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罩板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2929发布日期:2021-03-02 18:5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罩板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罩板装饰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对汽车各个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雨水、灰尘等杂物会通过汽车前罩板外板、内板与前保险杠之间的间隙进入前罩板装饰件,通过前罩板装饰件上安装的密封胶条将进入前罩板装饰件中的杂物阻隔,避免杂物进入前机舱中损坏前机舱中的设备,但前罩板装饰件上设置安装密封胶条的安装位置会将前罩板装饰件加宽,尺寸加大,生产时尺寸精度也难以控制,不仅会增加前罩板装饰件本身的原材料,同时造成生产合格率低,影响前罩板装饰件的可靠性,增加成本。
[0003]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对现有前罩板装饰件进行改进,改善由于前罩板上的密封胶条安装位置而造成的生产合格率低,重量以及成本上的问题,需要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制造,具有防水且成本低的前罩板装饰件。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罩板装饰件饰件,改善由于前罩板上的密封胶条安装位置而造成的生产合格率低,重量以及成本上的问题,需要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制造,具有防水且成本低的前罩板装饰件。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前罩板装饰件,包括前连接板、集水槽和后连接板,所述集水槽设置于前连接板与后连接板之间;所述前连接板用于与前保险杠连接,所述后连接板用于与车架连接;能将进入前罩板中的水汇集到前罩板装饰件的集水槽中排出,从而避免液体进入前机舱中,起到防水的作用。
[0006]
进一步,所述集水槽连接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集水槽上开设有漏液孔;以使得清理集水槽中外界污染物,通过漏液孔将集水槽中的杂物排出。
[0007]
进一步,所述集水槽包括底面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ⅰ和连接板ⅱ,所述连接板ⅰ连接前连接板和底面板,所述连接板ⅱ连接后连接板和底面板。
[0008]
进一步,在车体高度方向上,所述后连接板高于前连接板;当集水槽中的水过多时,能将集水槽中过多的液体通过前连接板流出。
[0009]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ⅰ和连接板ⅱ沿车体横向方向斜向布置,以使得所述集水槽在车体横向方向的截形近似为“u”型,所述“u”型敞口处沿车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底面板沿车体横向方向的宽度;连接板ⅰ与连接板ⅱ斜向设置,不仅能增大集水槽的容积,还能将进入前置中的液体引入集水槽中。
[0010]
进一步,所述集水槽沿车体纵向方向设置有封闭集水槽的阻挡面。以使得进入集水槽中的液体只能通过漏液孔或前连接板进口排出,不会进入前机舱中。
[0011]
进一步,所述底面板上开设有通孔ⅰ,所述连接板ⅱ上开设有通孔ⅱ,所述通孔ⅰ和
通孔ⅱ相连通构成漏液孔;较大的漏液孔,能将集水槽中的液体快速排出。
[0012]
进一步,所述底面板朝向漏液孔倾斜布置,以使得漏液孔处于集水槽最低点;以使得进入集水槽中的液体汇集到漏液孔处,便于漏液孔排出。
[0013]
进一步,所述前连接板为沿车体方向近似水平布置的板材,所述后连接板为沿着车体高度方向向上倾斜的板材;所述前连接板在车体高度方向上低于所述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为水平板嵌入前保险杠中固定,所述后连接板固定连接车架;使得本装置能够更加牢固的装配,所述后连接板呈向上的倾斜角度,能将溅起的液体倒流回集水槽中,从而起到有效防止液体进入前机舱中。
[0014]
进一步,所述后连接板上设置有凸起,在车体纵向方向截面上,所述凸起沿高度方向设置在通孔ⅱ的上侧,所述凸起靠集水槽侧的面与连接板ⅱ共面,凸起能增大连接板ⅱ上开设的通孔2的沿车身纵向的截面积,能加快集水槽中的液体排出。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罩板装饰件,在汽车前罩板装饰件本体前连接板与后连接板之间设置集水槽,将进入汽车前罩中的杂物汇集到集水槽中,通过开设在集水槽中的漏液孔,将集水槽中的杂物排出,从而起到有效防止进入前罩中的液体进入前机舱中,同时取消了密封胶条的安装位置,而缩小了前罩板装饰件的整体尺寸,增加了结构紧凑性,便于生产,能有效保证尺寸精度增加产品的合格率,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取消了密封胶条而减少了装配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前罩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i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前罩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i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罩板装饰件,包括前连接板4、集水槽和后连接板10,所述集水槽设置于前连接板4与后连接板10之间;所述前罩板装饰件通过前连接板4与前保险杠3形成固定连接,通过后连接板10与车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包括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集水槽设置在前连接板4与后连接板10之间,可以增大集水槽的布置范围,其布置位置依照实际情况设定,以起到通过前罩板外板2、前罩板内板1和前保险杠3之间的间隙进入的杂物便于汇集到集水槽中。
