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制动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2748发布日期:2021-03-17 00:5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液压制动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制动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液压制动装置通常是由用来给驾驶员提供踏板反作用力感觉的踏板模拟器和用作机械备份的备用主缸组成的。其中,在踏板模拟器与备用主缸之间通过油路连接起来,然后在油路上设置一个阀装置,通过控制阀装置的导通或关闭,来控制油液在踏板模拟器与备用主缸之间流动。

现有技术中,由于液压制动装置中的踏板模拟器和备用主缸是相互独立的装置,使得整个液压制动装置的外形大、构成的零件数量多等缺点,造成厂商生产时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制动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和汽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压制动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为空腔结构,且所述空腔结构与外部导通;第一活塞,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中,与所述壳体构成第一腔体;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将所述第一腔体分成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所述第一子腔体由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挡板构成,所述第二子腔体由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挡板构成;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中,且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外侧,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壳体构成第二腔体;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和第三弹性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腔体、所述第二子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中,用于在所述第二活塞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所述挡板、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内可滑动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内可滑动的位置;所述第二活塞包括第三通孔,当所述第二活塞滑动至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耦合时,所述第二腔体与外部导通;当所述第二活塞滑动至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错开时,所述第二腔体与外部隔离;所述第一活塞包括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三位置上,所述第五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的第四位置上,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一活塞的构成所述第一子腔体的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第一活塞的构成所述第二子腔体的位置;当所述第四通孔和/或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耦合时,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或所述第二子腔体与外部导通;当所述第四通孔和/或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错开时,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或所述第二子腔体与外部隔离。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弹性组件将两个活塞和一个挡板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中,从而构成三个腔体,在滑动外部活塞的过程中,带动内部活塞和挡板,然后通过各个部件上的通孔实现模拟制动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液压制动装置体积小,组成的零部件少,从而大大提高了厂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等问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所述第六通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第二腔体的位置上,所述第七通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第一子腔体的位置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当该两个通孔与外界制动装置耦合,可以实现将油液导入制动装置,实现对车辆的制动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断装置,与所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七通孔耦合,用于控制所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七通孔与外部导通或隔离。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隔断装置设置在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上,从而控制油液从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中流出,在隔断装置通电时,处于关闭状态,让壳体上的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处于堵塞状态;在隔断装置断电时,处于导通状态,可以让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导出油液至外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磁阀,与所述第二通孔耦合,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孔与外部导通或隔离。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电磁阀与第二通孔耦合,在电磁阀通电时,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可以让外部的油液进入壳体上的第二通孔,也可以让油液从第二通孔处流出至外界;当电磁阀断电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壳体上第二通孔处于堵塞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单向阀,与所述第二通孔耦合,用于控制外部的油液进入所述第二通孔。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单向阀与第二通孔耦合,让外部的油液进入壳体上的第二通孔,但是不能让油液从第二通孔流出至外部,从而保证壳体内腔体时刻都有油液,避免因缺少油液不会导致第一活塞压缩,从而导致制动装置无法建立压力,失去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的所述第一通孔周围的位置上,用于密封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缝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的所述第二通孔周围的位置上,用于密封所述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的缝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与所述第一活塞相接触的侧面上,用于密封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的缝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踏板推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的构成所述第二腔体的侧面的相对的表面耦合,用于在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推动所述第二活塞移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各个可能实现的液压制动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第一方面各个可能实现的液压制动装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压制动系统,该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储液装置、压力提供和调节装置、制动装置和如第一方面各个可能实现的液压制动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制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立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制动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制动系统的在注油状态下的油液流向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制动系统的在制动状态下启动电子制动功能时的油液流向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制动系统的在制动状态下启动备用制动功能时的油液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制动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活塞2、活塞3、弹性组件401、弹性组件402、弹性组件403和挡板6。其中,挡板6一侧的侧面通过弹性组件403与活塞3耦合,使得挡板6与活塞3构成腔体703;挡板6的另一侧的侧面通过弹性组件402与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底部耦合,使得挡板6、活塞3和壳体1构成腔体702;活塞2通过弹性组件401与活塞3耦合,使得活塞2、壳体1和活塞3形成腔体701。

