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和安全带卷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4019发布日期:2021-01-08 11:0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和安全带卷收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和安全带卷收器。



背景技术:

在车辆安全技术领域中,车辆安全带可以是用于在车辆出现紧急状况例如紧急刹车、碰撞或者倾翻时保护乘员的安全保护装置,其中,通过带状的织带可以束缚乘员,织带可以通过安全带卷收器的芯轴卷收,并且可以通过锁舌固定于车辆。车辆安全带可以是车辆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例如可以是乘用车、货车或者其他的交通工具。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车辆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车辆座椅的舒适性的要求同样如此。在车辆座椅的发展中,座椅靠背的倾角已从固定不变演变为可调,而且可调角度越来越大。在一些商务车上甚至已经实现了座椅靠背的接近平躺的调整角度。

一些已知的安全带卷收器配备车感装置,该车感装置可以作为安全带卷收器中的机械传感器来感知车辆状态,例如可以感知车辆的加速度和倾斜角度,其中,当车辆发生紧急状态时,车感装置可以感知该紧急状态,并且可以促使安全带卷收器的芯轴锁止,阻止织带继续从芯轴抽出,使得乘员可以被织带良好地束缚并且从而获得良好的安全保护。典型地,较早的车感装置固定地安装在车身或者车辆座椅上,这有可能不满足座椅靠背可调的技术要求。

另外已知自适应的车感装置,其能靠自身重力随着座椅靠背一起调节。由于自适应的车感装置是活动的,其自适应角度调节范围是有限的,并且车感灵敏度尚有改进的空间。因此,期待大角度可调的且车感功能灵敏可靠的车感装置。

集成在车辆座椅中的线控安全带系统为解决座椅靠背的大角度调节提供了较好的技术解决方案。线控安全带系统可以包括车感装置、调角盘组件和芯线组件。其中,车感装置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中,调角盘组件可以安装在座椅靠背与座部之间,并且可以与座椅调角器联动。车感装置与调角盘组件之间通过芯线组件连接起来。当转动座椅靠背时,调角盘组件卷入或放出芯线,以带动车感装置,从而使得车感装置与座椅靠背能够同步地调整角度并保持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位置基本上不变。

由于车感装置随座椅靠背同步地调整角度期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到能否正确感应车辆的加速度,从而保护乘员的安全,因此,使得车感装置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角度位置是重要的。由于车感装置与调角盘组件之间主要通过芯线传动,而芯线的长度较长(例如可以大约为1m),并且由于与芯线传动相关联的零件数量较多,使得车感装置、调角盘组件、芯线组件及相关联的零件在直接装配之后的累积公差较大,这可能导致车感装置的实际角度位置与设计角度位置存在偏差,从而影响车感装置的车感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对车感装置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和校准,从而可以基本上确保车感装置在之后的工作中总是保持在正确的角度位置中。

在一些现有的线控的调角盘组件中采用拉拔式芯线调节方案,例如采用螺栓与滑块的配合方式,其中,芯线末端固定在滑块上,滑块放置在由调角盘组件驱动的齿条内部,螺栓的一端穿过齿条,另一端连接在滑块上。通过旋拧螺栓来拉动滑块,从而带动芯线以调节车感装置。这种方案的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装置的体积庞大,并且芯线收紧力不稳定,而是随着螺栓拧入滑块的长度变化而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和安全带卷收器,其能够在确保车感角度位置的精度的同时优化零件结构,缩小芯线收紧装置的体积,提高产品适用性。

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所述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公开的主题技术来学习。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将实现和获得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优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所述芯线传动装置包括:

芯线,所述芯线具有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所述第一端部区段具有操纵元件,所述第二端部区段构造成用于与安全带卷收器的可转动的车感装置传动连接;

