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2687发布日期:2023-03-08 18:5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厢式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冷藏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厢式冷藏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冷链物流阀发展,冷藏车的使用也日趋广泛。冷藏车是一种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主要用来运输各种食品、水果、肉食以及特殊药品等。
3.目前,公告号为cn2069540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厢式冷藏车车厢结构,包括顶壁、前壁、后门及后门框、左侧壁、右侧壁、底壁、前下外包铝型材、前上外包铝型材、前左右外包铝型材、左右上外包铝型材、左右下外包铝型材、前上下内包铝型材、前左右内包铝型材、纵向内包铝型材、上连接螺栓和下连接螺栓,所述顶壁、前壁、左侧壁、右侧壁、底壁为壁板,壁板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内层、外层均为蒙皮材料,中间层为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与蒙皮材料之间通过聚氨酯粘合剂经负压或正压粘接为整体。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由于冷藏车厢的空间较大,在对货物进行运输时,无论货物的量是否全部装满车厢,都需要对整个冷藏车厢进行供冷,导致能源消耗较为严重,存在容易对资源造成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缓解冷藏车厢能源消耗较为严重,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厢式冷藏车。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厢式冷藏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厢式冷藏车,包括车头、底盘、冷藏车厢、制冷机构和分隔机构,所述车头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一端,所述冷藏车厢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冷藏车厢远离所述车头一端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制冷机构连接在所述冷藏车厢上,所述制冷机构用于对冷藏车厢内供送冷气,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分隔板和驱动组件,所述分隔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冷藏车厢内,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开关门之间形成冷藏腔,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冷藏车厢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分隔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分隔板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关门的方向移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藏车厢内滑动连接分隔板,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分隔板移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货物的量对分隔板与开关门之间冷藏腔的大小进行调节,然后制冷机构再向冷藏腔中供送冷气对货物进行制冷,无需对整个冷藏车厢进行制冷,从而降低冷藏车的能源消耗,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运输车的运输成本。
8.优选的,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开关门的一侧设置有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架,所述承托架连接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承托架与所述冷藏车厢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承托架远离所述分隔板的一端穿设有多个托杆,多个所述托杆均与所述承托架滑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承托架和多个托杆对货物进行承托,使货物与冷藏车厢底壁存在一定距离,便于冷气在货物底部进行传输,保证货物的制冷效率;同时在卸料
时,工作人员将托杆上的货物搬卸后,可以通过分隔板推动承托架上的货物向外移动,使承托架上的货物移动至冷藏车厢之外后,再对承托架上的货物进行搬卸,提高对承托架上货物搬卸的便捷性。
