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2212发布日期:2021-02-03 18:2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远近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用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远近灯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用于汽车、机车等交通工具的远灯、近灯,主要是通过一个远近灯切换装置配合光源进行,更具体来说,是通过所述远近灯切换装置中的一个设置于光源前方的光形板,配合其在不同的位置遮蔽光源所发出的光,进而产生特定光形而呈现远光灯、近光灯的效果。就细部构造而言,各家厂商对于所述远近灯切换装置的设计、组装等各不相同,但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希望能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而达到精准地控制所述光形板的不同位置来达到切换远光灯及近光灯的目的。基于此,如何提供更多样不同设计的远近灯切换装置以满足市场需求,是目前业界共同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近灯切换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适用于与光源搭配使用,包含壳体、光形切换单元及驱动单元。
[0005]
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的设置空间,及位于所述设置空间前方供光线通过的光通道。
[0006]
所述光形切换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光通道前方用于产生近光灯光形的光形板、位于所述光形板邻近所述设置空间一侧且具有穿孔的限位凸块,及用于将所述光形板恒往遮蔽通过所述光通道的光线的近光灯位置推动的弹性件,所述光形板能在所述近光灯位置及不遮蔽通过所述光通道的光线的远光灯位置间转换。
[0007]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凸块的穿孔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用于带动所述光形板在所述近光灯位置与所述远光灯位置间转换。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用于提供动力以驱动所述驱动杆移动的动力组件。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所述驱动杆具有枢设于所述动力组件的主杆部及位于所述主杆部远离所述动力组件的一端且穿设于所述限位凸块的穿孔的横杆部。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所述光形板具有用于遮蔽光线的遮挡部,及用于连接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弹性件的连接部。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所述遮挡部具有第一平面段、第二平面段,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平面段与所述第二平面段的斜面段。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所述光形切换单元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光形板用于供所述弹性件设置的轴杆,及两个用于将所述光形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固定组件。
[001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所述光形板具有两个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遮挡部的一端并用于供所述轴杆穿设的凸耳部。
[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所述限位凸块具有两个自所述光形板凸伸且平行间隔设置的限位凸段,及与所述限位凸段远离所述光形板的一端连接的限位连接段。
[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每一个固定组件具有头部、螺纹部,及自所述头部周缘向外延伸的凸缘部。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通过于所述光形板设置所述限位凸块及所述弹性件,使所述驱动杆能以穿设于所述限位凸块的简单安装方式与所述光形板连接,并配合所述弹性件以带动所述光形板在所述远光灯位置与所述近光灯位置间转换。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远近灯切换装置的一实施例;
[0018]
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中的一光形板在一远光灯位置;及
[0019]
图3是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中的所述光形板在一近光灯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1]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远近灯切换装置的一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例如汽车、机车等交通工具,配合与一个光源10搭配使用,该远近灯切换装置包含一个壳体1、一个光形切换单元2及一个驱动单元3。
[0022]