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一体地构成,并且包括芯线安装部,所述芯线安装部具有用于容纳和引导芯线的第一端部区段的芯线通道和与所述芯线通道并排设置的螺栓孔,所述芯线能在所述第一滑轮上卷绕和退绕,所述芯线传动装置包括接纳在螺栓孔中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在螺栓孔中的旋入能在所述第一端部区段中在与芯线背离的方向上驱动所述操纵元件并且从而驱动所述芯线相对于第一滑轮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的螺栓孔可以直接布置在第一滑轮上,而不需要如已知的现有技术那样另外设置滑块或其他螺纹配合件,从而可以实现较少的零件数量和紧凑的结构布置。通过将调节螺栓完全穿过螺栓孔之后推动芯线,可以实现对芯线、进而对车感装置的调节,这可以实现调节螺栓的较好的受力。这相比于通过调节螺栓来拉动螺纹配合件,可以减少螺纹末端发生磨损的风险。此外,由于调节螺栓的螺纹配合部的长度可以是一定的,使得螺栓的紧固力可以较为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轴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安装部可以构造成所述第一滑轮的边缘的凸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通道可以在第一滑轮的周向或切向上延伸,并且所述螺栓孔可以在第一滑轮的切向上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孔可以处于所述芯线通道的径向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孔可以处于所述芯线通道的轴向侧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纵元件可以构造成所述芯线的第一端部区段的末端处的第一端头,所述第一端头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螺栓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安装部可以具有与芯线的第一端头的外轮廓形状对应的伸长的安装座,以容纳和引导第一端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的第一端头可以具有8字形、圆形、长方形或者椭圆形的外轮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区段可以经由传动机构与车感装置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区段可以经由第二滑轮与车感装置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端部区段的第二端头可以固定在第二滑轮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区段能在第二滑轮上卷绕和退绕,所述第二滑轮可以与车感装置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轮可以具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构造成直接驱动车感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传动装置可以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构造成在远离第一滑轮的方向上将芯线张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传动装置可以还包括校准指示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准指示结构可以包括与芯线运动关联的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和静止的第二校准指示标记,所述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和第二校准指示标记构造成,在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和第二校准指示标记相互对齐时,调节螺栓调节至目标位置并且车感装置到达经校准的角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区段可以经由传动机构与车感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或车感装置具有第一校准指示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可以构成为第一校准指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可以包括传动机构壳体,所述传动机构壳体可以具有第二校准指示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校准指示标记可以构成为第二校准指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轮可以是调角盘组件的调角盘,所述调角盘组件可以还包括调角壳体,所述调角壳体可以具有芯线引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角壳体可以构造成与车辆座椅的靠背的枢轴同轴地固定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调角壳体相对于调角盘在第一转动方向上转动时,芯线能被卷绕在调角盘上,其中,第一转动方向对应于靠背向后倾角调整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角盘可以具有转动半径较长的长径部和转动半径较短的短径部,所述短径部可以具有芯线卷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角壳体可以具有转动半径较长的长径部和转动半径较短的短径部,所述壳体的短径部与所述调角盘的长径部可以共同作用,用于限定壳体相对于调角盘的转动角度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引入部可以构造成使得芯线在与芯线卷绕部相切的方向上引入到调角盘组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引入部可以设置在调角壳体的短径部的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角盘组件可以包括扳手,所述扳手构造成用于,相对于车辆座椅的座部无相对转动地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扳手可以构造成与调角盘固定地相连,或者可以构造成阻止所述调角盘在一定角度位置处继续朝向第一转动方向转动。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包括构造成用于安装至车辆座椅的靠背的卷收器主体、集成在卷收器主体中的可转动的车感装置以及上文所述的芯线传动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校准安全带卷收器的车感装置的方法,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包括构造成用于安装至车辆座椅的靠背的卷收器主体、集成在卷收器主体中的可转动的车感装置以及根据上文所述的芯线传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将芯线的第一端部区段装入芯线通道中,并将芯线的第二端部区段与车感装置传动连接;

将调节螺栓旋入螺栓孔中以驱动所述操纵元件并且从而驱动所述芯线,直到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和第二校准指示标记相互对齐。

应当理解,前述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安全带卷收器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安全带卷收器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安全带卷收器的分解图。

图4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芯线传动装置的调角盘组件的分解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芯线传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5b示出了图5a中的圈出部分的放大图,其中,调节螺栓处于准备推动芯线的位置。

图5c示出了图5a中的圈出部分的放大图,其中,调节螺栓处于已经推动了芯线的位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角盘的主视图和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芯线安装部的一处剖视图。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芯线的第一端头的立体图。