10.优选的,所述承托架靠近所述冷藏车厢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滑移槽,多个所述托杆与多个所述滑移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托杆滑动连接在自身所对应的所述滑移槽内,所述托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自身所对应的滑移槽内,每个所述托杆上均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托杆锁紧在所述承托架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托杆转动在承托架上,在托杆上的货物搬运完成,将承托架移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托杆转动为竖直状态,利用托杆对承托架远离分隔板的一端进行支撑,然后再继续向外推动承托架以及承托架上的货物,提高承托杆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承托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分隔板上,每个所述托杆远离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承托架可拆卸连接在分隔板上,将承托架推出冷藏车厢后,工作人员可以多根托杆中的部分托杆滑移至靠近分隔板的位置,并利用锁紧组件锁紧,然后再将承托架从分隔板上拆卸下来,即可直接推动承托架移动,将承托架上的货物直接推送货物放置位置,进一步提高货物的搬卸效率。
14.优选的,每根所述托杆的一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移槽内,且所述连接杆能够在所述滑移槽内转动,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杆、弹簧和拉绳,所述锁紧杆穿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锁紧杆与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锁紧杆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锁紧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每个所述滑移槽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锁紧孔,所述弹簧用于推动所述锁紧杆插入其中一个所述锁紧孔中,所述拉绳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紧杆上,所述拉绳用于拉动所述锁紧杆收缩至所述连接杆中。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托杆转动至竖直状态后,松开拉绳,即可使托杆上设置的锁紧杆插入位于滑移槽一端的锁紧孔中,即可实现对托杆的锁紧,保证托杆对承托架支撑的稳定性;在将承托架从分隔板上拆卸下来时,将部分托杆滑移至承托架靠近分隔板一侧后,再次松开拉绳,使滑移至靠近分隔板一侧的托杆上的锁紧杆插入滑移槽另一端的锁紧孔,实现托杆在不同位置的锁紧,保证推动承托架移动时的稳定性。
16.优选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机组、冷风道和阻风组件,所述制冷机组设置在所述冷藏车厢上,所述冷风道固定连接在所述冷藏车厢顶部,所述冷风道靠近所述底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冷风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冷藏车厢内部连通,所述阻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冷藏车厢内,所述阻风组件用于对位于所述分隔板背离所述开关门的一侧的所述出风口进行封堵。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风道上开设多个出风口,同时利用阻风组件对位于分隔板背离开关门一侧的出风口进行封堵,使得冷风道内的冷风可以通过位于分隔板靠近开关门一侧的多个出风口排出,利用多个出风口的均匀排布,提高冷气供送的均匀性。
18.优选的,所述阻风组件包括承托杆、阻风布、卷簧和两个阻风条,所述承托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冷藏车厢内,所述阻风布绕卷在所述承托杆上,所述卷簧设置在所述承托杆与所述冷藏车厢内壁之间,所述卷簧对所述承托杆施加一个缠绕所述阻风布的力,两个所述
阻风条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冷藏车厢上,两个所述阻风条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出风口的两侧,所述阻风布远离所述承托杆一端与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阻风布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阻风条之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阻风布缠绕在承托杆上,利用卷簧的设置使得阻风布可以随分隔板的移动实现伸长或收起,继而保证对位于分隔板背离开关门一侧出风口的封堵,降低冷气浪费的可能。
20.优选的,所述阻风条与所述冷藏车厢顶壁之间呈间距设置,所述阻风条与所述冷藏车厢顶壁之间形成导风槽,所述分隔板内设置有两根出风管,两根所述出风管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分隔板两侧的位置,两根所述出风管均与所述导风槽连通,每个所述出风管上均连通有多根排风管,多根所述排风管均与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开关门一侧的冷藏腔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阻风布与冷藏车厢顶部之间形成导风槽,位于分隔板背离开关门一侧出风口出来的冷气可以通过导风槽进入两根出风管中,继而通过多根排风管从靠近冷藏车厢两侧的位置喷出,进一步提高冷气供送的均匀度,降低冷藏腔冷却死角的存在。
22.优选的,所述阻风布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条,所述卡紧条为柔性条,两个阻风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紧槽,两个所述卡紧条与两个所述卡紧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紧条滑动连接在自身所对应的所述卡紧槽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紧条卡紧在卡紧槽内,利用将卡紧条与卡紧槽的配合增加阻风布的密封性与连接的稳定性,降低冷气从阻风布与两个阻风条的连接处逸出的可能。