[0022]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连接前连接板4和后连接板10,所述集水槽上开设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可设置在集水槽上的任意位置,以起到排除集水槽内杂物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杂物大部分为雨水、刷车水等液态物质,所以优选将漏液孔设置在沿车体高度方向上集水槽的底部,由于重力原因使得液态物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仍能从漏液孔排除;所述漏液孔开设数量依照实际情况开设,如开设多个可以起到加快排水的作用,在此不再赘
述,通过在集水槽上开设的漏液孔可以将汇集到集水槽中的杂物排出,从而避免进入前罩板中的杂物进入前机舱中,能有效起到隔离杂物的作用,并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0023]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包括底面板8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ⅰ5和连接板ⅱ9,所述连接板ⅰ5连接前连接板4和底面板8,所述连接板ⅱ9连接后连接板10和底面板8;所述底面板8与连接板的连接可以为焊接、一体成型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可以有一块或多块,可根据前罩板装饰件的具体结构选择,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板为两块,分别为连接板ⅰ5和连接板ⅱ9,所述连接板ⅰ5连接于前连接板4与底面板8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ⅱ9连接于后连接板10与底面板8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一体成型等固定连接,优选一体成型制造,一体成型制造可以降低采用其他连接手段出现间隙等影响集水槽收集并排除杂物的负面影响,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在底面板8沿车体横向方向两侧设置的连接板ⅰ5和连接板ⅱ9,可以有效对进入至集水槽内的杂物进行收集,降低杂物进入车体前机舱,影响汽车的性能,所述底面板8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筋6和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6和加强筋7为两个沿车体纵向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下侧面上,所述加强筋6和加强筋7可有效起到加强底面板结构强度的作用,从而提高集水槽的承载能力,其布置方式和布置数量依照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0024]
本实施例中,在车体高度方向上,所述后连接板10高于前连接板4;在车体高度方向上,所述后连接板10与集水槽连接板ⅱ9连接处的位置高于前连接板,也就是说,后连接板10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最高点的位置高于前连接板4的最高点,从而保证杂物进入至集水槽中后,降低杂物从后连接板位置排除,所述后连接板10有着阻挡杂物进入前机舱的作用,从而使得本前罩板装饰件有着良好的密封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5]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ⅰ5和连接板ⅱ9沿车体横向方向斜向布置,以使得所述集水槽在车体横向方向的截形近似为“u”型,所述“u”型敞口处沿车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底面板沿车体横向方向的宽度;所述近似为“u”型延伸含义为,可以在“u”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动,调整,以使得能更清楚的理解本方案中所述集水槽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连接板ⅰ5与底面板8在车体横向方向上的夹角为钝角,优选角度为136
°
,所述连接板ⅱ9与底面板8在车体横向方向上的夹角为钝角,优选角度为120
°
,以使得所述集水槽在车体横向方向的截形近似为“u”型,且“u”型敞口处沿车体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底面板沿车体横向方向的宽度,此类布置不仅能增大集水槽的容积,还能减少进入集水槽中的杂物飞溅,较大的倾斜角度有利于模具脱模,便于生产制造,当然所述连接板ⅰ5和连接板ⅱ9也可呈其他角度倾斜布置,如垂直设置于底面板等,以起到收纳及阻挡杂物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连接板ⅰ5沿车体横向方向上还设置有凹槽ⅰ51,所述凹槽ⅰ51与集水槽连通,所述凹槽ⅰ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本装饰件与车体上其它构件布置时的相互干扰,在此不再赘述。
