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部压缩空气引导部的电磁式压力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7471发布日期:2024-05-07 19:2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具有内部压缩空气引导部的电磁式压力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控制空气压力的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以压缩空气操纵的车辆制动设备的压缩控制阀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以压缩空气操纵的车辆制动设备。


背景技术:

1、根据本类属的电磁式压力控制阀由ep 0 433 673 b1已知。在那里,沿着衔铁的外周缘引导轴向压缩空气流动,该衔铁在壳体的钻孔中被引导。为此,或者在衔铁的径向外周面与钻孔的径向内周面之间必须存在一定间隙,或者衔铁在其径向外周面上具有用于压缩空气流动的轴向槽。在这两种情况下,这都对衔铁在钻孔中的滑动性能和运动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因此在磨损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扩展电磁式压力控制阀,使得磨损被减少。同样地,还应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电磁式压力控制阀的用于以压缩空气操纵的车辆制动设备的压力控制阀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压力控制阀装置的以压缩空气操纵的车辆制动设备。

2、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12和13的特征解决。

3、本发明从一种用于控制空气压力的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出发,

4、a)该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附接到压缩空气供给部上的压缩空气供给连接端、用于附接到消耗器上的压缩空气输出连接端和用于附接到排气部上的压缩空气排气连接端,并且

5、b)该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具有衔铁,所述衔铁在其彼此背离的端侧上装有各一个阀体,即尤其柱形的第一阀体和尤其柱形的第二阀体,并且所述衔铁能够通过磁力克服至少一个第一弹簧的弹簧力在壳体内这样移动,使得该衔铁将压缩空气输出连接端选择性地与压缩空气供给连接端或者压缩空气排气连接端连接,并且

6、c)该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具有尤其柱形的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压缩空气供给连接端连接,并且

7、d)该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具有尤其柱形的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压缩空气排气连接端连接,其中,

8、e)所述第一阀体与第一阀座一起形成入口阀,并且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第二阀座一起形成出口阀。

9、换言之,当第一阀体以密封的方式靠置在第一阀座上时,入口阀关闭,而当第一阀体从第一阀座抬起时,入口阀打开。类似地,当第二阀体以密封的方式靠置在第二阀座上时,出口阀关闭,而当第二阀体从第二阀座抬起时,出口阀打开。

10、然后,根据本发明设置以下:

11、f)穿过第一阀体、穿过衔铁的内部并且穿过第二阀体的永久的轴向压缩空气连接部,所述永久的轴向压缩空气连接部包括衔铁的至少一个尤其柱形的中央轴向贯通钻孔、第一阀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轴向贯通开口和第二阀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轴向贯通开口,其中,

12、g)第一阀体具有尤其柱形的第一径向内区段和尤其柱形的第一径向外区段,当入口阀关闭时,所述第一径向内区段以密封的方式封闭第一阀座,所述第一径向外区段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轴向贯通开口,并且

13、h)第二阀体具有尤其柱形的第二径向内区段和尤其柱形的第二径向外区段,当出口阀关闭时,所述第二径向内区段以密封的方式封闭第二阀座,所述第二径向外区段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轴向贯通开口。

14、永久的轴向压缩空气连接部意味着,始终存在轴向压缩空气连接部,而无论压缩空气连接部实际上是否被压缩空气穿流。

15、借助相对于衔铁在内部的该轴向压缩空气连接部,可以避免具有上述缺点的围绕衔铁的外压缩空气连接部,由此可以减少电磁式压力控制阀的磨损。

16、优选地,第一阀体的至少一个第一轴向贯通开口相对于第一阀体的第一径向内区段布置在径向外部,该第一径向内区段尤其仅与第一阀座共同作用。因此,当第一阀体以其径向内区段靠置在第一阀座上时,不能产生穿过第一阀座的流动连接。相反,第一阀体的第一径向外区段不能封闭第一阀座,因为该第一径向外区段布置在该第一阀座的径向外部。

17、类似地,第二阀体的至少一个第二轴向贯通开口相对于第二阀体的第二径向内区段布置在径向外部,该第二径向内区段尤其仅与第二阀座共同作用。因此,当第二阀体以其径向内区段靠置在第二阀座上时,不能产生穿过第二阀座的流动连接。相反,第二阀体的第二径向外区段不能封闭第一阀座,因为该第二径向外区段布置在该第一阀座的径向外部。

18、优选地,只有当在入口控制阀打开的情况下第一阀体从第一阀座抬起并且在出口控制阀关闭的情况下第二阀体以密封的方式靠置在第二阀座上时,永久的轴向压缩空气连接部才将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供给连接端引导到压缩空气输出连接端中。相反,当第一阀体靠置在第一阀座上时,即在入口阀关闭的情况下,永久的轴向压缩空气连接部不引导压缩空气。

19、第一阀体也可以形成第一独立体,该第一独立体接收在衔铁的轴向贯通钻孔中。根据一种扩展方案,第一阀体在衔铁的轴向贯通钻孔中可以在轴向上能移动地接收在例如该轴向贯通开口的第一端部上。

