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7258发布日期:2022-10-29 05:1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随车起重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


背景技术:

2.随车起重运输车,简称随车吊(crane truck),是一种通过液压举升及伸缩系统来实现货物的升降、回转、吊运的设备,通常装配于载货汽车上。随车起重机能够360
°
全方位起重操作,但是现有的随车起重运输车一般只配置后支腿,这种结构仅能车厢位置正扇面90
°
稳定负载装卸,对于车身前正扇面90
°
并不能重载回转吊装,极大的限制了随车起重运输车工作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在车身正中、前板簧支撑座前设置辅助前支腿,解决特殊情况下需要吊臂前回转载荷装卸,大大延展了工地施工工况能力,充分发挥特殊设备野外工作能力。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设置在底盘车架上的驾驶室和吊机、设置在底盘车架底部的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底盘车架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支腿机构、中支腿机构和后支腿机构;所述前支腿机构位于驾驶室下方;所述中支腿机构位于吊机下方;所述后支腿机构位于后车轮后方。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盘车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大梁和设置在两大梁之间的若干横梁。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支腿机构包括第一支腿、连接梁和两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腿固定设置在连接梁的中部;所述连接梁设置在两大梁的底部,且连接梁的端部与大梁的外侧面平齐;两第一连接板分别设置在连接梁的两端,并通过螺栓与对应大梁的外侧面螺纹连接。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支腿机构包括第一支腿、连接梁和两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腿固定设置在连接梁的中部;所述连接梁设置在两大梁之间;两第一连接板分别设置在连接梁的两端,并与对应大梁的内侧面焊接。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支腿与连接梁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支腿机构位于前板簧支撑座前方。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支腿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紧挨驾驶室的后方设置,且固定座的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二支腿。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吊机包括回转座、支撑臂和吊臂;所述回转座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支撑臂设置在回转座上,所述支撑臂的上端与吊臂连接。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后支腿机构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在在两大梁的底部,且支撑梁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与两大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大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板;所述支撑梁的两端相对设置有第三支腿。
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支腿机构、后支腿机构的宽度均与后车轮的宽度平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在车身正中、前板簧支撑座前设置辅助前支腿,解决特殊情况下需要吊臂前回转载荷装卸,大大延展了工地施工工况能力,充分发挥特殊设备野外工作能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随车起重运输车的主视图;
17.图2为图1的左视图;
18.图3为图1的俯视图;
19.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图1中j-j向的剖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立体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随车起重运输车的主视图;
23.图8为图7的右视图;
24.图9为图8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立体图。
26.附图标记:
27.1-底盘车架;11-大梁;12-横梁;
28.2-驾驶室;
29.3-前车轮;
30.4-后车轮;
31.5-前支腿机构;51-第一支腿;52-连接梁;53-第一加强板;54-第一连接板;
32.6-中支腿机构;61-固定座;62-第二支腿;
33.7-后支腿机构;71-支撑梁;72-第三支腿;73-第二连接板;74-第二加强板;
34.8-吊机;81-回转座;82-支撑臂;83-吊臂。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37.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实施例一
40.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包括底盘车架1、设置在底盘车架1上的驾驶室2和吊机8、设置在底盘车架1底部的前车轮3和后车轮4;底盘车架1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支腿机构5、中支腿机构6和后支腿机构7;具体的,底盘车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大梁11和设置在两大梁11之间的若干横梁12。中支腿机构6、后支腿机构7的宽度均与后车轮4的宽度平齐。
41.前支腿机构5位于驾驶室2下方,具体的,前支腿机构5位于前板簧支撑座前方。前支腿机构5包括第一支腿51、连接梁52和两第一连接板54;第一支腿51固定设置在连接梁52的中部;连接梁52设置在两大梁11的底部,且连接梁52的端部与大梁11的外侧面平齐;两第一连接板54分别设置在连接梁52的两端,并通过螺栓与对应大梁11的外侧面螺纹连接。具体的,第一支腿51与连接梁5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53。
42.中支腿机构6位于吊机8下方;具体的,中支腿机构6包括固定座61,固定座61紧挨驾驶室2的后方设置,且固定座61的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二支腿62。吊机8包括回转座81、支撑臂82和吊臂83;回转座81设置在固定座61上,支撑臂82设置在回转座81上,支撑臂82的上端与吊臂83连接。
43.后支腿机构7位于后车轮4后方。具体的,后支腿机构7包括支撑梁71,支撑梁71设置在在两大梁11的底部,且支撑梁71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73与两大梁11连接;第二连接板73与大梁11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板74;支撑梁71的两端相对设置有第三支腿72。
44.实施例二
45.参见图7~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前支腿机构5包括第一支腿51、连接梁52和两第一连接板54;第一支腿51固定设置在连接梁52的中部;连接梁52设置在两大梁11之间;两第一连接板54分别设置在连接梁52的两端,并与对应大梁11的内侧面焊接。此布局是在前端大梁无法完成螺栓固定情况下而采取的焊接方法定位横梁。
46.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47.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