[0026]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沿车体纵向方向设置有封闭集水槽的阻挡面;所述阻挡面可以为一面或多面,优选阻挡面为两面沿车体纵向方向分别设置于集水槽两侧,以起到沿车体纵向方向封闭集水槽的效果,其结构简单,有着便于制造的效果,本方案中,所述阻挡面包括阻挡面ⅰ11和阻挡面ⅱ13,所述阻挡面ⅰ11和阻挡面ⅱ13沿车体纵向斜向布置,所述阻挡面ⅰ11在车体纵向截面上与底面板8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阻挡面ⅱ13在车体纵向截面上与底面板8的夹角为钝角,成钝角布置可有效加快杂物落入至集水槽内,该斜向布置不仅
能加大集水槽的容积,还能减少进入集水槽中的杂物飞溅,所述阻挡面ⅰ11和阻挡面ⅱ13分别固定于集水槽沿车体纵向两侧,所述阻挡面ⅰ11和阻挡面ⅱ13与集水槽的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一体成型等固定连接,优选与集水槽一体成型制造,能有效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便于生产制造,所述集水槽在高度方向的投影为矩形,当然其高度方向的投影受阻挡面和连接板布置位置的影响,以使得其高度方向的投影还可以为其它如六边形、半圆形等形状,在此不再赘述。
[0027]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板8上开设有通孔ⅰ81,所述连接板ⅱ9上开设有通孔ⅱ92,所述通孔ⅰ81和通孔ⅱ92相连通构成漏液孔;所述连接板ⅱ9沿车体横向方向上设置有凹槽ⅱ91,所述凹槽ⅱ91与集水槽连通,所述凹槽ⅱ可设置多个,其布置位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均能起到增大集水槽的容积,降低杂物对前机舱影响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凹槽ⅱ91设置在沿车体纵向方向连接板ⅱ9的中部,所述通孔ⅰ81开设在凹槽ⅱ91的下底面上,所述通孔ⅱ92开设在凹槽ⅱ91沿车体横向方向靠近前机舱一侧的侧面上,所述通孔ⅰ81与通孔ⅱ92相连通构成漏液孔,以使得漏液孔沿车体高度方向处于本前罩板装饰件的最低处,便于将集水槽内杂物排出,开设相连通的通孔ⅰ81和通孔ⅱ92可以进一步提高漏液孔排除杂物的效率,并且可以减少模具的零部件,便于生产制造。
[0028]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面板8朝向漏液孔倾斜布置,以使得漏液孔处于集水槽最低点;所述倾斜设置包括底面板8沿车身横向方向朝向漏液孔倾斜,同时也包括底面板8沿车身纵向方向朝向漏液孔倾斜,以保证漏液孔沿车体高度方向处于漏液槽最低处,从而使得进入集水槽中的液态物质由于自身重力即可汇集到漏液孔,并从漏液孔处排出,当然,所述底面板8也可为仅由一面朝向漏液孔布置的板材,以使得漏液孔处于集水槽最低点,在此不再赘述。
[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接板4为沿车体方向近似水平布置的板材,所述近似水平延伸含义为,可以在水平布置的基础上有安装误差及制造误差,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后连接板10为沿着车体高度方向向上倾斜的板材;近似水平布置的前连接板4,有利于将前连接板4嵌入前保险杠3中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前保险杠3上开设置有与连接板4相配合的凹槽ⅲ301,以增加二者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后连接板10为沿着车体高度方向向上倾斜的板材,所述后连接板与车体水平面之间成锐角,优选3
°
,向上的倾斜角度能将溅起的液体倒流回集水槽中,从而起到有效防止液体进入前机舱中,并且通过后连接板10固定连接于车架上,所述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螺钉连接等连接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0030]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连接板10上设置有凸起14,在车体纵向方向截面上,所述凸起沿高度方向设置在通孔ⅱ92的上侧,所述凸起14靠集水槽侧的面与连接板ⅱ9共面;所述凸起14与后连接板10一体成型制造,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采用一体成型连接,能有效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便于生产制造,所述凸起14靠集水槽侧的面与连接板ⅱ9共面,所述共面为同一平面或处于同一平面上,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凸起14为靠近漏液孔一侧敞口的长方体结构,其沿车体横向方向靠近前连接板的侧面与连接板ⅱ9在同一平面上,以扩大在连接板ⅱ9上通孔ⅱ92的开设尺寸,也就是说所述通孔ⅱ92开设在所述共面上,从而增大漏液孔的尺寸,提高集水槽中杂物的排除效率,所述凸起14还有着阻挡杂物进入前机舱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3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