该壳体1包括一个基座11、一个设置空间12、一个光通道13及两个嵌入槽14。该基座11具有一个水平朝上的安装面111及一个自该安装面111后侧缘向上并往前延伸的反射面112。该设置空间12由该安装面111与该反射面112共同界定,并用于供该光源10设置于该安装面111且供该光源10发出的光能经该反射面112反射。该光通道13位于该设置空间12的前方,用于供经该反射面112反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嵌入槽14分别形成于该基座11前侧的表面的相反两端。
[0023]
该光形切换单元2包括一个光形板21、一个限位凸块22、一个弹性件23、一个轴杆24及两个固定组件25。
[0024]
该光形板21位于该光通道13前方用于产生近光灯光形。该光形板21具有一个用于遮蔽光线的遮挡部211、一个用于连接该遮挡部211与该弹性件23及该轴杆24的连接部212,及两个间隔设置且位于该连接部212远离该遮挡部211的一端用于供该轴杆24设置的凸耳部213。该遮挡部211具有一个第一平面段214、一个第二平面段215,及一个用于连接该第一平面段214与该第二平面段215的斜面段216。该第一平面段214、该第二平面段215与该斜面段216共同形成一个近光灯光形结构,使照射该遮挡部211的光线产生近光灯光形。该光形板21能在该近光灯位置及一个不遮蔽通过该光通道13的光线的远光灯位置间转换。
[0025]
该限位凸块22位于该光形板21邻近该设置空间12一侧且具有两个限位凸段221、一个限位连接段222及一个穿孔223。所述限位凸段221自该光形板21凸伸且平行间隔设置。该限位连接段222用于连接所述限位凸段221远离该光形板21的一端,且所述限位凸段221与该限位连接段222共同界定出该穿孔223。
[0026]
该弹性件23用于将该光形板21恒往遮蔽通过该光通道13的光线的该近光灯位置推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23为一个复位弹簧。
[0027]
该轴杆24用于供该弹性件23绕设并穿设于该光形板21的所述凸耳部213,且该轴杆24的相反两端可对应放置于所述嵌入槽14中。
[0028]
所述固定组件25用于将该光形板21、该弹性件23及该轴杆24固定于该壳体1的基座11的前侧表面,且每一个固定组件25具有一个头部251、一个螺纹部252,及一个自该头部251周缘向外延伸的凸缘部253。当所述固定组件25将该光形板21、该弹性件23及该轴杆24固定于该基座11时,所述凸缘部253会贴合于该基座11的前侧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25为两个间隔设置的凸缘螺丝。
[0029]
该驱动单元3包括一个驱动杆31及一个动力组件32。该驱动杆31设置于该限位凸块22该穿孔223。该驱动杆31具有一个枢设于该动力组件32的主杆部311及一个位于该主杆部311远离该动力组件32的一端且穿设于该限位凸块22的穿孔223的横杆部312,用于带动该光形板21在该近光灯位置与该远光灯位置间转换,也就是说,该横杆部312是用于限制该弹性件23推动该光形板21远离该近光灯位置,并带动该光形板21转换至该远光灯位置。当该动力组件32通过将该主杆部311向下拉动而带动该横杆部312时,该横杆部312抵靠于该限位凸块22并带动该光形板21转换至该远光灯位置;当该动力组件32停止拉动该主杆部311时,该横杆部312会暂时远离该限位凸块22而使得该弹性件23推动该光形板21转换至该近光灯位置。该动力组件32用于提供动力以驱动该驱动杆3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组件32为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来准确地控制该驱动杆31的移动距离,使该驱动杆31能精准地通过该限位凸块22带动该光形板21在该近光灯位置与该远光灯位置间转换,以使该远近灯切换装置在切换远光灯与近光灯时的效果更好。
[0030]
参阅图2,使用该远近灯切换装置时,可依据用户的需求在一个远光灯模式及一个近光灯模式做切换。在该远光灯模式时,当该驱动杆31的主杆部311受到该动力组件32驱动而带动该驱动杆31的该横杆部312向下移动并抵靠于该光形板21的该限位凸块22,以进一步带动该光形板21的遮挡部211向下摆动,并向靠近该基座11的安装面111的该远光灯位置移动,以使安装于该设置空间12内的该光源10所发出的光在经该基座11的反射面112反射而通过该光通道13时不被遮蔽,所呈现的光线则为远光灯。而当该横杆部312带动该光形板21向下摆动时,该弹性件23会因受到压缩而开始蓄积弹力。
[0031]
参阅图3,当该远近灯切换装置切换至该近光灯模式时,该动力组件32停止驱动该驱动杆31的主杆部311向下移动,进而使该驱动杆31的横杆部312短暂地离开该限位凸块22,此时该弹性件23会对该光形板21的连接部212施加弹力并推动该光形板21向该近光灯位置的方向摆动。而当该光形板21向该近光灯位置的方向摆动时,该横杆部312会再次抵靠于该限位凸块22而限制该光形板21的摆动幅度而能留在该近光灯位置。在该近光灯位置,该光形板21的遮挡部211会遮蔽通过该光通道13的光线,并使该光线因照射到该遮挡部211的第一平面段214、第二平面段215及斜面段216而让该光线呈现近光灯的光形。
[0032]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远近灯切换装置将该动力组件32与该驱动杆31设置于该光形板21的下方,并以该驱动杆31的横杆部312穿设于该限位凸块22的穿孔223中,使该驱动杆31能在不浪费空间的情况下,以最短的移动距离控制该光形板21的作动,以达到切换远近灯的目的。
[003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远近灯切换装置仅通过于该光形板21设置该限位凸块22及该弹性件23,使该驱动杆31能以将该横杆部312穿设于该限位凸块22的简单安装方式与该
光形板21连接,并配合该弹性件23以带动该光形板21在该远光灯位置与该近光灯位置间转换,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34]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