壳体1,一般由金属、合金等材料构成,其外表面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型、“圆柱体”型、“试管”型(尾部为半球形)等形状,也可以根据安装所在设备的剩余空间,将壳体1的外表面的形状制作成对应剩余空间的形状,也可以为其它器件的结构(在其它器件中打一个“圆柱体”孔,即可作为本申请的壳体1),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一般为圆柱体,以便活塞2和活塞3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进行滑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为长方体。其中,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一个侧面与壳体1的外部导通,以便后续将活塞2和活塞3嵌入到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的一种壳体1,该壳体1的外表面的形状为“长方体”型,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为“圆柱体”型。其中,空腔结构的出口处位于壳体1的外表面的一个侧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会涉及到描述活塞2和活塞3的结构,以及活塞2和活塞3与壳体1之间耦合关系,所以本申请在此规定,规定壳体1的形状为图2所示的结构来讲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另外,本申请后续还涉及到位置问题,所以在此一并规定,如图2所示,壳体1的正对阅读者的表面规定为前表面、背对阅读者的表面规定为后表面、包括有通孔101和通孔102的表面规定为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的表面规定为下表面、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出口处规定为右表面、以及与右表面相对的表面规定为左表面。同样,由于壳体1内部为圆柱体结构,所以描述壳体1内部的方位时,均以壳体1外表面的方位作为参考。

壳体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通孔101和通孔102。通孔101设置在上表面的靠近右表面附近,通孔102设置在上表面的中间或靠近左表面附近,用于让油液进出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从壳体1外表面来看,壳体1的上表面依次从左到右挖出两个圆形通孔,依次分别为通孔101和通孔102;从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来看,在空腔结构的表面的对应通孔101和通孔102的位置处,设置两个环形凹槽。其中,通孔101对应的环形凹槽为图3中标记101a和101b,通孔102对应的环形凹槽为图3中标记102a和102b。

壳体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可以为任意表面上,本申请在此举例),分别为通孔103和通孔104。通孔103设置在下表面的靠近右表面附近,通孔104设置在下表面的靠近左表面附近,用于让油液进出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从壳体1外表面来看(图中由于下表面置地,所以看不到),壳体1的下表面依次从左到右挖出两个圆形通孔,依次分别为通孔103和通孔104;从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来看,在空腔结构的表面的对应通孔103和通孔104的位置处,设置两个凹槽,避免壳体1内部的通孔口太小而发生堵塞情况。

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501a,501b)、环形凹槽(502a,502b)、环形凹槽(503a,503b)和环形凹槽(504a,504b),分别用于安装密封构件501、502、503和504。其中,环形凹槽(501a,501b)和环形凹槽(502a,502b)分别设置在通孔101对应的环形凹糟(101a,101b)的两侧,环形凹槽(503a,503b)和环形凹槽(504a,504b)分别设置在通孔102对应的环形凹糟(102a,102b)的两侧。

活塞3,一般采用与壳体1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为不同材料制成,用于嵌入到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使得活塞3与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其中,活塞3的沿嵌入到空腔结构方向的垂直截面与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的截面的面积相同,且形状也相同,从而保证当活塞3嵌入到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活塞3与壳体1之间紧密耦合。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活塞3包括第一组件303和第二组件304。其中,第一组件303形状为“圆柱形”管状结构,其外圆半径等于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半径,第二组件304设置在第一组件303内部,将第一组件303内部划分为两个凹槽,一个凹槽处在活塞3的朝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底部(后续称为“第一凹槽”),一个凹槽处在活塞3的朝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出口处(后续称为“第二凹槽”)。

挡板6通过弹性组件403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由挡板6与第一凹槽共同构成腔体703。当挡板6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通过在弹性组件403的作用下,可以在第一凹槽中滑动,从而改变腔体703的体积。

可选地,挡板6上包括凹槽(505a,505b),且凹槽(505a,505b)设置在挡板6的与活塞3相接触的侧面上,用于安装密封构件505,从而保证腔体703密闭性。

另外,挡板6的朝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底部的一侧与弹性组件402的一端连接,而弹性组件402的另一端与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底部连接,使得挡板6、活塞2和壳体1共同构成腔体702。