24.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进出口,所述分隔板设置有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进出口的开关门。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隔板上设置进出口,打开开关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进出口进入分隔板背离开关门一侧的空腔,便于对分隔板背离开关门一侧的空腔进行利用。
26.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冷藏车厢内滑动连接分隔板,在运输不同数量的货物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货物的量对分隔板与开关门之间冷藏腔的大小进行调节,然后再利用制冷机构对分隔板与开关门之间的冷藏腔进行制冷,无需对整个冷藏车厢进行制冷,从而降低冷藏车的能源消耗,降低运输车的运输成本;2.通过将托杆滑动连接在滑移槽内,且托杆转动连接在滑移槽内,在运输时,利用承托架和托杆对货物进行承托,保证货物的制冷效率,在对货物进行搬卸时,利用多根托杆对承托架进行支撑,可以将承托架从冷藏车厢内移出,然后对货物进行搬卸,提高货物搬卸的便捷性;3.通过阻风布与冷藏车厢顶壁之间设置导风槽,位于分隔板背离开关门一侧出风口出来的冷气可以通过导风槽进入两根出风管中,继而通过多根排风管从靠近冷藏车厢两侧的位置喷出,进一步提高冷气供送的均匀度,降低冷藏腔冷却死角的存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承托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托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托杆转动至竖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托杆对承托架进行支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图7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制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冷风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阻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阻风布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00、车头;200、底盘;300、冷藏车厢;310、开关门;400、制冷机构;410、制冷机组;420、冷风道;421、出风口;430、阻风组件;431、阻风条;432、承托杆;433、阻风布;434、卷簧;435、卡紧槽;436、卡紧条;437、导风槽;441、出风管;442、排风管;443、连通管;500、分隔机构;510、分隔板;511、进出口;512、封闭门;520、驱动组件;521、第一电机;522、丝杠;523、滑块;524、导向槽;600、承托机构;610、承托架;620、托杆;621、万向轮;630、滑移槽;640、连接杆;650、连接槽;660、锁紧组件;661、锁紧杆;662、弹簧;663、拉绳;664、拉动块;665、锁紧孔;670、连接组件;671、连接块;672、卡接块;673、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厢式冷藏车。
31.参照图1和图2,一种厢式冷藏车包括车头100、底盘200和冷藏车厢300,车头100安装在底盘200的一端,冷藏车厢300固定连接在底盘200上,冷藏车厢300远离车头100的一端安装有开关门310,开关门310用于打开或封闭冷藏车厢300,冷藏车厢300上安装有制冷机构400,制冷机构400对冷藏车厢300进行制冷。冷藏车厢300安装有分隔机构500,分隔机构500包括驱动组件520和分隔板510,分隔板510竖直设置,分隔板510与开关门310之间形成冷藏腔,分隔板510滑动连接在冷藏车厢300内,分隔板510沿靠近或远离开关门310的方向移动。驱动组件520安装在冷藏车厢300内,驱动组件520用于驱动分隔板510移动。通过将分隔板510滑动连接在冷藏车厢300内,利用驱动组件520驱动分隔板510移动即可对分隔板510与开关门310之间的冷藏腔的大小进行调节,在对货物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货物的量调节分隔板510与开关门310之间冷藏腔的大小,然后制冷机构400再向分隔板510与开关门310之间的冷藏空间的进行制冷即可,无需对整个冷藏车厢300进行制冷,从而降低冷藏车的能源消耗,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运输车的运输成本。
32.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520包括两个第一电机521,两个第一电机521均固定连接在冷藏车厢300的内壁上,两个第一电机521分别位于冷藏车厢30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第一电机521主轴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冷藏车厢300的长度方向,每个第一电机521的主轴
均同轴固定连接一根丝杠522,每根丝杠522均转动连接在其连接的第一电机521所在的冷藏车厢300侧壁上,冷藏车厢300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524,两个导向槽524均沿冷藏车厢300的长度方向开设,两根丝杠522分别位于两个导向槽524内,分隔板5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23,两个滑块523与两根丝杠522一一对应设置,滑块523与其对应的丝杠522螺纹连接。在需要对分隔板510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同时启动两个第一电机521,利用两个第一电机521驱动两根丝杠522同步转动,即可通过两个滑块523带动分隔板510移动,实现对分隔板510位置的调整。
