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万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8283发布日期:2020-12-29 09:3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万向脚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万向脚轮。



背景技术:

脚轮是一种常见的产品,它通常安装于家具、推车或者车床等器具的底部,使器具可以灵活方便地移动。由于器具移动完毕后,需要静止不动,因此有必要在脚轮上设置一个制动装置。经检索已有相关专利申请,如中国专利号zl201820335347.5,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1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踩踏方便的复合全塑双轮,该申请案涉及一种一种踩踏方便的复合全塑双轮,包括旋转轴、轮架、滚轮、刹车簧片、复位驱动块和刹车驱动块,所述的旋转轴与轮架转动连接,且旋转轴的底部固设有一卡盘,所述的刹车簧片的中部与轮架铰接,刹车簧片的一端设置有能与卡盘卡合的卡齿,另一端设有能卡住滚轮并阻止滚轮)转动的刹车片,所述的刹车驱动块铰接在轮架上,且位于刹车片的上方,刹车驱动块经向下旋转可推动刹车片卡死滚轮、并带动卡齿与卡盘卡合,所述的复位驱动块铰接在轮架上,并与刹车驱动块传动连接以带动刹车驱动块向上旋转复位,所述的轮架上设有相互独立的复位驱动块槽和刹车驱动块槽,所述的复位驱动块伸出复位驱动块槽外,所述的刹车驱动块设有连杆部和踩踏部,所述的连杆部的中部与轮架铰接,连杆部的顶部与复位驱动块铰接,踩踏部位于连杆部的底部,并伸出刹车驱动块槽。该申请案型的刹车驱动块通过连杆部与复位驱动块铰接,延长了刹车驱动块和复位驱动块之间的距离,且刹车驱动块和复位驱动块分别位于两独立的槽内,位置分明,踩踏方便;但是刹车簧片为金属件。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万向脚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舍弃了常规刹车簧片,采用刹车块来刹车,刹车块制造及生产方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包括安装轴、轮架、滚轮、刹车驱动块、用以与刹车驱动块传动连接以带动刹车驱动块向上复位的复位驱动块和设于轮架空腔内与刹车驱动块传动连接以带动刹车块卡死滚轮及安装轴的刹车块,所述的轮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两个滚轮分别通过轴承与穿设在轮架上的支撑轴相连;所述的安装轴的下端通过旋转体与轮架上的竖向安装孔连接,且安装轴的底部固设有一个设于轮架空腔内的卡盘;所述的复位驱动块包括按压部和形成于按压部底部的两块铰接板;所述的按压部与轮架铰连接,且按压部自轮架上的复位驱动块槽伸出;所述的刹车驱动块位于复位驱动块下方,刹车驱动块包括连杆部和踩踏部;所述的连杆部的前端位于两块铰接板之间,且连杆部的前端与两块铰接板铰连接;所述的踩踏部自轮架上的刹车驱动块槽伸出,所述的刹车块采用塑料制成;所述的刹车块从前往后依次包括有卡齿部、弹簧安装部、第一铰接部和刹车部,所述的卡齿部用以与卡盘相卡合;所述的弹簧安装部与弹簧的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抵在轮架空腔内形成的弹簧安装腔内;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轮架铰连接;所述的刹车部上的两个弧形齿牙板均穿出轮架空腔后用以卡死滚轮;上述的连杆部的后端位于形成于刹车部上表面的两个铰接座之间,且连杆部的后端与两个铰接座铰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滚轮包括轮子外皮、轮子内芯和轮盖,所述的轮子外皮套设在轮子内芯上,所述的轮盖与轮子内芯的外侧面卡接固定;所述的轮子内芯的内侧面形成有齿圈,齿圈上沿其周向设有与上述刹车部上的弧形齿牙板相卡合的齿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轮架包括主支架和与主支架卡合连接的底盖,主支架与底盖卡合固定,且主支架与底盖之间形成有轮架空腔。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其施力于踩踏部,刹车驱动块向下旋转,由于连杆部的后端位于形成于刹车部上表面的两个铰接座之间,且连杆部的后端与两个铰接座铰连接,连杆部的前端位于两块铰接板之间,且连杆部的前端与两块铰接板铰连接,因此带动刹车块向上旋转,带动复位驱动块向下旋转,当刹车块的卡齿部与卡盘相卡合,刹车块的刹车部与滚轮相卡合时完成刹车,此时弹簧压缩;需要复位时下按复位驱动块,通过复位驱动块带动刹车驱动块向上旋转,通过刹车驱动块带动刹车块向下旋转,并且刹车块在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旋转复位;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其刹车时刹车部上的弧形齿牙板伸出轮架空腔后与滚轮中齿圈相卡合,进而阻止滚轮旋转,而滚轮包括轮子外皮、轮子内芯和轮盖,轮子外皮套设在轮子内芯上,轮盖与轮子内芯的外侧面卡接固定;轮子内芯的内侧面形成有齿圈,齿圈上沿其周向设有与上述刹车部上的弧形齿牙板相卡合的齿槽,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承载能力强,当轮子外皮磨损严重时只需更换轮子外皮即可,减少浪费;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其刹车块采用塑料制成,制造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中复位驱动块、刹车驱动块以及刹车块三者的连接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中刹车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中复位驱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中刹车驱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中轴承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中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安装轴;2-1、主支架;2-2、底盖;2-3、轮架空腔;3、刹车驱动块;3-1、连杆部;3-2、踩踏部;4、复位驱动块;4-1、按压部;4-2、铰接板;5、卡盘;5-1、卡合部;5-2、下轴套;5-2-1、凹槽;6、刹车块;6-1、卡齿部;6-2、弹簧安装部;6-3、第一铰接部;6-4、刹车部;6-4-1、弧形齿牙板;6-4-2、铰接座;7、弹簧;8、轴承盖;8-1、上轴套;8-1-1、凸起;9-1、轮子外皮;9-2、轮子内芯;9-2-1、齿圈;9-3、轮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包括安装轴1、轮架、滚轮、刹车驱动块3、用以与刹车驱动块3传动连接以带动刹车驱动块3向上复位的复位驱动块4和设于轮架空腔2-3内与刹车驱动块3传动连接以带动刹车块卡死滚轮及安装轴1的刹车块6,轮架包括主支架2-1和与主支架2-1卡合连接的底盖2-2,主支架2-1与底盖2-2卡合固定,且主支架2-1与底盖2-2之间形成有轮架空腔2-3;

