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7887发布日期:2024-03-22 10:1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热管理是根据具体对象的要求,利用加热或冷却手段对其温度或温差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现有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通常通过直接热泵系统进行温控,由于内置冷凝器释放的热量来自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吸收的热量、叠加压缩机功率,意味着直接热泵的冷源和热源是耦合的,因此直接热泵的出风温度受混风风门的调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直接热泵系统在存在出风温度不连续的风险,即部分需求的出风温度不可达到,要么偏高,要么偏低,即存在出风温度裂隙。可见,现有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容易出现出风温度裂隙的问题,从而降低了风温度稳定性和上下调节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对出风温度控制,避免出现出风温度裂隙的问题,从而提升热泵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稳定性和上下调节的连续性。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3、采集目标车辆的环境温度和车内温度;

4、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在预设的环境温度阈值范围内;

5、如果所述环境温度在所述环境温度阈值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车内温度,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上空调热泵系统的循环模式;

6、当所述循环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判断所述目标车辆上空调混风风门开度是否为全热开度;

7、如果所述空调混风风门开度为全热开度,则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混风风门;

8、如果需要调节混风风门,则按照预设的内循环增大算法控制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增大内循环比例。

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车内温度,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上空调热泵系统的循环模式,包括:

10、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车内温度以及预设温度计算目标出风温度;

11、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目标出风温度,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上空调热泵系统的循环模式。

12、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混风风门,包括:

13、获取所述空调热泵系统中混风风门的实际出风温度;

14、根据预设的目标出风温度和所述实际出风温度,计算出风温度差;

15、判断所述出风温度差是否小于预设出风温度阈值;

16、如果是,则确定需要调节所述混风风门,并执行所述的按照预设的内循环增大算法控制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增大内循环比例。

17、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判断所述空调热泵系统是否已经达到全内循环;

19、如果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已经达到全内循环,则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驱冷却;

20、如果不需要进行电驱冷却,则控制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关闭主动进气栅格。

21、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包括车外换热器、冷却风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气液分离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水ptc、水泵、空调箱、压缩机以及水路部件;其中,所述空调箱包括风ptc、内置冷凝器、所述混风风门、蒸发器和鼓风机。

2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温度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23、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车辆的环境温度和车内温度;

24、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在预设的环境温度阈值范围内;

25、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在所述环境温度阈值范围内时,则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车内温度,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上空调热泵系统的循环模式;

26、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循环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判断所述目标车辆上空调混风风门开度是否为全热开度;

27、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空调混风风门开度为全热开度时,则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混风风门;

28、控制单元,用于当需要调节混风风门时,则按照预设的内循环增大算法控制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增大内循环比例。

29、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30、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环境温度在所述环境温度阈值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车内温度以及预设温度计算目标出风温度;

31、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目标出风温度,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上空调热泵系统的循环模式。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包括:

33、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空调混风风门开度为全热开度时,获取所述空调热泵系统中混风风门的实际出风温度;

34、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目标出风温度和所述实际出风温度,计算出风温度差;

35、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出风温度差是否小于预设出风温度阈值;

36、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出风温度差小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阈值时,则确定需要调节所述混风风门,并触发所述控制单元按照预设的内循环增大算法控制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增大内循环比例。

37、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

38、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空调热泵系统是否已经达到全内循环;

39、所述第四判断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已经达到全内循环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驱冷却;

40、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不需要进行电驱冷却时,控制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关闭主动进气栅格。

41、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包括车外换热器、冷却风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气液分离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水ptc、水泵、空调箱、压缩机以及水路部件;其中,所述空调箱包括风ptc、内置冷凝器、所述混风风门、蒸发器和鼓风机。

42、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

43、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

4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该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对出风温度控制,避免出现出风温度裂隙的问题,从而提升热泵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稳定性和上下调节的连续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车内温度,确定所述目标车辆上空调热泵系统的循环模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混风风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包括车外换热器、冷却风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气液分离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水ptc、水泵、空调箱、压缩机以及水路部件;其中,所述空调箱包括风ptc、内置冷凝器、所述混风风门、蒸发器和鼓风机。

6.一种车辆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车辆的环境温度和车内温度;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在预设的环境温度阈值范围内;如果环境温度在环境温度阈值范围内,则根据环境温度和车内温度,确定目标车辆上空调热泵系统的循环模式;当循环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判断目标车辆上空调混风风门开度是否为全热开度;如果空调混风风门开度为全热开度,则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混风风门;如果需要调节混风风门,则按照预设的内循环增大算法控制空调热泵系统增大内循环比例。可见,该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对出风温度控制,避免出现出风温度裂隙的问题,从而提升热泵空调系统的出风温度稳定性和上下调节的连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范浩,伍俊棠,徐亦龙,苏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