33.参照图1、图2和图3,分隔板510靠近开关门310的一侧安装有承托机构600,承托机构600包括承托架610,承托架610安装有分隔板510上,承托架610远离分隔板510的一端穿设有多根托杆620,多根托杆620沿冷藏车厢3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托杆620均与承托架610滑动连接。在运输货物时,利用承托架610和多根托杆620对货物进行承托,使货物与冷藏车厢300底部存在一定间距,便于冷气在货物底部进行传输,保证货物的制冷效果;同时利用多根托杆620与承托架610的滑动连接,保证在对分隔板510的位置进行调节时,也能够对货物进行承托。
34.参照图2、图3和图4,承托架610和多根托杆620均滑动连接在冷藏车厢300内,承托架610和多根托杆620可在分隔板510的推动下滑出冷藏车厢300内。在对货物进行卸料时,工作人员将托杆620上的货物搬运卸下后,由于承托架610上的货物往往在冷藏车厢300内靠里的位置,在搬运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进入冷藏车厢300内部进行搬运,导致搬运较为板不便;此时,利用驱动组件520驱动分隔板510向靠近开关门310的方向移动,分隔板510推动承托架610与承托架610上的货物移动,使货物移动至冷藏车厢300出口的位置,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承托架610上的货物进行搬卸,提高货物搬卸的便捷性。
35.参照图2、图3和图4,承托架610上开设有多个滑移槽630,多个滑移槽630沿冷藏车厢3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滑移槽630与多根托杆620一一对应设置,托杆620滑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滑移槽630内。每根托杆62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40,连接杆640为圆柱杆,每根连接杆640均与冷藏车厢300的宽度方向平行,每个滑移槽630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槽650,每个连接槽650均沿滑移槽630的长度开设,连接杆640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其对应的滑移槽630两侧的连接槽650内,且连接杆640能够在其对应的两个连接槽650内沿自身轴线转动;每根托杆620远离承托架6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21;每根托杆620上均设置有锁紧组件660,锁紧组件660用于将托杆620的位置锁紧。通过将每根连接杆640滑动连接在承托架610内,并且连接杆640能够在滑移槽630内转动,在分隔板510推动承托架610向外移动过程中,当承托架610的远离分隔板510的一端从冷藏车厢300内移出后,向下转动托杆620,使托杆620竖直设置,并使托杆620上固定连接的万向轮621与地面接触,然后利用锁紧组件660将托杆620锁紧,从而使多个托杆620对承托架610远离分隔板510的一端进行支撑,提高承托架610上货物放置的稳定性。
36.参照图3、图4和图5,锁紧组件660包括两根锁紧杆661,两根锁紧杆661分别穿设在连接杆640的两端,锁紧杆661滑动连接在其穿设的连接杆640上,每根锁紧杆661垂直连接杆640长度方向的截面均为正方形,每根锁紧杆661与其穿设的连接杆640之间均安装有弹簧662,弹簧662的一端与锁紧杆661固定连接,弹簧66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640固定连接,弹簧662对锁紧杆661施加一个远离将连接杆640的力,两根锁紧杆66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
连接有拉绳663,两个拉绳663穿过连接杆640与托杆620内部后固定连接有拉动块664,拉动块664滑动连接在托杆620上。每个连接槽650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锁紧孔665,两个锁紧孔665分别位于靠近连接槽650两端的位置。在将托杆620转动至竖直后,松开拉动块664,使两个锁紧块在两个弹簧662的推动下插入两侧连接槽650所开设的锁紧孔665中,即可实现对托杆620的锁紧,保证托杆620在支撑承托架61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37.参照图6、图7和图8,承托架610可拆卸连接在分隔板510上,分隔板510靠近开关门310的一侧设置有两组连接组件670,两组连接组件670分别位于靠近分隔板510两侧的位置,每组连接组件670包括连接块671,连接块671固定连接在分隔板510上,连接块671远离分隔板510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673,卡接槽673沿冷藏车厢300的宽度方向开设,卡接槽673贯通连接块671的左右两端,卡接槽673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t”形,承托架610固定连接有卡接块672,卡接块672与卡接槽673相适配,卡接块672滑动连接在卡接槽673内。在对承托架610上的货物进行搬卸时,将承托架610从冷藏车厢300内推出后,将部分竖直状态的托杆620沿滑移槽630往里推动,使部分托杆620锁紧在靠近自身所对应的连接槽650内侧的锁紧孔665中,实现将托杆620锁紧在承托架610靠近支分隔板510的位置,使部分托杆620在靠近承托架610上卡接块672的位置对承托架610进行支撑,然后再推动承托架610沿冷藏车厢300宽度方向滑移,即可使承托架610从冷藏车厢300上脱离,然后工作人员便可直接推动承托架610移动,将承托架610上的货物直接推送货物放置位置,提高货物的搬卸效率。