图8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芯线的第一端头的立体图。

图8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芯线的第一端头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其中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事实上,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使本公开的公开更为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说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特征的尺寸可以进行变形。

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的用辞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公开。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除非另外定义,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为简明和/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可以不再详细说明。

说明书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除非清楚指明,均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和/或”包括相关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的是,称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时,将不存在中间元件。在说明书中,一个特征布置成与另一特征“相邻”,可以指一个特征具有与相邻特征重叠的部分或者位于相邻特征上方或下方的部分。

在说明书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的空间关系用辞可以说明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关系用辞除了包含附图所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在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原先描述为在其它特征“下方”的特征,此时可以描述为在其它特征的“上方”。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此时将相应地解释相对空间关系。

图1示意性地显示具有安全带卷收器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安全带卷收器的放大的示意图,其中,车辆座椅被隐去。车辆例如可以是乘用车或载货车,特别是部分自主驾驶的或者完全自主驾驶的机动车。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座部5和靠背4,所述靠背4可以从预定的在图1中用实线描述的基本上直立的初始位置向前和向后调节倾角。所述初始位置对于乘员就座和操纵车辆可以是优化的。所述靠背4可以向前放倒在座部5上,以便腾出空间。所述靠背4可以向后调节至接近水平的最大倾角位置,在该最大倾角位置上,乘员可以休息。参考车辆的前进方向,最大倾角位置可以对应于接近180°的倾角,例如大约170°的倾角。所述靠背4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调节至预定的初始位置与最大倾角位置之间的任意的中间位置,例如可以调节至大约120°或者135°的倾角。靠背4的两个末端位置在图1中用虚线描述。

卷收器主体1固定地安装在靠背4中。卷收器主体1具有集成的可转动的车感装置10(见图2和图3)。在靠背4的枢轴上可以同轴地安装调角盘组件3,该调角盘组件经由芯线组件2与车感装置10耦合,从而调节车感装置的角度。在靠背4的预定的初始位置上,车感装置10处于基本上竖直定向中。在车感装置相对于靠背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在靠背从初始位置向后调整一定角度时,车感装置相应地以该角度偏离竖直定向。在自适应的车感装置的情况下,在靠背从初始位置向后调整一定角度时,车感装置依靠自身重力自适应地转动并且保持在竖直定向中,然而活动的车感装置在灵敏度方面具有改进的空间,并且自适应调节的角度范围典型地不超过45°。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卷收器中,在靠背4从初始位置向后调整一定角度时,这一方面导致车感装置10相应地以该角度偏离竖直定向,另一方面同时导致调角盘组件3对芯线组件2的牵拉并且最终导致车感装置10在相反方向上以另一个角度转动,所述另一个角度可以至少部分地补偿前述的角度,尤其优选基本上完全补偿前述的角度并且从而使得车感装置10可以基本上保持在竖直定向中。由于车感装置10的活动性受到调角盘组件3和芯线组件2约束,车感灵敏度甚至可以与固定不动地安装的车感装置相比较。与此同时,车感装置在定位角度方面可以与自适应的车感装置相比较。换言之,按本实用新型的车感装置可以兼具固定安装的车感装置的优点和自适应的车感装置的优点。

如图2和图3所示,卷收器主体1可以包括框架17。典型地,框架17可以构成为u形框架。用于卷绕织带的芯轴26可转动地支撑在框架17中。可以在一个轴向端部上配备使芯轴26在卷收方向上预紧的卷簧和遮盖该卷簧的卷簧侧盖,该卷簧侧盖可以固定在框架17上。卷簧和卷簧侧盖可以构成一个卷簧组件22。该芯轴26在另一个轴向端部上可以带动棘轮21。在此,卷收器主体1可以具有机械内盖18和机械外盖23。棘轮21可以接纳在机械内盖18中,并且车感装置10可以安装在机械内盖中。机械内盖18又可以接纳在机械外盖23中。机械内盖18和机械外盖23可以共同地固定在框架17上。在车辆出现紧急状况例如发生碰撞或倾翻时,车感装置10可以锁止棘轮21,从而导致被棘轮引导的锁止爪接合到框架17的如在图3中可见的齿圈中,使得芯轴26被锁止。关于车感装置10和锁止装置,例如可以参考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cn110027502a。所述车感装置10可以包括可转动地支承的敏感座14,所述敏感座可以具有凹形的碗面。敏感球25能在敏感座中运动。在静止状态下,敏感球处于碗面的底部。在车辆出现紧急状况时,敏感球25在惯性力作用下离开碗面的底部,抬升敏感爪15,该敏感爪又抬升锁止爪8,使得锁止爪8与棘轮21接合,从而引起芯轴26的锁止。

