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顶盖平台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4586发布日期:2022-11-03 06:3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方舱顶盖平台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舱顶盖平台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2.方舱顶盖需要经常打开和关闭,方舱平台也需要经常升起和降落。现有的方舱顶盖平台控制需要单独控制顶盖的开关和平台的升降,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人员经常操作时也容易出现操作流程错误,导致顶盖和平台之间出现碰撞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舱顶盖平台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单独控制顶盖和平台,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舱顶盖平台控制电路,包括:ac/dc电源模块、四个交流接触器、八个继电器、用于监测顶盖打开到位的第一行程开关、用于监测顶盖关闭到位的第二行程开关、用于监测平台升到位的第三行程开关、用于监测平台降到位的第四行程开关、六个按钮开关、急停开关;
5.三相输入电源的第一相分别与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三相输入电源的第二相分别与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二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三相输入电源的第三相分别与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一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三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一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三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三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一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三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三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三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一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三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第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
6.三相输入电源中的一相接入ac/dc电源模块,ac/dc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急停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急停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行程开关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四行程开关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七个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第八个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第一个继电器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四继电器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
7.第一行程开关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一端、第四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三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五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个按钮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五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二个按钮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个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个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四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六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三个按钮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六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三个按钮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个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个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8.第四行程开关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一端、第二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五个继电器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一个按钮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三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五个继电器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一个按钮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三个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三个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二行程开关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六个继电器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四个按钮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个继电器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六个继电器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四个按钮开关的另一端与第四个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个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9.第七个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五个按钮开关一端电性连接,第五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五个按钮开关另一端与第五个继电器线圈一端电性连接,第五个继电器线圈另一端接地;
10.第八个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六个按钮开关一端电性连接,第六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六个按钮开关另一端与第六个继电器线圈一端电性连接,第六个继电器线圈另一端接地;
11.第一个继电器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七个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七个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四个继电器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八个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八个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12.三相输入电源中的一相分别与第一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三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四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二个交流接触器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个交流接触器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一个交流接触器线圈一端电性连接,第一个交流接触器线圈另一端接地;第二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一个交流接触器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个交流接触器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二个交流接触器线圈一端电性连接,第二个交流接触器线圈另一端接地;第三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四个交流接触器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个交流接触器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三个交流接触器线圈一端电性连接,第三个交流接触器线圈另一端接地;第四个继电器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三个交流接触器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三个交流接触器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第四个交流接触器线圈一端电性连接,第四个交流接触器线圈另一端接地。
13.进一步地,所述方舱顶盖平台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热继电器;第一个热继电器中三个线圈分别串接在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三相输入端之前,第一个热继电器常闭触点串接在第一行程开关常开触点之前;第二个热继电器中三个线圈分别串接在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三相输入端之前,第二个热继电器常闭触点串接在第四行程开关常开触点之前。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改装;将方舱顶盖的开关和平台的升降进行集中控制,可实现单独控制以及一键控制,使得顶盖平台控制得以简化,操作更加方便快,操作过程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16.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方舱顶盖平台控制电路,包括:指示灯hl1、指示灯hl2、指示灯hl3、指示灯hl4、指示灯hl5、指示灯hl6、指示灯hl7、ac/dc电源模块d1、交流接触器km1、交流接触器km2、交流接触器km3、交流接触器km4、保险丝f1、保险丝f2、保险丝f3、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继电器j6、继电器j7、继电器 j8、用于监测顶盖打开到位的行程开关sq1、用于监测顶盖关闭到位的行程开关 sq4、用于监测平台升到位的行程开关sq2以及行程开关sq2’、用于监测平台降到位的行程开关sq3以及行程开关sq3’、按钮开关sb1、按钮开关sb2、按钮开关sb3、按钮开关sb4、按钮开关sb5、按钮开关sb6、急停开关k1、热继电器rj1、热继电器rj2、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5、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6、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7、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8;
20.用于监测平台升到位的行程开关可以有多个,用于监测平台降到位的行程开关可以有多个,具体根据方舱中需要控制的平台数量决定,本实施例以需要控制两个平台为例;
21.交流接触器中包括三个常开触点和一个常闭触点;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继电器j6六个继电器中包括三个常开触点;继电器j7、继电器j8六个继电器中包括一个常闭触点;行程开关中包括一个常开触点以及一个常闭触点;
22.三相输入电源的第一相经过保险丝f1后分别与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1脚电性连接,三相输入电源的第二相经过保险丝f2后分别与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3 脚电性连接,三相输入电源的第三相经过保险丝f3后分别与四个交流接触器中的5脚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1的2脚、热继电器rj1的线圈、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一相输入端之间串联,交流接触器km1的4脚、热继电器rj1的线圈、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二相输入端之间串联,交流
接触器km1的6脚、热继电器rj1的线圈、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三相输入端之间串联;
23.交流接触器km2的2脚、热继电器rj1的线圈、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一相输入端之间串联,交流接触器km2的4脚、热继电器rj1的线圈、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三相输入端之间串联,交流接触器km2的6脚、热继电器 rj1的线圈、控制平台升降的电机的第二相输入端之间串联;