38.参照图1、图2和图6,分隔板510上开设有进出口511,进出口511位于分隔板510中部的位置,分隔板510上设置有两个封闭门512,两个封闭门512滑动连接在分隔板510上,两个封闭门512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封闭门512用于对分隔板510上的进出口511进行封闭。通过在分隔板510上设置进出口511,在使用运输车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进出口511进入冷藏车厢300内部的空腔,使冷藏车厢300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在对冷藏腔进行制冷时,关闭两个封闭门512,然后将两个封闭门512锁紧,即可对冷藏腔进行制冷。
39.参照图1、图2和图9,制冷机构400包括制冷机组410和冷风道420,制冷机组410固定连接在冷藏车厢300的外侧,冷风道420固定连接在冷藏车厢300的顶部,冷风道420位于冷藏车厢300中部的位置,冷风道420沿冷藏车厢300的长度方向设置,冷风道420的一端与制冷机组410的供风口连通,制冷机组410用于向冷风道420中供送冷气,冷风道420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出风口421,多个出风口421沿冷风道4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冷藏车厢300内设置有阻风组件430,阻风组件430用于将位于分隔板510背离开关门310一侧的出风口421进行封堵。通过在冷风道420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421,在对冷藏车厢300进行制冷时,利用阻风组件430对位于分隔板510背离开关门310的一侧出风口421进行阻挡,避免冷气进入分隔板510背离开关门310一侧空腔,造成资源的浪费;利用多个出风口421的设置,可以使冷风道420内的冷气从位于分隔板510靠近开关一侧的多个出风口421排出,提高冷气供送的均匀性。
40.参照图10、图11和图12,阻风组件430包括两个阻风条431,两个阻风条431均固定连接在冷藏车厢300的顶部,两个阻风条431均沿冷藏车厢300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阻风条431分别位于多个出风口421排列方向的两侧,冷藏车厢300远离开关门310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承托杆432,承托杆432的轴线平行于冷藏车厢300的宽度方向平行,承托杆432的外侧套设有阻风布433,阻风布433绕卷在承托杆432的外侧。承托杆432的外侧套设有卷簧434,
卷簧434固定连接在承托杆432上,卷簧434远离承托杆432的一端与冷藏车厢300内壁固定连接,卷簧434对承托杆432施加一个卷绕阻风布433的力。阻风布433的一端从承托杆432上伸出后与分隔板510固定连接。
41.两个阻风条43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紧槽435,卡紧槽435沿阻风条431的长度方向开设,阻风布43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条436,两个卡紧条436与两个卡紧槽435一一对应设置,卡紧条436与其对应的卡紧槽435相适配,卡紧条436滑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卡紧槽435内,阻风布433用于对位于分隔板510背离开关门310一侧的出风口421进行封堵。通过将阻风布433设置在两个阻风条431之间,利用阻风布433对位于分隔板510背离开关门310一侧的出风口421进行阻挡,降低冷气从位于分隔板510背离开关门310一侧的出风口421排出的可能;在驱动组件520驱动分隔板510移动对制冷空间的大小进行调节时,可以利用卷簧434的设置对阻风布433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继而使阻风布433可以随分隔板510的移动对不同数量的出风口421进行封闭,保证阻风组件430的适用性。
42.参照图10、图11和图12,阻风布433与冷藏车厢300内部的顶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使得阻风布433与冷藏车厢300顶壁之间形成导风槽437。分隔板510内穿设有两根出风管441,两根出风管441均竖直设置,两根出风管441分别位于靠近分隔板510两侧的位置,每根出风管441上均固定连接有多根排风管442,位于同一根出风管441上的多根排风管442均与其连接的出风管441连通,且位于同一根出风管441上的多根排风管442沿出风管4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根排风管442远离自身所固定连接的出风管441的一端穿出分隔板510后与分隔板510和开关门310之间的冷藏腔连通。每根出风管44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43,连通管443与其固定连接的出风管441连通,两根连通管443远离自身所固定连接的出风管441的一端均与导风槽437连通。通过在阻风布433与冷藏车厢300顶壁之间设置导风槽437,使得位于分隔板510背离开关门310一侧出风口421排出的冷气沿导风槽437进入两个连通管443中,继而通过两个连通管443进入两个出风管441中,然后通过两个出风管441上设置的多个排风管442进入冷藏腔内,便于对货物两侧供送冷气,进一步提高冷气供送的均匀度,降低冷藏腔冷却死角的存在。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厢式冷藏车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冷藏车厢300内设置分隔板510,并利用驱动组件520驱动分隔板510移动,在对不同数量的货物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货物的数量对分隔板510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分隔板510与开关门310之间冷藏腔的大小,然后制冷机构400再向分隔板510与开关门310之间的冷藏腔进行制冷即可,无需对整个冷藏车厢300进行制冷,从而降低冷藏车的能源消耗,降低运输车的运输成本。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