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4471发布日期:2023-05-17 20:3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舱,其既能够确保装载到底盘车辆之后的方舱能够有效被平稳固定在底盘车辆上,且能够有效确保方舱在被牵拉装载到底盘车辆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形,从而便于方舱的周转运输。


背景技术:

1、方舱应用在各行各业,比如需要于远郊地区进行施工作业时,就可以将相应的方舱运往目的地,以方舱为临时办公场所、或临时居住场所。

2、由于方舱一般具有较大的体积、以及重量,周转运输时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借助吊车或叉车辅助其上下车,较为麻烦,特别是在远郊地区,吊车或叉车的租赁是极为不便的。为此,带有钩臂机构的底盘车辆开始被运用在方舱周转运输上,通过固定装置于底盘车辆上的钩臂机构有效对方舱的前端部进行固定,尔后,以方舱的后端部为支点,然后在钩臂机构的牵引下,方舱被逐步牵拉至底盘车辆上,从而在不借助其他设备的前提下,完成方舱的装载。

3、为配合钩臂机构的牵引,现有的方舱的前端部一般固定装置有吊装杆、而后端部则转动安装有支撑滚轮。由于方舱一具有较大的体积、以及重量,因此,易在吊装杆与方舱的连接处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且将方舱完全牵拉装载到底盘车辆上耗时较长,较长时间下的较大应力集中必然导致方舱的变形概率大幅增加。而且支撑滚轮的设置还会导致一个技术问题是:方舱在钩臂机构的牵引下被装载到位之后,设置于其后端部的支撑滚轮将导致方舱无法被平稳固定在底盘车辆上,很是麻烦。

4、因此,设计一款既能够确保装载到位之后的方舱能够有效被平稳固定在底盘车辆上,且能够有效确保方舱在被牵拉装载到底盘车辆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形的方舱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方舱,该方舱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方舱,包括方舱本体,所述方舱本体包含方舱骨架、以及固定装置于所述方舱骨架的上下左右、以及前侧的板材,所述方舱还包括方舱搬运机构,所述方舱搬运机构包括

4、h型架,固定装置于所述方舱本体的前侧,所述h型架的底部分别向外倾斜设置并固接到所述方舱骨架的底部,h型架的顶部垂直固接到所述方舱骨架的顶部,h型架的中部两侧分别向外固接有连接到所述方舱骨架中部的连接杆件;

5、一组吊装耳板,分别固接于所述h型架的两侧中部,所述吊装耳板之间固接有一中部向外凸起设置的吊装杆;

6、一组滑橇,平行固接于所述方舱本体的底部中间,所述滑橇的两端部分别固接到所述方舱骨架上;

7、一组固定杆件,分别固接于所述方舱本体的底部两侧,所述固定杆件分别固接到所述方舱骨架上,固定杆件的底端部与所述滑橇的底端部等高设置;

8、一组支撑滚轮,分别可拆卸安装到所述方舱骨架的后端部内侧,安装到位后,所述支撑滚轮的底部位于所述滑橇和固定杆件的底端部下侧。

9、所述方舱骨架的前端部两侧分别向下固接有一组能够延伸至所述方舱骨架底侧的千斤顶。

10、所述方舱本体的板材底侧固接有一组第一挂板,所述第一挂板的中部分别设有相应的第一插接口,所述方舱本体内设置有底部工作台板,所述底部工作台板的内侧固接有与所述第一插接口相适配的第一插接块,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块与第一插接口配合将所述底部工作台板的内侧固定到所述第一挂板上,所述底部工作台板的外侧底部向下固接有一组相应的支撑用支脚。