活塞3上包括通孔301和通孔302。其中,通孔301设置在活塞3的构成腔体703的位置上,通孔302设置在活塞3的构成腔体702的位置上,用于当通孔301与壳体1上的通孔102耦合时,油液可以通过通孔102和通孔301进出腔体703;当通孔302与壳体1上的通孔102耦合时,油液可以通过通孔102和通孔302进出腔体702;如果通孔301和通孔302同时与壳体1上的通孔102耦合时,油液可以同时进出腔体703和腔体702。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在第一组件303上设置有通孔(301a,通孔301b)和通孔(302a,通孔302b)。其中,通孔(301a,301b)位于腔体703内上,通孔(302a,302b)位于腔体703外。腔体702和腔体703中填充油液后,在滑动活塞3过程中,当通孔(301a,301b)与环形凹槽(102a,102b)耦合时,油液可以进出腔体703;当通孔(302a,302b)与环形凹槽(102a,102b)耦合时,油液可以进出腔体702;当通孔(301a,301b)和通孔(302a,302b)同时与环形凹槽(102a,102b)耦合时,油液可以同时进出腔体703和腔体702。

其中,通孔(301a,301b)与通孔(302a,302b)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环形凹槽(102a,102b)的宽度,否则无法让油液同时进出腔体703和腔体702。

活塞2,一般也采用与壳体1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为不同材料制成,用于嵌入到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出口处,使得活塞2、壳体1和活塞3构成腔体701。其中,活塞2的沿嵌入到空腔结构方向的垂直截面与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出口处的截面的面积相同,且形状也相同,保证当活塞2嵌入到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出口处,活塞2与壳体1之间紧密耦合。

活塞2上包括通孔201,用于当通孔201与壳体1上的通孔101耦合时,用于让油液进出腔体701。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活塞2的形状类似于活塞3,包括第三组件202和第四组件203。其中,第三组件202形状为“圆柱形”管状结构,其外圆半径等于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半径,第四组件203设置在第三组件303内部,将第一组件303内部划分为两个凹槽,一个凹槽处在朝向活塞3(后续称为“第三凹槽”),一个凹槽处在朝向外部(后续称为“第四凹槽”)。活塞2的第三组件202上设置有通孔(201a,201b),,且通孔(201a,201b)均设置在第三组件202的构成第三凹槽的位置上。腔体701中填充油液后,在滑动活塞2过程中,当通孔(201a,201b)与环形凹槽(101a,101b)耦合时,油液可以进出腔体701;当通孔(201a,201b)与环形凹槽(101a,101b)错开时,油液不可以进出腔体701。

本申请中弹性组件401、弹性组件402和弹性组件403用于将挡板6、活塞3和活塞2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防止其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晃动,还用于在活塞2收到外部的作用力后,实现挡板6、活塞3和活塞2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从而改变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的体积。

另外,在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处于正常状态(也即各个腔体的压强与外部相等),且活塞2不受外力作用时,三个弹性组件将活塞2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通孔201与通孔101耦合的位置、活塞3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通孔301和通孔302与通孔102耦合的位置、以及挡板6固定在活塞3的通孔301与通孔302之间的位置上。

在活塞2受到外部的作用力后,三个弹性组件可以将活塞2、活塞3和挡板6滑动至一种状态为:活塞2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通孔201与通孔101错开的位置、活塞3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通孔301与通孔102耦合但通孔302与通孔102错开的位置、以及挡板6固定在活塞3的通孔301与通孔302之间的位置上。

示例性地,在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中充满油液,且壳体1上的通孔103和通孔104处于堵塞的情况下,在活塞2受到外力作用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时,活塞2上的通孔201与壳体1上的通孔101错开不耦合,腔体701处于密闭状态,不可压缩,导致腔体701和弹性组件401推动活塞3向壳体1内部空腔结构的底部滑动;此时活塞3上的通孔302与壳体1上的通孔102错开不耦合,使腔体702处于密闭状态,不可压缩;而此时活塞3上的通孔301仍与壳体上的通孔102耦合,腔体703不处于密闭状态,所以腔体701和弹性组件401继续推动活塞3向壳体1内部空腔结构的底部滑动,压缩腔体703的体积,从而产生推动活塞2的进程。

另外,可以看出活塞2的滑动进程与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上的环形凹槽(102a,102b)的宽度有关,也即环形凹槽(102a,102b)的宽度越宽,活塞2滑动的进程越长。