为了提高车感装置的灵敏度,期望对车感装置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和校准,以使得车感装置能够尽可能地保持在设计的角度位置。

下面参考图3至8c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其构造成能够调节车感装置10的角度位置。如图4至5c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可以包括调角盘组件3中的调角盘31、芯线组件2中的芯线28和调节螺栓32。芯线28的第一端部区段28-1安装至调角盘31,并且可以通过第二端部区段28-2与车感装置10传动地连接,使得芯线28在调角盘13上的卷绕和退绕可以操纵车感装置10。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线传动装置可以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车感装置10、例如连接至车感装置10的敏感座14,并且芯线28的第二端部区段28-2安装至该传动机构。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芯线28的端部30可以与车感装置10直接连接。

如图4、图5a~5c和图6所示,芯线28的第一端部区段28-1可以安装在调角盘31上的芯线安装部58中。芯线安装部58可以构造为具有用于容纳和引导芯线28的第一端部区段28-1的芯线通道58-1和与芯线通道58-1并排设置的螺栓孔58-2,该螺栓孔用于接纳调节螺栓32。芯线安装部58可以为设置在调角盘31的边缘处的凸台,其中,芯线通道58-1可以在调角盘31的周向或切向上延伸,螺栓孔58-2可以在调角盘31的切向上延伸。螺栓孔58-2可以位于芯线通道58-1的径向外侧。芯线28的第一端部区段28-1的末端可以设置有第一端头29,该第一端头的横截面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螺栓孔58-2,从而使得调节螺栓32在螺栓孔58-2中的旋入能在该第一端部区段28-1处在与芯线28背离的方向上驱动该第一端头29,从而驱动芯线28相对于调角盘31运动。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操纵元件来替代第一端头29而实现同样的目的。通过调节螺栓32的旋入来驱动芯线28运动,可以进一步实现芯线28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车感装置10的旋转,从而可以调节和校准车感装置10的角度位置。

如图7和8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线28的第一端头29可以具有“8”字形的外轮廓,并且调角盘31的芯线安装部58可以具有相应形状外轮廓的伸长的安装座60,以容纳和引导芯线28的第一端头29。

如图8b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芯线28的第一端头29-1可以呈圆形。如图8c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芯线28的第一端头29-2可以呈长方形。芯线28的第一端头的外轮廓还可以呈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椭圆形、长圆形等)。有利的是,该第一端头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螺栓孔58-2并且使得穿过螺栓孔58-2伸出的调节螺栓32能够驱动第一端头,而能在芯线28的第一端部区段28-1处在与芯线28背离的方向上驱动第一端头、并从而驱动芯线28。芯线安装部58可以具有与第一端头的外轮廓形状对应的伸长的安装座。

如图4所示,调角盘组件3可以还包括调角外壳,该调角外壳包括调角壳体13和壳体盖板11。所述调角壳体13具有芯线引入部46,并且构造成与车辆座椅的靠背的枢轴同轴地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角壳体13相对于调角盘31在第一转动方向d1上转动时,芯线28能被卷绕在调角盘31上,其中,第一转动方向d1对应于靠背向后倾角调整方向。所述调角盘组件3可以还包括扳手12,所述扳手12构造成相对于车辆座椅的座部无相对转动地安装。所述扳手12可以构造成与调角盘31固定地相连,或者可以构造成阻止所述调角盘31在一定角度位置处继续朝向第一转动方向d1转动,从而使得调角壳体13的沿第一转动方向d1的转动能够将芯线28卷绕在调角盘31上。

