内层玻璃2的内侧面上的介电常数未达到出现雾水的临界值时,加热电源则会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透明加热膜4不对内层玻璃2进行加热,进而实现了内层玻璃2的防雾功能,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由于透明加热膜4镀膜覆盖于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中部区域,进而可以实现对内层玻璃2的均匀加热,而在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镀膜设置有透明膜电容5,通过透明膜电容5检测内层玻璃2内侧面的介电常数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进而实现对内层玻璃2是否起雾的实时检测;同时,由于透明膜电容5镀膜在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通过导线与透明膜电容5信号连接即可实现信号传输,其无需再将湿度传感器直接安装在内层玻璃2的内表面上,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直接安装在内层玻璃2的内表面上需要使用安装支架,进而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的问题。而且,透明加热膜4和透明膜电容5均镀膜于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而不是采用粘胶粘接于内层玻璃2的外表面上,一方面简化了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的结构,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额外的粘结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加热防雾前挡风玻璃的整体厚度。

其中,为了提高湿度传感器控制元件获取的透明膜电容5的介电常数的准确性。如图2所示,透明膜电容5包括第一电极51和若干个第二电极52;第一电极51呈u形,若干个第二电极52相互间隔设置于第一电极51的凹口内,第一电极51和各第二电极52分别相互间隔对应,以形成湿度感应电容。具体而言,第二电极52共有四个,四个第二电极52并排间隔位于第一电极51的凹口内。通过设置四个第二电极52能够综合计算介电常数,进而更加准确的判断内层玻璃2的内侧面的起雾情况。本实施例使用的传感器为现有的介电常数传感器,其属于现有技术,其介电常数的计算也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51和各第二电极52的材质为金属箔。具体而言,第一电极51和各第二电极52均为铜箔,铜箔的厚度为5um,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透明度。

更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透明膜电容5镀膜于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的角部位置处。本实施例中,透明膜电容5设置在左上角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透明膜电容5也可以设置在右上角位置。

而为了实现对内层玻璃2的全面均匀加热,本实施例中,透明加热膜4的覆盖面积占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面积的80%。在其它实施例中,透明加热膜4的覆盖面积占内层玻璃2的外侧面面积的百分比也可以为80%-90%之间的其他数值,从而在保证透明加热膜4与透明膜电容5相互间隔独立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面均匀的加热内层玻璃2。

此外,本实施例中,透明加热膜4的厚度为15um,在其它实施例中,透明加热膜4的厚度也可以为10um-20um之间的其他数值,透明加热膜4的厚度适中一方面可以保证透明加热膜4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另一方可以保证透明加热膜4具有良好的韧性,进而保证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不容易发生撕裂破损。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