本申请提供的液压制动装置还包括踏板推杆8。踏板推杆8的一端设置在活塞2的嵌入到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时的朝向外侧的侧面上,用于当踏板推杆8的另一端受到驾驶员施加的作用力后,将该作用力传递到活塞2上,使活塞2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内进行滑动,同时在弹性组件401、弹性组件402和弹性组件403的作用下,带动活塞3和挡板6在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内进行滑动。

本申请提供的液压制动装置还包括电磁阀9。电磁阀9通过油管与壳体1上的通孔102连接,在电磁阀9通电时,电磁阀9处于打开状态,可以让外部的油液进入壳体1上的通孔102,也可以让腔体702和/或腔体703中的油液流出外部;当电磁阀9断电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壳体1上通孔102处于堵塞状态。其中,电磁阀9可以与检测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活塞2发生位移时,控制电磁阀9通电,在检测到活塞2没有发生移位时,控制电磁阀9不通电。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油管,可以为常见的那种导管,但是如果本申请的壳体1是通过在某个金属组件上打个“圆柱体”孔得到,那么此时的导管也即为该金属组件上一个通孔,该通过直接导通道到“圆柱体”腔壁上,然后将电磁阀9的一端直接嵌入到该通孔的朝向外部的一端上。

本申请提供的液压制动装置还包括单向阀10。单向阀10通过油管与壳体1上的通孔102连接,用于让外部的油液进入壳体1上的通孔102,但是不能让腔体702和/或腔体703中的油液流出外部,从而保证腔体702和腔体703时刻都有油液,避免因缺少油液不会导致活塞3压缩,从而导致制动装置无法建立压力,失去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液压制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断装置11。各个隔断装置11分别通过油管与壳体上的通孔103和通孔104连接,在隔断装置11通电时,处于关闭状态,让壳体1上的通孔103和通孔104处于堵塞状态;在隔断装置11断电时,处于导通状态,可以让腔体701和腔体702中的油液流出到外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液压制动装置,通过多个弹性组件将两个活塞和一个挡板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中,从而构成三个腔体,在滑动外部活塞的过程中,带动内部活塞和挡板,然后通过各个部件上的通孔实现模拟制动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液压制动装置体积小,组成的零部件少,从而大大提高了厂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等问题。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制动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制动装置应用在车辆上,作为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的一部分,该液压制动系统还包括储液装置12、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和制动轮缸14。

储液装置12为存储制动液的油箱,其通过油管分别与电磁阀9、单向阀10和壳体1上的通孔101连接,在壳体1上的通孔101与活塞2上的通孔201耦合、以及壳体1上的通孔102与活塞3上的通孔301和/或通孔302耦合时,可以将储液装置12中的油液导入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中,或将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中油液导入储液设备12中,从而保证各个腔体中的油液处于平衡状态。

制动轮缸14为具有制动功能的设备,其通过油管与隔断装置11连接,用于当隔断装置11导通时,将腔体701和腔体702中受到挤压的油液,通过通孔103和通孔104挤压到制动设备13中,从而将腔体701和腔体702的压强转移到制动轮缸14上,推动制动轮缸14中的活塞,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

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连接在隔断装置11与制动轮缸14之间,用于检测是否有油液通过,并在没有检测到有油液通过时,检测活塞2的进程距离或踏板推杆8受到的作用力,然后根据活塞2的进程距离或踏板推杆8受到的作用力,转换成相应的作用力,推动制动轮缸14中活塞,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液压制动系统包括电子制动系统和备用制动系统。其中,电子制动系统实现过程是:车辆的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电磁阀9和隔断装置11通电,同时通过检测驾驶员对踏板推杆8的作用力或活塞2的进程距离,然后控制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产生对应的作用力,推动制动轮缸14中的活塞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备用制动系统实现过程是:在系统没有电的情况下,电磁阀9和隔断装置11断电,在驾驶员施加作用力在踏板推杆8上,然后腔体701和腔体702中的油液通过隔断装置11和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流入制动轮缸14中,推动活塞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

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来讲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液压制动系统在注油状态、制动状态下启动电子制动系统和制动状态下启动备用制动系统这三种情况。

如图7所示,液压制动系统在注油状态的情况下,车辆的控制单元控制隔断装置11和电磁阀9通电,此时的隔断装置11因通电使壳体1上的通孔103和通孔104处于堵塞状态,电磁阀9因通电使储液装置12可以流入油液,也可以流出油液。