接续,轮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两个滚轮分别通过轴承与穿设在轮架上的支撑轴相连;滚轮包括轮子外皮9-1、轮子内芯9-2和轮盖9-3,轮子外皮9-1套设在轮子内芯9-2上,轮盖9-3与轮子内芯9-2的外侧面卡接固定;轮子内芯9-2的内侧面形成有齿圈9-2-1,齿圈9-2-1上沿其周向设有与上述刹车部6-4上的弧形齿牙板6-4-1相卡合的齿槽;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承载能力强,当轮子外皮磨损严重时只需更换轮子外皮即可,减少浪费;

接续并结合图7、图8,安装轴1的下端通过旋转体与轮架上的竖向安装孔连接,且安装轴1的底部固设有一个设于轮架空腔2-3内的卡盘5;卡盘5包括用以与卡齿部6-1相卡的卡合部5-1和用以安装卡盘5的下轴套5-2,下轴套5-2固定在安装轴1下端,且下轴套5-2与旋转体中的下轴承相连,下轴套5-2与旋转体中形成于轴承盖8上的上轴套8-1之间通过下轴套5-2上的凹槽5-2-1与上轴套8-1上的凸起8-1-1相卡的方式连接;

接续并结合图3,复位驱动块4(参见图5所示)包括按压部4-1和形成于按压部4-1底部的两块铰接板4-2;按压部4-1与轮架铰连接,且按压部4-1自轮架上的复位驱动块槽伸出;刹车驱动块3位于复位驱动块4下方,刹车驱动块3(参见图6所示)包括连杆部3-1和踩踏部3-2;连杆部3-1的前端位于两块铰接板4-2之间,且连杆部3-1的前端与两块铰接板4-2铰连接;踩踏部3-2自轮架上的刹车驱动块槽伸出;刹车块6(参见4所示)采用塑料制成,制造快捷;刹车块6从前往后依次包括有卡齿部6-1、弹簧安装部6-2、第一铰接部6-3和刹车部6-4,卡齿部6-1用以与卡盘5相卡合;弹簧安装部6-2与弹簧7的一端相连,弹簧7的另一端抵在轮架空腔2-3内形成的弹簧安装腔内;第一铰接部6-3与轮架铰连接;刹车部6-4上的两个弧形齿牙板6-4-1均穿出轮架空腔2-3后用以卡死滚轮;上述的连杆部3-1的后端位于形成于刹车部6-4上表面的两个铰接座6-4-2之间,且连杆部3-1的后端与两个铰接座6-4-2铰连接;施力于踩踏部,刹车驱动块向下旋转,由于连杆部的后端位于形成于刹车部上表面的两个铰接座之间,且连杆部的后端与两个铰接座铰连接,连杆部的前端位于两块铰接板之间,且连杆部的前端与两块铰接板铰连接,因此带动刹车块向上旋转,带动复位驱动块向下旋转,当刹车块的卡齿部与卡盘相卡合,刹车块的刹车部与滚轮相卡合时完成刹车,此时弹簧压缩;需要复位时下按复位驱动块,通过复位驱动块带动刹车驱动块向上旋转,通过刹车驱动块带动刹车块向下旋转,并且刹车块在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旋转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万向脚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舍弃了常规刹车簧片,采用刹车块来刹车,刹车块制造及生产方便。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