20、优选地,第二阀体可以形成第二独立体,并且尤其轴向固定地且抗扭转地接收在衔铁的轴向贯通钻孔中。尤其是,第二阀体在衔铁的轴向贯通钻孔中可以通过压配合和/或敛合部接收在例如该轴向贯通开口的第二端部上。

21、特别优选地,在轴向上能移动地支承在衔铁的轴向贯通钻孔中的第一阀体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在轴向上支撑在第二阀体上。由此,一方面,当第一阀体抵靠第一阀座止挡时,实现一定的阻尼效果,这主要在如下情况下是有利的:在制动打滑调节的框架中以相对高的切换频率使用电磁式压力控制阀,例如用于控制制动压力。另一方面,当衔铁以第一阀体例如通过由对至少一个电磁线圈的通电所引起的磁力被压向第一阀座时,第二弹簧的作用到第一阀体上的轴向弹簧力增强密封效果。尤其是,至少一个第二弹簧的、将第一阀体抵靠第一阀座张紧的弹簧力防止:第一阀体由于在压缩空气供给连接端上作用于第一阀座的压力而从第一阀座抬起,在车辆的以压力介质操纵的制动设备的情况下,该压力例如通过制动压力形成。

22、第一阀体也可以构成或者装有由至少一个弹性体构成的第一柔性密封元件。尤其是,第一阀体可以仅由第一密封元件形成。

23、根据一种扩展方案,第一阀体的第一径向外区段和/或第二阀体的第二径向外区段尤其具有在周缘上分布地布置的径向外缝隙或者径向外槽,所述径向外缝隙或者径向外槽尤其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因此用于轴向的压缩空气引导。

24、然后,第二阀体的除缝隙或者槽之外的外周面可以例如通过压配合接触衔铁的轴向贯通钻孔的径向内周面。

25、优选地,第二阀体可以构成由至少一个弹性体构成的第二柔性密封元件或者装有第二柔性密封元件,当出口阀关闭时,该第二柔性密封元件抵靠第二阀座密封。以扩展的方式,第二阀体可以构造为压缩空气可穿过的笼架,于是第二密封元件被保持在该笼架中,其中,该密封元件的指向第二阀座的、与第二阀座共同作用的面被笼架空出。

26、在所述电磁式压力控制阀的情况下,在壳体中可以接收有至少一个电磁线圈,其中,能够根据对至少一个电磁线圈的电激励或者去激励在第一轴向位置与第二轴向位置之间在轴向上操纵衔铁,在第一轴向位置中,第二阀体抵靠第二阀座密封并且第一阀体从第一阀座抬起,在第二轴向位置中,第一阀体抵靠第一阀座密封并且第二阀体从第二阀座抬起。

27、在此,

28、a)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可以构造为“常开式”压力控制阀,在所述“常开式”压力控制阀的情况下,在电磁线圈未被通电时,入口阀打开并且出口阀关闭,或者

29、b)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可以构造为“常闭式”压力控制阀,在所述“常闭式”压力控制阀的情况下,在电磁线圈未被通电时,入口阀关闭并且出口阀打开。

30、在“常开式”压力控制阀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在朝向第二阀座的方向上这样预张紧衔铁,使得在衔铁上布置在一个端侧上的第二阀体抵靠第二阀座以密封的方式张紧并且在衔铁上布置在另一个端侧上的第一阀体从第一阀座抬起,其中,然后至少一个电磁线圈未被通电并且因此没有磁力作用到衔铁上。然后,在至少一个电磁线圈被通电时,克服至少一个第一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这样操纵衔铁,使得第二阀体从第二阀座抬起并且第一阀体抵靠第一阀座以密封的方式止挡。

31、在“常开式”压力控制阀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在朝向第二阀座的方向上这样预张紧衔铁,使得在衔铁上布置在端侧的第一阀体抵靠第一阀座以密封的方式张紧并且在衔铁上布置在另一个端侧上的第二阀体从第二阀座抬起,其中,然后至少一个电磁线圈未被通电并且因此没有磁力作用到衔铁上。然后,在至少一个电磁线圈被通电时,克服至少一个第一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这样操纵衔铁,使得第一阀体从第一阀座抬起并且第二阀体抵靠第二阀座以密封的方式止挡。

32、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两种阀结构类型,即“常闭式”和“常开式”。

3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以压缩空气操纵的车辆制动设备的压力控制阀装置,该压力控制阀装置尤其构造为使得该压力控制阀装置与制动打滑有关地控制制动压力,并且该压力控制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够气动地预控制的膜片阀。然后,该压力控制阀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文描述的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其中,压缩空气供给连接端附接到产生制动压力的装置上,压缩空气输出连接端为了预控制至少一个膜片阀附接到至少一个能够气动地预控制的膜片阀上,并且压缩空气排气连接端附接到排气部上。由电磁式压力控制阀在其压缩空气输出连接端上控制输出的压力可以尤其作用到膜片阀的膜片上,以便使该膜片例如从膜片阀座上抬起或者抵靠膜片阀座以密封的方式张紧。

3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压力控制阀装置的以压缩空气操纵的车辆制动设备。

35、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商用车,该车辆包括这样的以压缩空气操纵的车辆制动设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