如图4所示,所述调角盘31可以具有转动半径较长的长径部51和转动半径较短的短径部52,所述短径部52上可以具有芯线卷绕部59。所述调角壳体13可以具有转动半径较长的长径部41和转动半径较短的短径部42。所述调角壳体13的短径部42与所述调角盘31的长径部51共同作用,用于限定调角壳体13相对于调角盘31的转动角度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引入部46构造成可以使得芯线28在与芯线卷绕部59相切的方向上引入到调角盘组件3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线引入部46设置在调角壳体13的短径部42的区域中。

如上所述,芯线传动装置可以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车感装置10,并且芯线28的第二端部区段28-2安装至该传动机构。如图2、3和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芯线28的第二端部区段28-2可以与作为传动机构的传动箱组件9相配。该传动箱组件9可以安装在机械外盖23中。传动箱组件9可以包括传动外壳,其可以包括两个壳体部件16、20。传动滑轮19可转动地支撑在传动外壳中,更具体地,可以支撑在第一壳体部件20的中心柱上。芯线28的第二端部区段28-2可以具有第二端头30,该第二端头可以固定在传动滑轮19上并且可以在传动滑轮19的周缘上卷绕和退绕。例如,该传动滑轮19可以具有推杆61,该推杆可以操纵敏感座14。例如,敏感座14可以具有一对从本体伸出的臂62,所述推杆61接纳在这一对臂62之间。芯线28的朝向调角盘13的运动可以使得芯线28的有效长度缩短,于是芯线28的第二端头30可以带动传动滑轮19,从而传动滑轮19的推杆61可以操纵敏感座14。有利的是,传动箱组件9可以还包括复位弹簧24,其构造成在远离调角盘31的方向上将芯线28张紧。

在使用调节螺栓32调节车感装置10的角度位置时,芯线28的运动通过第二端头30带动传动滑轮19旋转,进而带动车感装置10旋转,以调节车感装置10的角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线传动装置可以还包括校准指示结构,其可以包括与芯线28运动相关联的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和静止的第二校准指示标记。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可以设置在传动滑轮19上,并且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可以为第一校准指示孔19-1。应理解,第一校准指示标记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件上,例如设置在车感装置10上。例如,如图9所示,第二校准指示标记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20上,并且第二校准指示标记可以为第二校准指示孔20-2。应理解,第二校准指示标记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件上,例如设置在第二壳体部件16上。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和第二校准指示标记构造成当第一校准指示标记被芯线28带动而运动至与第二校准指示标记相互对齐时,指示芯线收紧并且车感装置10到达了经校准的角度位置。

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构成为传动滑轮19的形式。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也可以呈其他适当的形式。例如,传动机构可以包括齿条和齿轮,其中,调节螺栓32的旋入过程带动齿条沿直线运动一定距离,从而带动齿轮绕其自身旋转轴线转动一定角度。该齿轮可以构造为具有集成的推杆,并且该推杆可以构造成直接驱动车感装置10。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包括构造成用于安装至车辆座椅的靠背4的卷收器主体1、集成在卷收器主体1中的可转动的车感装置10以及上文所述的芯线传动装置,所述车感装置10与所述芯线传动装置传动地连接。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校准安全带卷收器的车感装置10的方法,如图3以及图5a至5c中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方法步骤:将芯线28的第一端部区段28-1装入芯线通道58-1中,并将芯线28的第二端部区段28-2与车感装置10传动连接;将调节螺栓10旋入螺栓孔58-2中以驱动位于第一端部区段28-1处的操纵元件并且从而驱动所述芯线28,直到第一校准指示标记和第二校准指示标记相互对齐为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芯线传动装置的螺栓孔58-2可以直接布置在调角盘31上,而不需要另外设置滑块或其他螺纹配合件,从而可以实现较少的零件数量和紧凑的结构布置。通过将调节螺栓32完全穿过螺栓孔58-2后推动芯线28的第一端头29可以实现对芯线28、进而对车感装置10的调节,并且这可以实现调节螺栓32的较好的受力。这相比于如现有技术那样通过调节螺栓32来拉动螺纹配合件,可以减少螺纹末端发生磨损的风险,并且调节螺栓32的螺纹配合部的长度一定,从而使得螺栓的紧固力较为稳定。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质上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和改变。因此,所有变化和改变均包含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本公开由附加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这些权利要求的等同物也包含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