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1737发布日期:2022-09-21 00:5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汽车由于内部的整体空间有限,汽车内的储物空间也受到限制,储物空间不足。而且大多数储物空间设置为开放式的格槽,放置物品时显得杂乱,美观度不佳,私密性也较低。
3.尤其是许多客车的司机位附近无储物空间,无法解决司机需要放置小件私人物品的需求。
4.因此亟需一种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和汽车,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和汽车,能够收纳司机或乘客的个人物品,且无须占用额外的车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保证私密性,提高美观度。
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安装于车顶骨架和侧檐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包括:
8.上固定组件,上端连接所述车顶骨架;
9.下固定组件,一端连接所述侧檐架;
10.储物舱组件,包括风道板、储物舱体和储物舱门,所述风道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组件的下端和所述下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风道板上设有让位开口,所述储物舱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储物舱体安装于所述风道板的上侧,并与所述风道板围合构成储物空间,所述储物舱门转动设置于所述让位开口以开合所述让位开口。
11.作为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舱门通过第一铰接构件与所述储物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构件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储物舱体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储物舱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端绕水平轴线转动。
12.作为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舱组件还包括第一锁具,所述第一锁具包括第一锁合部和第一旋拧部,所述第一锁合部通过搭接件安装于所述储物舱体的内侧,所述第一旋拧部安装于所述储物舱门,所述第一旋拧部能够通过旋转以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锁合部连接或分离。
13.作为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舱组件还包括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储物舱体,所述限位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储物舱门。
14.作为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舱组件与所述上固定组件绕水平方向转动连接。
15.作为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顶架型材、第二铰接构件和上边型材,所述顶架型材与所述车顶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顶架型材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储物舱体连接,所述上边型材连接所述风道板和所述储物舱体。
16.作为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固定组件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与所述顶架型材连接。
17.作为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底架型材、第二锁具和下边型材,所述底架型材与所述侧檐架连接,所述第二锁具包括第二锁合部和第二旋拧部,所述第二锁合部与所述底架型材连接,所述第二旋拧部安装于所述下边型材,所述第二旋拧部能够通过旋转以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锁合部连接或分离,所述下边型材连接所述风道板和所述储物舱体。
18.作为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组件还包括减震胶条,所述减震胶条与所述底架型材连接,所述下边型材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减震胶条的凸起端能够卡接于所述安装槽中,以限定所述下边型材的位置。
19.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顶骨架、侧檐架以及如上所述的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所述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与所述车顶骨架和所述侧檐架连接,所述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与车载空调的风道连通。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通过风道板和储物舱体形成储物空间,用于收纳司机或乘客的个人物品,该储物空间内嵌于车载空调的风道中,无须占用额外的车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通过储物舱门开合储物空间的开口,一方面可防止物品掉落,另一方面保证私密性,提高美观度。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26.图4是图3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27.图中:
28.100、车顶骨架;200、侧檐架;
29.1、风道板;2、储物舱体;3、储物舱门;4、第一铰接构件;5、第一锁具;51、搭接件;6、限位带;61、第一固定件;62、第二固定件;71、顶架型材;72、第二铰接构件;73、上边型材;74、灯罩;81、底架型材;82、下边型材;83、第二锁具;84、减震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图1-图4所示的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与汽车中的车顶骨架100和侧檐架200连接,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与车载空调的风道连通,使储物舱内置于风道中。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包括上固定组件、下固定组件和储物舱组件,上固定组件的上端连接车顶骨架100,下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侧檐架200;储物舱组件包括风道板1、储物舱体2和储物舱门3,风道板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固定组件的下端和下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一一对应连接,风道板1上设有让位开口,储物舱体2设置为一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储物舱体2安装于风道板1的上侧,并与风道板1围合构成储物空间,储物舱门3转动设置于让位开口以开合让位开口。
3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带储物舱的风道结构通过风道板1和储物舱体2形成储物空间,用于收纳司机或乘客的个人物品,该储物空间内嵌于车载空调的风道中,无须占用额外的车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通过储物舱门3开合储物空间的开口,一方面可防止物品掉落,另一方面保证私密性,提高美观度。
33.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储物舱门3通过第一铰接构件4与储物舱体2转动连接,第一铰接构件4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第一固定端与储物舱体2连接,第一活动端与储物舱门3连接,第一活动端能够相对第一固定端绕水平轴线转动。
34.优选的,第一铰接构件4可采用扭簧,第一固定端与第一活动端之间具有弹性,以将储物舱门3保持于封闭让位开口的状态,避免储物空间内的物品掉落。
35.进一步的,储物舱组件还包括第一锁具5,第一锁具5包括第一锁合部和第一旋拧部,第一锁合部通过搭接件51安装于储物舱体2的内侧,第一旋拧部安装于储物舱门3,第一旋拧部能够通过旋转以选择性地与第一锁合部连接或分离。
36.可选的,第一锁具5设置有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中,第一锁具5设置有两个,以提高锁合的可靠性。
37.优选的,第一锁具5采用现有的旋转式分体卡扣,其具体结构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38.进一步的,储物舱组件还包括限位带6,限位带6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61连接于储物舱体2,限位带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62连接于储物舱门3。优选的,储物舱门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带6。
39.可选的,储物舱组件与上固定组件绕水平方向转动连接。具体地,上固定组件包括顶架型材71、第二铰接构件72和上边型材73,顶架型材71与车顶骨架100固定连接,第二铰接构件72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第二固定端与顶架型材71连接,第二活动端与储物舱体2连接,上边型材73连接风道板1和储物舱体2。
40.进一步的,下固定组件包括底架型材81、第二锁具83和下边型材82,底架型材81与侧檐架200连接,第二锁具83包括第二锁合部和第二旋拧部,第二锁合部与底架型材81连
接,第二旋拧部安装于下边型材82,第二旋拧部能够通过旋转以选择性地与第二锁合部连接或分离,下边型材82连接风道板1和储物舱体2。
41.具体而言,使用者可解锁第二锁具83,使得下边型材82与底架型材81脱离,下边型材82随储物舱组件一同绕第二铰接构件72的转动轴线向外旋转,从而打开风道,以便使用者检查风道的内部空间。
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构件72采用普通铰链,其具体结构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43.优选的,第二锁具83设置有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中,第二锁具83设置有两个,以提高锁合的可靠性。
44.优选的,第二锁具83采用现有的旋转式分体卡扣,其具体结构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45.可选的,下固定组件还包括减震胶条84,减震胶条84与底架型材81连接,下边型材82上设有安装槽,减震胶条84的凸起端能够卡接于安装槽中,以限定下边型材82的位置,同时减震胶条84可缓冲底架型材81与下边型材82之间的撞击,延长使用寿命。
46.可选的,上固定组件还包括灯罩74,灯罩74与顶架型材71连接,用于安装照明灯具,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结构的紧凑程度。
47.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