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固定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4476发布日期:2023-05-17 20:4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线固定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管线固定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中,轮毂电机作为直接驱动装置被广泛采用。小功率电机电流小、发热功率小,高压线束和冷却水管半径小,易于弯折,一般随着上摆臂捆扎固定。重型车辆采用轮毂电机驱动技术时,冷却水管、高压电缆直径可达18mm~25mm,弯折半径大,此时传统捆扎固定的方法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尤其当车辆具备较大的悬架行程时,就要求管线固定装置进行综合考虑,使其既能够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还要具备一定的自由摆动角度,防止车轮跳动时管线发生过度扭转、弯折现象。

2、综上所述,传统的管线捆扎固定方法无法满足大直径管束的固定使用需求,管线容易发生过度扭转、弯折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管线固定装置以及车辆,能同时满足小径管线和大径管线的固定需求,也能实现车辆较大的悬架行程下的管线固定作用。

2、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目的的方案为,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包括,

3、支承座,用于将所述管线固定装置安装于车辆的悬架上;

4、安装座,设有供管线穿过的至少一个过孔,安装座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堆叠的压板,相邻两个所述压板合围成所述过孔;

5、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承座和所述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承座活动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管线固定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安装座设有两排以上所述过孔;相邻两排所述过孔位置交错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分别为上压板、下压板和1个以上中压板;沿所述压板的堆叠方向,所述中压板位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且所述中压板的两端均具有用于合围成所述过孔的圆弧孔。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压板的堆叠方向平行于所述管线固定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过孔设置为两排。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均设有平行于堆叠方向的连接孔,所述至少两个依次堆叠的压板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的螺栓连接固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线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于所述安装座的堆叠方向的一端;

12、所述连接件包括球头销和用于将所述球头销固定于所述连接支架的端盖,所述端盖分别与所述球头销和所述支承座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的强度不小于所述安装座的强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座包括用于与悬架连接固定的销轴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工作段,所述销轴的中部为缩颈段,所述工作段连接于所述缩颈段,且所述销轴和所述工作段的轴线相互垂直。

15、基于同样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悬架和至少一个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所述管线固定装置的支承座连接于所述悬架;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过孔供管线穿过。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包括支承座、安装座和连接件,在使用时,管线固定装置通过支承座安装于车辆的悬架上;安装座设有供管线穿过的至少一个过孔,安装座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堆叠的压板,相邻两个所述压板合围成所述过孔;一方面,可以根据冷却水管、高压电缆等需要固定的线束直径和数量设置过孔的数量和分布,且由于过孔由相邻的两个压板拼接堆叠后合围成,使得管线的连接与管线在安装座的固定实现两个独立的动作,两者互不影响,管线与设备的连接可以在管线固定装置安装好之前或之后进行,且在后续的维护检修等过程中,均可以通过拆卸安装座的压板,使相邻的两个压板之间存在间隙,并将过孔内的管线由间隙移出即可,可以不需要拆卸管线。另一方面,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承座和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承座活动连接,使得安装座具备一定的自由摆动角度,可以自适应车况,防止车轮跳动时管线发生过度扭转、弯折现象。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既能够满足小径管线的基本固定需求,尤其适用于重型车辆轮边电机的线束固定问题,实现了既起到固定作用,又能够适应车轮跳动过程中线束摆动、弯折工况的技术效果。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车辆中管线固定装置与悬架的布置示意图;

21、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线固定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安装座设有两排以上所述过孔;相邻两排所述过孔位置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分别为上压板、下压板和1个以上中压板;沿所述压板的堆叠方向,所述中压板位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且所述中压板的两端均具有用于合围成所述过孔的圆弧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压板的堆叠方向平行于所述管线固定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过孔设置为两排。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均设有平行于堆叠方向的连接孔,所述至少两个依次堆叠的压板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的螺栓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于于所述安装座的堆叠方向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的强度不小于所述安装座的强度。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包括用于与悬架连接固定的销轴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工作段,所述销轴的中部为缩颈段,所述工作段连接于所述缩颈段,且所述销轴和所述工作段的轴线相互垂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所述管线固定装置的支承座连接于所述悬架;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过孔供管线穿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固定装置以及车辆,提供了新的管线固定方法,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求。该管线固定装置包括支承座,用于将所述管线固定装置安装于车辆的悬架上;安装座,设有供管线穿过的至少一个过孔,安装座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堆叠的压板,相邻两个所述压板合围成所述过孔;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承座和所述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承座活动连接。该管线固定装置既能够满足小径管线的基本固定需求,尤其适用于重型车辆轮边电机的线束固定问题,实现了既起到固定作用,又能够适应车轮跳动过程中线束摆动、弯折工况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斌,冯炜,郑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