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外支撑体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7335发布日期:2023-03-15 02: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外支撑体包括安装部、支撑部和承压部,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压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压部,所述承压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部的直径;所述承压部包括刚性层和柔性层,所述刚性层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柔性层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刚性层的周面以形成所述承压部的承压面;其中,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与车轮同轴设置地连接于车辆的车轴上,且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所述承压部凸出于所述车轮,以在所述车轮上的轮胎泄气后,所述承压面能与地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纵截面呈喇叭状;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部的面向所述承压部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端面且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延伸;所述承压部的横截面呈环状,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与所述承压部的内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的横截面呈圆角矩形,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所述承压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或者所述承压部不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h,所述承压部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w,满足0.3≤h/w≤0.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刚性层为一体式压铸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层为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包括周面区域和侧面区域,所述侧面区域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面区域分别设置于所述周面区域的沿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的相对两端;所述周面区域设置于所述刚性层的周面,其中一个所述侧面区域延伸至所述刚性层的面向所述安装部的端面,另一个所述侧面区域延伸至所述刚性层的远离于所述安装部的端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为热塑性聚氨酯柔性层或聚氨酯柔性层,所述柔性层的材料比重在1.0~2.0之间;所述柔性层在所述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上的尺寸为l,满足1mm≤l≤5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层和所述柔性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刚性层和所述柔性层通过所述粘接层粘接;
所述粘接层为高粘结强度ab胶,所述粘接层的黏合强度为p1,所述承压部与所述地面之间的接触压为p2,满足0.6≤p1/p2≤1.2。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外支撑体;所述轮胎外支撑体与所述车辆的车轴连接,且位于所述车辆的车轮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轮胎外支撑体,轮胎外支撑体包括安装部、支撑部和承压部,沿轮胎外支撑体的轴向,安装部和承压部相对设置;支撑部连接安装部和承压部,承压部的直径大于安装部的直径;承压部包括刚性层和柔性层,刚性层与支撑部连接,柔性层沿轮胎外支撑体的周向设置于刚性层的周面以形成承压部的承压面;其中,安装部被配置为与车轮同轴设置地连接于车辆的车轴上,且沿轮胎外支撑体的径向,承压部凸出于车轮,以在车轮上的轮胎泄气后,承压面能与地面接触。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轮胎外支撑体的安全性低、重量大以及对路面造成损伤的问题。造成损伤的问题。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洪禹 董代强 蒋中凯 李正江 胡龙 罗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3/3/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