由于踏板推杆8没有驾驶员施加的作用力,所以此时的活塞2处在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的通孔201与壳体1上的通孔101耦合的位置,活塞3处在壳体内部的空腔结构的通孔301和通孔302与壳体1上的通孔102耦合的位置,也即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均与储液装置12导通。如果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中没有油液,储液装置12中储存的油液直接流入腔体701、以及通过电磁阀9和单向阀10流入腔体702和腔体703;如果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中有油液,且与储液装置12中压强相等,则储液装置12中的油液不流动;如果腔体701、腔体702和腔体703中有油液,且压强高于储液装置12中压强,则腔体701中的油液直接流入储液装置12、以及腔体702和腔体703中的油液同构电磁阀9流入储液装置12。

如图8所示,液压制动系统在制动状态下启动电子制动系统的情况下,车辆的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9和隔断装置11通电,此时的电磁阀9因通电使储液装置12可以流入油液也可以流出油液,隔断装置11因通电使壳体1上的通孔103和通孔104处于堵塞状态。

由于踏板推杆8受到驾驶员对踏板推杆8施加的作用力后,传递到活塞2上,让活塞2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此时通孔201与壳体1上的通孔101之间由耦合状态转换到错开状态,导致腔体701处于密闭状态,不可进行压缩,所以弹性组件401和腔体701中的油液将作用力传递到活塞3上;活塞3受到作用力后,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此时通孔301和通孔302与壳体上的通孔102之间由耦合状态,转换到通孔301与壳体上的通孔102耦合但通孔302与壳体上的通孔102错开的状态,导致腔体702也处于密闭状态,不可进行压缩,而腔体703仍通过通孔301、通孔102和电磁阀9与储液装置12导通,所以弹性组件402和腔体702中的油液推动挡板6向朝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的外部滑动,从而与活塞3共同压缩腔体703的体积,将腔体703中的油液挤压到储液装置12中,从而实现活塞2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的进程,让驾驶员感受到踩下踏板进行制动的感觉。

与此同时,车辆的控制单元检测到踏板推杆8上有作用力或活塞2有进程后,控制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产生相应的作用力,然后推动制动轮缸14中的活塞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

另外,车辆的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电磁阀9打开的开度大小,当电磁阀9的开度较小时,腔体703中油液流入到储液设备8中的速度比较慢,从而在挡板303和活塞301上产生反作用力,然后通过活塞2反馈到踏板推杆8上,让驾驶员在踩下踏板时感受到改变踏板的感觉。

如图9所示,液压制动系统在制动状态下启动备用制动系统的情况下,电磁阀9和控制隔断装置11均处于断电状态,此时的电磁阀9因断电使储液装置12只能通过单向阀10流出油液,隔断装置11因断电使壳体1上的通孔103和通孔104处于导通状态。

由于踏板推杆8受到驾驶员对踏板推杆8施加的作用力后,传递到活塞2上,让活塞2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此时通孔201与壳体1上的通孔101之间由耦合状态转换到错开状态,腔体701中的油液可以通过壳体1上的通孔103流出去,同时腔体701中的油液和弹性组件401将部分作用力传递到活塞3上;活塞3受到作用力后,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此时通孔301和通孔302与壳体上的通孔102不管处于耦合状态还是错开状态,都无法通过壳体1上的通孔102导出油液,所以腔体703处于密闭状态,不可进行压缩,而腔体702中的油液可以通过壳体1上的通孔104流出去,由于腔体701和腔体702中的油液减少,从而实现活塞2向壳体1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滑动的进程,让驾驶员感受到踩下踏板进行制动的感觉。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通电的情况下,从壳体1上的通孔103和通孔104中流出的油液流经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对流出的油液的压强进行放大,使其足以推动制动轮缸14中的活塞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然后将放大压强后的油液导入制动轮缸14中,推动活塞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不通电的情况下,从壳体1上的通孔103和通孔104中流出的油液流经隔断装置11和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13后,直接进入制动轮缸14,推动制动轮缸14中的活塞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制动。

本申请提供的液压制动系统,通过将上述的液压制动装置与储液装置、压力提供与调节装置和制动轮缸连接,实现车辆的电子制动功能和备用制动功能,使得车辆无论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实现制动功能,保证车辆在驾驶或停泊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图1至图5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或包括图1至图9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图1至图5所述的液压制动装置或包括图1至图9所述的液压制动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