11、所述底部工作台板的上部可拆卸安装有一相应的顶部工作台板,所述底部工作台板的上端面、以及顶部工作台板的下端面分别向外固接有相互抵接的缓冲垫板。

12、所述方舱本体的板材上部固接有一组相应的第二挂板,所述第二挂板的中部分别设有相应的第二插接口,第二挂板上部的方舱本体的板材上固接有一组相应的固定耳板;所述顶部工作台板的内侧固接有与所述第二插接口相适配的第二插接块,顶部工作台板的两侧外部分别向上固接有相应的连接板,将所述顶部工作台板的底面朝上,通过所述第二插接块与所述第二插接口配合将所述顶部工作台板的内侧固定装置到所述第二挂板上,通过相应的连接链条将所述连接板固定牵拉连接到所述固定耳板上。

13、所述连接链条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相应的挂钩,所述固定耳板和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挂钩相适配的固定孔,通过所述挂钩与所述固定孔配合将所述连接链条连接于所述固定耳板和连接板之间。

14、所述固定杆件与滑橇的中部分别贯穿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叉槽孔。

15、所述支撑滚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固定块,通过相应的衔接轴将所述支撑滚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到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方舱骨架的后端部在与所述固定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固接有相应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相应的嵌装槽,所述固定块分别可拆卸装置到所述安装块的嵌装槽内,固定块与安装块之间分别通过相应的插接轴进行固定。

16、所述方舱骨架的后侧可启闭安装有一组相应的方舱门,其中一个方舱门上垂直固接有一相应的爬梯。

17、所述方舱本体的板材上装置有百叶窗、天窗,以及若干个相应的活动窗。

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增设有方舱搬运机构,其包括h型架、吊装耳板、滑橇、固定杆件、以及支撑滚轮。运输过程中,固定装载于底盘车辆上的钩臂机构的挂钩与吊装耳板之间的吊装杆配合,即可将方舱本体的前侧向上吊起,使装置于方舱骨架后端部内侧的支撑滚轮能够成为滚动支点,然后在钩臂机构的驱动下,方舱本体前行,直至滑橇靠接在底盘车辆上,随着钩臂机构的进一步驱动,滑橇沿底盘车辆滑动前行,使方舱本体整体被牵拉装置到底盘车辆上;由于本技术的支撑滚轮呈可拆卸状态安装到方舱骨架的后端部内侧,因此在方舱本体被牵拉至其前侧抵接到底盘车辆、而方舱本体的后端部向上翘起后,即可将支撑滚轮拆卸下来,然后再进一步将方舱本体牵拉到位,从而能够确保装载到位之后的方舱本体能够有效被平稳固定在底盘车辆上。

20、2)本实用新型的h型架底部分别向外倾斜设置并固接到方舱骨架的底部、顶部垂直固接到方舱骨架的顶部,而h型架的中部两侧则分别向外固接有连接到方舱骨架中部的连接杆件。使h型架与方舱骨架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点,从而将吊装受力均匀分散至方舱骨架的前侧面,以防止装载过程中的方舱因受力过度/受力不均而导致产生明显变形,从而能够有效确保方舱本体在被牵拉装载到底盘车辆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形。

2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于方舱骨架的前端部两侧分别向下固接有一组能够延伸至方舱骨架底侧的千斤顶。通过千斤顶的伸出即可与支撑滚轮进行配合,既能够实现支撑调平,且能够实现四点固定支撑,从而有效确保方舱本体在落地使用过程中的支撑稳定性。

22、4)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工作台板上部可拆卸安装有一相应的顶部工作台板,底部工作台板的上端面、以及顶部工作台板的下端面分别向外固接有相互抵接的缓冲垫板。在缓冲垫板的相互抵接下,有效将顶部工作台板固定在底部工作台板上侧。工作、办公过程中,可以将顶部工作台板作为工作台使用;当需要休息时,则可将顶部工作台板的底面朝上,并通过第二插接块、以及连接链条将其固定到第二挂板、以及固定耳板上,即将其固定到方舱本体上,从而将底部工作台板和顶部工作台板分别作为休息用床,以有效提升底部工作台板、以及顶部工作台板的利用率,从而节约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