24.交流接触器km3的2脚、热继电器rj2的线圈、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一相输入端之间串联,交流接触器km3的4脚、热继电器rj2的线圈、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二相输入端之间串联,交流接触器km3的6脚、热继电器 rj2的线圈、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三相输入端之间串联;
25.交流接触器km4的2脚、热继电器rj2的线圈、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一相输入端之间串联,交流接触器km4的4脚、热继电器rj2的线圈、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三相输入端之间串联,交流接触器km4的6脚、热继电器 rj2的线圈、控制顶盖开关的电机的第二相输入端之间串联;
26.三相输入电源中的一相接入ac/dc电源模块d1,ac/dc电源模块d1的正极输出端与急停开关k1的一端电性连接,急停开关k1的另一端依次串接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8、接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7、接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6、接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5,接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5的分别与热继电器rj1的常闭触点一端、热接触器rj2常闭触点一端、继电器j7常闭触点一端、继电器 j8常闭触点一端、继电器j1中第二个常开触点一端、继电器j4中第二个常开触点一端电性连接;
27.热继电器rj1常闭触点另一端与行程开关sq1中常开触点一端电性连接,行程开关sq1中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行程开关sq2中常闭触点的一端、行程开关sq3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行程开关sq2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sq2’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行程开关sq2’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1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j5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按钮开关sb2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1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继电器j5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二个按钮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1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1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28.行程开关sq3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行程开关sq3’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行程开关sq3’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2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j6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三个按钮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2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继电器j6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三个按钮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2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2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29.热继电器rj2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行程开关sq3中常开触点的一端、行程开关sq3’中常开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行程开关sq3中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行程开关sq3’中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行程开关sq1中常闭触点的一端、行程开关sq4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
30.行程开关sq1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3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j5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一个按钮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3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继电器j5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一个按钮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3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3线圈的另一端接地;行程开关sq4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
别与继电器j4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j6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四个按钮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4中第一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继电器j6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四个按钮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4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4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31.继电器j7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5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五个按钮开关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5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五个按钮开关另一端与继电器j5线圈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5线圈另一端接地;
32.继电器j8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6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第六个按钮开关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6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第六个按钮开关另一端与继电器j6线圈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6线圈另一端接地;
33.继电器j1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7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7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j4中第二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8 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8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34.三相输入电源中的一相分别与继电器j1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 j2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j3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继电器j4 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继电器j1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2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2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1线圈一端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另一端接地;继电器j2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1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1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2线圈一端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2线圈另一端接地;继电器j3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4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4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3线圈一端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3线圈另一端接地;继电器j4中第三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3中常闭触点的一端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3中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km4 线圈一端电性连接,交流接触器km4线圈另一端接地;
35.指示灯hl1用来对顶盖是否开到位进行指示,指示灯hl2用来对平台是否升到位进行指示,指示灯hl3用来对平台是否降到位进行指示,指示灯hl4用来对顶盖是否关到位进行指示,指示灯hl5、指示灯hl6、指示灯hl7用来对三相输入电源接入状态进行指示;
36.按钮开关sb1用来操作打开顶盖,按钮开关sb2用来操作升起平台,按钮开关sb3用来操作降下平台,按钮开关sb4用来操作关闭顶盖,按钮开关sb5 用来操作一键完成顶盖打开、平台升起,按钮开关sb6用来操作一键完成平台降下、顶盖关闭。
37.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如下:
38.三相输入电源输入后,电源输入指示灯hl5、hl6、hl7亮,电源经过三个保险丝经由四个交流接触器分别输出给顶盖电机和平台电机,四个交流接触器分为两对用来控制电机正反转。
39.以下举例当顶盖已关到位、平台已降到位的前提下,需要打开顶盖、升起平台时,ac220v电源经过电源模块输出dc24v直流电,电源经过急停开关 k1和把手解锁行程开关sq5、sq6、sq7、sq8输入至热继电器rj1、rj2,此时平台降到位行程开关sq3常开触点闭合,平台降到位指示灯hl3亮,顶盖关到位行程开关sq4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顶盖关到位指示灯hl4亮,此时按下一键开升按钮,继电器j5线圈带电,j5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
开,继电器j3线圈带电,j3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交流接触器km3线圈带电,km3主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顶盖电机正转,顶盖打开,顶盖关到位指示灯hl4灭。当顶盖开到位后,sq1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j3断电,km3断电,顶盖电机断电,顶盖开到位指示灯hl1亮,继电器j1线圈带电,j1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j7线圈带电,j7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j5线圈断电,同时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带电,km1主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平台电机正转,平台升起,平台降到位指示灯hl3 灭。当平台升到位后,sq2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j1断电,km1断电,平台电机断电,平台升到位指示灯hl2亮。
40.以下举例当顶盖已开到位、平台已升到位的前提下,需要关闭顶盖、降下平台时,顶盖开到位指示灯hl1和平台升到位指示灯hl2亮,此时按下一键降关按钮,继电器j6线圈带电,j6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j2线圈带电,j2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交流接触器km2线圈带电,km2主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平台电机反转,平台下降,平台升到位指示灯灭。当平台降到位后,sq3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j2断电,km2断电,平台电机断电,平台降到位指示灯hl3亮,继电器j4线圈带电,j4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j8线圈带电,j8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 j6线圈断电,同时交流接触器km4线圈带电,km4主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顶盖电机反转,顶盖关闭,顶盖开到位指示灯hl1灭。当顶盖关到位后, sq4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j4断电,km4断电,顶盖电机断电,顶盖关到位指示灯hl4亮。状态恢复至初始顶盖关到位、平台降到位的状态。
41.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